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瑞泰新材(301238) - 2024 Q4 - 年度财报
瑞泰新材瑞泰新材(SZ:301238)2025-04-25 22:3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净利润大幅下滑,主要由于电池材料价格持续下降及参股企业天际股份亏损13.61亿元,导致公司确认投资损失8141.55万元[4] - 2024年营业收入为21.02亿元,同比下降43.47%[2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460万元,同比下降81.86%[2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21万元,同比下降96.09%[22]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12元/股,同比下降81.25%[22]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9%,同比下降5.52个百分点[22] - 2024年末资产总额为100.14亿元,同比下降8.53%[22] - 2024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489万元,显著低于前三季度[24]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291.27万元,主要包括政府补助613.58万元[28] - 2024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5.56亿元、4.96亿元、5.54亿元和4.96亿元[24] - 2024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6024万元、2759万元、-1.14亿元和1.69亿元[24] - 2024年营业收入21.02亿元,同比下降43.47%[44] - 2024年归母净利润8460.09万元,同比下降81.86%[44] - 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为21.02亿元,同比下降43.47%[6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8460.09万元,同比下降81.86%[6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168.83万元,同比下降81.59%[62]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21.02亿元,同比下降43.47%[64] 成本和费用 - 报告期内公司管理费用和折旧摊销成本显著增加,主要因在建及新投产项目较多[4]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9.33%至27,262,102.86元[86] - 财务费用同比增加55.46%至-39,367,029.75元,主要因借款利息支出增加和利息收入减少[86]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7.81%至72,219,505.10元[86] - 原材料成本占营业成本比重为82.47%,同比下降46.45%,人工工资成本占营业成本比重为4.51%,同比上升8.94%[8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电子化学品收入占比94.64%,同比下降44.80%至19.89亿元[64] - 有机硅材料收入占比4.73%,同比下降7.31%至9935.8万元[64] - 化工行业毛利率为19.90%,同比下降0.63个百分点[66] - 电子化学品销售均价同比下降38.2%[70] - 公司化工行业产能利用率为20.20%,产量为84,122吨[71] -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产品循环寿命达常温1C循环3000圈以上[69] - 磷酸铁锂体系电解液循环寿命达常温1C循环10000圈以上[70] - 化工行业营业收入为21.02亿元,同比下降43.47%,营业成本为16.84亿元,同比下降43.02%,毛利率为19.90%,同比下降0.63%[72] - 电子化学品营业收入为19.89亿元,同比下降44.80%,营业成本为16.19亿元,同比下降43.85%,毛利率为18.62%,同比下降1.38%[72] - 有机硅材料营业收入为9935.80万元,同比下降7.31%,营业成本为6117.46万元,同比下降10.67%,毛利率为38.43%,同比上升2.32%[72] 各地区表现 - 内销收入占比74.16%,同比下降45.63%至15.59亿元[64] - 外销收入占比25.84%,同比下降36.21%至5.43亿元[64] - 内销营业收入为15.59亿元,同比下降45.63%,营业成本为12.63亿元,同比下降44.82%,毛利率为18.96%,同比下降1.19%[72] - 外销营业收入为5.43亿元,同比下降36.21%,营业成本为4.20亿元,同比下降36.84%,毛利率为22.61%,同比上升0.78%[72] - 境外销售收入占公司整体业务总收入约25.84%[7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但行业竞争加剧导致财务指标与行业趋势一致[6] - 电池材料市场需求扩大但价格持续下行,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企业面临成本控制和技术创新挑战[6] - 锂离子电池材料市场需求预计将持续扩张,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储能和消费电子行业发展[52] - 电池材料市场需求扩大但行业竞争加剧,主要产品价格持续下行,新能源电池材料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122] - 电子化学品2024年度销售额同比减少且毛利率下降,导致公司盈利同比减少[126] - 公司原材料成本占营业成本比重较大,原材料价格波动对营业成本及毛利率有较大影响[130] - 公司在固态电池、半固态电池、锂硫电池以及钠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材料方面持续进行研发投入与积累[129] - 光学膜行业国产化将为细分板块的光学材料带来更多机会[122] - 功能性硅烷市场需求预计将稳定增长,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生产、出口与消费国[122] - 公司计划通过规模化发展、技术创新、业务拓展、产业延伸和人才培育等路径增强竞争实力[123] - 公司将持续研发创新,重点在电解液性能、新型添加剂、新型电池材料及光学材料等方面加强研发[124] - 公司计划巩固与主要原材料供应商的战略合作,提高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130] - 公司面临安全生产及环保风险,可能需进一步加大安全和环保投入[130]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拟以7.33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合计分红约7333.33万元[7] - 公司总股本为7.33亿股,分红方案不涉及送红股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7] - 公司参股企业天际股份2024年亏损13.61亿元,导致公司确认投资损失8141.55万元[44] - 公司确认对天际股份的投资损失8141.55万元[62] - 参股公司天际股份2024年亏损136,088.46万元,公司按权益法核算确认投资损失8,141.55万元[121] - 公司持有天际股份5.99%股权并拥有一个董事席位[121] - 公司与FREYR Battery Norway AS签订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销售合同金额为3.42亿元,但协议内容发生重大变化,后续履行存在重大不确定性[78]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1,604,124,129.05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76.31%[82] - 第一名客户销售额为585,769,596.15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27.87%[82] - 第二名客户销售额为505,612,080.92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24.05%[82]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810,057,989.92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58.57%[84] - 第一名供应商采购额为284,627,794.50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20.58%[84] - 第二名供应商采购额为271,497,126.90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19.63%[8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48.84%,从45.84亿元降至23.45亿元[9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96.09%,从5.69亿元降至0.22亿元[9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激增161.15%,从31.63亿元增至82.60亿元[9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864.02%,从3.60亿元净流入转为27.51亿元净流出[90]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42.42%,从20.46亿元降至11.78亿元[90]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从47.07%降至26.09%,减少20.98个百分点[93] - 长期借款占总资产比例从6.44%增至10.68%,增加4.24个百分点[93]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3.06亿元[95] - 报告期投资额同比下降45.18%,从11.75亿元降至6.44亿元[98] - 受限资产总额达8.21亿元,其中货币资金受限0.63亿元[97] - 公司出口收入占一定比例,随着海外业务扩展可能持续增加,人民币汇率波动可能导致汇兑损益[132] -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主要原材料六氟磷酸锂价格波动性大,近期行业增速放缓且产能增速远大于需求增速,竞争加剧可能导致业绩大幅下滑[134] - 公司在波兰、韩国等地设有子公司,境外收入为营业收入重要组成部分,境外市场受政策法规、政治经济局势等多因素影响[134] - 应收账款存在坏账风险,主要客户为锂电池行业知名企业但行业竞争加剧可能影响回款[133] - 公司通过客户信用评估、动态调整信用限额、催收策略等措施应对应收账款风险[133] - 公司积极开拓全球优质客户并优化客户结构以应对业绩下滑风险[134] - 公司成立专门研究部门应对境外经营风险,研究目标市场政治经济环境并遵守当地法律法规[135] - 公司通过完善治理结构、加强团队建设等措施应对管理风险以适应快速扩张[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