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振华股份(603067) - 2024 Q4 - 年度财报
振华股份振华股份(SH:603067)2025-04-27 16:05

利润分配方案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90元(含税),同时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4股,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95,821,010.90元(含税),拟转增201,728,444股[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509,016,166股,扣除回购股份4,695,056股后实际可参与分配股数为504,321,110股[6] - 转增后公司总股本将增加至710,744,610股[6] - 公司2024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472,876,416.35元[149] - 公司2024年度合计分红金额(含现金分红和股份回购)为142,201,393.34元,占净利润的30.07%[149]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金额(含税)为294,337,315.64元[151]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现金分红和回购并注销累计金额为294,337,315.64元,占年均净利润的70.04%[152] - 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母公司报表年度末未分配利润为1,237,045,121.73元[152] 收入和利润 - 2024年营业收入为40.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95%[23]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53%[23]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94元/股,同比增长27.03%[24]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5.91%,同比上升1.93个百分点[24] - 营业收入40.67亿元,同比增长9.95%;营业成本30.42亿元,同比增长9.05%[51] - 无机盐制造营业收入为388,072.74万元,同比增长9.50%,毛利率为25.23%[88] 成本和费用 - 研发费用1.28亿元,同比增长11.98%;财务费用2,890.69万元,同比下降12.08%[51] - 无机盐制造行业直接材料成本为19.29亿元,占总成本比例66.48%,较上年同期增长11.63%[57] - 重铬酸盐产品总成本为2.4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30%,其中直接材料成本占比71.84%[57] - 铬的氧化物产品总成本为16.0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48%,燃料成本下降6.19%[57] - 超细氢氧化铝产品总成本为9849.3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84%,燃料成本增长37.95%[57] - 研发费用为1.2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98%,占营业收入比例3.16%[60][61] 现金流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87%[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33亿元,同比下降15.87%;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3.64亿元[5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7,954,308.94元,较上期增加138,212,278.80元[6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5.87%[6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4亿元,较上年同期扩大[63] 业务线表现 - 2024年铬盐序列产品产量约26万吨,创历史新高[30] - 2024年金属铬产品产量约7,650吨,产销基本平衡[31] - 2024年公司三类主营产品销量分别为重铬酸盐3.23万吨(同比+26.08%)、铬的氧化物10.28万吨(同比-3.29%)、铬盐联产产品3.22万吨(同比+0.23%)[46] - 公司超细氢氧化铝、高纯元明粉、硫酸钾、多钒等资源综合利用产品产能进一步释放[45] - 公司实现副产物和工业固废的产消平衡和无害化、资源化综合利用[45] - 2024年公司超细氢氧化铝产品产销量均创历史新高,原有装置基本达到理论产能,跻身国内主流厂商之列[103] 地区表现 - 公司海外销售收入达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2%[35] - 公司海外销售收入55,611.97万元,同比增长18.22%[46] - 境内收入34.98亿元(同比+8.78%),境外收入5.56亿元(同比+18.22%)[54] - 2024年公司境外销售占比13.72%,直接进口铬铁矿占采购总额30.83%[11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作为全球产能最大、市场份额最高的铬盐行业主导者,将持续通过产品结构、生产工艺等方面进行战略布局,稳固行业龙头地位[100] - 公司将持续优化维生素K3生产工艺,保障成本优势和规模优势,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力度,提升产品定价能力[102] - 公司将持续聚焦副产物深加工带来的商品化机遇,目前已全面实现对钒、铁、芒硝等副产物的回收和商品化[104] - 公司将持续赋能"全流程循环经济及资源综合利用体系",提升铬盐生产过程中有价组分的提取和市场开拓能力[104] - 公司将持续关注铬化学品在大规模长时储能领域的产业化进程,积极投资液流储能装置关键部件的研发和生产[105] - 2025年公司将推进智能化改造,打造无人岗位与车间,推动新项目建设,涵盖铬盐、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107] - 2025年公司将推进固废综合利用,降低法律风险,加强新项目环保管控,确保合法合规[106]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 2024年黄石基地重铬酸钠单吨汽耗同比下降约100%[30] - 公司四效强制循环和蒸汽再压缩蒸发器降低主要工序蒸汽消耗量[45] - 公司窑尾余热梯级利用,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实现碳中和[45] - 公司工业废水全流程回收,实现"零排放"[45] - 公司焙烧窑深度收尘和低温催化脱硝技术实现颗粒物、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等"超净排放"[45] - 报告期内公司投入环保资金8,318.81万元[160] - 废气中SO2排放浓度为44mg/m³,排放总量为35.53吨,核定总量为130.074吨[162] - 废气中NOx排放浓度为21mg/m³,排放总量为41.1吨,核定总量为742.392吨[162] - 废气中烟(粉)尘排放浓度为6mg/m³,排放总量为26.2吨,核定总量为74.239吨[162] 研发和技术 - 公司自主研发数字化无钙焙烧技术,以双添加剂和两级浸取为主要特征[15] - 公司累计申报专利154项,取得授权专利95项,其中发明专利57项[78]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281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13.53%[62] - 铁-铬液流储能电站一期配置功率250Kw,容量1Mwh,已实现稳定运行[49]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含3名独立董事和1名职工董事[118] - 公司制定了多项治理制度如《股东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等[118] - 公司于2024年8月29日完成董事会换届选举,涉及5名董事变动(4名离任,3名新选举)[129] - 公司董事、总经理柯愈胜因亲属短线交易行为于2024年5月24日被上交所通报批评[130] - 2024年董事会共召开8次会议,其中5次以通讯方式召开,3次为现场结合通讯方式[134] - 所有董事2024年均未缺席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134] 员工和薪酬 - 公司全员人均工资同比增长6.5%[38] - 公司母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1,118人,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959人,合计2,077人[141] - 公司生产人员数量最多,为1,441人,占员工总数的69.38%[142] - 公司劳务外包工时总数为127,881小时,支付报酬总额为209.48万元[145] - 公司员工教育程度以高中及以下为主,共1,269人,占员工总数的61.10%[142] - 董事长蔡再华持有公司股份189,153,619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231.27万元[124] - 董事兼总经理柯愈胜持有公司股份3,238,688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203.91万元[124] - 公司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1,563.80万元[128] 风险因素 - 铬铁矿价格可能因国外出口限制等因素非理性上涨[108] - 下游行业周期性波动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109] - 报告期内未发生重大产品质量纠纷,但存在质量控制风险[111] - 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例较低,但存在回收风险[113][114] - 铬盐行业受国家环保政策重点监控,污染物排放达标[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