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收益与收入 - 公司2024年收益为2550万港元,较2023年2022.4万港元增长26%[19] - 2024年总收益2550万港元 较2023年2020万港元增长26%[59] - 配售及包销服务收益从2023年的87千港元大幅增长至2024年的6,903千港元,增幅达7,835.6%[46][47] - 配售及包销服务收入从8.7万港元大幅增至690万港元[59] - 孖展融资利息收入增长21%至1190万港元,放债服务利息收入下降34%至590万港元[19][25] - 孖展融资利息收入增至1190万港元,同比增长21%[29] - 孖展融资利息收入增长21%至1190万港元 放债服务利息收入下降34%至590万港元[59] - 放债及其他有抵押借贷利息收入降至590万港元,同比减少34%[31] - 证券经纪佣金收入下降至50万港元,较2023年130万港元减少61.5%[19][23] - 证券抵押借贷服务收入减少100万港元至1770万港元 同比下降5%[59] - 公司收益主要来自经纪服务佣金、证券抵押借贷利息及配售包销服务佣金[160] 财务表现:亏损与减值 - 2024年除税前亏损扩大至3128.9万港元,较2023年2348.9万港元增加33%[19][20] - 净亏损达3166.6万港元,较2023年2438.8万港元增长30%[19] - 坏账撇销及减值亏损合计3710万港元,较2023年2800万港元增加32.5%[20] - 2024年除税前亏损31.3百万港元,净亏损31.7百万港元[96]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贷款减值损失合计37.1百万港元,含孖展客户16.7百万港元和放债客户20.4百万港元[96]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贷款减值亏损净额3710万港元较2023年2800万港元增长32.5%[66][69] - 2024年孖展客户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损失1670万港元较2023年1200万港元增长39.2%[69] - 2024年应收贷款减值损失2040万港元较2023年1600万港元增长27.5%[69]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贷款减值亏损及撤销坏账约3710万港元[6] - 2024年其他经营开支达1180万港元较2023年510万港元大幅上升131%[66][69] - 其他经营开支占总开支比例从2023年36%升至2024年63%[69] - 2024年所得税开支0.4百万港元,较2023年0.9百万港元下降56%[95] 业务运营:孖展融资 - 孖展融资业务抵押品市值骤降导致贷款抵押比率恶化,强制出售后仍存在资金缺口[90] - 因三名客户破产,撇销贸易应收款项5400万港元[29][30] - 贸易应收款项从9780万港元减少44%至5510万港元 因三名孖展融资客户破产撇销[58]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降至7680万港元,同比减少51%[29][30] - 贸易应收款项为5513.4万港元(2023年:9782.2万港元)[101] - 对非定期孖展融资客户计提减值拨备总额240万港元[97] 业务运营:放债服务 - 放债服务计提减值拨备300万港元,同比减少35%[31] - 应收贷款总额降至7450万港元,同比减少26%[32][33] - 因四名客户破产,撇销贷款金额5980万港元[32][33] - 放债业务应收贷款总额从2023年12月31日的100,229千港元下降至2024年12月31日的74,416千港元,降幅为25.8%[38] - 有抵押品贷款占比从2023年的19.62%大幅提升至2024年的66.74%,而无抵押贷款占比从80.38%降至33.26%[38][39] - 2024年12月31日减值亏损拨备为26,667千港元,占应收贷款总额的35.8%,较2023年的63,108千港元有所改善[38] - 应收贷款从3710万港元增加29%至4780万港元[58] - 应收贷款净额从2023年12月31日的37,121千港元增加至2024年12月31日的47,749千港元,增长28.6%[38][4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总额为19,100千港元的贷款获得展期[44] - 客户总数从2023年的7个增加至2024年的8个,其中企业客户从0个增至2个[45] - 前八名客户应收贷款净值为4780万港元,占总应收贷款64%[35] - 第三、四名客户应收贷款全额计提减值1240万港元[35] - 第一名客户应收贷款账面值1920万港元,计提减值190万港元[35] - 公司对两名放债借款人计提100%减值拨备,并已于2025年1月发出法定要求偿债书[36] - 第一名客户贷款进入预期信贷亏损模式第二阶段,计提10%减值拨备[36] 信贷风险与减值管理 - 2023年针对八名客户计提信贷减值总额1400万港元[65] - 2024年因八名客户问题导致利息收入扣减780万港元[65] - 八名客户中四名已于2024年破产[65] - 八名相关客户中四名(C、D、E、G)已破产,其贷款被全额撇销[89][91] - 公司对剩余四名客户(A、B、F、H)的未偿还贷款总额36.5百万港元计提100%减值拨备[89][91] - 2024年减值拨备总额约53.0百万港元,其中第三阶段100%拨备涉及金额49.1百万港元[92][93] - 四名第二阶段借款人按贷款差额计提10%减值拨备,总额4.3百万港元[92] - 客户F非定期贷款未偿还金额17.5百万港元,年利率24%[89] - 客户H定期贷款未偿还金额12.4百万港元,年利率12%[89] - 信贷减值政策采用三阶段模型包含12个月及全期预期信贷损失计量[73][74] - 预期信贷损失计量基于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及违约风险三大变量[76] - 公司采用三阶段模型计量预期信贷亏损 第一阶段为12个月预期信贷亏损 第二阶段为全期预期信贷亏损但无信贷减值 第三阶段为全期预期信贷亏损且已信贷减值[77] - 公司评估违约风险时重点考虑抵押率指标 定义为未偿还贷款金额与证券抵押品市值的比率[78] - 信贷风险显著增加的核心指标包括抵押率超过70%或与孖展客户失去联络[81] - 第三阶段信贷减值标准包括要求客户清算抵押品且客户未履行信贷增强措施责任[82] - 信贷增强措施包括与客户签订单独还款协议或其他形式结清余额的协议[83] - 预期信贷亏损计算公式为:违约风险×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 其中违约风险等于应收贷款毛利率[84] - 2024年对超过6个月未回应追收的客户采用100%违约概率 2023年同期为90%[84] - 证券抵押借贷应收款项的减值评估方法与孖展应收款项相同 均基于抵押品价值而非账龄[86][87] - 其他有抵押借贷的违约概率评估与逾期天数相关 需综合考量借款人背景/财务数据/抵押品价值等六项因素[88] - 第二及第三阶段孖展客户的预期信贷亏损按个人基准计量 第一阶段按集体基准计量[80] 资产负债与流动性 - 总资产下降12%至1.5487亿港元,股东权益下降19%至1.3837亿港元[19] - 2024年总资产1.549亿港元 较2023年1.76亿港元减少12%[58] - 资产净值从1.7亿港元减少19%至1.384亿港元[58] - 现金及银行结余从2340万港元下降至1590万港元[58] - 流动比率从27.11倍降至8.21倍,股本回报率恶化至-22.9%[19] - 流动比率为8.21倍(2023年:27.11倍)[101] - 贸易应付款项为1224.3万港元(2023年:273.2万港元)[101] - 公司无银行借贷,维持净现金状况,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1590万港元(2023年:2340万港元)[99]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与租赁负债为430万港元(2023年:320万港元)[99] - 长期负债权益比率约为0%(2023年:0%)[99] - 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为131,000,000港元,较2023年158,000,000港元下降[170] 融资活动 - 2024年建议配售最多8121万股股份(每股0.176港元)集资约1386万港元[17] - 2023年通过2供1基准供股(每股0.225港元)集资约2995万港元[17] - 2016年以每股0.55港元配售1.1亿股集资约6050万港元[17] - 2015年以每股0.50港元配售1.2亿股股份在联交所GEM上市[17] - 2015年发行两年期5%票息债券本金1000万港元[17] - 通过配售新股筹集资金净额约1386万港元用作一般营运资金[100] - 公司通过配售股份筹集资金约14,290,000港元[161] - 公司通过供股筹集资金约30,460,000港元(毛额)或29,950,000港元(净额)[161] - 公司于2024年12月18日订立配售协议,拟配售最多81,210,000股,配售价每股0.176港元[161] - 2025年1月完成配售81,210,000股,配售价每股0.176港元[196] - 配售股份占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约16.67%[196] - 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14,290,000港元及13,860,000港元[196] - 配售后总已发行股份增至487,280,100股[196] 公司治理与董事信息 - 执行董事李镇彤先生年度酬金为240千港元[120] - 执行董事朱哲平先生年度酬金为320千港元[120] - 执行董事严希茂先生年度酬金为359千港元[120] - 非执行董事邱东成先生年度酬金为239千港元[121] - 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年度酬金均为144千港元[121] - 董事会由3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16] - 执行董事李大鹏先生于2025年1月10日辞任[118] - 非执行董事邱东成先生于2024年12月30日辞任[121] - 刘云娣女士于2024年12月12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23] - 公司主席朱哲平于2023年9月15日获委任[148] - 朱哲平持有马来西亚亚洲城市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48] - 李大鹏先生于2024年11月30日获委任为副主席兼执行董事,因个人健康问题于2025年1月10日辞任[149] - 李镇彤先生于2022年9月14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拥有逾20年投资银行及金融服务经验[149] - 刘云娣女士于2024年12月10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拥有丰富电子信息技术及企业管理经验[150] - 刘镇雄先生于2024年12月30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及授权代表,28岁,为持牌人可从事第6类受规管活动[151] - 石柱先生于2024年12月30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曾于中国商务部任职超过15年[152] - 刘基力先生于2022年9月2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超过11年业务管理及监管合规经验[153] - 黄俊鹏先生于2022年9月7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于法律行业拥有逾27年经验[154] - 郑文彬先生于2022年11月14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曾于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担任审计主管[155] - 董事服务合约为期3年,可提前3个月通知终止[173] - 公司已为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购买董事及员工责任保险[17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未持有公司股份权益[175] 委员会运作与会议出席 - 审核委员会于2024年度召开三次会议[124] - 薪酬委員會已審閱及修訂董事薪酬待遇[126] - 提名委員會由3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年內召開3次會議,全體成員出席率100%[125][127] - 審核委員會年內召開3次會議,主席鄭文彬及成員劉基力、黃俊鵬出席率均為100%[127] - 董事會會議最高出席率為11/11(朱哲平、李鎮彤、劉基力、黃俊鵬、鄭文彬)[127] 员工与人力资源 - 雇员总数增至27名(2023年:16名),年内新增雇员16名(2023年:9名)[108] - 公司员工流失率为23%,较2023年的38%下降15个百分点[131] - 公司员工总数从2023年的16名增加至2024年12月31日的27名,净增11名[131] - 年內有5名僱員離職,同時新增11名新僱員[131] 战略发展与牌照 - 2024年9月获得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第9类(提供资产管理)牌照[8] - 2024年12月计划组建合营企业经营虚拟房地产数字资产业务[9] - 公司获得证监会第9类(提供资产管理)牌照并计划组建合营企业开展虚拟资产业务[111] - 2024年公司从事14项配售及包销活动,远高于2023年的1项活动[46] 市场与外部环境 - 中国政府报告202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为5%[7] - 恒生指数2024年上涨17%,日均成交额增长26%至1318亿港元[22] 股权结构与股东信息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406,070,100股[182] - Ultimate Vantage Group Limited直接持有96,836,250股普通股,占比23.85%[180][182] - 资本界金控集团有限公司直接持有49,375,000股普通股,占比12.16%[180] - 公眾持股量維持在已發行股份的25%,符合上市規則要求[132] - 公司股份于2015年6月12日在联交所GEM上市,发行价每股0.50港元[161] - 公司于2016年3月15日进行10合1股份分拆[161] - 公司于2022年10月21日进行20合1股份合并[161] - 公司于2017年6月8日由GEM转至联交所主板上市[161] 购股权计划 - 购股权计划最高可授出股份数量为24,550,000股(经股份合并调整后)[183] - 购股权计划项下授出股份上限为已发行股份的10%[183] - 任何12个月期间向单一合资格参与者授出股份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的1%[184] - 购股权计划将于2025年6月11日届满[186] 风险管理 - 公司财务风险包括流动性风险、信贷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139] - 公司非财务风险主要涉及法律和合规风险[139] - 公司已建立信贷额度、交易限额和集中限额的政策[139] - 公司成立信贷委员会负责监控压力测试、信贷风险分析和抵押品评估[139] - 公司董事会认为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且足够[140][141] - 公司董事会定期进行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的检讨[141] 股息政策 - 公司董事不建议派付2024财政年度末期股息[163] - 公司未支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193] - 2024年上半年未支付任何中期股息[194] - 2024年度已付股息总额为零[195] 审计与合规 - 核数师酬金总额为734,000港元,全部用于核数服务,非核数服务费用为0[130] - 核数师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将于股东周年大会退任并寻求重获委任[198] - 关联方交易获完全豁免,年度代价低于3,000,000港元且适用百分比率均低于5.0%[190] 公司历史与转型 - 2019年由净亏损转为净溢利约720万港元[17] 股东权利 - 公司股东可持有不少于缴足股本十分之一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44] 持续经营 - 公司董事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鼎石资本(00804)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