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上市信息 - 公司H股自2023年12月20日起于联交所上市及买卖[12] - 国际发售股份为19,904,400股H股[12] - 发售价为每股发售股份29.65港元[12] - 香港公开发售需另加1%经纪佣金、0.0027%证监会交易徵费、0.00565%联交所交易费及0.00015%会财局交易徵费[12] - 公司股份代号为01274[8] 股份面值信息 - 内资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9] - H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9] 报告期信息 - 报告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14] 董事变动信息 - 非执行董事李程晟于2025年4月11日辞任[6] - 非执行董事杨元奎于2025年4月25日辞任[6]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2.4772亿元,较2023年同期上升2.58%;毛利为9083万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24.91%;毛利率为7.28%(2023年:9.94%)[16] - 2024年公司除税前亏损增加47.78%至2.8834亿元(2023年:1.9511亿元);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增加47.78%至2.8832亿元(2023年:1.9510亿元)[16] - 2024年母公司普通股权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27元(2023年:0.95元);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4年末期股息(2023年:无)[16]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2.4772亿元,较2023年增加3143万元或2.58%[41] - 2024年公司总收入为12.4772亿元,2023年为12.1629亿元,自动驾驶域控制器解决方案收入占比最高,2024年为90.93%,2023年为91.67%[42] - 2024年销售及服务成本为11.569亿元,较2023年增加6156万元或5.62%[44] - 2024年毛利为9083万元,较2023年减少3013万元或24.91%,2024年毛利率为7.28%,2023年为9.94%[45][46] - 2024年其他收入为591万元,较2023年减少23.03%,主要因政府补贴减少[47] - 2024年其他亏损净额为697万元,2023年为其他收益净额572万元,变动主因是理财产品投资收入减少及汇兑亏损增加[48] - 2024年销售开支为3039万元,较2023年减少5.86%,占收入百分比从2.65%降至2.44%[50] - 2024年行政开支为5750万元,较2023年减少31.48%,占收入百分比从6.90%降至4.61%[51] - 2024年研发开支为2.8065亿元,较2023年增加29.56%,占收入百分比从17.81%增至22.49%[52] - 2024年除税前亏损和年内亏损均为2.8834亿元,较2023年增加47.78%[55][56] - 2024年存货为2.9894亿元,较2023年增加16.76%,借款为3.149亿元,较2023年增加39.55%[62][63] - 2024年12月31日借款总额为3.14898亿人民币,2023年为2.25657亿人民币[64] - 2024年12月31日及2023年12月31日资本负债比率分别为34.87%及20.08%[6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将账面价值约3052万人民币的土地使用权抵押,对应长期银行借款1.7017亿人民币[6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资本开支总额为2.1872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8432万人民币增加159.39%[6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575名雇员,2023年为380名;2024年员工成本为2.3997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2.4778亿人民币减少3.25%[71] - 2022 - 2024年公司分别录得净亏损3.423亿元、1.951亿元及2.883亿元[190] 自动驾驶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全栈自研的自动驾驶产品系列完成32个车型订单,22个车型量产交付[18] - 2024年公司交付超22.7万套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及产品,较2023年增长75%,2020 - 2024年交付超44.6万套[29] - 2024年销售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及产品收入约11.9258亿元,占总收入约95.58%,其中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收入约11.3461亿元,较2023年增加1.76%,销量增加47.4%[31] - 2024年全栈自研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产品iDC100及iDC300收入从约1396万元增至约9377万元,主要因奇瑞汽车iDC300收入增加约5917万元[31] - 2024年自研智能前视摄像头产品iFC收入从约1540万元增至约5797万元,因奇瑞、东风、吉利汽车采购增加[31] - 2024年自动驾驶相关研发服务收入约4166万元,占总收入约3.34%,较2023年减少约2145万元或33.99%[33] - 2024年销售PCBA产品收入约1348万元,占总收入约1.08%,较2023年减少约926万元或40.72%[34] - 2024年获得35个新定点函,截至年底合计65个定點函[35] 公司研发相关信息 - 2024年公司员工从380人增长到575人,研发人员从292人增长到474人[18] - 2024年公司在TI TDA4芯片上完成BEV模型部署,是首个实现低算力芯片BEV模型量产交付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20] - 2024年研发人员从292人扩至474人,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立研发中心[37] - 截至2024年底申请250个发明专利,其中软件及算法相关234个,占比93.6%,2024年获52个软件著作权,61个发明专利,其中软件及算法相关57个[38] 公司业务合作与市场动态 - 2024年5月公司获得马来西亚宝腾汽车定点,将为SAGA提供自动驾驶产品及解决方案[22] - 2024年L2级及以上辅助驾驶新车渗透率接近50%,预计2025年将持续走高[26] - 2024年部分第三方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因融资难退出市场,头部供应商集中度提升[27] - 2024年我国全年汽车出口达585.9万辆,同比增长19.3%[76] - 2023年三个年度期间,吉利集团为公司带来的收入分别为9450万元、12.775亿元及11.351亿元,占同期总收入的53.0%、96.4%及93.3%[187] - 2024年公司来自吉利集团的收入为10.439亿元,占2024年总收入的83.7%,其中销售SuperVision™的收入为10.172亿元[187] 公司未来规划 - 公司将对现有产品线持续优化及完善,扩大自主制造能力[77] - 公司算法赋能的产品和服务将于2025年投入量产,还将强化自研软件中间件,打造新一代计算框架等[78] - 2025年公司产品及解决方案将扩展到北美、韩国、日本等国家,正积极筹备海外生产制造基地[82] - 公司计划持续投资研发、扩大产能、提升实力、招募人才、增加销售及营销活动[192] 公司人员信息 - 宋阳50岁,2017年3月加入集团,有近21年汽车行业高级领导经验[84] - 卢玉坤43岁,2017年9月加入集团,在汽车行业积累逾18年经验[85] - 李双江40岁,2017年4月加入集团,约有15年汽车行业经验,逾11年自动驾驶行业经验[87] - 李程晟37岁,2018年8月加入集团,曾在多家公司任职并担任相关职务[88] - 陶志新55岁,2022年11月加入集团,在多家汽车相关公司任职过[90] - 杨元奎37岁,2023年3月加入集团,负责为汽车及智能制造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及行业研究[90][91] - 张为公博士65岁,2022年11月加入集团,从事汽车电子及计量与控制技术科研[92] - 刘勇先生57岁,2022年11月首次加入集团任独立董事,1994年6月获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认可为注册会计师[94] - 薛睿女士40岁,自上市日期起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22年2月起任朝晖资本董事总经理[96] - 罗红先生39岁,2017年5月首次加入公司,2022年11月获选为监事会主席,有逾11年电子硬件开发经验[98] - 朱庆华先生44岁,2018年5月首次加入公司,2022年11月17日获委任为监事,在汽车电子开发方面有逾12年实践经验[99] - 汪冰洁先生37岁,2017年6月首次加入公司,2022年11月17日获委任为监事,曾在百利得汽车等公司任职[103] - 宋阳先生50岁,2017年4月1日获委任为集团首席执行官[105] - 卢玉坤先生43岁,2017年9月1日获委任为集团首席技术官[105] - 李双江先生40岁,2018年4月1日获委任为集团副总裁[105] - 刘芳女士42岁,2022年9月1日获委任为公司首席财务官,在新能源汽车相关行业有逾六年经验[106] - 刘芳女士在2017年11月至2022年8月在凯博易控车辆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多个高级职位[106] - 蒋京芳女士于2024年5月23日获委任为公司总裁,有近25年汽车行业高级管理经验[108] - 刘芳女士和钟明辉先生于2023年3月9日获委任为公司联席公司秘书,钟先生有逾20年相关经验[109] 公司治理结构与政策 - 公司已采纳企业管治守则,报告期内遵守所有适用守则条文[111] - 年报日期,董事会由3名执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13][114] - 公司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三分之一以上,至少一名具备相关专长[119] - 各独立非执行董事已作年度独立性确认,公司认为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属独立[119] - 董事长每年至少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一次无其他董事出席的会议[119] - 董事会负责公司重大事宜决策,日常管理等授权高级管理层,重大交易需董事会批准[117] - 董事会知悉企业管治是全体董事共同责任,包括制定检讨多项政策等[117] - 公司实施反贿赂等严格内部程序,以提高长期可持续绩效[112] - 报告期内公司举行11次董事会会议,宋阳、卢玉坤、李双江等多位董事出席率达100%,杨元奎出席率为91%[122] - 报告期内公司举行2次股东大会,所有董事出席率均为100%[123] - 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均为三年,可连选连任[125] - 各董事获委任时会收到全面入职培训材料,报告期内所有董事参加的持续专业发展计划性质为A及B[126][127] - 董事确认编制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的责任[127]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收取固定费用,不授予与业绩挂钩的股权报酬[120] - 公司设立正式及非正式沟通渠道,确保董事会获得独立观点及意见[120] - 提名委员会负责检讨董事会架构、规模及组成等,并提出推荐建议[125] - 公司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甄选董事候选人时考虑多项因素[131] - 董事不知悉可能对公司持续经营业务能力产生极大疑虑的重大不明朗事件或情况[128] - 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有1名女性董事,占全体董事的11.11%[135] - 2024年12月31日,有2名女性高级管理层成员,占高级管理层的40%[135] - 2024年12月31日,共有99名女性雇员,占全体雇员的17.22%[135] - 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的三分之一[133] - 宋阳先生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及董事长[141] - 董事会成立四个委员会,包括审计、薪酬与考核、提名及战略委员会[143]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报告期内举行了4次会议[144] - 审计委员会成员刘勇先生、张为公博士、薛睿女士会议出席次数均为4/4[145] - 公司已采纳董事提名政策,载列提名及委任董事的准则、程序等[136] - 提名委员会负责确保董事会成员多元化,将检讨董事提名政策[133][138] - 报告期内公司举行三次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会议,讨论董事、监事津贴等四项议案,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46][147] - 报告期内高级管理层成员年度薪酬分布为:100.0001 - 150万港元2人、150.0001 - 200万港元1人、200.0001 - 250万港元1人、300.0001 - 350万港元1人[150] - 报告期内公司举行一次提名委员会会议,讨论委任总裁的议案,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52][153] - 报告期内公司举行一次战略委员会会议,讨论发行H股可换
知行科技(01274)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