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分红情况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81元(含税),截至2024年12月31日总股本64,397,559股,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1,655,958.18元(含税)[7] - 2024年11月15日召开的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15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13,845,475.19元(含税)[7] - 2024年度公司现金分红总额为25,501,433.37元(含税),拟派发现金红利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的比率为30.91%[7]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493,021,834.99元,较2023年减少0.42%[26]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504,995.46元,较2023年减少8.99%[26]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3,709,784.68元,较2023年减少15.67%[26]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918,523,078.02元,较2023年末增加5.37%[27] - 2024年末总资产1,311,446,292.51元,较2023年末增加4.40%[27]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1.29元/股,较2023年减少9.15%[28]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17%,较2023年减少1.84个百分点[28]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7.41%,较2023年减少0.05个百分点[28] - 公司2024年营业总收入49302.18万元,同比下降0.42%;利润总额9396.98万元,同比下降8.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50.50万元,同比下降8.99%[38]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381001.66元,2023年为3641546.83元,2022年为8972262.68元[3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余额33349808.55元,期末余额30397696.52元,当期变动 -2952112.03元,对当期利润影响1654271.18元[35]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49302.1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0.4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250.5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9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8012.4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92%[129] - 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收入48873.12万元,同比下降1.09%;主营业务成本31125.67万元,同比增长2.04%[132] - 营业成本312351962.6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3%;销售费用17859332.60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37%;管理费用23438453.20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7.67%;研发费用36516758.22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5%[13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3709784.68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5.67%;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13853038.25元,较上年同期变动因收回投资收到现金减少[131][132] - 动力系统测试营业收入48,873.12万元,毛利率36.31%,较上年减少1.09%[134] - 智能测试装备营业收入33,227.10万元,毛利率31.70%,较上年减少6.43%[134] - 备件及维修营业收入3,430.34万元,毛利率63.96%,较上年增长41.27%[134] - 平衡机及相关振动检测设备营业收入4,388.71万元,毛利率57.75%,较上年增长35.64%[134] - 境内营业收入48,873.12万元,毛利率36.31%,较上年减少1.01%;境外营业收入0万元,毛利率0%,较上年减少100.00%[135] - 直销营业收入46,213.72万元,毛利率36.99%,较上年减少3.82%;经销营业收入2,659.40万元,毛利率24.60%,较上年增长95.33%[135]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1,747.58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3.83%[140]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6,927.33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21.93%[143] - 期末货币资金215,068,507.02元,占总资产比例16.40%,较上期期末减少16.73%[149] - 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30,397,696.52元,占总资产比例2.32%,较上期期末减少8.85%[149]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29,857,404.78元,占比2.28%,较期初增长20.10%[150]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201,070,618.21元,占比15.33%,较期初增长6.24%[150]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286,578,751.15元,占比21.85%,较期初增长48.47%[150]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18,694,875.49元,占比1.43%,较期初下降72.66%[151]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104,001,695.37元,占比7.93%,较期初增长9.87%[152]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151,761,965.50元,占比11.57%,较期初增长3.44%[152] - 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期末余额631,350.53元,期初余额8,790,004.84元[155] - 保函保证金期末余额1,595,000.00元,期初余额398,078.13元[156] - 报告期投资额16,188,000.00元,上年同期投资额5,850,000.00元,变动幅度176.72%[158]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适用披露[160] - 股票期初数为117,331.54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 - 108,038.97元,期末数为630,289.97元;其他资产期初数为41,232,477.01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 - 104,712.96元,本期购买金额为 - 409,890,000.00元,本期出售/赎回金额为380,250,357.50元,期末数为70,767,406.55元;合计期初数为41,349,808.55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 - 212,751.93元,本期购买金额为 - 410,510,997.40元,本期出售/赎回金额为380,250,357.50元,期末数为71,397,696.52元[161]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动力系统智能测试装备在手订单含税合同金额5.01亿元,相比2023年末减少约5.07%[38] - 2024年公司在多地合计建设134个测试台架,较2023年底的96台增加39.58%[38] 公司上市及保荐情况 - 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简称联测科技,代码688113[23] - 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为长江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持续督导期间为2021.5.6 - 2024.12.31[24] 公司人员情况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在职员工总数达511人,较2023年底的456人净增长55人,增幅12.06%[40]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从96人增加到112人,占比从21.05%提升至21.92%[101]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从1689.83万元增加到1962.25万元,平均薪酬从17.60万元降至17.52万元[101] - 研发人员学历结构中,硕士研究生5人、本科68人、专科32人、高中及以下7人[101]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中,30岁以下37人、30 - 40岁41人、40 - 50岁19人、50 - 60岁9人、60岁及以上6人[101] - 母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130人,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381人,在职员工合计511人[196] - 母公司及主要子公司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人数为39人[196] - 生产人员240人,销售人员83人,技术人员136人,财务人员13人,行政人员39人[196] - 硕士及以上学历员工10人,本科学历员工128人,大专学历员工193人,大专及以下学历员工180人[196]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主要产品和服务分动力系统智能测试装备和动力系统测试验证服务两大类,测试对象涵盖多领域[47] - 动力系统智能测试装备包括测试台架、测试线等,可满足不同领域动力系统测试需求[48] - 动力系统测试验证服务分耐久和性能测试验证,截至期末在多地共建有134个测试台架[49] - 耐久和性能测试验证可用于新能源和燃油汽车动力总成及零部件测试,能模拟 -40℃~150℃环境温度和5%-95%环境湿度[52] - 公司盈利模式是通过招投标或谈判获合同,“以产定采”采购原材料,出售装备和提供服务实现收入利润[53] - 公司采购模式为“以产定采”,原材料分电气控制等四类,选用国际知名品牌并开拓国内供应链[53] - 公司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下游客户为多领域厂商和科研院所[53] - 公司动力系统智能测试装备产品硬件可满足多样化需求,软件平台有多种特点和功能且具自主知识产权[43] - 公司测试验证服务以自建测试台架为基础,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49] - 公司实行订单式非标生产,针对项目订单实施项目管理[54] 行业情况 - 公司所属行业为动力系统测试行业,下游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燃油汽车等领域[55] - 我国动力系统测试行业较国外起步晚,在产销规模等方面与国际知名企业有差距,高端市场被国外厂商把持[55] - 动力系统测试是下游领域研发等环节的必要手段,产业链涵盖多领域[55] - 动力系统测试行业具有工艺复杂、产品需求多样化等特点[56] - 新能源汽车领域动力系统测试设备需求的主要技术包括信息融合技术等[56] - 燃油汽车领域动力系统测试设备需求的主要技术包括性能开发与排放控制测试的优化组合技术等[57] - 船舶领域动力系统测试设备需求的主要技术包括高功率大扭矩水力测功器的抗气蚀技术等[57] - 动力系统测试行业迎来快速发展契机,对测试装备提出更高要求[56] - 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3%和35.50%[67] - 2024年我国燃油汽车产销量下滑,受新能源汽车挤出效应、居民消费意愿下降、油价升高等因素影响[71] - 2024年全国造船完工481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3.8%;承接新船订单1130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8.8%;手持订单量2087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9.7%[73] - 国外发动机研制所需试车时间:美国F100发动机地面试验12000小时、飞行试验5750小时,总试验约18000小时;美国F404发动机地面试验14000小时、飞行试验5000小时,总试验约19000小时;英国RB199发动机地面试验14500小时、飞行试验6500小时,总试验约21000小时;俄罗斯AL - 31F发动机地面试验14425小时、飞行试验6275小时,总试验约22900小时[75] -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测试涉及研发、制造及后市场等多环节,测试项目多样,未来向电子化等方向发展[68][70] - 燃油汽车动力系统测试涉及多环节,测试项目多,下游需求规模有一定保障[72] - 船舶动力系统测试涉及研发、制造等环节,未来向国产化等方向发展[73][74] - 我国航空工业发展使动力系统测试行业受益于国产替代机遇[75] - 动力系统测试行业未来发展取决于下游应用领域需求、研发和固定资产投入[65] 公司客户情况 - 2024年度国内前十大汽车品牌均为公司客户[61][62][63] - 2024年度前十大新能源汽车厂商中,8家为公司客户[62][63] - 2024年度前十大纯电动汽车厂商中,8家为公司客户[62][63] - 2024年度前十大多缸柴油机企业均为公司客户[63] - 2024年度前十大多缸汽油机企业中,7家为公司客户[63] - 公司为动力系统测试解决方案提供商,为新能源和燃油汽车多家知名企业提供装备及服务[60] 公司技术成果及研发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申请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24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2项,新增获得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9项、软件著作权1项[39] - 公司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综合测试技术可满足多种测试需求,能精准控制混合动力输出转速和扭矩[77] - 公司新能源汽车整车高动态和能量流测试技术可精确计算不同工况下整车高动态能量流,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成本[78] - 公司电力测功器集成测试技术能实现“国六”排放标准试验要求,可进行燃油汽车发动机ETC瞬态道路模拟[78] - 公司动力系统快接、快装、磨合测试技术使被测动力系统与测试台架传动轴自动对接成功率达98%以上[78] - 动力系统快接、快装、磨合测试技术实现被测动力系统与测试台架传动轴自动对接成功率超98
联测科技(688113)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