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出门问问(02438) - 2024 - 年度财报
出门问问出门问问(HK:02438)2025-04-25 17: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入为人民币390.3百万元,其中AIGC解决方案收入221.7百万元,AI企业解决方案收入16.4百万元,智能设备及其他配件收入152.2百万元[7] - 2021 - 2024年AIGC解决方案收入分别为6.8百万元、39.9百万元、117.6百万元、221.7百万元,占集团总收入比例分别为1.7%、8.0%、23.2%、56.8%[7] - 集团收入从2023年的368.3百万元增长6.0%至2024年的390.3百万元[8] - AIGC解决方案收入从2023年的117.6百万元大幅增长88.5%至2024年的221.7百万元[8] - AIGC解决方案2024年收入2.217亿元,同比增长88.5%,2021 - 2024年分别为0.68亿、3.99亿、11.76亿和22.17亿元[13][14] - AI企业解决方案收入2024年为1642.3万元,2023年为2.25642亿元,变动百分比为 - 92.7%(含知识产权安排收入);2023年为8689万元,变动百分比为 - 81.1%(不含知识产权安排收入)[13] - 智能设备及其他配件收入2024年为1.52248亿元,2023年为1.63813亿元,变动百分比为 - 7.1%[13] - 各业务分部(含知识产权安排收入)2024年收入3.90348亿元,2023年为5.0706亿元,变动百分比为 - 23.0%;各业务分部(不含知识产权安排收入)2024年收入3.90348亿元,2023年为3.68308亿元,变动百分比为6.0%[13] - 2024年AIGC解决方案收入从11.76亿元增至22.17亿元,增长88.5%;AI企业解决方案收入从2.25642亿元降至1642.3万元,下降92.7%;智能设备及其他配件收入从1.63813亿元降至1.52248亿元,下降7.1%;各业务分部总收入从5.0706亿元降至3.90348亿元,下降23.0%[40] - 不包括与汽车附属公司A的知识产权安排收入,2024年AIGC解决方案收入从11.76亿元增至22.17亿元,增长88.5%;AI企业解决方案收入从8689万元降至1642.3万元,下降81.1%;智能设备及其他配件收入从1.63813亿元降至1.52248亿元,下降7.1%;各业务分部总收入从3.68308亿元增至3.90348亿元,增长6.0%[40] - 2024年公司收入从5.071亿元降至3.903亿元,因积极改变业务战略,不再发展基于传统项目制的AI企业解决方案业务[40] - 集团毛利从2023年的3.261亿元减少37.6%至2024年的2.034亿元,毛利率从64.3%降至52.1%[43] - 2021 - 2024年毛利分别为149,196千元、336,151千元、326,079千元、203,408千元[7] - 2021 - 2024年经营业务(亏损)/利润分别为(61,759)千元、71,588千元、(47,542)千元、(207,067)千元[7] - 2021 - 2024年年度亏损分别为(276,296)千元、(669,805)千元、(802,602)千元、(721,490)千元[7] - 2024年集团根据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产生亏损7.215亿元,其中或然可赎回优先股及普通股的账面价值变动为4.805亿元[5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4年销售成本约为1.869亿元,较2023年的1.81亿元增加约590万元或约3.3%;2023年销售成本占收入比例为35.7%,2024年为47.9%[42] - 销售成本增加主要因智能设备及其他配件和AIGC解决方案的成本增加,前者是履约相关开支增加,后者是收入按比例增加[42] - 集团研发开支从2023年的1.547亿元减少至2024年的1.369亿元[44] - 集团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23年的1.507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1.96亿元[45] - 集团行政开支2023年为0.89亿元,2024年为0.883亿元,基本保持稳定[4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公司在AI智能体、大模型、数字人等领域达国际领先水平,AIGC产品矩阵丰富迭代[11] - 2024年公司凭ToSMB/ToPC模式开辟差异化竞争赛道,探索AIGC商业模式[11] - 2024年AIGC注册用户数量超1000万,付费用户数量超100万[16] - 2024年公司在AI智能体、文本、语音、数字人、视频/图像等领域有多项技术突破,如发布开源大模型数据集、推出语音大模型引擎等[18][19][21][24][29] - 公司形成ToSMB/ToPC商业模式,2024年完成向AIGC企业转型,AIGC解决方案业务占总收入56.8%[30] - 推出新一代照片数字人引擎WetaAvatar 4.0 Talking Photo,合成速度翻倍等[31] - 自研动漫文生图模型一年更新四代,可生成高品质、风格多样的动漫图像[31] - 与义乌小商品城合作,未来将为超6.5万小户商家提供技术服务[31] - 2024年推出一站式数字人生成平台「LivGen」,海外AI配音产品「DupDub」获全球创作者高度认可[33] 各地区表现 - 2024年公司在美欧等地布局产品,与国际知名公司合作,获海内外媒体认可[1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未来将深化「产模结合」策略,包括以产定模和以模拓产[35][36] - 将坚持健康可持续的AIGC商业模式,构建「硬件+软件+服务」的立体盈利护城河[37]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报告期内获「大模型中国50强」等权威奖项,技术创新能力获专业认可,ESG实践入选上市公司标杆案例[34] - 集团或然可赎回优先股及普通股的账面价值变动从2023年的7.538亿元减少36.3%至2024年的4.805亿元[47] - 与汽车附属公司A的知识产权安排在2023年贡献收入1.388亿元,毛利率接近100%[43] - 2024年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为0.129亿元,上市开支为0.179亿元[54] - 2024年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为0.334亿元,裁员支出为0.201亿元,存货减值为0.195亿元[54] - 2024年其余净亏损为1.372亿元[5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565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1.443亿元增长约8.5%[5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贷款为2000万元,无担保、按固定年利率2.9%计息且须于一年内偿还[5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达42.1%,远低于2023年12月31日的1114.5%[5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约为2.5,2023年12月31日约为0.1;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净值约为3.096亿元,2023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净额约为41.212亿元[5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6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约222名全职雇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员工成本总额为1.496亿元[62] - 2024年7月22日,公司认购887.7万美元理财产品;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理财产品投资收益为0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约为149.3万元;2024年12月31日,理财产品结余约为6531.9万元,公允价值约为6531.9万元,占公司2024年12月31日总资产约12.4%[7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无涉及任何产权负担、按揭、留置权、抵押或质押权[7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投资及资本资产计划[75] - 集团日常业务面临信贷、流动性、利率及货币风险[66] - 董事会由五名董事组成,包括两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7] - 李志飞博士48岁,2012年8月起任公司董事兼首席行政官,2023年5月调任执行董事,在AI行业有逾14年经验[80] - 李媛媛女士41岁,2013年2月起任公司董事,2023年5月调任执行董事,2024年8月1日任联席公司秘书,在软件开发行业有逾15年经验[81] - 陈亿律先生50岁,2023年5月17日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审计、投资银行等行业有逾27年经验[83] - 卢远瞩教授47岁,2023年5月23日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在教育行业有逾18年经验[86] - 杨喆先生41岁,2024年3月30日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在金融行业有近19年经验[89] - 陈亿律先生因简普证券集体诉讼案于2021年被列为被告之一,2023年8月法院驳回第二次修订诉状[85] - 卢远瞩教授2011年12月入选中国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88] - 卢远瞩教授2015年1月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三等奖[88] - 卢远瞩教授2017年9月被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88] - 2024年7月原首席财务官兼联席公司秘书孙君博先生、10月原副总裁林士翔博士、12月原副总裁吴玉锦女士辞任[90] - 公司于2024年4月24日在联交所上市,自上市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条文,除C.2.1条外[92] - 企业管治守则C.2.1条规定董事长与首席行政官角色应区分,公司董事长兼首席行政官由李志飞博士担任[92] - 自上市日期起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董事会由两位执行董事和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93] - 公司董事于2024年3月获上市规则第3.09D条所述法律意见,了解作为上市发行人董事的义务[94] - 自上市日期起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董事会符合上市规则第3.10(1)、3.10(2)及3.10A条规定[94] - 董事会职责包括制定业务策略、投资计划、财务预算等[96] - 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负责集团业务日常管理及营运,重大交易需董事会批准[97] - 公司未区分董事长与首席行政官角色,后续会视情况考虑区分[92][98][99] - 公司采用机制确保董事会独立性,每年检讨机制实施情况及有效性[100] - 公司每年至少举行四次董事会会议,全体董事获发不少于14天的通知,议程及文件至少提前3天寄发[101] - 自上市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举行四次董事会会议、两次审核委员会会议、一次薪酬委员会会议、一次提名委员会会议和一次股东大会[104] - 执行董事李志飞博士、李媛媛女士出席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会议的比例均为100%,在相关委员会会议出席比例也较高[104]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亿律先生、卢远瞩教授、杨喆先生出席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会议的比例均为100%,在各委员会会议出席情况良好[104] - 各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服务合约或委任书初始任期自董事会批准委任当日或上市日期起计为三年,或至上市后公司第三次股东周年大会(以较早者为准)[105] - 公司各届股东周年大会上,届时三分之一的董事须轮流传退任,退任董事有资格重新参选[105] - 报告期内,公司安排香港法律顾问对全体董事进行培训,涵盖董事职责、企业管治及上市规则等主题[107] - 报告期内,全体董事参与的持续专业发展培训类别为A(参加培训课程等)及B(细阅相关材料)[10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在50万港元至100万港元的有3人,100万港元至200万港元的有2人[109] - 公司董事会在2024年相关会议讨论及批准多项事宜,包括整体策略、变更联席公司秘书等[104] - 公司董事会成立三个董事委员会,包括审核、薪酬、提名委员会[111]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自上市至2024年12月31日举行两次会议[112][113] - 薪酬委员会由一名执行董事及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自上市至2024年12月31日举行一次会议[114][115] - 提名委员会由一名执行董事及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自上市至2024年12月31日举行一次会议[116][118] - 公司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二分之一以上[119] - 董事会成员年龄范围在41岁至50岁,有一名女性成员[119] - 审核委员会职责包括检讨合规性、会计政策及财务报告程序等[112] - 薪酬委员会职责包括就董事及高管薪酬政策等向董事会提建议[114] - 提名委员会职责包括每年检讨董事会架构、人数及组成等[116] - 公司已遵守相关企业管治守则条文,董事会履行企业管治职能[1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中男性占比54.6%,女性占比45.4%[1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年龄<30岁占比31.9%,30 - 39岁占比57.5%,≥40岁占比10.6%[120] - 董事负责编制公司截至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