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业务合同与指标情况 - 2024年专业业务新签合同额168.57亿元,较2023年增长3.87%[11] - 2024年获取300MW新能源指标,中标洮南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5个储能项目[12] 公司上市与战略投资 - 2023年11月22日港股上市后引入战略投资者明阳集团,获其增持2677万股[13] - 公司于2023年11月22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72] 综合融资成本变化 - 综合融资成本从5.51%降至5.02%[13] 信息披露与合规情况 - 2024年全年发布41项信息披露公告,保持零违规记录[14] 新业务机构设置 - 为新能源等新业务增设计构33家[14] 科技项目立项情况 - 2024年立项科技项目211项[15] 人力资源管理情况 - 制定14个专业序列职级晋升标准,全年完成人力资源调配300余次[15] 公司未来业务规划 - 2025年将拓展海外及“一带一路”清洁能源项目[16] - 2025年将构建“绿色能源特许经营+资产增值服务”双轮驱动模式[16]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对比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2,242,889千元,2023年为10,971,109千元;2024年毛利为1,520,400千元,2023年为1,399,225千元;2024年年内溢利为209,533千元,2023年为205,558千元[17]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12.4%,2023年为12.8%;2024年年内溢利率为1.7%,2023年为1.8%[17] - 2024年公司每股盈利(基本)为0.11元,2023年为0.15元[17] - 2024年公司资产总值为24,124,161千元,2023年为23,522,431千元;2024年负债总额为20,780,805千元,2023年为20,396,627千元[17] - 2024年公司权益负债比率为53.96%,2023年为55.27%[17]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22.429亿元,较2023年的109.711亿元增加11.59%,主要因专业工业工程营业收入增加[40] - 2024年销售成本为107.225亿元,较2023年的95.719亿元增加12.02%,因收入规模上升成本投入增加[45] - 2024年毛利为15.204亿元,较2023年的13.992亿元增加8.66%,因专业工业等工程毛利增加[46] - 2024年毛利率为12.42%,2023年为12.75%,因建筑行业竞争增加公司降低投标报价[46] - 2024年税金及附加为3090万元,较2023年的3580万元减少13.81%,因耕地占用税等减少[47] - 2024年销售费用为130万元,较去年同期150万元减少9.92%[48] - 2024年管理费用为4.705亿元,较去年同期5.166亿元减少8.94%[49] - 2024年研发费用为5.934亿元,较去年同期4.432亿元增加33.89%[50] - 2024年财务费用为1.023亿元,较去年同期9640万元增加6.14%[51] - 2024年净利润为2.095亿元,较去年同期2.056亿元增加1.93%[6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已签约但未发生的资本开支总额为12.618亿元,2023年同期为2.971亿元[63] - 2024年12月31日资本负债比率为53.96%,2023年同期为55.27%[64] - 2024年12月31日速动比率为54.3%,2023年同期为59.5%[6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长期股权投资为2.102亿元,较2023年同期1.951亿元增加7.76%[6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3704名全职雇员,报告期员工开支约为6.23亿元,2023年同期约为6.13亿元[69] - 2024年度集团营运资金约为人民币–312.5百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54.0百万元[70] - 2024年度集团流动资产约为人民币17,189.4百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17,060.4百万元;流动负债约为人民币17,502.0百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17,006.4百万元,流动比率约为1.0[70] - 2024年度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包括受限制已抵押银行存款)约为人民币2,626.8百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2,636.5百万元;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余(不包括受限制已抵押的银行存款)约为人民币2,200.8百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2,090.2百万元[7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借款为人民币6,119.0百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5,951.8百万元,借款增加用作补充日常经营活动现金[71] 行业市场数据情况 - 2024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人民币326,501亿元,同比增长3.9%[19] - 截止到2024年,我国风电光伏装机总量达到13.5亿千瓦,其中风电装机约5.1亿千瓦、光伏装机约8.4亿千瓦,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21] - 2024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超3亿千瓦,占全部新增装机85%以上[22] - 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5,828万千瓦/1.28亿千瓦时,较2023年底增长约86%[22] - 预计到2027年,中国石化产业工程的市场规模总额将达到人民币26,884亿元;山西省石化产业工程的市场规模将达到人民币1,031亿元[26] - 2024年1 - 9月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7810.2亿元,同比增长2.1%,新签合同额12205.8亿元,增长23.8%[33] - 到2025年山西省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总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左右,发电量较2022年实现翻番[30] - 我国大中城市建筑垃圾年产量超20亿吨,目前处理量17.5亿吨左右,预计2026年处理量超20亿吨[29] - 部分发达国家建筑垃圾资源化率高达90%,我国不足10%[29] - 南水北调工程耗资约5000亿元,途径山西省等六个省份[27] - 集中供暖代替分散供暖可节约30%左右的能源[28] 集团电力与新能源业务情况 - 2024年集团电力工程EPC装机容量2.5GW[35] - 2024年集团中标的新疆白杨市400MW风电制氢新能源示范EPC项目是集团单项合同装机容量最大的新能源项目[35] - 2024年集团累计获取新能源300MW[35] - 2024年集团落地5项储能项目[35] 化工领域中标项目情况 - 化工领域中标山西天星煤气化101万吨焦炭及8万吨LNG新能源等项目,新疆其亚600万吨甲醇项目为全球单体最大煤基甲醇项目[36] 各业务线收入情况 - 专业工业工程业务2024年收入为90.912亿元,2023年为63.715亿元,同比增加42.68%,因相关项目进入施工高峰期[41] - 专业配套工程业务2024年收入为9.044亿元,2023年为22.433亿元,同比减少59.69%,因主要项目进入施工后期[42] - 其他工程业务2024年收入为12.645亿元,2023年为12.806亿元,同比减少1.26%,因上年度大型项目进入收尾阶段[43] - 非工程业务2024年收入为9.391亿元,2023年为10.449亿元,同比减少10.12%,因LNG等销售收入减少[44] 公司面临的风险情况 - 公司面临政策监管风险,若违规会受行政或监管罚款及处罚,运营可能受阻或中止[75] - 公司面临市场风险,主要来自主要客户和主要供货商,还有外汇及利率风险[76] - 公司面临环保合规风险,严重环境犯罪会受罚款等处罚,建筑设施可能被关闭[77] - 公司作为香港上市公司,面临合规治理风险,未遵守规定会受监管机构纪律处分[78] 公司发展策略与举措 - 公司将2024年确定为「品质赋能年」,通过多种赋能推动企业品质提升[79] - 公司以化工事业部等为“主力军”开拓化工领域市场,立足市政板块优势参与政策导向性项目建设,加强电力领域竞争力,保持机电安装专业优势[81] - 公司加大科研攻关力度,探索新能源及新型电力体系项目实施模式,加强集团内外资源整合[81] - 公司四大平台公司加速转型业务发展,山安蓝天拓展清洁供热市场,山安立德建设固废项目,山安茂德研究零碳园区项目,山安碧泉打造水环境治理竞争力[82] - 公司深耕非洲、东南亚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探索海外项目模拟股份制开发经营模式,打造海外项目风险防控体系[82] - 公司建立健全“大商务管理”,强化市场、供应链、履约、成本四大系统联动,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84] - 公司系统推进“大安全建设”,构建“全员、全组织、全过程”管理体系,实现本质安全[85] - 公司持续激发“大科研动能”,进行高质量评估、高水平科研和BIM高效能运用[86] - 公司推进高速率信息化转型,提高数据质量,解决报表问题,升级项目级信息化系统[87] - 公司牢固树立“大人才观”,深化全周期人才管理体系,完善激励体系[88] - 公司不断完善“大党建格局”,开展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课题研究,打造示范项目、部门和个人[89]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管信息 - 王利民50岁,2018年3月获委任为董事,2022年3月调任为执行董事,负责集团审计风控部,有30年建筑行业经验[91] - 任锐44岁,2018年2月获委任为董事,2022年3月调任为执行董事,负责公司日常生产、运营及管理等,有24年建筑行业经验[93] - 张琰53岁,2013年9月获委任为董事,2022年3月调任为执行董事,负责集团党委等工作,有逾30年建筑行业经验[95] - 徐官师52岁,2021年10月获委任为外部董事,2022年3月调任为非执行董事,有26年建筑行业经验[98] - 张宏杰46岁,2021年10月获委任为外部董事,2022年3月调任为非执行董事,有24年财务及会计领域经验[101] - 王利民2020年11月起担任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2020年6月获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位[91] - 任锐2021年2月起担任公司总经理,2023年4月获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国际经贸关系专业硕士学位[93][94] - 张琰2019年7月于中共中央党校完成法学理论专业硕士课程,2003年11月获山西人事厅认可为企业管理高级经济师[96] - 徐官师2013年11月获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认可为建筑工程高级工程师[100] - 张宏杰2020年12月获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认可为高级会计师,2017年7月获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位[102][103] - 慕建伟53岁,2022年3月任非执行董事,党建工作超25年,2022年2月至2025年3月任山西建投党委宣传部部长,2025年4月起任党委巡查办主任[104] - 冯成52岁,2022年3月任非执行董事,会计领域超30年经验,1997年5月获中国财政部认可为会计师[105][106] - 王景明63岁,2023年11月1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企业管理超40年、财务管理超20年、任企业高层超20年[107][108] - 吴秋生62岁,2023年11月1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发表专业文章150余篇、教材10余部,出版三部专著[110][111] - 单婥然51岁,2023年11月1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金融及投资银行业超21年经验,2006年起为特许金融分析师[113][115] - 郭禾63岁,2023年11月1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致力于知识产权法教研工作超31年[116][118] - 慕建伟2002年7月获山西省委党校政法专业大专文凭,2005年12月获中共中央党校法律本科文凭[104] - 冯成1999年12月获山西财经大学会计专科文凭,2005年7月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本科文凭[105] - 王景明2000年12月完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专业研究生课程[109] - 吴秋生于2006年获天津财经大学会计学博士学位[112] - 石孟43岁,2021年10月获委任为监事,会计领域逾20年经验,2012年10月获认可为会计师,2021年11月获认可为高级会计师[119][121] - 闫磊34岁,2024年5月获委任为监事,2014年7月加入公司,2019年9月获中级会计师资格[122] - 张彩霞42岁,2021年10月获委任为监事,2012年6月获山西大学行政管理学学士学位[123][125] - 牛小平49岁,为公司副总经理,建筑行业约30年经验,2009年12月获二级建造师认可,2016年12月获建造工程高级工程师评定[126][127] - 王建軍42岁,担任公司副总经理及安全总监,建筑行业逾
山西安装(02520)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