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朝聚眼科(02219) - 2024 - 年度财报
朝聚眼科朝聚眼科(HK:02219)2025-04-28 16:3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益为14.05454亿元,毛利为6.11302亿元,除税前溢利为2.62723亿元,纯利为1.8621亿元,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纯利为2.02729亿元[5]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43.5%,纯利率为13.2%,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纯利率为14.4%[5] - 集团收益从2023年的13.695亿元增加2.6%至2024年的14.055亿元[22] - 2024年消费眼科服务毛利316.4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9.2%,毛利率降至44.8%[37] - 2024年基础眼科服务毛利294.8百万元,较2023年增长8.5%,毛利率为42.2%[37] - 2024年销售设备及医疗耗材毛利87千元,毛利率7.4%;2023年毛利847千元,毛利率13.5%[37] - 2024年集团毛利611.3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1.6%,毛利率43.5%[37] - 2024年集团收益1405.5百万元,较2023年增加2.6%[44] - 消费眼科服务收益从2023年的7.092亿元降至2024年的7.064亿元,减少0.4%[45] - 基础眼科服务收益从2023年的6.54亿元增至2024年的6.978亿元,增加6.7%[46] - 销售成本从2023年的7.484亿元增至2024年的7.942亿元,增加6.1%[47] - 毛利从2023年的6.211亿元降至2024年的6.113亿元,减少1.6%,毛利率从45.4%降至43.5%[48]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3年的8330万元降至2024年的5730万元,减少31.2%[49]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3年的1.05亿元增至2024年的1.246亿元,增加18.7%[50] - 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2.225亿元增至2024年的2.375亿元,增加6.7%[51]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从2023年的580万元降至2024年的200万元,降低65.5%[52] - 融资成本从2023年的1220万元降至2024年的1070万元,减少12.3%[53] - 纯利从2023年的2.207亿元降至2024年的1.862亿元,减少15.6%,纯利率从16.1%降至13.2%[55] - 2024年纯利为1.8621亿元,2023年为2.20735亿元;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纯利2024年为2.02729亿元,2023年为2.23105亿元;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纯利率2024年为14.4%,2023年为16.3%[57]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3年的5570万元增加33.6%至2024年的7440万元[58] - 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项及其他资产从2023年的7680万元减少21.0%至2024年的6070万元[59] - 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3.54355亿元,投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2.45357亿元,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 - 2.92297亿元,外汇汇率变动影响净额为993.3万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3.17348亿元[61]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3年的5540万元减少3.2%至2024年的5360万元[62]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从2023年的2.292亿元增加0.8%至2024年的2.31亿元[63] - 2024年底资本承担总额约为5640万元,2023年底为7150万元[66] - 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0.1193港元,2023年为每股0.2208港元;2024年无特别股息,2023年为每股0.0767港元[119] - 2024年末集团资本结构为19.3%债务及80.7%股权,2023年末为18.6%债务及81.4%股权[137] - 2024年末公司可供分派储备金额约为人民币1,740.6百万元(2023年末:人民币1,682.7百万元)[138] - 2024年包括董事薪酬在内的员工薪酬开支总额为人民币421.2百万元(2023年:人民币377.8百万元)[14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收益主要来自消费眼科服务及基础眼科服务[7] - 2024年消费眼科服务收益为7.06445亿元,占比50.3%;基础眼科服务收益为6.9784亿元,占比49.6%;销售设备及医疗耗材收益为116.9万元,占比0.1%[23] - 2023年消费眼科服务收益为7.09225亿元,占比51.8%;基础眼科服务收益为6.54011亿元,占比47.8%;销售设备及医疗耗材收益为626.9万元,占比0.4%[23] - 消费眼科服务包括屈光矫正、近视防控等,费用不在公共医保保障范围,2024年占集团收益总额50.3%,是主要收益来源[24] - 基础眼科服务包括白内障、青光眼等疾病治疗,部分费用在公共医保保障范围,2024年占集团收益总额约49.6%,是另一主要收益来源[25] 各地区表现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经营31间眼科医院及29间视光中心组成的网络,横跨中国7个省份、直辖市及自治区[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31间眼科医院组成的网络战略性分布于蒙西及其邻近地区、蒙东及其邻近地区等七个主要地区[26] - 集团通过31间医院在蒙西及邻近地区建立领先优势,凭借地区影响力、经验及标准化管理和服务模式[2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朝聚”品牌下经营由29间视光中心组成的网络,分布在5个主要地区[33] - 蒙西及其邻近地区有13间视光中心,蒙东及其邻近地区有9间视光中心[33] - 浙东有2间视光中心,浙北有3间视光中心,苏北有2间视光中心[3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4年是公司成长、创新和挑战的关键时期,公司将确定2025年发展策略并践行快乐眼健康承诺[10] - 公司2024年借专业机构制定战略规划,探索出精细化管理路径[12] - 公司2024年实施“卓越计划”,推动精细化管理理念应用[12] - 公司2024年推进人力成本精细化管理,提升营销效率和精准度[13] - 公司2024年推出“梧桐计划”,引进专家人才并制定培养计划[14] - 公司2024年制定标准化诊疗方案,引入高精尖技术优化流程[14] - 公司2024年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医疗效率和精准度[14] - 公司2025年围绕“五化建设”管理提升运营效率与服务质量[16] - 公司2025年将进一步建立覆盖各部门的标准化体系[16] - 公司2025年将深化智能化应用,注重前瞻性规划[16] - 集团将在2025年继续推进“卓越计划”“梧桐计划”和“快乐行动”,深耕战略布局区域,提升市场占有率[17]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包头医院已生产自制14类滴眼液,4种中药胶囊[8] - 公司是中国华北地区领先、全国知名的眼科医疗服务集团,1988年在内蒙古包头市创立[7] - 公司董事会包括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等多个职位[3] - 公司设有审计、环境社会及管治、薪酬、提名等多个委员会[3] - 公司中国总部及主要营业地点在北京丰台区,香港主要营业地点在中环[4] - 2024年医院门诊就诊次数为1,137,742次,每次就诊平均消费713元;住院就诊次数为72,120次,每次就诊平均消费6,914元;视光中心客户就诊次数为105,354次,平均售价900元[2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旗下医院总建筑面积为126,523.24平方米,登记病床总数为1,312张[29][30] - 公司于2017年12月收购宁波医院、宁波象山医院[31][32] - 公司于2018年6月收购宁波宁海医院[32] - 公司于2022年11月收购唐山医院、唐山滦州医院、唐山滦南医院及唐山玉田医院[32] - 公司于2023年3月收购银川医院[32] - 公司于2023年9月收购巴彦淖尔医院、巴彦淖尔乌拉特前旗门诊部、巴彦淖尔五原医院及北京诊所[32] - 包头医院建筑面积为15,710.00平方米,登记病床120张[2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1464名全职医疗专业人员,含296名医师、625名护士和543名其他专业人士[38] - 2024年集团获多项认可及奖励,如“市级文明单位”“爱心团队”等[39] - 2024年集团参与多项慈善活动,包括为弱视儿童筛查治疗、为蒙古国医生培训等[41] - 截至报告日期,集团经营31间眼科医院及29间视光中心,计划拓展华北和长三角网络布局[40] - 集团未来计划包括推进“快乐行动”“梧桐计划”,提升企业管治等[43] - 公司主要从事在中国提供住院及门诊眼科医疗服务和销售视光产品[109] - 公司面临公共医保价格管制、医疗纠纷、感染控制等主要风险及不确定性[112] - 公司已制定医疗废物处理政策,报告期业务符合环保相关法规[1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严重违反适用法律法规情况[118] - 执行董事长张波洲63岁,在医疗行业有超34年经验,自2014年10月起任北京朝聚董事长[87] - 执行董事张小利64岁,在医疗行业有超36年经验,曾于2006年1月 - 2015年11月任包头医院院长[89] - 执行董事张俊峰59岁,在医疗行业约有35年经验,自2015年11月起任朝聚医疗科技董事[91] - 执行董事张光弟32岁,自2021年8月起于北京朝聚任投资经理[92] - 张波洲自2018年11月至今任内蒙古自治区工商联执行委员会副主席[88] - 张波洲自2018年5月至今任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理事、兼职副会长[88] - 张波洲自2018年1月至今任第十二届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88] - 张小利自2019年8月至今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疗器械管理眼科分会委员[90] - 张小利自2018年6月至今任中国医师协会显微外科分会显微手术专业委员会委员[90] - Richard Chen Mao先生56岁,在投融资医疗行业有超17年经验,自2015年3月起任兰馨亚洲投资咨询(上海)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94] - 李甄先生46岁,在投资管理方面有超16年经验,自2008年1月起任职于方源资本,现任董事总经理[95] - 张丽女士38岁,在财富管理方面有超10年经验,自2018年9月起任阳光融汇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总监[96] - 何明光先生55岁,在医疗及学术界有超31年经验,专注于眼科学,自2014年10月起任墨尔本大学眼科流行病学教授[98] - 郭红岩女士60岁,在法律及学术行业有超32年经验,自1992年4月起任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公法研究中心教授及博士生导师[100] - 李建滨先生46岁,在税务咨询及投资事宜方面有超23年经验,自2020年4月至2023年6月任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战略投资部管理合伙人[102] - 宝山先生53岁,在管理咨询方面有超24年经验,2005年5月加入北京北大纵横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现任高级副总裁[103] - 张光弟先生2014年6月毕业于内蒙古大学,取得财务管理学士学位[93] - 张丽女士2010年7月取得山东财经大学会计学学士学位,2013年6月取得北京工商大学财政学硕士学位[97] - 何明光先生1993年7月及2005年6月分别取得中山医科大学医学学士学位及眼科学博士学位[99] - 符锦女士42岁,2023年4月加入集团任首席财务官,有近二十年财务及审计经验[104] - 杨亚军女士54岁,2017年12月获委任为首席医疗官,医疗行业经验超32年[105] - 刘洪雁先生55岁,2017年11月获委任为首席运营官,销售及营销经验约23年[106] - 公司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主要业务分析载于报告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110]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主要附属公司列表等详情载于报告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110] - 公司致力履行社会责任、促进雇员福利、保护环境、回馈社会及实现可持续增长[116] - 2021年公司全球发售,按每股10.60港元发行137,500,000股股份,超額配股權部分行使后又发行20,125,000股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5.99亿港元[129] - 约35.8%所得款项净额拟用于建立新医院等,约44.8%拟用于收购医院,约9.4%拟用于升级信息技术系统,约10.0%拟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13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动用约854.85百万港元所得款项净额,未动用744.15百万港元[130][131] - 建立新医院等预计2025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