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营业收入为8.92亿元,同比下降14.07%[16]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36.84万元,同比下降46.86%[16]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215.45万元,同比下降64.87%[16]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17元/股,同比下降46.88%[16]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67%,同比下降3.22个百分点[16]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1939亿元,第二季度为2.1475亿元,第三季度为2.4965亿元,第四季度为2.0821亿元[2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第一季度为1521.11万元,第二季度为2176.24万元,第三季度为1672.51万元,第四季度亏损1633.01万元[2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第一季度为1435.99万元,第二季度为2007.60万元,第三季度为1540.22万元,第四季度亏损2768.37万元[2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3亿元,同比增长13.62%[16]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第一季度为-759.45万元,第二季度为2241.73万元,第三季度为1104.88万元,第四季度为1.0675亿元[21]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402.43%,主要由于定期存单利息收入增加[84] 各业务线表现 - 电源电器收入占比29.03%,同比下降16.53%[77] - 配电电器收入占比50.64%,同比下降14.76%[77] - 配网设备收入占比19.79%,同比下降9.12%[77] - 其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4.42%,占比0.54%[77] - 工业毛利率28.90%,同比下降2.26%[78] - 销售量同比下降28.93%至395.66万台[79] 产品研发与创新 - 公司主营产品应用于电力系统全环节,涵盖变电、配电、新能源汽车充电领域[25] - 公司2024年推出智能预装式变配充一体化充电站解决方案并实现商业化应用[27] - 公司持续加大智能电网配电数字化技术研发,定制开发出国网智能重合闸断路器、南网电鸿数字物联断路器等系列产品[30] - 公司推出覆盖16~3200A电流段的智能化低压电源转换开关电器(ATSE)TBBQ7系列产品[33] - 公司推出行业领先的5000A大电流瞬间并联型专用产品TBBQ3-5000S[35] - 公司中压PC级及CB级ATSE产品技术行业领先,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综合医疗、大型工业项目[33] - 公司开发了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的固态断路器,并在多个细分行业领域实现商用[40] - 公司推出MA70HUH系列新能源用高电压高分断框架断路器,额定工作电流400A-6300A,适用于风电、光伏、储能等行业[44] - 公司推出MB70HUH系列高电压高分断塑壳断路器,额定电流16A-630A,适用于风电、光伏、储能等行业[44] - 公司推出MB70DC系列新能源用直流塑壳断路器,工作电压可达DC1500V,额定电流63A-630A[44] - 公司推出MB70Z-LR系列电网用智能重合闸塑壳断路器[40] - 公司推出MB5B系列电网用三段保护直流小型断路器[40] - 公司推出MB7Y液压型1U断路器[40] 现金流与投资活动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下降7.65%,从775,878,967.36元降至716,524,120.63元[9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激增233.38%,从159,404,842.39元增至531,426,526.72元[90]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大幅增长227.26%,从55,412,215.85元增至181,342,538.80元[90]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从5.73%上升至9.39%,增加3.66个百分点[93] - 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例从9.62%上升至16.62%,增加7.00个百分点[94] - 在建工程占总资产比例从7.13%下降至1.86%,减少5.27个百分点[94] - 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总资产比例从6.38%下降至1.18%,减少5.20个百分点[94] - 应收票据占总资产比例从4.66%下降至1.90%,减少2.76个百分点[94] - 少数股东权益占总资产比例从4.17%降至0.00%,减少4.17个百分点[9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5年战略聚焦双碳、新基建、5G技术、海外市场及人工智能领域,强调技术创新驱动差异化发展[120] - 2025年研发投入重点布局智能技术、云平台、半导体及超充技术,强化技术护城河[122] - 新能源充电桩业务被列为新增长点,计划完善产品线并探索细分市场模式[121] - 质量管理战略将升级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客诉处理部门以提升产品竞争力[123] - 数字化转型计划包括ERP/PML系统升级及供应链协同优化,目标提升自动化生产效率[125] - 组织变革措施涉及薪酬绩效机制优化和学习型组织建设,以增强人才吸引力[128] - 战略行业布局涵盖数据通讯、新能源、智能电网等九大领域,重点深耕西南/华南区域[121] - 实验室资源将强化产品测试能力,确保符合国内外质量标准[123] - 2025年品牌战略定位"能效管理和智慧电气领先者",深化ECO可持续发展理念[120]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140] - 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人,股东代表监事2人[141] - 董事长黄正乾持有公司股份2,891,540股,本期无增减持[148] - 董事盛理平减持90,750股,减持后持股272,250股,减持原因为自身资金需求[148] - 监事会主席蔡建胜减持36,225股,减持后持股108,675股,减持原因为自身资金需求[149]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股从3,399,440股减少至3,272,465股,净减持126,975股[149] - 董事贺贵兵因退休离任,离任日期为2024年11月26日[149] - 监事曹红喜因个人原因离任,离任日期为2025年2月11日[150] - 李培林被选举为董事,任职日期为2024年11月26日[149] - 张智玉被选举为监事,任职日期为2025年2月11日[150] - 韩海凤被聘任为副总经理,任职日期为2024年11月26日[150] 员工与薪酬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数量合计为1,299人,其中生产人员498人,销售人员332人,技术人员271人,财务人员23人,行政人员175人[166] - 员工教育程度分布:高中以下590人,专科339人,本科353人,硕士17人[166] - 董事长兼总经理黄正乾税前报酬总额为132.65万元[158] - 董事兼副总经理盛理平税前报酬总额为121.79万元[158] - 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韩海凤税前报酬总额为93.57万元[158] - 监事会主席蔡建胜税前报酬总额为77.84万元[158] - 董事李培林税前报酬总额为81.46万元[158] - 独立董事陈众励、李东辉、刘善敏每人税前报酬总额均为7.1万元[158] - 监事吕兰税前报酬总额为26.5万元[158] - 离任董事兼副总经理贺贵兵税前报酬总额为41.7万元[158] - 离任监事曹红喜税前报酬总额为6.98万元[158]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税前报酬总额合计为603.79万元[158] 分红与股东回报 - 2024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22,319,218.00元,包括半年度派发现金红利11,159,609.00元[171] - 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50元人民币(含税),共计派送现金红利11,159,609.00元[173] - 2024年度母公司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155,964,945.64元[172] - 2024年度合并报表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391,825,314.18元[172] - 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00%[172] - 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368,432.14元[172] - 母公司2024年度净利润为18,524,374.66元,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1,852,437.47元[172] - 注销第三个行权期未行权的6.846万份股票期权[174] - 回购注销1名激励对象第三个解除限售期未解除限售的1.04万股限制性股票[174] 风险因素 - 原材料成本在公司生产成本中占比较大,主要原材料如铜等价格持续大幅波动将影响公司盈利水平[132] - 公司应收账款规模较大,主要由于行业特点和业务模式决定,直销客户销售收入增加导致应收账款余额增长[131] - 房地产在中低压电器行业的市场容量上有较高影响力,其下游市场业绩占比较高[130]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工艺优化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以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132] - 公司通过签订长期采购协议和集中采购策略保障原材料价格基本稳定[132] - 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以保持产品综合毛利率的稳定[133] - 公司将进一步强化应收账款管理,重点开拓信誉良好的客户[131]
泰永长征(002927)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