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福能东方(300173) - 2024 Q4 - 年度财报
福能东方福能东方(SZ:300173)2025-04-25 21:4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3.35亿元,同比下降10.86%[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320.93万元,同比增长18.63%[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054.03万元,同比增长665.41%[1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1元/股,同比增长10.00%[1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81%,同比增长0.80个百分点[18] - 公司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98,814,693.19元,第二季度为133,222,234.08元,第三季度为143,238,127.30元,第四季度大幅增长至860,147,953.28元[20] - 公司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636,878.63元,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分别亏损25,670,877.49元和12,196,686.70元,第四季度恢复盈利76,439,995.65元[20]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33,542.30万元,同比下降10.8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320.93万元,同比增长18.63%[5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78.90%,从126,364,211.34元降至26,668,871.16元[74]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27.40%,从109,462,762.17元降至79,470,115.41元[74]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35.05%,从68,397,861.20元降至44,422,047.82元[74] - 锂电池装备制造业直接材料成本同比下降5.12%,从8.027亿元降至7.617亿元[69] - 锂电池装备制造业直接人工成本同比上升70.39%,从5,137.6万元增至8,754万元[69] - 3C装备制造业直接材料成本同比下降99.68%,从4,646.7万元降至14.9万元[69] - 模切行业直接材料成本同比上升15.06%,从3,229.5万元增至3,715.9万元[6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锂电池装备制造业收入占比92.81%,达1,239,399,170.69元,毛利率22.87%,同比下降2.91个百分点[60][63] - 3C装备制造业收入同比下降99.71%至238,345.14元,占比降至0.02%[60] - 模切行业收入同比增长13.56%至61,841,304.09元,占比提升至4.63%[60] - 信息技术行业收入同比下降20.50%至33,850,854.58元[60] - 超业精密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24,000.11万元,净利润8,648.40万元[53] - 子公司北京华懋营业收入为6,184.13万元,净利润为-232.60万元[101] - 子公司福能大数据营业收入为3,385.09万元,净利润为707.02万元[101] 各地区表现 - 境内收入占比99.57%达1,329,688,111.64元,同比下降11.24%[6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通过降本、省料、提效、抢单优化锂电装备板块,并研发固态电池及钠电池量产线等新技术[102] - 公司将继续发展高端模切业务,引进技术人才和更新生产设备[103] - 公司将加强IDC数据存储和运营保障能力,规范机房安全管理[104] - 公司计划向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提升电池整线"交钥匙"能力[114] - 公司加强与下游客户沟通,加快设备验收以应对市场竞争风险[110] 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533.24万元,同比增长453.81%[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453.81%,从2023年的-18,465,379.73元增至2024年的65,332,412.22元[7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41.73%,从2023年的165,915,620.05元降至2024年的-69,236,542.37元[7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55.86%,从2023年的31,045,902.53元降至2024年的-48,387,563.64元[7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下降129.30%,从2023年的178,466,049.96元降至2024年的-52,291,693.79元[79] 资产和负债 - 2024年末资产总额为39.41亿元,同比下降9.55%[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9.87亿元,同比增长9.53%[18] - 货币资金从2024年初的3.78亿元减少至2.4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2.49%至6.19%,主要由于子公司工程支出增加和股权投资[83] - 应收账款从5.76亿元增至5.7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3.89%至14.62%[83] - 存货从19.07亿元减少至14.7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6.48%至37.30%,主要因新增订单下降和子公司股权出售[83] - 长期股权投资从1.04亿元增至1.4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26%至3.64%,主要新增对田边热能的投资[83] - 在建工程从1.02亿元增至1.6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80%至4.14%,主要因加快佛山福能智造产业园建设[83][84] - 长期借款从567万元大幅增至2.5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6.33%至6.46%,主要新增银行借款[84] 研发和创新 - 公司技术研发人员262人,占员工总数19%[52] - 锂电池自动化精密卷边技术研发项目已完成开发,旨在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75] - 轻量化电芯夹持输送系统研发项目已完成开发,旨在解决重量大和效率低下问题[75] - 裸电芯封装前自动化热处理与检测一体化设备研发项目已完成开发,旨在提升生产效率[75] - 可多维度调整的电池铝塑膜成型设备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已完成开发,旨在提高生产效率[75]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从2023年的402人减少至2024年的262人,同比下降34.83%[77] - 研发投入金额从2023年的68,397,861.20元降至2024年的44,422,047.82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从4.57%降至3.33%[77] - 公司拥有超300项专利、商标及著作权,报告期内新增46项专利及著作权[48] - 公司全资子公司超业精密优化高速大圆柱注液机、超大尺寸软包电池生产线[48] - 公司控股子公司苏州华隆坤成立材料研究院,聚焦高分子材料及金属材料研发[48] 客户和供应商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968,760,998.76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72.54%[73] - 第一大客户销售额为477,008,849.67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35.72%[73]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94,226,525.94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18.32%[73] - 与宁德时代签订的注液机合同金额35,090万元,已收款33,591.6万元,占合同总额95.73%[67] - 与中创新航签订的注液机合同金额43,685万元,已收款36,862.7万元,占合同总额84.38%[67] 行业趋势 - 2024年中国锂电池总产量达1170GWh,同比增长24%,其中动力电池占比70.6%,储能电池占比22.2%,消费电子电池占比7.2%[28] - 2024年全球锂电池设备市场规模为1331.4亿元,同比下降28.8%,但预计2030年将回升至2987.3亿元,较2024年增长124.5%[29]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增长34.4%和35.5%,动力电池装车量达548.4GWh,同比增长41.5%[31] - 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823.6万辆,中国贡献占比从2023年的64.8%提升至70.5%[32] - 2024年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占比达74.6%,三元电池装车量同比仅增长10.2%[32] - 预计2030年全球锂电池市场中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614.1GWh,渗透率约10%,市场规模超2500亿元[32] - 2024年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占全球67.1%份额,预计2030年海外锂电设备市场规模将达1266.5亿元[33] - 2024年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168GWh,同比增长130%,较"十三五"末增长20倍[34] - 2024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超60%,工商业场景占比提升至35%[36] - 2025年全球工商业储能累计装机市场规模预计达190至240亿元[36] - 2024年中国手机市场总出货量达3.14亿部,同比增长22.1%[37] -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6.4%,达12.4亿部[37] - 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2.3%,达12.6亿部[37] - 2025年AI手机渗透率预计达32%,出货量近4亿部[37] 风险因素 - 锂电池设备制造行业受下游电池产业政策、市场需求等影响,存在周期性风险[109] - 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占流动资产比例较高,存在回收风险[113] - 公司收购子公司超业精密形成商誉,存在减值风险[114] - 公司出售深圳大宇100%股权形成投资收益29,579,852.42元,占利润总额比例31.89%[81] - 资产减值损失达-63,230,189.83元,主要因子公司超业精密变更会计估计导致存货跌价准备增加[81] - 信用减值损失为-10,669,134.21元,主要因客户回款进度放缓及应收款项账龄跨年计提比例上升[81] 公司治理 - 报告期内共召开股东大会4次,审议议案17项,通过率100%[120] - 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报告期内召开董事会8次,审议议案35项[121] - 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报告期内召开监事会7次,审议议案17项[123] - 公司推行高级管理人员绩效评价机制,将绩效与经营业绩挂钩[124] - 公司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实施信用评级管理以降低坏账风险[113] - 公司建立了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和职能部门构成的内控架构[169] - 公司设立了审计合规部门,负责独立审计工作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170] - 公司制定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及薪酬管理制度,实行劳动合同制[175] - 公司制定了《募集资金管理办法》《资金管理制度》等制度,确保资金使用安全[177] - 公司制定了《子公司管理制度》,规范控股子公司的经营管理行为[181] 人事变动 - 蔡志强因个人原因辞去董事、副总经理职务,离职日期为2024年7月31日[139] - 梁江湧因个人原因辞去总经理职务,离职日期为2025年2月21日[138] - 陈刚因个人原因辞去财务负责人职务,离职日期为2025年4月2日[138] - 邱德意现任董事、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任期至2026年10月13日[138][142] - 邹华现任董事、总经理,任期至2026年10月13日[138][141] - 许明懿现任董事、副总经理,任期至2026年10月13日[138][142] - 冼彬璋现任董事、董事长,具有丰富的财税和投资管理经验[140] - 吴海华现任监事会主席,任期至2026年10月13日[138] - 曹丽梅、葛磊、李正华现任独立董事,任期均至2026年10月13日[138] - 甄楚轩现任职工代表监事,任期至2026年10月13日[138] 薪酬和激励 - 公司2024年度向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实际支付的任期内税前报酬总额合计577.95万元[150] - 董事、董事长于静税前报酬总额为0.00万元[152] - 董事、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梁江湧税前报酬总额为139.57万元[152] - 董事、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陈刚税前报酬总额为99.64万元[152] - 董事、副总经理、超业精密总经理许明懿税前报酬总额为149.37万元[152] - 离任董事、副总经理蔡志强税前报酬总额为62.80万元[152] - 独立董事曹丽梅、葛磊、李正华税前报酬总额均为12.00万元[152] - 董监高税前报酬总额合计为529.87万元[152] - 公司参考同行业薪酬水平制定了梯度薪酬方案,并针对不同岗位设置考核指标[162] - 公司报告期无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167] 员工情况 - 公司2023年末在职员工总数1,387人,其中生产人员568人,销售人员427人,技术人员274人[161] - 公司员工教育程度中本科及以上178人,大专355人,高中及以下854人[161] - 公司当期领取薪酬员工总人数1,847人,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2人[161] - 公司劳务外包支付的报酬总额为24,217,400.31元[164][165] - 公司制定了2024年员工培训计划,涵盖内部培训和外部业务培训[163] 分红和利润分配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公司2024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320.93万元,母公司净利润为-1,740.18万元[16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为-121,227.20万元,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149,780.57万元[166] - 公司2024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因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可供分配利润均为负值[166] - 公司报告期内盈利但未提出现金红利分配预案[167] - 公司2023年度可分配利润为-1,497,805,704.08元,未进行现金分红[165] 承诺事项 - 佛山控股集团承诺自2024年12月9日起至2026年12月8日止24个月内不减持所持公司股份[199] - 郭景松和张晓玲承诺若公司需补缴以前年度15%与33%所得税率差额将全额承担[199] - 郭景松和张晓玲承诺若公司因住房公积金问题产生补缴或罚款将代为承担[199] - 中山市松德实业承诺若公司因诉讼败诉将承担全部赔偿及相关费用[199] - 郭景松等未履行业绩补偿承诺,2019-2021年度补偿事项已进入强制执行阶段[199] - 承诺方以人民币6,000万元净利润为基准,智慧松德在2019-2021年每年经审计净利润年增长率应不低于5%,且2021年经审计的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7,800万元[194] - 如任一年度未实现业绩承诺,承诺方应以其当年度所分配的股东分红优先向佛山市公用事业控股有限公司进行补偿[194] - 股东一致行动承诺保证未签署一致行动协议且将来亦不会签署[194] - 资产重组时股东承诺在交易完成后60个月内不主动通过相互转让股份或对外共同转让股份等方式谋求控股股东地位[194] - 佛山控股集团承诺不利用控股股东地位损害智慧松德及其他股东的利益[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