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大科雅(301197) - 2024 Q4 - 年度财报
工大科雅工大科雅(SZ:301197)2025-04-27 15:4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为3.9547亿元,同比增长10.49%[2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574万元,同比下降1.63%[2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755万元,同比增长22.91%[2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45万元,同比增长225.72%[22]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12%,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22] - 2024年末资产总额为17.8389亿元,同比增长6.35%[22]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3.727亿元,同比增长1.70%[22] - 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2.6923亿元,占全年收入的68.08%[24] - 2024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276万元,占全年净利润的112.58%[24] - 2024年第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680万元,占全年现金流量的188.45%[24] 成本和费用 - 热网智能感知与调控系统主营业务成本2024年为168,521,588.17元,占营业成本比重81.42%,同比增长2.78%[84] - 合同能源管理主营业务成本2024年为11,607,567.29元,占营业成本比重5.61%,同比大幅增长94.68%[84] - 直接材料成本2024年为124,195,228.06元,占营业成本比重60.00%,同比下降4.84%[86] - 服务及其他成本2024年为18,958,340.57元,占营业成本比重9.16%,同比激增182.88%[86] - 2024年财务费用-921,966.81元,同比下降79.48%,主要系存款利息增加所致[91] - 2024年研发费用38,417,892.27元,同比下降0.25%[9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智慧供热应用平台收入同比增长30.01%至50,373,216.46元[75] - 合同能源管理收入同比增长67.00%至21,829,718.14元[75] - 热力企业客户收入同比增长19.90%至251,676,063.66元[79] - 智慧供热应用平台毛利率高达82.17%[79] - 哈尔滨投资集团智慧供热项目一期合同总金额为11,963.49万元,已履行9,671.43万元[81] - 哈尔滨投资集团智慧供热项目二期合同总金额为12,356.81万元,已履行8,585.09万元[81] 各地区表现 - 华北地区收入同比增长95.07%至251,741,492.29元[75] - 东北地区收入同比下降54.11%至59,465,927.66元[75] - 第四季度收入占比最高,达269,230,196.79元,占全年收入的68.08%[7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未来计划和发展战略不构成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存在不确定性[5] - 公司经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详见"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部分[5] - 公司发展战略聚焦智慧供热领域,加速全国示范区建设[121] - 公司面临行业政策调整、技术创新和人才流失风险[123][124][125] - 公司供热节能产品或解决方案的收入确认主要集中在第四季度和第二季度,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126]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总股本为120,540,000股,扣除已回购股份3,793,994股后,分配股份基数为116,746,006股[6][7] - 公司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6][7]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8,190,550.86元,2023年为26,113,323.79元,2022年为11,874,315.54元[29]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元(含税),预计派发现金红利11,674,600.60元[179] - 本年度现金分红和股份回购总额为33,417,637.92元,占净利润比例为59.59%[179] - 现金分红总额(含股份回购)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181] - 公司可分配利润为342,487,152.72元[181] 研发和创新 - 公司研发人员占比和研发费用率在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67] - 公司智慧供热应用平台已完成与鲲鹏、麒麟等产品的兼容性适配[66] - 公司核心技术产品智慧供热应用平台不依赖于第三方工控组态软件[66] - 公司依托河北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研发[67] - 公司技术团队分为研发和应用两个方向,涵盖节能技术、软件技术等四个研究方向[68] - 研发人员数量从2023年的176人减少至2024年的164人,变动比例为-6.82%[94] - 研发人员占比从2023年的35.77%下降至2024年的32.87%,变动比例为-2.90%[94] - 已完成基于直流电机驱动的户用智能阀开发,支持24时段控制策略和室温控制器功能[93] - 已完成抄表管理系统V1.0开发,通过远程控制和实时能耗数据采集提升工作效率[93] - 已完成管网监测系统V1.0开发,实现管网安全提前预警和事故准确判定功能[93] - 已完成基于汇川新型国产EASY系列PLC的换热站集中供热节能控制装置研发[94] - 已完成面向中小型热企的SaaS智慧热网系统研发,支持多租户数据隔离[94] - 已完成基于可再生能源热泵利用的复合型区域供热供冷系统关键技术研究[94] - 研发投入金额2024年为38,417,892.27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71%,较2023年下降1.05个百分点[95]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7.6844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为6.8613亿元[110] - 截至2024年底累计使用募集资金2.7974亿元,其中本年度使用2881.37万元[112] - 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4.3409亿元,含利息及理财收益2770.04万元[112]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追加投资4824万元,总投资额从1.5544亿元增至2.0368亿元[111] - 募集资金使用比例为40.77%,闲置资金占比18.76%[110] - 变更后的研发中心实施地点位于天津市滨海高新区欧微优科创园A3栋[111] - 公司IPO超募资金用于补充研发中心建设追加投资[111] - 智慧供热应用平台升级及关键产品产业化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22,505.63万元,调整后投资总额为30,552.54万元,截至报告期末投入金额为10万元,投资进度仅0.03%[114]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15,544.08万元,调整后投资总额为20,368.08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11,123.70万元,投资进度达54.61%[114] - 营销及运维服务网络体系升级建设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8,984.94万元,调整后投资总额为8,984.94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4,628.49万元,投资进度为51.51%[114]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12,000万元,调整后投资总额为12,000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12,201.71万元,超额完成101.77%[114] - 公司同意使用不超过50,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16] - 公司同意使用不超过44,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期限为12个月[116] - 公司调整"智慧供热应用平台升级及关键产品产业化项目"实施主体等,预计2027年12月完成[116]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自筹资金695.47万元及已支付发行费用519.53万元[11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应有余额为43,408.98万元[116]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包括3名独立董事,符合法律法规要求[134]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包括1名职工监事,符合法律法规要求[135] - 公司实施了2024年限制性股权激励计划,以调动核心骨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136] - 公司信息披露指定《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及巨潮资讯网为渠道[137] - 公司在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等方面与实际控制人保持独立,具有完整的业务体系[139] - 公司拥有独立的员工招聘、人事管理、绩效考核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人员独立[139] - 公司业务独立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不存在同业竞争或不公平关联交易[139] - 公司董事长齐承英持有10,007,000股股份,占期末持股数100%[144] - 公司董事兼总经理齐成勇持有3,250,000股股份,占期末持股数100%[144] - 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吴向东持有2,400,000股股份,占期末持股数100%[144] - 副总经理董作森在2024年2月7日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方式买入1,000股[145] - 董作森离任时持有公司股票301,000股,其中300,000股为初始持有,1,000股为新增[145] - 监事会主席杨红江离任时持有公司股票240,000股[145]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有公司股票16,198,000股[146] - 公司向64名激励对象首次授予163.35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6.47元/股[183] - 授予日授予对象无董事、高级管理人员[183] - 公司董事会聘任张光宇、高晓宇为副总经理,并成为高级管理人员[183] - 公司向两位高级管理人员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尚未归属,其中张光宇获授30万股,高晓宇获授6万股[183] - 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包括工资、绩效奖励,以整体经营指标完成率进行绩效考核[184] - 2024年度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税前报酬总额为292.33万元[160] - 董事长齐承英2024年税前报酬为57.67万元[161] - 董事兼总经理齐成勇2024年税前报酬为37.29万元[161] - 董事齐先锴2024年税前报酬为35.44万元[161] - 董事兼副总经理吴向东2024年税前报酬为45.57万元[161] - 独立董事刘海云、张世伟、赵军每人津贴标准为每年10万元(税前)[159] - 监事会主席高辉2024年税前报酬为15.81万元[161] - 离任监事会主席杨红江2024年税前报酬为18.95万元[161] - 董事杨立新、黄立甫不在公司领取报酬[161] - 离任副总经理董作森2024年税前报酬为11.69万元[161] 行业和市场趋势 - 公司所属行业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大类下的"信息系统集成服务(I6531)"[32] - 2024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33] - 北方城镇建筑供暖面积从2003年的67亿㎡增长到2023年的173亿㎡[35] - 公司政府级智慧供热监管平台覆盖监管面积不断扩大,企业级智慧供热监控平台累计应用百余家热力企业[36] - 北方地区冬季供热是重大民生工程,政府存在提升供热行业监管和保障民生服务信息化水平的需求[62] - 供热行业普遍存在水力失调、热力失调、冷热不均现象,用户按需供热、舒适供热需求未得到满足[62] - 北方城镇冬季供热能耗和碳排放约占全国建筑运行相关能耗和碳排放的四分之一[63] - 供热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有效路径[63] - 2024年国务院发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加快供热等设备更新[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