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7.83%,达到741,728,037.75元,主要由于电池铝箔坯料销售收入上升[4][8]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47.8%,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501,744,537.75元增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741,728,037.75元[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21,367.66元,上年同期为亏损40,161,869.53元,扭亏为盈主要因电池铝箔坯料毛利增加及增值税加计抵减额[4][8] - 营业利润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亏损39,308,335.82元转为2025年第一季度的盈利3,776,493.60元[22] - 净利润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亏损40,355,939.93元转为2025年第一季度的盈利2,420,528.33元[22] - 基本每股收益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0.24元/股改善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0.01元/股[2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1.4%,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17,054,446.06元增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25,819,605.83元[21] 业务线表现 - 电池铝箔坯料业务成为驱动营收增长的核心因素[8]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149,774,352.06元,上年同期为-38,291,878.96元,主要因销售回款增加且采购支付减少[4][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38,291,878.96元改善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149,774,352.06元[2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29.9%,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455,735,283.97元增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591,965,727.22元[2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80,943,034.88元改善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1,460,851.53元[2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115,801,354.46元变为2025年第一季度的-203,545,979.66元[2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312,271,961.17元降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205,619,317.25元[26] 资产和负债变动 - 公司货币资金从2024年底的260,851,796.47元降至2025年3月31日的260,101,764.17元,减少750,032.30元[16] - 应收账款从2024年底的580,275,351.49元降至2025年3月31日的562,201,224.99元,减少18,074,126.50元[16] - 存货从2024年底的390,430,480.57元增至2025年3月31日的463,365,318.86元,增加72,934,838.29元[16] - 短期借款从2024年底的783,773,735.78元降至2025年3月31日的755,661,327.29元,减少28,112,408.49元[17] - 应付票据从2024年底的94,000,000.00元增至2025年3月31日的192,500,000.00元,增加98,500,000.00元[17]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底的3,898,709,720.33元增至2025年3月31日的4,019,582,523.11元,增加120,872,802.78元[16][17] - 公司总负债从2024年底的2,168,426,763.16元增至2025年3月31日的2,285,671,405.51元,增加117,244,642.35元[1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2024年底的1,730,494,401.91元增至2025年3月31日的1,734,123,401.67元,增加3,628,999.76元[18]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公司第一大股东陈学敏持股17.46%,共计36,864,974股[11] - 第二大股东深圳市岩代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1.97%,其中5,250,000股处于质押状态[11] - 员工持股计划持有公司0.89%股份,共计1,883,926股[11] - 公司控股股东陈学敏直接持有深圳市岩代投资有限公司100%股权[12] - 公司控股股东陈学敏通过深圳市岩代投资有限公司持有深圳市辉科轻金属研发管理有限公司51.0214%股权[12] 其他财务数据 - 总资产同比增长3.10%,达到4,019,582,523.11元[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上升2.69个百分点至0.14%[5]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贡献3,567,517.52元[6]
深圳新星(603978) - 2025 Q1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