Workflow
XPENG(XPEV) - 2024 Q4 - Annual Report
2025-04-16 19:0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车辆总交付量为190,068辆,较2023年的141,601辆增长34.2%[7] - 2024年总营收为408.7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306.8亿元人民币增长33.2%[7] - 2024年车辆销售收入为358.3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280.1亿元人民币增长27.9%[7] - 2024年毛利率为14.3%,2023年为1.5%[7] - 2024年车辆利润率为8.3%,2023年为 - 1.6%[7] - 2024年净亏损为57.9亿元人民币,2023年为103.8亿元人民币[7] - 2022 - 2024年总营收从268.551亿元增长至408.663亿元,智能电动汽车交付量从120,757辆增长至190,068辆,2023 - 2024年同比增长率为34.2%,毛利率从11.5%降至1.5%后升至14.3%[22] - 2022 - 2024年公司营收从268.551亿元增长至408.663亿元,交付的智能电动汽车数量从120,757辆增长至190,068辆[188] 业务线交付数据 - 2025年1 - 3月交付量分别为30,350辆、30,453辆、33,205辆,截至3月31日,年初至今总交付量为94,008辆[10] 销售与充电网络建设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实体销售网络共有690家门店,覆盖226个城市[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自营充电站网络达到1,920个,其中包括928个超快充站[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小鹏自营充电站网络扩展至1,920个,其中自营超级充电站1,506个,目的地充电站414个,S4和S5超级充电站覆盖中国165个城市[20][5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销售网络有690家门店,覆盖中国226个城市,还进入30个海外市场,建立150家海外门店[49] 战略合作 - 2025年1月6日,公司与大众集团中国宣布就中国超快充网络战略合作签署谅解备忘录[9] - 2025年1月5日与大众中国宣布共建中国充电网络,超20,000个充电桩将供双方客户使用[56] - 2025年1月14日与BP Pulse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客户可使用超30,000个充电桩[56] 产品推出与升级 - 2024年8月推出MONA M03,为全电动掀背轿跑,轴距2,815mm,CLTC续航里程515 - 620km[32] - 2024年11月推出P7+,车身长5,056mm,轴距3,000mm,全系标配先进ADAS[33] - 2023年4月推出下一代技术架构SEPA 2.0,适用于轴距1,800 - 3,200mm的多平台车型[46][47] - 2024年7月升级ADAS,实现全国无限制全面覆盖[40] - 2024年1月推出首款搭载XOS Tianji智能车载操作系统的车型X9[41] - 2023年11月13日,公司向滴滴发行58,164,217股A类普通股,收购其智能汽车开发业务;2024年8月13日,又发行4,636,447股A类普通股并开始交付Mona M03[60] - 2024年公司推出鹰眼视觉解决方案,并持续升级ADAS系统[193] 股权交易与投资 - 2023年12月6日,公司向大众集团指定方发行94,079,255股A类普通股,获约7.056亿美元投资[59] 人员结构 - 截至2022、2023和2024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总数分别为15,829、13,550和15,364人[6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研发人员6,200人,占比40.4%;销售和营销人员4,888人,占比31.8%;制造人员3,702人,占比24.1%;行政人员83人,占比0.5%;运营人员491人,占比3.2%[6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15,050名员工位于中国内地或香港,314名员工位于海外[68] 土地与厂房情况 - 公司在肇庆拥有超60万平方米土地使用权,2067年到期,工厂获批建筑面积超44万平方米;另购超37万平方米土地,2070年到期,建筑面积超22万平方米;2024年又获9,100平方米土地[73] - 公司在广州拥有超6.3万平方米土地使用权,2070年到期,工厂建筑面积超11.7万平方米;还拥有超6.8万平方米科技园区土地使用权,2061年到期[74] - 公司在武汉拥有超100万平方米土地使用权,2072年或更晚到期,新制造基地已建成待验收[75] - 广州和肇庆部分厂房、武汉基地土地使用权、广州小鹏科技园区及武汉基地设备为长期银行贷款提供担保,总评估价值53.6亿元人民币[75] - 公司广州工厂租赁超110万平方米土地,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总部租赁超11.7万平方米物业[76] 法律法规政策 -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24年7月生效,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需在公司成立五年内缴足认缴出资[83] - 《外商投资法》及实施细则2020年1月1日生效,取代三部旧法,规定“外商投资”情形及管理方式[84][85] - 2024年版《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9月26日发布,11月1日生效[85] - 2022年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10月26日发布,2023年1月1日生效[85] - 2016 - 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规定,2017 - 2018年单车补贴较2016年降20%,2019 - 2020年降40%[94] - 2017年调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地方补贴上限为中央补贴50%,2019 - 2020年补贴较当时标准降20%[95] - 2020 - 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较上一年分别降10%、20%、30%,每年补贴车辆不超约200万辆[98] - 2018 - 2020年购买合格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后多次延长至2027年,不同时段有不同减免标准[99] - 2015 - 2020年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等文件鼓励建设充电设施,简化审批程序[100] - 2023年《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旨在加强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101] - 广州工信局2020年4月3日发布措施促进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102] - 2023年6月29日修订、8月1日生效的乘用车企业双积分政策,要求一定规模车企新能源积分大于零,正积分可交易,负积分可购买抵消[103] - 汽车制造商不得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产品,违规将面临停产、没收产品、罚款、吊销执照等处罚[105] - 汽车供应商和经销商应在收到营业执照90天内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备案基本信息,信息变更30天内更新[108] - 2022年4月15日实施的汽车软件在线升级备案通知,按升级活动影响分三类备案[109] - 2025年2月25日实施的智能网联汽车管理通知,OTA升级企业需向工信部和市场监管总局备案[110] - 2021年9月1日生效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规范,测试车辆需至少投保500万元责任险[112] - 测试实体需每6个月提交定期测试报告,路测结束1个月内提交最终报告,事故24小时内报告,5个工作日内提交分析报告[114] - 2023年11月17日实施的智能网联汽车试点通知,L3或L4级可参与试点,用户需满足多项条件[115]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需从工信部或省级部门获得VATS许可证,否则将受制裁[118] - 外资在增值电信企业中的股权比例不得超过50%,部分试点地区将取消相关外资股比限制[121] - 融资租赁合同中,若未约定或未明确约定租赁期满后租赁物所有权归属,租赁物归出租人所有[123] - 保险代理机构需在特定情况发生5天内,通过监管信息系统向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报告并公开披露[126] - 网络产品提供商需在发现安全漏洞2天内向工信部报告相关信息并提供技术支持[133] - 拥有超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网络平台运营商境外上市前需申请网络安全审查[136] - 个人信息处理者通过标准合同向境外提供个人信息,需在合同生效10个工作日内向网信部门当地分支机构备案[139] - 公司需按规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至少10%作为一般储备,直至累计储备达到注册资本的50% [156] - 中国居民企业企业所得税税率通常为25%,非居民企业无分支机构时从中国取得收入的税率为10%,高新技术企业税率为15% [161] - 2023年12月4日起,特定地区符合条件的企业可自行借入不超过1000万美元的外债 [155] - 发明专利有效期20年,实用新型专利10年,2021年6月1日后申请的外观设计专利有效期15年 [141] - 软件著作权保护期为50年 [142] - 注册商标保护期10年,可续展10年 [144] - 2015年2月起,企业和个人可向合格银行申请外汇登记 [151] - 2015年3月起,外商投资企业可自主结汇 [152] - 2017年1月起,银行需审核利润汇出交易真实性,企业需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153] - 2019年10月23日起,非投资类外商投资企业可进行股权投资 [155] - 非居民企业从中国境内取得的股息和收益,通常适用10%的所得税税率,符合条件的香港居民企业经批准可减至5% [162] - 提供部分现代服务的增值税率为6%,中国法律规定的某些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的增值税率 [165] - 2018年5月1日起,原适用17%和11%增值税率的应税货物,分别调整为16%和10%;2019年4月1日起,原适用16%和10%增值税率的应税货物,分别调整为13%和9% [166] - 2026年1月1日起实施的增值税法规定,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3%、9%、6%和0%,简易计税方法的征收率为3% [167] - 2023年3月31日起实施的海外上市试行办法,要求中国国内公司海外证券发行或上市向中国证监会备案 [170] - 2023年3月31日起实施的修订保密和档案管理规定,要求中国公司海外发行和上市严格遵守保密法规 [172] - 2023年11月17日,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195] - 2023年12月5日,交通运输部发布《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试行)》[198] - 2024年7月26日,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管理的通知》[199] 公司经营风险 - 公司作为行业新进入者经营历史有限,面临增长管理、技术应用、市场竞争等业务和行业风险 [176] - 在中国经营面临政策变化、车型收入集中、订单取消、半导体供应短缺等风险 [178][179] - 若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连续两年无法完全检查或调查公司审计机构,公司美国存托股票可能被禁止在美国交易 [181] - 中国相关法规对外国投资者收购和中国居民投资离岸公司作出规定,可能影响公司收购和资本运作 [181] - 公司面临设计生产车辆、打造品牌、拓展客户群等挑战,若无法应对,业务将受不利影响[185,187] - 公司扩张面临定价、提升技术能力、营销产品等风险,管理增长失败将影响业务和财务状况[189,192]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2015年开始运营,2018年11月开始量产首款智能电动汽车G3,2022年12月广州工厂开始制造智能电动汽车[183] 测试许可 - 2023年4月,公司G9 SUV获得广州智能网联汽车载客测试许可,测试区域覆盖广州所有普通测试道路[193] 市场价格动态 - 自2024年1月起,部分竞争对手宣布产品降价或打折,公司也对部分车型宣布价格折扣[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