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一国际(00631) - 2024 - 年度财报
三一国际三一国际(HK:00631)2025-04-28 17:0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公司收入21,909,641千元,较2023年增长8.0%[15] - 2024年公司毛利4,913,363千元,较2023年下降9.8%[15] - 2024年公司税前利润额1,421,397千元,较2023年下降37.1%[15] - 2024年公司净利润1,067,986千元,较2023年下降41.9%[15] - 2024年公司毛利率22.4%,较2023年下降4.5个百分点[15] - 2024年公司本公司股东应占溢利率5.0%,较2023年下降4.5个百分点[15] - 2024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19.096亿元,同比增加8.0%;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1.016亿元,同比下降42.9%;年末总资产409.277亿元,净资产121.753亿元[26] - 2024年集团国际销售收入81.697亿元,同比增长28.4%,其中物流装备国际收入44.706亿元,同比增长25.8%,矿山装备国际收入35.795亿元,同比增长27.5%[27] - 2024年度公司收入为219.096亿元,同比增长8.0%[32][34] - 2024年度公司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11.016亿元,同比下降42.9%[32] - 2024年度国际收入为81.697亿元,同比增长28.4%;矿山装备国际收入35.795亿元,同比增长27.5%;物流装备国际收入44.706亿元,同比增长25.8%[32]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约为8.155亿元,较2023年增加约14.0%[35] - 2024年毛利率约为22.4%,较2023年下降约4.5个百分点[37] - 2024年税前利润率约为6.5%,较2023年的11.1%下降约4.6个百分点,因油气装备业务商誉减值及待售物业减值[48] - 2024年实际税率为24.9%,较2023年的18.7%上升[49] - 2024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11.016亿元,较2023年的19.29亿元下降约42.9%[5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4年销售成本约为169.963亿元,较2023年上升约14.6%[36] - 2024年研发费用约为15.243亿元,较2023年下降约9.4%[39] - 2024年融资成本约为2.286亿元,较2023年的1.584亿元增加,主要因银行借款增加[4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5月31日三一重裝印尼产业园投產暨首台宽体车下线,总投资近1亿元,投产后产能预计达每年2,000台[17] - 2024年3月三一海洋重工175吨最大吨位抓料机成功交付[18] - 2024年4月三一能源助力哈萨克斯坦页岩气开发,压裂成套设备顺利交付[19] - 2024年三一智矿60辆无人矿卡全年稳定运行,累计里程近500万公里,产量近1500万立方,挖机口全时长效率稳定在95%以上[23] - 2024年三一氢能交付项目全面投运后预计年二氧化碳减排65万吨,累计交付绿氢装备年产能突破万吨规模[24] - 2024年三一硅能海外微电网发电项目完成首发并网,宣告非洲首个且单体规模最大光储柴矿山微电网项目投入运营[22] - 2024年三一重装300吨级混动矿车SET320S成功下线,三一能源首个LNG项目竣工投产[21] - 2024年三一锂能推出14款新品,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均大幅增长[28] - 2024年三一氢能完成新一代方形电解槽研发和技术认证,新增订单同比提升200%[28] - 宁夏氦能科技有限公司日处理240万立方米天然气综合利用项目签约落地,三一能源具备200万方以上大型LNG项目成套解决方案能力[2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目标2027年实现收入500亿元,毛利率增至24%[33] - 未来数年海外矿山装备的复合增长率将达20%[33]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4年主要中国油气开发公司油气开发类资本性开支同比下降11%[43] - 2024年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原值约为128.237亿元,较2023年的110.826亿元增加约15.7%[52] - 2024年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金额约为99.346亿元,较2023年的79.014亿元增加,用于新兴产业业务运营[53] - 2024年经营现金流入净额约为21.521亿元,较2023年的25.24亿元减少,因应收账款增加及新兴产业现金流出增加[54] - 2024年平均存货周转天数约为94天,较2023年的89.5天增加约4.5天,因新兴产业存货增加[55] - 2024年已就582.95亿元的未偿还贷款及租赁金额计提拨备1720万元,2023年为511.22亿元和1280万元[56] - 2024年集团全职雇员有7872名,较2023年的9324名减少,因整合经营资源和出售三一机器人股权[5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外币现金及银行结余折合人民币29.048亿元[62] - 2024年12月,公司迎来首位女性董事周兰女士的任命[63] - 梁在中40岁,2019年10月2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等职[64] - 戚建65岁,2015年8月6日起担任公司执行董事等职,2024年2月3日起任三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68] - 伏卫忠51岁,2018年3月13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战略投资委员会成员[69] - 唐修国62岁,2014年9月28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为三一集团创始人之一[71] - 向文波63岁,2009年7月23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现任三一重工董事长[72] - 梁在中2006年6月毕业于英国华威大学,2014年6月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66] - 戚建于1982年毕业于青岛化工学院,2005年获武汉大学EMBA硕士学位[69] - 伏卫忠于2011年9月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学位[70] - 吴育强60岁,2009年11月5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23年2月20日起任ESG委员会委员[75] - 潘昭国63岁,2015年12月1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23年2月20日起任ESG委员会委员[76] - 潘昭国于2023年6月30日离任重庆长安民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及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023年9月9日离任远大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77] - 胡吉全67岁,2016年12月1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23年2月20日起任ESG委员会委员[78] - 胡吉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获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各20余项,发表SCI/EI论文40余篇,参与编写教材3部、机械设计手册4部[80] - 杨树勇60岁,2024年9月27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及薪酬委员会成员[80] - 杨树勇在煤炭及采矿领域拥有超40年经验,2019年10月至今任中国煤炭机械工业协会理事长[82] - 杨树勇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一等、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2项等多项奖项[83] - 周兰52岁,2024年12月1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提名及ESG委员会成员[83] - 周兰从事会计及审计教学科研工作超25年,1994年起在湖南财经学院、湖南大学从事相关工作[85] - 唐子威45岁,2022年9月12日任公司财务总监,曾在三一重工任职多年[89] - 余亮晖48岁,自2001年加入冯兆林余锡光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担任多家公司相关职务[90][92] - 董事会提呈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财务报表[93]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主要附属公司业务详情及业务性质变动载于财务报表附注1[94] - 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业绩载于年报第92至227页财务报表内[95] - 2025年3月31日董事会决议向2025年6月10日股东宣派及派付末期股息每股0.29港元,以2025年2月28日总股份3,213,890,505股计算,合共932,028,246.5港元[97] - 479,781,034股可转换优先股登记于三一香港集团有限公司名下,持有人有权获优先分派约96,388港元及末期股息约139,136,499.9港元[99] - 集团过去五年财政年度业绩及资产、负债和非控股权益概要载于年报第228页[101] - 集团及公司于回顾年度内储备变动详情分别载于综合权益变动表及财务报表附注45[102] - 集团于2024年12月31日贷款详情载于财务报表附注27[10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包括股份溢价账)约为人民币71.203亿元[104] - 2013年购股计划于2023年2月15日届满,届满后不可授出购股权[109] - 截至2024年1月1日,根据2013年购股计划授出的购股权尚未行使数量为58513672份,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为41727049份,年内行使3295000份,没收2321959份,注销11169664份[110] - 2017 - 2018年授出的购股计划,若2018年净利润较2017年增加20%或以上,归属50%;若2019年净利润较2017年增加40%或以上,归属25%;若2020年净利润较2017年增加60%或以上,归属25%[111][112] - 2021年授出的购股计划,若2021年营业收入相对2020年增长35%或以上,或净利润增长20%或以上,归属30%;若2022年营业收入相对2020年增长70%或以上,或净利润增长45%或以上,归属30%;若2023年营业收入相对2020年增长100%或以上,或净利润增长70%或以上,归属40%[114] - 2023年8月11日公司采纳2023年购股计划取代2013年购股计划[115] - 2023年购股计划扩大了合资格参与者的定义,包括关联实体参与者和服务提供者[115] - 2023年购股计划旨在激励合资格参与者对集团作出更大贡献及奖励过往贡献,维持与他们的持续关系[117] - 2023年购股计划下的合资格参与者包括董事会认为对集团有贡献的雇员参与者、关联实体参与者或服务提供者[118] - 2021年12月29日前股份收市价为每股7.47港元,购股权行使日前加权平均收市价为4.43港元[119] - 2024年度内13,491,623份购股权遭没收或取消[119] - 整体计划限额为318,860,946股,服务提供者分项限额为31,886,094股[120] - 2024年1月1日未动用整体计划限额为294,585,675股,未动用服务提供者分项限额为31,886,094股[1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动用整体计划限额为267,524,093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8.3%;未动用服务提供者分项限额为31,886,094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0%[120] - 2023年购股计划将于2033年8月10日到期,报告日期剩余期限约为八年四个月[122][125] - 购股有效期不得超购股要约日期起计十年,归属期不得少于12个月[123] - 接纳授出后,参与者须28日内支付代价1.00港元[126] - 自2023年购股计划采纳日至报告日期,未授出购股[127] - 2019年股份奖励计划于2019年12月3日采纳,2023年8月11日修订规则[128] - 2023年8月11日授予董事会整体计划授权可配發及發行318,860,946股股份,相當於批准日期已發行股份的10%[132] - 公司分别于2023年9月20日及2024年5月17日透过发行新股份授出24,275,271股及27,061,582股限制性股份[135] - 2024年1月1日,2019股份獎勵計劃項下未歸屬獲獎授的股份數目為14,051,136股[135] - 2024年,2019股份獎勵計劃項下年內已歸屬股份數目為3,950,065股,已失效股份數目為1,297,645股[135] - 2024年12月31日,2019股份獎勵計劃項下未歸屬獲獎授的股份數目為8,803,426股[135] - 2024年1月1日,2023年8月修訂後2019股份獎勵計劃項下戚建先生未歸屬獲獎授股份數目有912,144股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