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 - 2024年营业收入为2.748亿元,同比增长7.97%[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40亿元,同比亏损扩大31.40%[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3.886亿元,同比亏损扩大28.70%[2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65元/股,同比下降32.65%[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2.02%,同比下降8.40个百分点[20]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7,482.69万元,同比上升7.97%[47]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8,857.40万元,同比下降28.70%[47]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748亿元,同比增长7.97%,其中境外收入同比增长62.16%至4156.46万元[61] 成本和费用 - 财务费用为7,886,902.23元,同比增长393.23%,主要因银行借款利息增加[69] - 研发费用为150,366,273.65元,同比下降23.92%,主要因新增光电系统研制合同相关支出计入营业成本[70] - 研发投入金额2024年为150,366,273.65元,较2023年的197,644,771.11元下降23.92%[72]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2024年为54.71%,较2023年的77.64%下降22.93%[72] 经营活动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736.65万元,同比改善56.93%[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在第三季度为正60,379,351.16元,其余季度均为负值,第一季度最低为-49,874,898.02元[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4年为-67,366,479.31元,较2023年的-156,403,020.68元改善56.93%[72] 投资活动现金流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4年为-88,909,088.65元,较2023年的-22,315,169.94元恶化298.42%[72] 业务线表现 - 红外及光电类产品业务涵盖红外热成像芯片、红外热像仪及光电系统产品,广泛应用于装备和民用领域[36][37] - 公司是国内少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能够独立研发、生产红外热成像相关核心芯片到整机系统全产业链的企业[33] - 公司是国内唯一实现"非晶硅"和"氧化钒"双技术路线量产的企业,并量产像元间距17um/15um/12um等系列产品[36] - 公司成功研发多型巡检机器人,并多次中标国家电网机器人招标采购,拓展至轨道交通和特种行业领域[38] - 巡检机器人系列产品收入同比增长47.87%至2577.8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从6.85%提升至9.38%[61] - 红外及光电类产品收入占比从83.45%下降至74.94%,收入同比减少3.04%至2.0597亿元[61] - 公司研发投入方向包括智能电网感知平台、机器狗测温产品及光电转塔系列,覆盖无人机、直升机等装备平台[53][56] - 海外子品牌建设推动红外民品出海,境外收入占比从10.07%提升至15.12%[54][61] 各地区表现 - 境内营业收入为228,921,171.25元,毛利率为5.59%,同比增长1.66%,营业成本同比增长74.02%[62] - 境外营业收入为41,564,577.21元,毛利率为29.55%,同比增长62.16%,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2.04%[62] 研发投入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15,036.63万元,占营业收入的54.71%[48] - 研发人员412人,占总人数的48.99%[48] - 研发人员数量2024年为412人,较2023年的439人减少6.15%[71] - 研发人员中本科人数2024年为168人,较2023年的192人减少12.50%[71] 政府补助和项目资金 - 累计收到"电子元器件领域工程研制"项目资金1,814.00万元[50] - 某电子信息产业技术改造类项目获得政府补助资金5,000.00万元[50] - 收到"某部2022年电子元器件研制"项目启动资金320.00万元[51]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2024年金额为4,732,978.70元,较2023年的9,659,273.22元下降51%[27] - 公司2024年收到增值税返还款3,395,251.99元,并享受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合计抵减税额54,103.26元[104] 资产和负债 - 2024年末总资产为22.14亿元,同比下降10.33%[20]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5.36亿元,同比下降21.90%[20] - 货币资金2024年末为160,257,903.55元,占总资产比例7.24%,较2024年初的11.12%下降3.88%[76] - 在建工程2024年末为191,939,737.98元,占总资产比例8.67%,较2024年初的5.65%增加3.02%[76] - 短期借款2024年末为87,218,597.61元,占总资产比例3.94%,较2024年初的1.72%增加2.22%[76] - 长期借款2024年末为203,300,000元,占总资产比例9.18%,较2024年初的7.65%增加1.53%[7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5年经营目标为实现营业收入超5亿元,较2024年增长80%以上[93] - 公司预计2025年民品市场将实现增长,电力、个人消费等行业有望增长[94] - 公司持续投入装备科研领域,加快光电转塔系列产品在无人机、直升机等平台的产业化应用[96] - 公司推进大面阵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研制定型和量产工作[97] - 型号装备产品采购进度可能受政策变化等外部因素影响,存在不及预期风险[99] - 型号装备产品审价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后期营收和利润水平[100] 客户和供应商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95,644,834.57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为34.80%[68]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55,047,528.25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为22.14%[68] 员工情况 - 报告期末公司在职员工总数841人,其中母公司751人,主要子公司90人[152] - 员工专业构成:生产人员211人(25.1%),销售人员138人(16.4%),技术人员412人(49.0%),财务人员13人(1.5%),行政人员67人(8.0%)[152][153] - 员工教育程度:硕士及以上146人(17.4%),本科286人(34.0%),专科257人(30.6%),高中及以下152人(18.1%)[153] - 员工持股计划覆盖238名员工,持有股票总数4,880,000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0.81%[158]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占比50%[115]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1名为职工代表监事[116] - 公司与控股股东在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等方面相互独立[120]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均在公司领取报酬,未在控股股东关联单位担任除董事、监事以外的职务[122] - 公司建立了独立的会计核算体系,并制定了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126] - 公司拥有独立的生产经营场所,与控股股东不存在竞争关系[121] - 公司资产完整,不存在控股股东违规占用资金或资产的情况[123] - 公司设立了健全的组织机构体系,独立运作[125] 高管薪酬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4年税前报酬总额为620.47万元[143] - 副总经理陈刚获得最高税前报酬112.73万元[143] - 董事长庞惠民税前报酬为72.73万元[143] - 独立董事王仁春、潘彬、杨婕各自税前报酬均为8万元[143] - 监事会主席崔亚民税前报酬为28.3万元[143] - 财务总监徐之建税前报酬为43.01万元[143] - 副总经理姜利军税前报酬为90.75万元[143] 风险提示 - 公司2024年度财务数据触及退市风险警示情形[5] - 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例较高,但主要客户为央企单位,回收风险较小[101] - 公司设置单一客户应收账款信用上限以控制回收风险[101] - 独立董事杨婕2024年5月被浙江证监局出具警示函[140]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6] - 公司报告期内不存在证券投资和衍生品投资[80][81] - 公司签订某型光电系统研制项目合同,金额为7,100万元[198] - 公司计划回购股份,资金总额不低于5,000万元且不超过10,000万元,回购价格不超过20.00元/股[199]
大立科技(002214)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