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1.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17%[25]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56%[25]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8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326.63%[25][26]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2.13元/股,同比增长23.84%[24]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9.44%,同比增加1.05个百分点[24]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8.01%,与2023年持平[24] - 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最高,达4.01亿元人民币[28] - 2024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4亿元人民币[28]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93%[25] - 2024年末总资产为60.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15%[25] - 公司2024年度营业收入达到113,924.53万元,同比增长24.17%[37]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4.97%,达到5.62亿元[1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326.63%,达到3.18亿元[12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56亿元,同比减少7.79亿元[124][125]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39亿元,同比增长24.17%[123][1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4亿元,同比增长23.56%[123]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1.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17%[25]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56%[25] - 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最高,达4.01亿元人民币[28] - 2024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4亿元人民币[28]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93%[25] - 公司2024年度营业收入达到113,924.53万元,同比增长24.17%[37]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39亿元,同比增长24.17%[123][1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4亿元,同比增长23.56%[12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4.97%,达到5.62亿元[124]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40.79%至20,762,820.11元,管理费用同比下降68.27%至73,877,064.99元[139]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4.10%至91,228,437.36元,财务费用同比激增256.54%至13,211,298.42元[139] - 航天航空行业原材料成本同比增长22.81%至3.94亿元,占总成本比例76.52%[131] - 航天航空行业制造费用同比增长126.14%至8468.57万元,占总成本比例16.46%[13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特种功能材料产品及服务收入102,294.35万元,航天航空零部件智能加工与制造收入6,190.79万元,声学超材料相关业务收入4,427.98万元[37] - 航天航空行业营业收入10.87亿元,同比增长20.97%,毛利率下降5.67个百分点至52.65%[128] - 特种功能材料产品及技术服务营业收入10.23亿元,同比增长15.27%,毛利率下降4.01个百分点至55.12%[128] - 航空航天零部件加工服务收入增长461.84%至6190.79万元,毛利率提升19.34个百分点至12.76%[128] - 航空航天零部件加工制造业务实现收入6,190.79万元,声学超材料相关业务实现收入4,427.98万元,陶瓷基复合材料业务实现收入200.88万元[133] - 公司聚焦特种功能材料核心主业,布局航空航天新材料领域,形成五大业务主体:特种功能材料产品及服务、航空航天零部件智能加工与制造、声学超材料及声学仪器、航空航天用陶瓷基复合材料、超细晶零部件生产制造[160] 各地区表现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04,392.91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91.63%,其中客户一占比73.49%[134][13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人才结构,完善技术创新激励制度,维持业内领先技术水平[161][162] - 公司目前有多个产品处于验证试制阶段,将推动定型验证与批产工作,扩大经营规模[163] - 公司加快控股子公司项目建设与投产,包括华秦航发、华秦光声、上海瑞华晟、安徽汉正等项目,开辟新业绩增长点[164]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8.01%,与2023年持平[24] - 研发投入9,122.84万元,同比增长24.10%[38] - 研发投入总额为91,228,437.36元,同比增长24.10%[90]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8.01%,与上年度持平[90] - 特种功能材料系列产品预计总投资51,080.43万元,本期投入6,966.61万元,累计投入28,929.64万元[92] - 振动与声学全链条解决方案预计总投资2,984.00万元,本期投入1,250.24万元,累计投入2,194.51万元[92]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257人,同比增长40.44%,占总人数的22.62%[94]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4,177.11万元,同比增长44.06%[94] - 研发人员中博士研究生20人,硕士研究生99人,本科128人,专科及以下18人[94]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中30岁以下占比最高,达143人[94] 股东分红和股本变动 - 公司2024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5.2元(含税),总股本为194,693,339股,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人民币101,240,536.28元(含税)[5] - 2024年公司现金分红总额为124,993,123.24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例为30.20%[5] - 公司拟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方式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股,总股本为194,693,339股,合计拟转增77,877,336股,转增后总股本增至272,570,675股[5] - 公司2024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5.2元(含税),总计派发现金红利101,240,536.28元(含税)[200] - 2024年公司现金分红总额124,993,123.24元,占2024年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30.20%[200] 子公司和控股情况 - 公司控股子公司华秦航发持股比例为68%,华秦光声持股比例为55%,上海瑞华晟持股比例为51.50%[14] - 公司实际控制人控制的企业包括铂力特(证券代码:688333.SH)和华秦新能源[14] - 华秦光声以声学超构材料及其降噪装备为核心,开展人居环境和工业噪声治理、飞机/船舶/高铁等高端装备的减振降噪业务[50] - 华秦航发主要进行航空航天零部件加工、制造、维修、特种工艺处理及相关服务[51] - 上海瑞华晟主要开展航空航天用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结构件研发与产业化[52] - 安徽汉正以PTR强力旋轧成形技术与装备为核心,完成超细晶轮盘、超细晶轴承钢、精密套圈和传动轴等先进制造技术产业化[53] - 公司向安徽汉正航空材料有限公司增资24,497.06万元,持股47.57%[152] 资产和负债变动 - 固定资产同比增长102.07%至582,473,709.82元,主要由于子公司资产增加[144] - 在建工程同比增长74.52%至796,824,717.63元,主要由于新材料园项目建设投入[144] - 存货同比增长75.74%至219,888,011.77元,主要由于销售订单增加[144]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17.17%至778,253,241.75元,主要由于销售规模扩大[144] - 长期待摊费用增加至33,263,146.11元,占总资产0.55%,主要因租赁厂房装修[145] - 递延所得税资产增长28.16%至81,768,097.70元,占总资产1.35%[145] - 其他非流动资产减少63.25%至64,527,246.82元,占总资产1.07%[145] - 短期借款下降45.33%至73,226,002.29元,占总资产1.21%[145] - 应付票据激增368.83%至53,013,267.16元,占总资产0.88%[145] - 长期借款大幅增长204.34%至544,533,209.69元,占总资产9.01%[145] - 租赁负债飙升1,629.48%至108,096,360.09元,占总资产1.79%[145] - 未分配利润增长38.47%至1,219,573,553.36元,占总资产20.17%[145] - 结构性存款期末余额为1,992,327,248.06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失3,771,840.31元[153]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活动 - 公司2023-2024年度信息披露工作获上海证券交易所"A"级评价,共披露定期报告及临时公告48份[173] - 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含3名独立董事),报告期内召开7次董事会[170]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含1名职工代表监事),报告期内召开6次监事会[171][172] - 公司修订《公司章程》《独立董事工作制度》等制度,制定《舆情管理制度》《市值管理制度》,完善治理架构[168] - 公司2024年度共举办5场业绩说明会,通过上证E互动回复36个问题[174] - 公司2024年共召开7次董事会会议,其中1次为现场会议,6次为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190] - 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于2024年4月17日召开,审议通过2023年年度报告等议案[188] - 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于2024年8月12日召开,审议通过2024年半年度报告等议案[188] - 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于2024年10月24日召开,审议通过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等议案[189] - 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于2024年11月29日召开,审议通过向安徽汉正轴承科技有限公司增资暨关联交易等议案[189] - 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于2024年12月16日召开,重新审议向安徽汉正轴承科技有限公司增资暨关联交易等议案[189] - 公司审计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共召开7次会议[192] 高管持股和薪酬 - 董事长折生阳持股从31,290,000股增至43,933,862股,增幅40.4%(12,643,862股)[177] - 董事兼总经理黄智斌持股从6,258,000股增至8,771,512股,增幅40.2%(2,513,512股)[177] - 董事兼首席科学家周万城持股从14,602,000股增至20,455,431股,增幅40.1%(5,853,431股)[177] - 监事会主席孙纪洲持股从3,129,000股增至4,386,340股,增幅40.2%(1,257,340股)[177] - 副总经理王均芳持股从2,607,500股增至3,656,100股,增幅40.2%(1,048,600股)[177] - 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武腾飞持股从1,251,600股增至1,759,660股,增幅40.6%(508,060股)[177]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管合计持股从71,967,000股增至100,950,229股,增幅40.3%(28,983,229股)[177] - 董事、监事及高管2024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085.16万元[177]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告期内实际获得报酬合计为923.90万元人民币[186]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报告期内实际获得报酬合计为721.05万元人民币[186] 员工构成 - 公司母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656人,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480人,合计1,136人[195] - 公司员工专业构成中生产人员713人(占62.8%),技术人员270人(占23.8%),行政人员92人(占8.1%)[195] - 公司员工教育程度中硕士及以上152人(占13.4%),本科418人(占36.8%),大专及以下566人(占49.8%)[195] - 公司劳务外包工时总数为205,284.50小时,支付报酬总额949.59万元[198] 风险因素 - 主营业务毛利率为51.42%,面临产品降价和成本上升导致的下降风险[113] - 应收账款(含合同资产)账面价值7.93亿元,应收票据账面价值6875.9万元,合计占总资产14.26%[114] - 公司享受15%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若复审未通过将升至25%[115] - 对安徽汉正增资后形成商誉,需每年减值测试,其目前经营亏损可能引发商誉减值[116] - 客户集中度高,A集团收入占比显著,依赖主要客户存在采购减少风险[107] - 供应商集中度高,更换需多批次试制检验,供应不稳定可能影响生产[108] - 特种功能材料产品暂定价与最终批复价差异可能导致收入波动[103] - 预研试制产品能否批产取决于下游客户装备进度,存在不达预期风险[104] - 航空航天领域客户结算周期长,导致收入季节性波动明显[118]
华秦科技(688281)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