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问问(02438)

搜索文档
出门问问(02438) - 盈利预告 2025年上半年亏损收窄超过99%
2025-08-11 19:05
本公司董事(「董事」)會(「董事會」)謹此知會本公司股東(「股東」)及潛在投資 者,根據本集團的管理賬目,預計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本期間」), 期內虧損較去年同期的人民幣578.8百萬元可能實現不少於99%的同比減少, 主要原因為或然可贖回優先股及普通股的賬面值變動。經調整淨虧損(非國際 財務報告準則計量)較去年同期經調整淨虧損的人民幣55.9百萬元可能實現不 少於96%的同比減少,接近盈虧平衡。根據目前可得資料,董事會認為本期間 虧損變動的主要原因為: 本集團積極推動「組織AI化」的轉型,將AI智能體(AI Agent)深度融入核心業務流程與運營管理體系,構建了高效、靈活、自我進化 的「AI原生工作流」。同時通過持續優化資源配置、積極管控各項費用等措施有 效提升運營效率。 本集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期間之業績仍有待落實及調整(如有)。本 公告所載資料僅為本公司管理層經參考董事會目前可得資料(包括本集團截至 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期間之未經審核綜合管理賬目)進行之初步評估,而非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 性或完整性亦不發 ...
出门问问(02438) - 董事会会议日期
2025-08-05 18:57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 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 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出門問問有限公司 Mobvoi Inc. (股份代號:2438)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董事會會議日期 承董事會命 出門問問有限公司 董事長、首席行政官兼執行董事 李志飛博士 香港,2025年8月5日 於本公告日期,董事會由執行董事李志飛博士及李媛媛女士;及獨立非執行董事陳億律先生、 盧遠矚教授及楊喆先生組成。 出門問問有限公司(「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謹此公佈,本公司將於2025年 8月21日(星期四)舉行董事會會議,藉以(其中包括)考慮及批准本公司及其附 屬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個月之未經審核中期業績及其發佈。 ...
出门问问(02438)上涨10.26%,报0.86元/股
金融界· 2025-08-04 11:20
股价表现 - 8月4日盘中上涨10.26%至0.86元/股 [1] - 当日成交金额达2757.42万元 [1] 公司概况 - 以生成式AI和语音交互为核心技术的人工智能公司 [1] - 服务对象包括内容创作者、企业和消费者三大群体 [1] - 主营业务覆盖AIGC产品、AI政企服务及AIoT智能硬件 [1] - 2024年4月在香港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02438HK) [1]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3.9亿元 [2] - 2024年净利润亏损7.21亿元 [2] 技术定位 - 已构建领先的大模型技术能力与产品矩阵 [1] - 致力于成为全球AICoPilot引领者 [1]
13亿市值撑不起20亿业务?出门问问(02438)三重动能催生估值革命
智通财经网· 2025-07-31 18:17
股价表现 - 出门问问(02438)近四个交易日暴涨超112% [1] - 7月28日至31日股价暴涨112 66%,成交总量达5 611亿股,总额为3 62亿港元,阳量占比超86%(4 9亿股) [7] - 7月30日放量2 19亿股突破强阻力,区间均价飙至0 645港元,较前期平台(0 385港元)上移65% [9] - 36 47%的换手率意味着超过三分之一的流通筹码易主 [11] 资金运作 - 6月23日至7月25日呈现"底部吸筹"形态,涨幅14 49%,总换手率6 03%,阳量5986 4万 vs 阴量3285 2万(比例1 82:1) [3] - 资金将平均成本锁定在0 385元,与最低价0 34元仅14%空间 [3] - 蓄势期地量93 1万标志浮动筹码濒临枯竭 [3] - 买方席位前五名分别为富途证券香港、维恩证券、Merrill Lynch Far East Limited、长桥证券香港、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持股比例分别增长0 327%、0 2521%、0 1439%、0 1351%及0 0898% [5][6] - 主升浪期间买方席位前五名分别为花旗银行、老虎证券香港环球、招商证券香港、致富证券及盈透证券,持股比例分别增长0 3166%、0 2732%、0 1854%、0 1018%及0 0796% [11][12] 业务转型 - 出门问问总收入达人民币3 9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AIGC解决方案收入为人民币2 2亿元,同比增长88 5% [13] - 纯软件AIGC产品化服务2021-2024年营收分别约为0 07亿元、0 4亿元、1 18亿元和2 22亿元,占总收入比例从1 7%提升至56 8% [16] - AI硬件营收贡献为1 52亿元,与AIGC业务协同效应显著 [16] - 公司剥离2B业务,聚焦AIGC赛道,形成AIGC与AI硬件双核驱动 [16] 估值分析 - AIGC业务2亿营收按保守PS 10倍计算,对应估值20亿港元 [17] - AI硬件业务1 5亿营收按PS 5倍计算,对应估值7 5亿港元 [17] - 协同效应带来"1+1>2"乘数效应,当前市值13亿港元明显低估 [17] - AIGC业务潜在估值20-40亿港元,AI硬件业务8-12亿港元,协同溢价30%+ [18]
港股异动 | 出门问问(02438)午后飙升逾40% 公司携TicNote亮相WAIC 2025 全球销量已突破万台
智通财经网· 2025-07-30 13:44
公司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午后飙升逾40% 截至发稿涨31 91% 报0 62港元 成交额5150 91万港元 [1] 产品动态 - 公司携最新Agentic AI智能硬件TicNote及AIGC产品矩阵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 [1] - TicNote是新一代Agentic AI软硬结合产品 内置"Shadow AI" 提供有记忆的AI记录 主动洞察 分析及陪伴创作功能 [1] - TicNote适用于会议 电话沟通 路演 企业调研 商务会议 学术讲座 医生问诊 课堂学习 采访沟通等场景 [1] 产品销售情况 - 截至7月15日 TicNote全球销量突破万台 [1] - 产品在国内天猫 京东相关品类排行榜居前二名 部分区域已断货 [1] - 海外版本于2025年4月16日推出后获得媒体及用户广泛认可 国内版本于今年6月发布 [1] 市场活动 - 公司推出以TicNote赋能的《听见胡同》AI艺术展 [1]
格隆汇个股放量排行榜 | 7月5日





格隆汇· 2025-07-05 17:43
港股放量个股数据 量比显著个股 - 阳光能源(00757)量比达2.35,成交额124.74万港元 [2] - 长城汽车(02333)量比2.21,成交额5.03亿港元 [2] - 郑煤机(00564)量比1.92,成交额6958.45万港元 [2] - 万国数据-SW(09698)量比1.83,成交额4.02亿港元 [2] - 映恩生物-B(09606)量比1.78,成交额1.24亿港元 [2] 中高量比个股 - 中国能源建设(03996)量比1.70,成交额9394.70万港元 [2] - 亚信科技(01675)量比1.60,成交额6904.85万港元 [2] - 中国飞鹤(06186)量比1.40,成交额2.62亿港元 [2] - 锦欣生殖(01951)量比1.40,成交额4.24亿港元 [2] - 泉峰控股(02285)量比1.36,成交额2471.78万港元 [3] 低量比个股 - 快手-W(01024)量比0.89,成交额23.03亿港元 [3] - 阿里巴巴-WR(89988)量比0.91,成交额1130.69万港元 [3] - 赣锋锂业(01772)量比0.63,成交额2.20亿港元 [4] - 天齐锂业(09696)量比0.50,成交额6196.99万港元 [4] - 香港中旅(00308)量比0.32,成交额5.76亿港元 [4] 特殊成交额个股 - 三生制药(01530)成交额10.69亿港元,量比0.88 [3] - 信达生物(01801)成交额18.62亿港元,量比0.67 [4] - 重庆钢铁股份(01053)成交额6.51亿港元,量比0.88 [3] - 洛阳钼业(03993)成交额5.25亿港元,量比0.84 [3] - 银河娱乐(00027)成交额4.99亿港元,量比0.71 [3] 备注 - 数据覆盖超100家港股公司,量比跨度从2.35至0.15 [1][2][3][4][5] - 金融、新能源、医药、消费等多行业个股均有放量现象 [2][3][4]
出门问问(0243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5 17: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入为人民币390.3百万元,其中AIGC解决方案收入221.7百万元,AI企业解决方案收入16.4百万元,智能设备及其他配件收入152.2百万元[7] - 2021 - 2024年AIGC解决方案收入分别为6.8百万元、39.9百万元、117.6百万元、221.7百万元,占集团总收入比例分别为1.7%、8.0%、23.2%、56.8%[7] - 集团收入从2023年的368.3百万元增长6.0%至2024年的390.3百万元[8] - AIGC解决方案收入从2023年的117.6百万元大幅增长88.5%至2024年的221.7百万元[8] - AIGC解决方案2024年收入2.217亿元,同比增长88.5%,2021 - 2024年分别为0.68亿、3.99亿、11.76亿和22.17亿元[13][14] - AI企业解决方案收入2024年为1642.3万元,2023年为2.25642亿元,变动百分比为 - 92.7%(含知识产权安排收入);2023年为8689万元,变动百分比为 - 81.1%(不含知识产权安排收入)[13] - 智能设备及其他配件收入2024年为1.52248亿元,2023年为1.63813亿元,变动百分比为 - 7.1%[13] - 各业务分部(含知识产权安排收入)2024年收入3.90348亿元,2023年为5.0706亿元,变动百分比为 - 23.0%;各业务分部(不含知识产权安排收入)2024年收入3.90348亿元,2023年为3.68308亿元,变动百分比为6.0%[13] - 2024年AIGC解决方案收入从11.76亿元增至22.17亿元,增长88.5%;AI企业解决方案收入从2.25642亿元降至1642.3万元,下降92.7%;智能设备及其他配件收入从1.63813亿元降至1.52248亿元,下降7.1%;各业务分部总收入从5.0706亿元降至3.90348亿元,下降23.0%[40] - 不包括与汽车附属公司A的知识产权安排收入,2024年AIGC解决方案收入从11.76亿元增至22.17亿元,增长88.5%;AI企业解决方案收入从8689万元降至1642.3万元,下降81.1%;智能设备及其他配件收入从1.63813亿元降至1.52248亿元,下降7.1%;各业务分部总收入从3.68308亿元增至3.90348亿元,增长6.0%[40] - 2024年公司收入从5.071亿元降至3.903亿元,因积极改变业务战略,不再发展基于传统项目制的AI企业解决方案业务[40] - 集团毛利从2023年的3.261亿元减少37.6%至2024年的2.034亿元,毛利率从64.3%降至52.1%[43] - 2021 - 2024年毛利分别为149,196千元、336,151千元、326,079千元、203,408千元[7] - 2021 - 2024年经营业务(亏损)/利润分别为(61,759)千元、71,588千元、(47,542)千元、(207,067)千元[7] - 2021 - 2024年年度亏损分别为(276,296)千元、(669,805)千元、(802,602)千元、(721,490)千元[7] - 2024年集团根据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产生亏损7.215亿元,其中或然可赎回优先股及普通股的账面价值变动为4.805亿元[5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4年销售成本约为1.869亿元,较2023年的1.81亿元增加约590万元或约3.3%;2023年销售成本占收入比例为35.7%,2024年为47.9%[42] - 销售成本增加主要因智能设备及其他配件和AIGC解决方案的成本增加,前者是履约相关开支增加,后者是收入按比例增加[42] - 集团研发开支从2023年的1.547亿元减少至2024年的1.369亿元[44] - 集团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23年的1.507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1.96亿元[45] - 集团行政开支2023年为0.89亿元,2024年为0.883亿元,基本保持稳定[4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公司在AI智能体、大模型、数字人等领域达国际领先水平,AIGC产品矩阵丰富迭代[11] - 2024年公司凭ToSMB/ToPC模式开辟差异化竞争赛道,探索AIGC商业模式[11] - 2024年AIGC注册用户数量超1000万,付费用户数量超100万[16] - 2024年公司在AI智能体、文本、语音、数字人、视频/图像等领域有多项技术突破,如发布开源大模型数据集、推出语音大模型引擎等[18][19][21][24][29] - 公司形成ToSMB/ToPC商业模式,2024年完成向AIGC企业转型,AIGC解决方案业务占总收入56.8%[30] - 推出新一代照片数字人引擎WetaAvatar 4.0 Talking Photo,合成速度翻倍等[31] - 自研动漫文生图模型一年更新四代,可生成高品质、风格多样的动漫图像[31] - 与义乌小商品城合作,未来将为超6.5万小户商家提供技术服务[31] - 2024年推出一站式数字人生成平台「LivGen」,海外AI配音产品「DupDub」获全球创作者高度认可[33] 各地区表现 - 2024年公司在美欧等地布局产品,与国际知名公司合作,获海内外媒体认可[1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未来将深化「产模结合」策略,包括以产定模和以模拓产[35][36] - 将坚持健康可持续的AIGC商业模式,构建「硬件+软件+服务」的立体盈利护城河[37]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报告期内获「大模型中国50强」等权威奖项,技术创新能力获专业认可,ESG实践入选上市公司标杆案例[34] - 集团或然可赎回优先股及普通股的账面价值变动从2023年的7.538亿元减少36.3%至2024年的4.805亿元[47] - 与汽车附属公司A的知识产权安排在2023年贡献收入1.388亿元,毛利率接近100%[43] - 2024年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为0.129亿元,上市开支为0.179亿元[54] - 2024年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为0.334亿元,裁员支出为0.201亿元,存货减值为0.195亿元[54] - 2024年其余净亏损为1.372亿元[5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565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1.443亿元增长约8.5%[5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贷款为2000万元,无担保、按固定年利率2.9%计息且须于一年内偿还[5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达42.1%,远低于2023年12月31日的1114.5%[5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约为2.5,2023年12月31日约为0.1;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净值约为3.096亿元,2023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净额约为41.212亿元[5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6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约222名全职雇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员工成本总额为1.496亿元[62] - 2024年7月22日,公司认购887.7万美元理财产品;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理财产品投资收益为0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约为149.3万元;2024年12月31日,理财产品结余约为6531.9万元,公允价值约为6531.9万元,占公司2024年12月31日总资产约12.4%[7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无涉及任何产权负担、按揭、留置权、抵押或质押权[7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投资及资本资产计划[75] - 集团日常业务面临信贷、流动性、利率及货币风险[66] - 董事会由五名董事组成,包括两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7] - 李志飞博士48岁,2012年8月起任公司董事兼首席行政官,2023年5月调任执行董事,在AI行业有逾14年经验[80] - 李媛媛女士41岁,2013年2月起任公司董事,2023年5月调任执行董事,2024年8月1日任联席公司秘书,在软件开发行业有逾15年经验[81] - 陈亿律先生50岁,2023年5月17日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审计、投资银行等行业有逾27年经验[83] - 卢远瞩教授47岁,2023年5月23日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在教育行业有逾18年经验[86] - 杨喆先生41岁,2024年3月30日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在金融行业有近19年经验[89] - 陈亿律先生因简普证券集体诉讼案于2021年被列为被告之一,2023年8月法院驳回第二次修订诉状[85] - 卢远瞩教授2011年12月入选中国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88] - 卢远瞩教授2015年1月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三等奖[88] - 卢远瞩教授2017年9月被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88] - 2024年7月原首席财务官兼联席公司秘书孙君博先生、10月原副总裁林士翔博士、12月原副总裁吴玉锦女士辞任[90] - 公司于2024年4月24日在联交所上市,自上市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条文,除C.2.1条外[92] - 企业管治守则C.2.1条规定董事长与首席行政官角色应区分,公司董事长兼首席行政官由李志飞博士担任[92] - 自上市日期起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董事会由两位执行董事和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93] - 公司董事于2024年3月获上市规则第3.09D条所述法律意见,了解作为上市发行人董事的义务[94] - 自上市日期起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董事会符合上市规则第3.10(1)、3.10(2)及3.10A条规定[94] - 董事会职责包括制定业务策略、投资计划、财务预算等[96] - 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负责集团业务日常管理及营运,重大交易需董事会批准[97] - 公司未区分董事长与首席行政官角色,后续会视情况考虑区分[92][98][99] - 公司采用机制确保董事会独立性,每年检讨机制实施情况及有效性[100] - 公司每年至少举行四次董事会会议,全体董事获发不少于14天的通知,议程及文件至少提前3天寄发[101] - 自上市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举行四次董事会会议、两次审核委员会会议、一次薪酬委员会会议、一次提名委员会会议和一次股东大会[104] - 执行董事李志飞博士、李媛媛女士出席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会议的比例均为100%,在相关委员会会议出席比例也较高[104]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亿律先生、卢远瞩教授、杨喆先生出席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会议的比例均为100%,在各委员会会议出席情况良好[104] - 各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服务合约或委任书初始任期自董事会批准委任当日或上市日期起计为三年,或至上市后公司第三次股东周年大会(以较早者为准)[105] - 公司各届股东周年大会上,届时三分之一的董事须轮流传退任,退任董事有资格重新参选[105] - 报告期内,公司安排香港法律顾问对全体董事进行培训,涵盖董事职责、企业管治及上市规则等主题[107] - 报告期内,全体董事参与的持续专业发展培训类别为A(参加培训课程等)及B(细阅相关材料)[10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在50万港元至100万港元的有3人,100万港元至200万港元的有2人[109] - 公司董事会在2024年相关会议讨论及批准多项事宜,包括整体策略、变更联席公司秘书等[104] - 公司董事会成立三个董事委员会,包括审核、薪酬、提名委员会[111]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自上市至2024年12月31日举行两次会议[112][113] - 薪酬委员会由一名执行董事及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自上市至2024年12月31日举行一次会议[114][115] - 提名委员会由一名执行董事及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自上市至2024年12月31日举行一次会议[116][118] - 公司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二分之一以上[119] - 董事会成员年龄范围在41岁至50岁,有一名女性成员[119] - 审核委员会职责包括检讨合规性、会计政策及财务报告程序等[112] - 薪酬委员会职责包括就董事及高管薪酬政策等向董事会提建议[114] - 提名委员会职责包括每年检讨董事会架构、人数及组成等[116] - 公司已遵守相关企业管治守则条文,董事会履行企业管治职能[1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中男性占比54.6%,女性占比45.4%[1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年龄<30岁占比31.9%,30 - 39岁占比57.5%,≥40岁占比10.6%[120] - 董事负责编制公司截至2024
出门问问(0243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7 16:33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入为人民币390.3百万元,较2023年增长6.0%[5] - 公司收入从2023年的5.071亿元降至2024年的3.903亿元,主要因2024年改变业务战略,不再发展传统项目制AI企业解决方案业务[39] - 销售成本从2023年的1.81亿元增至2024年的1.869亿元,增幅约3.3%,2023年占收入比例为35.7%,2024年为47.9%[40] - 毛利从2023年的3.261亿元降至2024年的2.034亿元,降幅37.6%,2023年和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64.3%和52.1%[41] - 研发开支从2023年的1.547亿元降至2024年的1.369亿元,因减少员工人数和研发投入[42] - 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23年的1.507亿元增至2024年的1.96亿元,因AIGC解决方案收入增加致促销费用增加[43] - 行政开支基本稳定,2023年和2024年分别为0.89亿元和0.883亿元[44] - 或然可赎回优先股及普通股账面价值从2023年的7.538亿元减少36.3%至2024年的4.805亿元[4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会计标准产生亏损7.215亿元,其中或然可赎回优先股及普通股的账面价值变动为4.805亿元,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为0.129亿元,上市开支为0.179亿元等[5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565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1.443亿元增长约8.5%[5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贷款为0.2亿元,无担保、按固定利率2.9%计息且须于一年内偿还[5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达42.1%,远低于2023年12月31日的1114.5%[5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约为3.096亿元,2023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净额约为41.212亿元[5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约为2.5,2023年12月31日约为0.1[5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概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56] - 2024年公司收入390,348千元,较2023年的507,060千元下降22.9%[74] - 2024年公司经营业务亏损207,067千元,较2023年的47,542千元亏损扩大[74] - 2024年公司税前亏损721,484千元,较2023年的800,807千元亏损收窄9.9%[74] - 2024年公司年内其他全面收益为亏损17,574千元,较2023年的亏损64,841千元收窄72.9%[75] - 2024年公司每股亏损0.59元,较2023年的1.28元亏损收窄53.9%[75] - 2024年公司非流动资产为15,691千元,较2023年的10,927千元增长43.6%[76] - 2024年公司流动资产为509,554千元,较2023年的396,213千元增长28.6%[76] - 2024年公司流动负债为199,961千元,较2023年的4,517,430千元大幅下降95.6%[77] - 2024年公司资产╱(负债)净额为304,298千元,较2023年的 - 4,130,341千元有显著改善[77] - 2024年和2023年客户合约收入分别为390,348千元和507,060千元[85] - 2024年和2023年可呈報分部經調整毛利分别为203,408千元和326,079千元[95] - 2024年和2023年稅前虧損分别为721,484千元和800,807千元[95] - 2024年和2023年来自中国大陸的收入分别为227,045千元和328,512千元,其他国家或地区分别为163,303千元和178,548千元[96] - 2024年和2023年员工成本分别为149,576千元和214,425千元[100] - 2024年和2023年即期稅項年內撥備分别为6千元和1,795千元[103] - 2024年税前亏损721,484千元,2023年为800,807千元;2024年所得税为6千元,2023年为1,795千元[106] - 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38元,基于亏损721,490,000元及加权平均股数1,228,587,000股;2023年为0.68元,基于亏损802,602,000元及加权平均股数626,458,000股[109] - 2024年本公司普通权益股东应占经调整亏损461,416千元,2023年为427,887千元[114] - 2024年末存货66,874千元,2023年末为66,734千元;2024年已售存货及存货撇减共129,320千元,2023年为122,140千元[115] - 2024年末贸易应收款项48,292千元,2023年末为57,981千元,预计一年内收回或确认为开支[115] - 2024年末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37,682千元,2023年末为36,773千元[117] - 2024年末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65,319千元,2023年为34,844千元[118] - 2024年末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122,400千元,2023年为47,066千元[118] - 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56,535千元,2023年末为144,324千元[118] - 2024年12月31日,中国大陆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25828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844.2万元[120] - 2024年12月31日,应付第三方款项为人民币3.3659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2.4552亿元[122] - 2024年12月31日,应付服务费为人民币2010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6602万元;应付广告费为人民币2262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8851万元;有关研发开支的应付款项为人民币1.9192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1402万元;其他为人民币1176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2417万元[124] - 2024年12月31日,按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为人民币2.464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1.9272亿元;应付薪资及福利为人民币1.2635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1.8005亿元;其他应付税项为人民币3.0444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2.6035亿元[124] - 2024年12月31日,或然可赎回优先股及普通股为人民币0元,2023年为人民币43.53833亿元;2024年金融负债账面价值变动为人民币4.80455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7.53785亿元;上市后终止公司或然可赎回普通股为人民币 - 21.5859亿元;上市后将公司或然可赎回优先股转换为普通股为人民币 - 26.89306亿元;汇率变动影响为人民币1360.8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6393.3万元[126]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AIGC解决方案收入为人民币221.7百万元,较2023年大幅增长88.5%,占集团总收入比例达56.8%[5] - 2024年AI企业解决方案收入为人民币16.4百万元,包含知识产权安排收入时较2023年下降92.7%,不包含时下降81.1%[10][12] - 2024年智能设备及其他配件收入为人民币152.2百万元,较2023年下降7.1%[10][12] - 截至2021 - 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AIGC解决方案收入分别为人民币6.8百万元、39.9百万元、117.6百万元及221.7百万元,占比分别为1.7%、8.0%、23.2%及56.8%[5][6][13] - 2024年AIGC注册用户数量超1000万,付费用户数量超100万[14] - AIGC解决方案收入从2023年的1.176亿元增至2024年的2.217亿元,得益于付费用户增加和产品种类增多[39] - AI企业解决方案收入2024年为1642.3万元,较2023年的2.25642亿元下降92.7%(含汽车附属公司A知识产权安排收入),较2023年的8689万元下降81.1%(不含)[36][38] - 智能设备及其他配件收入2024年为1.52248亿元,较2023年的1.63813亿元下降7.1%[36][38] - 2024年AIGC解决方案收入221,677千元,AI企业解决方案收入16,423千元,智能设备及其他配件收入152,248千元;2023年对应收入分别为117,605千元、225,642千元、163,813千元[85]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定位为有模型迭代能力的产品公司,坚持“产模结合”发展战略[15] 公司技术发展 - 2024年公司在AI智能体、大模型、数字人等领域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7] - 2024年公司在AI智能体、语音、文生图等多个领域实现重要技术突破[16] - 公司自研的动漫文生图模型一年更新四代[27] - 公司全力推出语音大模型引擎并实现革命性升级[19] - 公司上线视频翻译功能[20] - 公司发布「序列猴子」首个开源大模型数据集[21] - UCLAI是公司于2020年自主开发的大模型[139] - 序列猴子是公司2023年基于UCLAI自主开发的升级版大模型[136] 公司核心产品 - 公司核心产品包括AI配音助手“魔音工坊”、AI数字人分身“奇妙元”等[7][13] - 公司推出一站式数字人生成平台「LivGen」[28] 公司合作与业务拓展 - 2024年公司和义乌小商品城合作案例视频霸屏纽约时代广场,未来将为超6.5万小户商家提供技术服务[23] 公司荣誉与认可 - 公司斩获「大模型中国50强」「2024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Top 50评选」等权威奖项[29] - 公司技术创新能力获CIC「灼耀之星」企业、「中国最具价值AGI创新机构Top 50」等专业认可[29] - 公司ESG实践入选上市公司标杆案例[29] 公司人员与成本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在中国内地及中国香港共有约222名全职雇员[5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员工成本总额(包括董事薪酬)为人民币14960万元[57] 公司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发现金末期股息(2023年:人民币零元)[64] - 报告期内,集团无支付股息,公司自注册成立以来未宣告和派付任何股息[133] 公司上市与治理 - 公司于2024年4月24日于联交所上市,上市后已采纳企业管治守则[65][66] - 董事长兼首席行政官由李志飞博士担任,董事会认为此安排有利于集团业务前景及管理[66] - 公司或其附属公司自上市日期起至2024年12月31日并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2024年12月31日无库存股份[67] - 各董事确认自上市日期至公告日期一直遵守《标准守则》[68] - 审核委员会信纳集团综合财务报表根据适用会计准则编制,公允呈列2024年度财务状况及业绩[70] - 本年度业绩公告已刊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2024年年度报告将适时刊出[72][73] - 公司于2024年4月24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主要从事提供AI软件解决方案及销售智能设备及其他配件[78] - 全球发售相关定义参照公司2024年4月16日招股章程[135] - 上市日期为2024年4月24日[135] - 公司于2015年10月19日采纳首次公开发售前期权计划[136] - 股份每股面值0.0000479889美元[136] - 公告日期为2025年3月27日[138] - 公司董事会由执行董事李志飞博士及李媛媛女士,独立非执行董事陈亿律先生、卢远瞩教授及杨喆先生组成[138] - 首席行政官、董事长兼执行董事为李志飞博士[137] 公司后续影响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后至公告日期无重大事件影响集团经营及财务表现[69] 公司客户与交易数据 - 2024年和2023年与交易额超各年度收入10%的客户中,汽车附属公司A交易额为138,752千元,客户A分别为72,753千元和59,5
AIGC第一股,国内少数实现盈利的AI公司之一
国投证券· 2024-05-11 17:02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一家以生成式AI与语音交互为核心的人工智能公司,成立于2012年,于2024年4月在港交所完成上市[1] - 公司拥有多模态大模型“序列猴子”,技术能力行业领先,综合得分为62.89,处于国内领先水平[1] 业绩表现 - 公司在2023年实现了正向盈利,收入规模达到1.76亿,剔除优先股的影响,经调整净利润为0.18亿[1]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将实现营业收入为5.88亿、7.64亿、9.65亿,根据可比公司均值给予公司2024年11倍PS,对应6个月目标价为4.68港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A”评级[1] 技术与产品 - 公司产品矩阵包括面向消费级场景的AI智能手表TicWatch系列,面向企业级客户的AI能力和经验服务,以及面向创作者用户的AIGC CoPilot产品矩阵[7] - 公司推出多模态大模型“序列猴子”,在语音交互技术领域取得突破[17] 客户与合作 - 公司与多个行业头部公司合作进行内测,有望持续迭代技术能力[20] - 大众汽车是公司的第一大客户,合作项目收入占比较高,2021-2023年来自大众汽车的知识产权收入分别为320万元、2.13亿元和1.39亿元[32] 财务状况 - 公司2023年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分别为1.51亿、0.89亿、1.55亿,对应费用率依次为29.78%、17.55%、30.57%[14] - 公司2020-2023年综合毛利率逐年下降,分业务毛利率表现不一[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