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元泵业(603757) - 2024 Q4 - 年度财报
大元泵业大元泵业(SH:603757)2025-04-27 16:1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19.0859亿元,同比增长1.57%[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529亿元,同比下降10.55%[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0819亿元,同比下降24.99%[24]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1.54元,同比下降9.94%[26]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1.26元,同比下降24.10%[26]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5.35%,同比下降2.26个百分点[26]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76,803,997.31元,第四季度增长至612,601,666.80元[28]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第一季度为40,827,155.86元,第二季度达到峰值99,215,978.79元[28] - 公司全年销售收入约19.09亿元,同比增长1.57%[35]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19.09亿元,同比增长1.57%,净利润2.55亿元,同比下降10.55%[73] - 公司总营业收入1,869,852,514.56元,同比增长1.69%[7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13.42亿元,同比增长3.72%,毛利率下降2.18个百分点至30.08%[74][76] - 研发费用1.05亿元,同比增长20.13%,主要由于研发力度加大导致人员薪酬及直接投入增加[74] - 销售费用1.02亿元,同比增长20.00%,主要由于营销投入加大导致人员及宣传开支增加[74] - 总营业成本1,307,356,524.37元,同比增长4.96%[77] - 商用类产品成本同比大幅增长92.12%,主要因销售规模扩大[81] - 研发投入总额104,562,859.07元,占营业收入比例5.48%[8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大元农泵板块全年收入约6亿元,同比下滑3.8%[36] - 家用屏蔽泵板块营收约7.2亿元,同比下滑6.5%,外销节能泵销量89万台,同比下滑22%[36] - 合肥新沪工业泵板块收入约3.5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2%[36] - 雷客商泵板块收入约0.54亿元,同比增长超过95%[37] - 新能源车泵板块收入约0.7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10%[37] - 热泵配套业务全年销量同比减少约20%,其中上半年下滑42%,下半年增长5%[39] - 液冷温控业务收入约0.9亿元,同比增长超过80%[41] - 商用类产品收入2.06亿元,同比增长72.76%,但毛利率下降7.69个百分点至23.71%[76] - 工业类产品营业收入278,252,158.49元,同比增长41.48%,毛利率减少1.28个百分点[77] - 商用类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72.76%,主要因液冷泵销量增加[78] - 商用类产品生产量同比增长346.84%,销售量增长284.82%,库存量增长104.02%[79] 各地区表现 - 境内营业收入1,223,356,084.22元,同比增长1.97%,毛利率减少2.43个百分点[77] - 直销模式营业收入1,056,311,191.40元,同比增长11.15%,毛利率减少2.73个百分点[7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逆周期加强研发投入,提升储备专利质量,加快永磁等系列产品开发[35] - 公司计划2025年推动温岭工厂产线自动化及生产工艺标准化改造,并推进合肥新工厂建设[107] - 公司计划2025年加快推进泰国生产基地建设,为国际化产能布局和东南亚市场开发提供支点[108] - 公司将持续关注行业整合与外延式发展机遇,寻找拓展业务边界[111] 现金分红和回购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0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3294.94万元[8] - 2024年度公司现金分红总额为1.1532亿元(含税)[8] - 现金分红和回购金额合计1.5032亿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58.88%[8] - 现金分红和回购并注销金额合计1.5700亿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61.50%[9] - 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以165,280,902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0元,共计派发165,280,902.00元[143] - 2024年半年度权益分派以164,744,502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00元,共计派发82,372,251.00元[144] - 2024年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拟以164,746,905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0元,合计拟派发32,949,381.00元[144] - 2024年现金分红金额(含税)为115,321,632.00元,占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45.17%[148] - 以现金方式回购股份计入现金分红的金额为34,993,946.40元,合计分红金额(含税)为150,315,578.40元,占净利润的58.88%[148] - 2024年回购并注销金额为41,677,676.40元,现金分红和回购并注销金额合计156,999,308.40元,占净利润的61.50%[149] 经营活动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920亿元,同比下降6.64%[24]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第四季度为169,254,619.27元,显著高于第一季度的-28,756,889.94元[2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09亿元,同比下降6.64%,主要因支付给职工的现金增加[7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09,199,034.88元,同比下降6.64%[87] 投资活动现金流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22亿元,同比下降187.35%,主要因购买理财的净支出增加[74]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404,031,160.36元,期初为0元,对当期利润影响金额1,031,160.36元[32]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0元增至404,031,160.36元,增幅100%,主要因银行理财余额增加[90]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购买金额13.35亿元,赎回金额9.32亿元,期末余额4.04亿元[97]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从957,743,029.13元下降至501,400,978.30元,降幅47.65%,主要因未到期银行理财增加[90] - 应收账款从349,556,966.04元增至465,816,251.87元,增幅33.26%,主要因未收款期应收账款增加[90] - 固定资产从311,524,594.62元增至680,182,542.76元,增幅118.34%,主要因技改项目厂房转固[90] - 在建工程从407,595,600.56元降至211,721,161.14元,降幅48.06%,主要因技改项目厂房转固[90] - 应付账款从265,841,350.22元增至438,287,056.20元,增幅64.87%,主要因应付材料款增加[90] 研发投入 - 公司拥有542项专利,其中境内533项(发明专利74项),境外9项(发明专利4项),新增专利中发明专利占比近40%[66] - 子公司合肥新沪自主研发的"高温高压多级型屏蔽电泵"被评定为2024年度第一批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68] - 公司研发人员356人,占总员工比例16.72%,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66.01%[84] 子公司表现 - 合肥新沪总资产100,448.55万元,净资产86,686.94万元,营业收入75,422.02万元,营业利润12,569.58万元,净利润10,891.67万元[100] - 安徽新沪总资产67,043.63万元,净资产19,841.32万元,营业收入63,025.29万元,营业利润10,934.03万元,净利润9,617.05万元[100] - 河南新沪总资产5,711.97万元,净资产2,829.90万元,营业收入7,393.84万元,营业利润844.28万元,净利润631.55万元[100] - 新沪新能源总资产9,707.53万元,净资产4,323.70万元,营业收入8,290.89万元,营业利润148.89万元,净利润144.33万元[100] - 浙江雷客总资产6,269.88万元,净资产3,977.61万元,营业收入5,725.29万元,营业亏损1,331.16万元,净亏损1,334.77万元[100] 市场环境 - 2024年国内泵产品市场规模约为2,334亿元[44] - 2024年我国壁挂炉内销量为184万台,同比下降5.9%[46] - 壁挂炉零售渠道内销量113万台,同比增长3.1%,工程渠道内销量72万台,同比下滑17.3%[49] - 2024年冷凝壁挂炉线上零售额占比49.2%,线下零售额占比41.2%[49] - 2024年中国空气源热泵总销售额同比下滑8.1%,其中内销额同比增长0.4%,外销额同比下滑28.1%[49] - 2024年欧洲14个国家/地区热泵销量220万台,较2023年的280万台下滑21%[52] - 2024年中国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8.6%,2023年同期为增长13.4%[53]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电子水泵销量2,711万只,同比增长23.8%[54]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直接材料占总成本比重较高[112]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中小型企业产品同质化严重[112] - 公司外销产品占销售比例较大,若贸易冲突升级或政策不利变化将影响外销收入[114] - 报告期末应收账款账面值约4.66亿元,处于历史高位水平[114] - 存货占资产总额比例较高,市场需求波动可能导致存货减值风险[114] - 新产能基地建设将产生较高折旧摊销费用,初期可能影响利润水平[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