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营业收入为341.48亿元,同比下降12.04%[21][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35亿元,同比下降48.91%[21][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23亿元,同比下降47.34%[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580元/股,同比下降48.90%[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59%,同比下降4.76个百分点[22] - 公司2024年度实现净利润95,306,738.47元[5]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1.48亿元,同比下降12.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5亿元,同比下降48.91%[3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304.90亿元,同比下降11.47%[47][49]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31.76%至10.99亿元[47][48]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74.87%至1.96亿元,主要受汇率波动影响[47][49]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8.38%至1.25亿元,科技投入增长[47][49] - 销售费用10.992亿元,同比下降31.78%;管理费用9.752亿元,同比下降10.96%[57] - 医药工业原材料成本为12.998亿元,占总成本4.27%,同比下降6.63%[55] - 医药商业采购成本为242.845亿元,占总成本79.78%,同比下降9.80%[55] - 国际贸易采购成本为43.372亿元,占总成本14.25%,同比下降43.53%[5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医药工业板块实现收入29.99亿元,同比下降10.10%,营业利润2.48亿元,营业利润率8.27%,同比大幅增长[31] - 医药工业板块新产品销售同比增长30%,重点原料药单位成本下降显著[31] - 医疗器械板块国产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超50%,取得5种一类医疗器械备案[33] - 医药工业板块收入同比下降9.85%,毛利率同比下降7.05个百分点[51][52] - 国际贸易板块收入同比下降41.82%,毛利率同比增长2.68个百分点[51][52] -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销量同比增长52.19%,库存量同比增长231.82%[53] - 抗感染类营业收入为160,869.57万元,毛利率31.91%,同比增长2.18%[83] - 心脑血管类营业收入24,594.08万元,毛利率58.36%,同比下降43.70%[83] - 中药材加工及饮片营业收入50,238.54万元,毛利率8.25%,同比下降13.29%[83] - 激素及调节内分泌功能类营业收入24,867.52万元,毛利率46.68%,同比增长9.07%[83] - 医药工业板块主营业务合计营业收入297,735.04万元,毛利率31.49%,同比下降6.58%[84] - 皮科类营业收入6,761.62万元,毛利率72.73%,同比增长18.88%[84] - 呼吸系统类营业收入4,281.37万元,毛利率35.14%,同比下降34.57%[84] 各地区表现 - 非洲市场医院项目中标金额上亿元,中亚市场首次中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项目[32] - 国内首个自主知识产权口服I类抗艾新药销售同比增长超50%[32] - 国际贸易业务覆盖全球一半以上国家和地区,拥有进出口产品千余种[41][42] - 境外资产规模为1.45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0.41%[6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5年将深化落实全面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加速由"贸工技服"一体化向"科、工、贸、技、服"一体化转型[107] - 医药工业将优化生产工艺,提升数字化水平和产能利用率,重视AI在医药研发领域的应用[109] - 医药商业将加强与通用技术集团内部协同,实现从区域型医药流通企业向国内一流医药综合服务商转型[109] - 医疗器械业务将搭建一体化管理平台,从分散多元化布局向一体专业化发展转型[109] - 国际业务将加快国际营销网络布局及产品注册,深化本地化营销能力,实现从传统贸易到属地化合规经营转型[109] - 公司将创新突破健康产业,明确大健康及电商为重要战略赛道,实施线上线下多渠道协同发展[109] - 公司将加强精益管理,工业企业强化成本控制、优化生产工艺,流通企业提高"两金"周转[111] - 公司将强化数智引领,打造智能型本部,增强"穿透式"管控能力[111] - 公司面临政策风险,医药行业改革持续压缩收入规模和利润空间[112]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风险,医药制造业同质化严重,流通行业增长疲软且市场份额向头部集中[113] 研发和创新 - 2024年公司完成29个品种申报并获得24个品种批件[85] - 主要研发项目TPN729MA(化药1类)处于临床III期阶段[86] - 主要研发项目YPS345(化药1类)处于临床II期阶段[86] - 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片(化药4类)处于CDE审评中[86] - 罗沙司他胶囊(化药4类)处于CDE审评中[87] - 阿司匹林肠溶片(补充申请)处于CDE审评中[87] - 报告期内公司呈交国家药监局并受理的品种共计29个[88] - 报告期内公司获批的品种共计24个[88] - 注射用头孢唑肟(一致性评价补充申请)涉及0.5g/0.75g/1.0g/1.5g规格[88] - 达比加群酯胶囊(申报生产)涉及110mg/150mg规格[88] - 公司研发投入中甲苯磺酸艾多沙班片投入金额为3,528.6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19%[93] - 公司研发投入中盐酸伊伐布雷定片投入金额为2,522.18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0.85%[93] - 公司研发投入中TPN729MA项目投入金额为2,13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0.72%,目前处于临床III期[93] - 公司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01%,占净资产比例为2.45%,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63.83%[94] 现金流和资产负债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05亿元,同比增长17.04%[21]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18.21亿元,同比增长2.25%[21] - 2024年末总资产为352.81亿元,同比下降5.69%[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7.04%,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3.68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2.58亿元[60] - 货币资金42.148亿元,占总资产11.95%,同比增长8.99%[61] - 应收账款127.510亿元,占总资产36.14%,同比下降7.86%[61] - 短期借款本期期末数为4,004,522,699.55元,占总资产比例11.35%,较上期大幅增长77.98%[62] - 应付账款本期期末数为7,045,198,418.80元,占总资产比例19.97%,较上期下降17.67%[62] - 合同负债本期期末数为1,086,941,691.70元,占总资产比例3.08%,较上期下降24.65%[62] - 长期借款本期期末数为1,553,356,829.30元,占总资产比例4.40%,较上期下降38.07%[62] - 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期期末数为44,201,985.72元,占总资产比例0.13%,较上期大幅增长280.08%[62] 分红和利润分配 - 2024年末期拟派发现金红利128,122,100.42元,中期已派发现金红利32,520,425.72元,合计160,642,526.14元[6] - 公司总股本1,495,879,748股[6] - 2024年度拟按每10股1.0739元(含税)向全体股东派发现金红利[6] - 母公司剩余未分配利润2,261,107,259.00元结转以后年度分配[6] - 公司2024年度不实施公积金转增股本[6] - 2023年度现金分红金额为160,642,526.14元,占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0%[164]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为695,778,547.19元,占年均净利润的90.01%[166][167] - 2024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增加分红频次,进一步提高投资者获得感[161]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董事长变更:李亚东辞去董事长职务,杨光于2024年5月30日当选为新任董事长[136] - 董事变更:汪晓辞去董事职务,车凌云于2024年6月28日当选为董事,后于同年11月辞职[136] - 监事变更:吴越于2024年1月10日当选为监事,2025年3月因退休辞职[136] - 独立董事变更:张新民因任职超限辞职,王瑞华于2024年5月21日接任[136] - 高管变动:林伟芳辞去副总经理职务[137] - 公司董事会年内召开会议11次,其中现场会议1次,通讯方式召开2次,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8次[148] - 公司审计与风控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8次会议,审议内容包括2023年度内审工作总结、2024年度工作计划及季度报告等[150] - 公司提名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3次会议,审议独立董事及董事候选人提名事项[152] - 公司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审议2023年度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情况[153] - 公司战略与ESG委员会召开3次会议,审议战略规划管理办法修订及2025年发展思路[154] 员工和薪酬 - 公司员工总数为8,368人,其中生产人员2,621人(31.3%),销售人员2,013人(24.1%),技术人员901人(10.8%)[157] - 公司教育程度分布:大学本科3,040人(36.3%),大学专科2,201人(26.3%),高中及以下2,659人(31.8%)[157] - 研发人员数量为317人,占总员工数的3.8%[157] - 董事长杨光税前报酬总额为49.40万元[131] - 董事胡慧冬税前报酬总额为181.98万元[131] - 独立董事王瑞华税前报酬总额为9.17万元[131] - 独立董事闫永红税前报酬总额为20.00万元[131] - 独立董事李志勇税前报酬总额为20.00万元[131] - 职工董事周兴兵税前报酬总额为153.61万元[131] - 职工监事张琳税前报酬总额为81.39万元[131] - 职工监事张少峰税前报酬总额为74.54万元[131] - 副总经理洪嘉庆税前报酬总额为142.39万元[131] - 总会计师葛晓红税前报酬总额为124.65万元[131]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1575.20万元[142] - 薪酬政策强调“工效挂钩”,业绩与薪酬直接联动(业绩升薪酬升,业绩降薪酬降)[158] 环保和社会责任 - 报告期内公司投入环保资金7,063.5万元[172] - 子公司天方药业2024年废水排放化学需氧量(COD)总量221.69吨,占核定排放总量的58.1%(221.69/381.453)[173] - 子公司天方药业2024年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总量21.90341吨,占核定排放总量的29.4%(21.90341/74.549)[173] - 子公司天方药业本年度累计处置固体废弃物约2.57万吨[173] - 公司通过发酵罐节能技改项目节约用电961.3万kwh,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053.4吨[182] - 公司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2024年发电量383万kwh,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15吨[183] - 公司2024年总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当量7,068.4吨[182] - 公司报告期内对外捐赠及公益项目总投入486万元,其中资金350万元,物资折款136万元[185] - 子公司三洋药业于2024年12月被认定为"零碳工厂"[181] - 子公司天方药业保持重污染天气绩效分级A级企业称号[181] - 公司在乡村振兴方面总投入642万元,其中帮扶资金350万元,消费帮扶292万元[186] - 公司支持内蒙古武川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新厂区已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GMP)并通过趁鲜加工备案[186] - 公司通过国际化品牌认证和媒体宣传推介扩大武川道地药材品牌影响力,已获得GACP药材基地认证[186] - 公司打造武川县中蒙药材科技小院药用植物园,种植50余种中蒙药材[186] - 公司向武川县划拨帮扶资金350万元,并采购特色农产品292万元[186] 法律和合规 - 湖北公司因口罩采购合同纠纷向武汉润尔华源医药有限公司提起诉讼,涉及金额3,100万元[198] - 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润尔华源需返还湖北公司货款3,100万元及资金占用损失(按LPR计算自2020年4月16日起)[198] - 中国医药与西藏天晟泰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纠纷涉及业绩补偿款100,631,772.46元[200] - 中国医药申请变更诉讼请求,要求西藏天晟支付逾期利息及对河南通用30%股权优先受偿[200] - 中国医药另案起诉王一兵等涉及河北通用医药有限公司股权转让纠纷,金额51,000万元[200] - 公司2024年度共制修订内控制度71项,强化合规经营保障[168] -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意见类型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170]
中国医药(600056)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