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代码为000066,上市于深圳证券交易所[15]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邮政编码均为518057[15] - 1997年6月公司由中国长城计算机集团公司独家发起重组设立[18] - 1998年3月长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立,8月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长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8] - 2014年2月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电子以要约收购方式私有化公司控股股东长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8] - 2017年1月长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工商登记注销,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中国电子[18] - 2017年以前公司以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制造为主要业务,2017年1月完成重大资产重组,新增系统装备业务[18] - 2020年12月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中电有限,实际控制人仍为中国电子[18] - 公司聘请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签字会计师为张玮、朱红伟[1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142.03亿元,较2023年的134.20亿元增长5.83%[20]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4.79亿元,2023年为 -9.77亿元[20]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2亿元,较2023年的4.37亿元下降58.30%[20] - 2024年末总资产326.20亿元,较2023年末的341.32亿元下降4.43%[20]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12.36亿元,较2023年末的126.82亿元下降11.40%[20]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6.63亿、34.13亿、35.30亿和45.97亿元[25]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76.81万元,2023年为20321.70万元,2022年为10899.39万元[26] - 2024年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12.376%,2023年为 -7.417%[20]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 -0.459元/股,2023年为 -0.303元/股[20]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420275.25万元,较2023年的1342023.39万元增长5.83%[41] - 2024年管理费用1054682954.55元,同比增长19.33%;财务费用140194958.91元,同比下降37.33%[5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024年为169.54亿元,2023年为156.71亿元,同比增长8.18%;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024年为167.71亿元,2023年为152.34亿元,同比增长10.0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4年为1.82亿元,2023年为4.37亿元,同比下降58.30%[7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024年为62.99亿元,2023年为66.59亿元,同比下降5.40%;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024年为60.12亿元,2023年为74.28亿元,同比下降19.06%;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4年为2.87亿元,2023年为 -7.68亿元,同比增长137.33%[70]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024年为66.74亿元,2023年为79.09亿元,同比下降15.61%;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024年为77.10亿元,2023年为77.87亿元,同比下降0.99%;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4年为 -10.36亿元,2023年为1.21亿元,同比下降953.48%[7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2024年为 -5.58亿元,2023年为 -2.06亿元,同比下降170.79%[70] - 投资收益为7583.62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 -5.19%;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 -9044.63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6.19%;资产减值为 -69416.07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47.47%[74] - 货币资金年末金额为38.3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11.76%,年初金额为43.0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12.63%,比重减少0.87%;应收账款年末金额为52.3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16.04%,年初金额为52.4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15.37%,比重增加0.67%[76]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含衍生金融资产)期初数为16.54亿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2592.06万元,本期购买金额为57.12亿元,本期出售金额为58.45亿元,期末数为15.45亿元[79] - 报告期投资额为3080.01万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2亿元,变动幅度为 -84.60%[82] - 收购中国电子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金额为5.08亿元,持股比例为15.00%[84] - 报告期净利润为 -14.27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2亿元,差异主要源于信用减值准备9767.16万元、资产减值准备6.94亿元等[7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金融机具试点入围80家银行,连续六年领衔国内金融行业榜首[31] - 公司AI产品拥有百亿规模参数大模型训练能力,具备百卡集群调优和交付能力[35] - 公司自主研发集群管理软件鹰眼2.0系统,可纳管3000台服务器[37] - 公司产品故障检测率达到90%以上[37] - 公司装备平台自动化能力提升,生产效率提升80%[38] - 公司拥有5个国家级创新平台、12个省级创新平台、1家院士工作站、3个博士后工作站[38] - 公司拥有专利1700余项,有兼职院士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名,博士50名[38] - 2024年公司D3000产品性能较上代产品提升2.5倍[39] - 2024年公司计算产业实现收入增长,系统装备业务整体规模下滑[39] - 计算产业2024年营业收入1070152.78万元,占比75.35%,同比增长29.15%;系统装备营业收入268306.80万元,占比18.89%,同比下降37.60%[41] - 计算产业2024年销售量7932万台,同比增长8.57%;生产量7759万台,同比增长7.57%;库存量241万台,同比下降8.02%[45] - 系统装备2024年销售量507119万台(万千瓦时),同比下降4.12%;生产量487004万台(万千瓦时),同比下降4.89%;库存量4496万台(万千瓦时),同比增长4.75%[45] - 计算产业2024年原材料成本7967110894.31元,占营业成本比重69.58%,同比增长32.19%[47]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2775920237.90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19.54%;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2006702361.34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16.63%[49] - 2024年公司成立科技创新部,推动长城研究院改革,开展研发专项行动[54] - 2024年服务器领域新发布15款新型通用服务器产品和5款AI服务器及解决方案新产品[58] - 终端领域基于多种技术路线推出6款新产品并启动下一代芯片笔记本预研[59] - 档案管理系统领域新推出5款长城数智档案室一体机[60] - 文印设备领域发布11款烽火·雄关全系列A3新品、9款“光耀”系列产品和2款A4黑白激光多功能一体机[60] - 电源产品领域服务器电源功率覆盖200W至55kW,工业应用类电源功率覆盖20W至6600W,新能源车载电源完成1.5kW至11kW产品研发[61] - 2024年公司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奖项共计8项[62] - 飞腾S5000C系列服务器和飞腾D3000系列台式机已有产品上市[63] - 新型交互自助终端开发项目已完成订单200多套,在20余个一级分行开展深度试点[65] - 数字化渠道产品预研项目2024年已累计6个项目中标[65] - 国产化A4打印机产品开发项目已完成烽火系列5款、雄关系列3款打印机产品设计开发并量产[65][66] - 12V AI服务器电源开发项目功率密度达130W/in³,2024年11月至2025年1月完成PVT阶段开发,25年2月可开始量产[66] - 54V AI服务器电源开发项目已完成小批量试制,2024年11月至2025年1月完成PVT阶段开发[66] - 钛金高端台式机电源开发项目已完成750W/850W/1000W/1200W 4款电源的批量出货,2024年6月至10月完成GA确认[66] 各地区表现 - 国内市场2024年营业收入1079977.48万元,占比76.04%,同比下降6.25%;北美市场营业收入62223.39万元,占比4.38%,同比增长41.07%[4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年公司将坚持“芯端一体、端网融合,双核驱动、有机发展”战略,开拓市场、研发创新、管控业务、精益管理[114][115] - 2025年公司面临“两金”、市场竞争、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等风险,将着力化存量、防增量[116][117] - 2025年公司将从强化任务分解与责任落实等方面管控“两金”风险[116] - 2025年公司将采取定期跟踪市场趋势等举措应对市场竞争风险[117] - 2025年公司将从提升研发效能等方面应对科技创新风险[117] - 2025年公司将从加大寻访力度等方面应对人力资源风险[117]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原因是会计政策变更[19] - 公司扩展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共同建设中国长城科技创新专家库[55] - 公司强化与中央和地方合作,与深圳市海洋局共建海洋科技专家委员会[55] - 公司多个子公司通过相关认证和认定,如长城信息通过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复评等[56] - 中原电子原持有中电财务5.7112%股权,拟收购其15%股权,交易能否完成尚不确定[85][86] - 石岩基地三期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产业项目本报告期投入93756080.88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实际投入666382772.32元[88] - 石岩基地三期项目最初预计投资4.7亿元,后升级预计投资7.52亿元,已竣工验收[90] - 证券投资最初投资成本合计237408404.41元,报告期损益25231497.46元,期末东方证券账面价值32658447.36元[92] - 2022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3987019987.96元,净额3975490905.29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使用比例39.91%[9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专户累计利息及理财收益4224.85万元,累计投入项目158673.75万元[97] - 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180000.00万元,尚未到期现金管理产品63000.00万元,专户余额100.18万元[97] - 公司拟择机出售东方证券、交通银行等金融资产,期末仅持有东方证券309.27万股[93]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94] - 2022年4月5日,公司以75021.34万元募集资金置换已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自筹资金[99] - 2024年1月12日,公司同意继续使用不超过18亿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期限不超过12个月[99][100] - 2024年1月15日,公司转出18亿元闲置募集资金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截至2024年12月31日尚未归还[100] - 关键芯片等项目因市场变化及公司战略调整,公司正在对项目可行性进行进一步论证,尚未进行募集资金投入[99][100] - 国产整机智能化产线建设项目未达预计收益,原因是产品市场需求放缓,销售收入不及预期[99] - 特种装备新能源及应用建设项目未达预计收益,原因是行业竞争激烈,产品价格下降,公司产线规模有限,无成本优势[99] - 自主安全整机设计仿真等多个项目未达计划进度,因政策市场环境和公司战略变化,公司正重新论证后续建设计划[99] - 2023年度国产整机智能化产线建设项目中山东长城等6个项目达到可使用状态,其他两个未完成,公司对相关项目募集资金投入不及预期[101] - 中电长城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总资产135.175048亿元,净资产49.168309亿元,营业收入69.284926亿元,营业利润 -3.755392亿元,净利润 -4.149845亿元[106] - 中电长城圣非凡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35亿元,总资产14.631739亿元,净资产 -2.380174亿元,营业收入2.51173亿元,营业利润 -4.137023亿元,净利润 -4.183254亿元[106] - 长沙湘计海盾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15410988亿元,总资产18.803897亿元,净资产5.482523亿元,营业收入6.142851亿元,营业利润 -4.161692亿元,净利润 -4.188828亿元[106] - 长城电源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5亿元,总资产43.429458亿元,净资产15.166057亿元,营业收入53.903487亿元,营业利润4.339732亿元,净利润4.169442亿元[106]
中国长城(000066)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