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 - 收入为67.59亿港元,同比增长74.3%[7] - 公司2024年收入为67.59亿港元,较2023年的38.77亿港元增长74.3%[12][20] - 2024年收入为6,759,320千港元,较2023年3,877,416千港元增长74.3%[66] - 毛利为7.80亿港元,同比增长110.1%[7] - 归属于公司持有者亏损为13.83亿港元,同比收窄43.4%[7] - 公司2024年归属于公司持有者亏损为13.83亿港元,较2023年亏损24.45亿港元有所收窄[12][20] - 归属于公司持有者亏损为13.83亿港元,较去年24.45亿港元减少43.4%[36] - 2024年归属于公司持有者亏损1,382,983千港元,较2023年亏损2,444,888千港元收窄43.4%[66] - 每股基本亏损为80.80港仙,同比收窄43.4%[7] - 公司物业销售总楼面面积增加是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12][20] - 公司广州•粤海云港城项目毛利率较高,带动物业销售溢利增加[21] 成本和费用(同比) - 销售及市场推广费用为2.84亿港元,较去年3.62亿港元减少21.5%[37] - 管理费用为2.04亿港元,较去年2.68亿港元减少23.9%[37] - 融资成本为9.41亿港元,其中5.52亿港元已资本化,3.89亿港元列支损益表[37] - 公司融资成本净额较2023年增加约1.15亿港元[21] - 2024年度雇员薪酬及公积金供款总额为1.41亿港元,较2023年的2.92亿港元下降51.7%[50] 投资物业公允值变动 - 投资物业公允值亏损为4494.2万港元,同比下降119.5%[7] - 公司投资物业录得公允值损失3371万港元,而2023年为收益1.73亿港元[21] - 2024年投资物业公允值亏损44,942千港元,而2023年为收益230,115千港元,同比下降119.5%[66]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值为405.60亿港元,同比下降17.1%[7] - 2024年总资产值为40,560,174千港元,较2023年48,933,084千港元下降17.1%[66] - 资产净值为43.46亿港元,较去年64.29亿港元下降32.4%[36] - 每股资产净值为2.08港元,同比下降29.3%[7] - 2024年归属于公司持有者权益为3,556,768千港元,较2023年5,039,088千港元下降29.4%[66] - 带息负债规模减少约34.09亿港元[11] - 待售物业总额为259.96亿港元,较去年321.14亿港元下降,其中合约负债为93.86亿港元[38]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为34.12亿港元,较去年45.36亿港元减少24.8%[40] - 带息贷款总额为204.51亿港元,较去年238.60亿港元下降,其中关联方贷款占比42.6%[42] - 负债比率为402.9%,较去年307.9%上升[42] - 加权平均有效年利率为3.92%,较去年4.02%略有下降[42] - 2024年负债总额为36,214,353千港元,较2023年42,503,678千港元下降14.8%[66] - 2024年非控股权益为-789,053千港元,较2023年-1,390,318千港元改善43.2%[66] 减值拨备和收益变动 - 公司计提存货减值拨备约10.64亿港元,较2023年的24.08亿港元减少[21] - 公司2023年曾产生出售物业收益约1.69亿港元,2024年无此项收益[21] 物业销售和出租表现 - 公司物业签约总楼面面积约314,000平方米,较2023年274,000平方米增长14.6%[23] - 公司物业交付总楼面面积约310,000平方米,较2023年222,000平方米增长39.6%[23] - 深圳 • 粤海城北地块商场出租率达94.4%[24] - 深圳 • 粤海城南地块商场出租率达85.1%[24] - 广州 • 粤海云港城累计签约面积128,157平方米,占可供出售总面积492,223平方米的26.0%[23] - 佛山 • 粤海拾桂府累计签约面积98,285平方米,占可供出售总面积146,382平方米的67.1%[23] - 江门 • 粤海壹桂府累计签约面积145,601平方米,占可供出售总面积158,407平方米的91.9%[23] - 中山 • 粤海城累计签约面积104,965平方米,占可供出售总面积236,728平方米的44.3%[23] - 珠海 • 粤海拾桂府累计签约面积81,801平方米,占可供出售总面积145,773平方米的56.1%[23] - 深圳 • 粤海城西北地块累计签约面积104,912平方米,占可供出售总面积114,986平方米的91.2%[23] - 广州粤海云港城项目11号土地全部物业已于2024年11月完成竣工备案[26] - 广州粤海拾桂府项目商业裙楼出租率约为87.9%[27] - 佛山粤海壹桂府项目2024年全年网签销售金额在佛山禅城城南板块排名第一[29] - 珠海粤海拾桂府项目2024年全年网签销售金额在珠海金湾航空新城板块排名第一[30] - 广州粤海云港城项目2023年及2024年全年网签销售金额均在广州白云区排名第一[26] 项目竣工预期 - 广州粤海云港城项目预期整体将于2028年完成竣工备案[26] - 珠海粤海拾桂府项目预期整体将于2025年完成竣工备案[30] - 中山粤海城项目预期整体将于2025年完成竣工备案[31] - 江门粤海城项目预期整体将于2027年完成竣工备案[34] 融资和贷款活动 - 深圳粤海城项目获物业抵押贷款融资额度人民币40亿元[11] - 公司于2024年2月29日获得第一家银行4亿港元360日期限贷款融资,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偿还本金为4亿港元,已于2025年2月27日全额偿还[144][145] - 公司于2025年2月24日获得第一家银行2.5亿港元360日非承诺性循环定期贷款融资[146] - 公司于2024年2月29日获得第二家银行5亿港元360日非承诺性循环贷款融资,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偿还本金为4.5亿港元,已于2025年2月27日全额偿还[148][149] - 公司于2025年2月24日获得第二家银行5亿港元360日非承诺性循环贷款融资[152] 雇员变动 - 雇员人数为376人,同比下降33.8%[7] - 公司雇员总数从2023年12月31日的568名减少至2024年12月31日的376名,降幅达33.8%[50] 股息和分派政策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宣派2024年末期股息[13] - 公司2024年未派发中期及末期股息(2023年同期亦无)[68] - 股息政策于2024年8月28日修订,强调稳定可持续回报股东[187] 业务和战略重点 - 公司持有多个大湾区房地产项目,包括深圳、广州、佛山等核心城市[14][16] - 深圳粤海城项目投资物业及广州拾桂府项目商业物业将用于出租以提供稳定租金收入[46] - 公司面临汇率波动导致的汇兑损益风险及外币换算风险[46] - 公司通过优化资金安排和调整融资手段管理外汇风险[46] - 公司定期组织客户满意度调研以提升产品力[47] - 公司建立供应商资源库与品牌库并通过考核评价管理供应商[47] - 公司严格遵守中国内地及香港政府制定的环境、社会及管治法规[48] - 公司通过电子问卷、面对面沟通等多形式与利益相关方进行全面沟通[48] - 新建建筑必须符合国家及地方政府环保节能要求[49]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从事物业发展及投资业务[63] - 集团主要业务在2024年度内无重大改变[64] 股权结构和股东信息 - 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为1,711,536,850股[82][86] - 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持有公司73.82%股份(1,263,494,221股)[84] - 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73.82%股份(1,263,494,221股)[84] - 粤海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公司73.82%股份(1,263,494,221股)[84] - 董事焦利个人持有200,000股公司股份,占比0.012%[82] - 董事李君豪通过法团持有2,000,000股公司股份,占比0.117%[82] - 粤海投资实物分派后持股比例降至约0.1%[85] - 香港粤海成为公司直接控股股东,持股约43.06%[85] - 公司最终控股股东仍为粤海控股[85] - 公司继续作为香港粤海及粤海控股的附属公司[158] - 公司维持符合上市规则规定的公众持股量[160] - 首五大客户营业额占总营业额的13.5%[161] - 首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总采购金额的23.9%[161] - 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总采购金额的12.9%[161] 董事会和公司治理变动 - 李文昌先生于2022年7月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并于2024年12月调任为非执行董事[54] - 方和先生于2007年1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现年74岁[55] - 方和先生现任四家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绿地香港控股等[56] - 李君豪先生于2009年3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现年69岁[57] - 李君豪先生曾于2000年4月至2017年4月担任香港交易及结算所独立非执行董事[57] - 梁联昌先生于2023年1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现年57岁[60] - 集团高级管理人员包括两名执行董事钟育彬先生及王健先生[61] - 王健于2024年4月25日获任执行董事及董事总经理[173] - 袁静于2024年12月9日获任非执行董事[173] - 钟育彬于2025年3月24日获任董事会主席及执行董事[173] - 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 包括2名执行董事 2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72] - 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包含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85] - 袁静女士于2024年12月9日获任为非执行董事[186] - 董事会设定性别多元化目标:至少需有1名不同性别董事[186] - 公司员工性别多元化目标已达成,男性员工占比59.6%,女性员工占比40.4%[186] - 薪酬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2024年举行2次会议[189] - 提名委员会由董事会主席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2024年举行4次会议[192] - 提名委员会2024年完成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性评核[193] - 审核委员会由3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李君豪担任主席[195] - 审核委员会2024年举行4次会议,与外部审计师举行2次私人会议[196] - 董事薪酬政策基于学历、专业经验及同业可比职位标准制定[191] - 董事酬金详情载于财务报表附注7[190] - 3位独立非执行董事(方和、李君豪、梁联昌)确认独立性[180] - 2位独立非执行董事(方和、李君豪)服务董事会逾9年[180] - 7位执行董事中6位参与内部培训及阅读资料[183] - 非执行董事袁静仅参与阅读资料培训[183] - 董事会年内举行15次会议[174] - 所有董事获至少14日会议通知期限[174] - 会议文件于会前至少3日送递董事[174] - 董事会成员出席率:方和、李君豪、梁联昌出席全部15次董事会会议[199] - 独立非执行董事方和、李君豪、梁联昌出席全部4次审核委员会会议[199] - 执行董事王健出席9次董事会会议,缺席股东周年大会[199] - 非执行董事李文昌出席13次董事会会议,缺席股东周年大会和特别大会[199] 审计和合规 -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对集团持续关连交易出具无保留意见函件[141] - 所有持续关连交易经董事会确认按一般商业条款进行,且交易条款公平合理[141] - 除已披露关连交易外,无其他相关人士交易须遵守《上市规则》申报及批准规定[143] -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任期届满 续聘决议将提交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162] - 公司支付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2024年度审计服务总费用为306万港元[197] - 年度财务报表审计费用为174万港元,占审计总费用的56.9%[197] - 中期报告审阅费用为80万港元,占审计总费用的26.1%[197] - 季度业绩商定程序费用为52万港元,占审计总费用的17.0%[197] - 公司注册地百慕达法律无优先购买权限制 公司章程亦无相关条文[159] - 公司与控股股东及其附属公司无重大合约(除报告第30-46页披露外)[157] - 公司未购买 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55] 关连交易和持续交易 - 公司租赁粤海天河城大厦物业,租期24个月(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87] - 粤海天河城大厦部分单元提前终止租赁,剩余单元月租金调整为人民币976,941.50元(含5%增值税)[88] - 江门粤海壹桂府项目支付物业管理服务费约人民币789,000元(年度上限800,000元)[89] - 江门粤海拾桂府项目支付物业管理服务费约人民币534,000元(年度上限1,400,000元)[90] - 珠海金湾项目支付物业管理服务费约人民币324,000元(年度上限400,000元)[90] - 中山怡桂花园项目支付物业管理服务费约人民币302,000元(年度上限8,200,000元)[92] - 佛山粤海拾桂苑项目支付物业管理服务费约人民币102,000元(年度上限1,210,000元)[93] - 粤海广场项目未支付物业管理服务费(年度上限539,000元)[93] - 惠州粤海丽江花园项目未支付物业管理服务费(年度上限860,000元)[95] - 悦彩城停车场支付物业管理服务费约人民币481,000元(年度上限540,000元)[96] - 粤海云扬花园项目未支付物业管理服务费(年度上限0元)[96] - 粤海天河城大厦物业合同调整后月服务费为人民币158,143.68元[99] - 粤海天河城大厦42至45层服务费支付约人民币842,000元(占年度上限92%)[100] - 粤海天河城大厦42层07单元服务费支付约人民币27,000元(占年度上限39%)[100] - 悦彩城北塔营销中心服务费支付约人民币563,000元(占年度上限91%)[103] - 珠海金湾项目案场服务费支付约人民币1,124,000元(占年度上限83%)[104] - 江门粤海城项目案场服务费支付约人民币859,000元(占年度上限81%)[106] - 江门粤海壹桂府项目案场服务费支付约人民币842,000元(占年度上限90%)[107] - 布吉厂房服务费支付约人民币224,000元(占年度上限90%)[107] - 惠阳丽江花园停车场服务费支付约人民币21,000元(占年度上限57%)[102] - 粤海商务中心前期物业服务合同未产生费用支付(年度上限0元)[98] - 深圳粤海城产业研发用房物业管理服务费支付约749.3万元人民币,2024年年度上限为860万元人民币[109] - 佛山湾华项目案场物业管理服务极费支付约140.1万元人民币,2024年年度上限为194.7万元人民币[110] - 佛山季华项目案场物业管理服务费支付约142.7万元人民币,2024年年度上限为190.3万元人民币[110] - 惠州粤海丽江花园项目案场物业管理服务费支付约222万元人民币,极2024年年度上限为231万元人民币[113] - 粤海置地大厦前期物业管理服务费支付约483.3万元人民币,2024年年度上限为1114.1万元
粤海置地(00124)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