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海防务(300008) - 2024 Q4 - 年度财报
天海防务天海防务(SZ:300008)2025-04-26 01:5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营业收入为3,945,321,826.42元,同比增长9.40%[18]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8,545,469.00元,同比增长36.40%[18]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34,452,001.70元,同比增长42.38%[18]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0802元/股,同比增长36.39%[18]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91%,同比上升1.34个百分点[18] - 剔除金海运合同核减影响后,2024年营业收入为3,973,296,200元,同比增长10.17%[18] - 剔除金海运合同核减影响后,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166,519,900元,同比增长63.94%[18] - 2024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6.73亿元、8.37亿元、8.30亿元、16.05亿元,第四季度环比增长93.4%[20]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082.87万元、2990.59万元、1591.80万元、6189.30万元,第四季度环比增长288.9%[20] - 公司营业收入为394,532.18万元,同比增长9.40%[4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3,854.55万元,同比增长36.40%[41]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394,532.18万元,同比增长9.4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3,854.55万元,同比增长36.40%[76] - 剔除退款影响后,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397,329.62万元,同比增长10.17%,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16,651.99万元,同比增长63.94%[7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船海工程设计人工成本同比增长22.90%,达到39,753,188.74元,占营业成本比例从48.32%上升至57.50%[94] - 船舶工程设计建造总承包业务项目建造成本同比增长47.84%,达到776,505,933.69元,占营业成本比例从17.76%上升至26.05%[94] - 防务装备及产品业务材料采购成本同比增长165.12%,达到128,061,620.55元,占营业成本比例从76.62%略降至75.70%[94]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11.59%至52,996,844.93元,主要因船舶交付数量增加导致销售代理费用上升[99]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2.30%至56,150,479.05元,主要投入智能船舶及新能源船舶研发[99]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9,818,175.22元,同比下降376.53%[18]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第一季度为-3.10亿元,第二季度转正为886.92万元,第三季度增至5953.51万元,第四季度再次转负为-1.18亿元[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3年的130,118,518.21元下降到2024年的-359,818,175.22元,同比下降376.53%[106] 投资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3年的-100,881,798.75元改善到2024年的-65,956,520.01元,同比上升34.62%[10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3年的303,333,238.89元下降到2024年的154,160,420.12元,同比下降49.18%[107] 资产和负债 - 2024年末资产总额为4,670,063,842.72元,同比增长7.69%[18]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093,452,259.43元,同比增长8.41%[18]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从2024年初的20.52%下降到2024年末的13.44%,减少7.08个百分点[110]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从2024年初的7.93%上升到2024年末的9.88%,增加1.95个百分点[110] - 合同资产增加至1,011,452,873元,同比增长21.66%,主要系公司在建系列船舶数量增加所致[111] - 短期借款增长至644,827,686.93元,同比增长13.81%,主要因公司融资金额增加[111] - 长期借款增长至67,050,000元,同比增长1.44%,主要因公司固定资产融资金额增加[111] - 受限资产总额为881,285,377.88元,包括货币资金313,790,535.38元和固定资产410,494,612.36元等[112] 业务线表现 - 船舶工程设计建造总承包业务营业收入349,769.03万元,同比增长7.33%,毛利率14.77%,同比增加5.50%[78] - 防务装备及产品业务营业收入18,233.94万元,同比增长170.64%,毛利率7.22%,同比增加0.80%[78] - 能源业务营业收入9,185.42万元,同比增长30.73%,毛利率13.54%,同比下降3.61%[78] - 公司制造业收入3,662,979,922.96元,占总营收92.84%,同比增长9.31%[87] - 防务装备及产品业务收入154,365,004.86元,同比增长129.12%,但毛利率为-9.59%,同比下降16.01%[88] - 批发零售业收入91,854,177.16元,同比增长30.73%,毛利率13.54%,同比下降3.61%[88] - 直销收入为3,945,321,826元,同比增长14.81%[89] - 船舶工程设计建造总承包业务销售量同比增长0.82%至2,980,946,337.74元,生产量同比增长10.21%至3,308,690,626.89元,库存量同比增长34.65%至1,273,647,751.89元[89] - 防务装备及产品业务销售量同比增长168.33%至169,169,051.11元,生产量同比增长53.78%至162,176,644.30元,库存量同比下降6.68%至97,733,196.55元[89] 各地区表现 - 国外收入1,117,636,262.63元,同比增长190.81%,占总营收28.33%[87] - 国内收入2,827,685,563.79元,同比下降12.24%,占总营收71.67%[8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5年战略聚焦船海工程、防务装备、新能源三大板块[130] - 船海工程板块计划加大LNG船舶、甲醇、氨、电动船舶等绿色低碳船型研发投入[131] - 防务装备板块将重点发展特种智能船艇和水域安防监测装备[137] - 新能源板块将推进电动船舶及LNG加注业务,拓展内河及近海市场[141][142] - 公司计划通过精益化生产和智能化改造优化生产流程,提升效率[136] - 能源板块将加强LNG加气站布局,提升运营效率[142] - 公司计划2025年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加强董事会监督和风险管控[145] - 公司将持续控制汇率风险,采取外汇套期保值和适时结汇等措施[149] 研发投入 - 研发人员数量从2023年的257人增加到2024年的275人,同比增长7.00%[105] - 研发投入金额从2023年的39,459,549.18元增加到2024年的56,150,479.05元,同比增长42.30%[10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从2023年的1.09%上升到2024年的1.42%[105] - 硕士学历研发人员数量从2023年的23人增加到2024年的29人,同比增长26.09%[105]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数量从2023年的26人增加到2024年的42人,同比增长61.54%[105] 重大合同和订单 - 重大销售合同5200D WT多用途干货船(6艘)总金额为29,891.26万元,已履行金额为29,891.26万元,应收账款为9,236.62万元[91] - 重大销售合同5200D WT多用途干货船(2艘)总金额为10,178.37万元,已履行金额为10,178.37万元,应收账款为7,035.29万元[92] - 重大销售合同5900D WT多用途船(4艘)总金额为26,308.33万元,已履行金额为26,308.33万元,应收账款为10,010.04万元[92] - 重大销售合同1800T风电安装平台建造项目总金额为73,400万元,已履行金额为17,208.18万元,应收账款为15,228.48万元[92] - 重大销售合同40000 DWT散货船建造合同(4艘)总金额为86,407.2万元,已履行金额为85,121.88万元,应收账款为48,824.94万元[92] - 截至2024年末,船海工程设计业务在手订单金额13,917万元,监理业务3,413万元,建造业务总额1,395,743万元(含已生效合同956,607万元和待生效439,136万元)[46] 风险因素 -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19] - 公司面临美国特朗普政府2025年初针对中国造船业的"301调查"政策风险[147] - 公司船舶EPC建造业务主要海外客户集中在欧洲,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相对有限[148] - 公司汇率风险主要集中于以美元、欧元计价的出口船舶订单[149] - 公司控股股东隆海重能未完成业绩承诺,应于2024年7月29日履行现金补偿义务[153] - 公司已就金海运原股东李露女士业绩补偿事项提起诉讼,一审胜诉但双方已上诉[154][155] - 公司收到上海国际仲裁中心裁决书,涉及大津重工业绩对赌争议,仲裁费总计2,005,890元[156] 子公司表现 - 上海佳豪船海工程设计子公司报告期净利润为3,640,775.58元[127] - 江苏大重工子公司船海工程总承包业务收入为34.44亿元,占总收入的19.46%[128] - 上海沃金天然气利用子公司能源业务收入为1.5亿元,净利润为760.85万元[128] - 江苏金海运科技子公司防务装备及产品收入为3.98亿元,净利润为4332.91万元[128] - 金海运因合同价格复核需退还2797.44万元,导致净利润减少[128] 套期保值业务 - 焦炭期货套期保值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312.2万元[120] - 中国农业银行人民币与外汇掉期产品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41.84万元[120] - 报告期内期货合约平仓损失312.2万元,现货销售实现收益365.36万元,期现组合收益合计53.16万元[121] - 外汇掉期产品于2024年10月15日到期收回,产生人民币收益141.84万元[121] - 套期保值业务总购入金额14,815.09万元,总售出金额21,370.24万元[120] - 公司开展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持仓量不超过现货需求量[121] - 公司外汇套期保值交易基于外币收支预测、外币银行借款等实际业务需求[121] 公司治理 - 公司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88%[177] - 公司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3.40%[177] - 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3.44%[177] - 公司2024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07%[177] - 公司2024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8.96%[177] - 公司实际控制人何旭东通过增资新江洲船舶以长期租赁方式扩充产能[176] - 公司实际控制人承诺若3年后新江洲船舶不符合转让条件,将在6个月内采取托管或股权转让等措施[176] - 公司设有独立财务部门并建立独立核算体系[175] -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运作独立,无控股股东从属关系[175] - 公司业务结构完整,控股股东未干涉经营决策[175] 高管和董事持股 - 董事长何旭东持股数为0股,无增持或减持变动[179] - 董事兼总经理占金锋持股数为328,750股,无增持或减持变动[179] - 董事兼副总经理秦炳军持股数为240,000股,无增持或减持变动[179] - 董事兼副总经理翁记泉持股数为0股,无增持或减持变动[179] - 董事兼副总经理董文婕持股数为0股,无增持或减持变动[179] - 独立董事童一杏持股数为0股,无增持或减持变动[179] - 独立董事杜惟毅持股数为0股,无增持或减持变动[179] - 独立董事王海黎持股数为0股,无增持或减持变动[179] - 监事会主席黄强持股数为0股,无增持或减持变动[179] - 监事李晨持股数为0股,无增持或减持变动[179] 高管薪酬 - 公司2024年向21名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实际支付薪酬总额为901.29万元,其中独立董事津贴为30.11万元[195] - 董事长何旭东2024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06.37万元,是关联方获取报酬的最高薪酬者[198] - 财务总监张晓燕2024年税前报酬总额为53.49万元[198] - 独立董事杜惟毅和王海黎2024年各自领取固定津贴10万元[198] - 职工监事周清和柳小军2024年分别获得32.6万元和29.24万元报酬[198] 未来计划 - 公司2024年计划向金融机构申请总额不超过25亿元人民币的综合授信额度[199] - 公司2024年计划继续开展期货套期保值业务和外汇套期保值业务[199] - 公司2024年拟购买董监高责任险[199] - 公司2024年核销部分应收款项[200] - 公司2024年12月通过决议对外投资设立参股公司[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