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阳光能源(00757) - 2024 - 年度财报
阳光能源阳光能源(HK:00757)2025-04-28 17:1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3,706,198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7,192,853千元人民币下降约48.47%[21] - 2024年公司毛利为104,039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458,003千元人民币下降约77.3%[21] - 2024年公司年度亏损为226,99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盈利141,668千元人民币[21]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亏损为227,08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盈利111,906千元人民币[21]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为6.83人民币分,2023年为每股基本盈利3.37人民币分[21] - 2024年公司亏损约2.27亿元人民币[32][35] - 2024年销售成本从2023年的约67.349亿元降至约36.022亿元[146][151] - 2024年毛利约1.04亿元,毛利率2.8%,较2023年分别减少77.3%和3.6个百分点[147][152] - 2024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3年的1.006亿元降至7520万元[148][153] - 2024年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约2.79亿元降至约2.2亿元[149][154] - 2024年贸易应收款及合约资产减值回冲350万元,2023年为1270万元[150][155]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损失约1.079亿元,2023年为零[156][162] - 2024年融资成本从2023年的7110万元降至6000万元[157][163] - 2024年所得税抵免约520万元,2023年所得税费用约1550万元[158][164] - 2024年归属母公司股东亏损约2.271亿元,2023年盈利约1.119亿元[159][165]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净现金流入约1.809亿元,2023年为净现金流出约6.921亿元[17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为1.2,2023年12月31日为1.1[17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借贷净额为人民币17250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 - 71250万元[17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净借贷权益比率为17.9%,2023年12月31日为 - 59.7%[174]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约人民币18090万元的净现金流入,2023年为约人民币69210万元的净现金流出[175] - 2024年公司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人民币约 - 1120万元(收益之 - 0.3%),2023年为人民币约38700万元(收益之5.4%)[176] - 2024年未支付末期股息,2023年也未支付,董事不建议2024年派发末期股息[198][20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组件业务国内销售团队新增16家客户,订单量占全年销量43%,实现自有品牌市场占有率逆增长[33][36] - 2024年公司海外销售额达5.33亿元人民币,海外订单利润显著[34][36] - 报告期内公司成功推出TOPCon叠加0BB技术组件等多款新产品,提升电池转换效率[39][42] - 锦州和建湖基地产量稳步增长,良品率和碎片率控制良好,实现降本增效[40][43] - 公司从事光伏系统安装及光伏电站的开发、设计、建设、经营及维护[110][111] - 公司光伏系统业务包括传统分布式电站EPC、BAPV和BIPV业务,预计BIPV业务前景广阔[123] - 公司光伏系统业务包括分布式电站EPC、BAPV和BIPV业务,预计BIPV业务前景广阔[125] - 公司与东南大学合作成立BIPV研发线,双方产学研基地将成东南大学研究生教学点[126][127] - 公司与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的BIPV结构件获超20项专利授权[126][127] - 公司自主研发的零碳移动建筑产品填补国内市场空白,正牵头制定团体标准[126][127] - 公司从事6 - 8英寸重掺及轻掺半导体级单晶硅棒生产销售,2024年从亏损转盈利且毛利率提升[129][131] - 2024年中国光伏产业面临挑战,公司因组件产能过剩、竞争加剧致收益减少亏损[134][137] - 光伏全产业链供过于求,产品售价低于成本,影响公司组件付运量[135][137][142][144] - 公司组件产线可生产多主栅单双玻182mm/210mm/182R/210R大尺寸组件,功率超730瓦[139][140] - 182mm和210mm大尺寸组件成市场主流,公司产线可生产该类产品[139][140] - 公司开展N型HJT、钙钛矿等技术及相关产品研究项目[139][140] - 公司采用核心产品策略,与大型组件客户建立直接供货关系[133][136] 各地区表现 - 2024年美国进口约48.4GW组件,同比下降3%[85][88] - 2024年欧洲市场光伏进口量较2023年下降7%,27国新增光伏装机规模65.5GW,同比增长4%,与2021 - 2023年增速相比下降92%[86][88] - 2024年印度新增光伏装机量24.5GW,占累计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容量的47%,进口组件约20.4GW,同比增长25%,4月起对外国太阳能组件及电池分别征40%及25%基本关税[89][92] - 目前中东约93%电力来自化石燃料,预计204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超化石能源,2050年光伏贡献超一半电力供应,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约70%,2024年中国储能企业签约海外储能大单超150GWh,中东占比8%[90][93] - 2024年东南亚公用事业规模太阳能和风能装机容量增长20%,达28GW,马来西亚设2050年70%可再生能源装机目标,2024年3月实施计划提供350MW税务减免配额[91][94] - 2024年墨西哥累计光伏安装量4421.65MW,占99.409%,总统提交法案要求CFE至少提供54%电力给国家电网,CFE到2030年投资289.4亿美元实现99.99%家庭电力覆盖[96] - 墨西哥光伏累计安装达4421.65兆瓦,占比99.409%,到2030年墨西哥联邦电力委员会将累计投资289.4亿美元,实现99.99%的家庭用电覆盖率[9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年国内市场公司将强化与国央企合作,拓展多元业务;国际市场完善海外业务布局[38][41] - 2025年公司将加强业务链、供应链和资本链协同管理,优化采购策略,稳定供应并降低成本[46] - 公司将加速江苏建湖智慧研究院和实验室建设,搭建新产品及未来产品孵化平台[44][47] - 2025年集团将加强业务链、供应链和资金链协同管理,优化采购策略降低成本[48] - 未来一年公司将聚焦核心业务,实施多元化市场拓展策略,深耕成熟市场并开拓新兴市场[56][58] - 公司将秉持对股东负责态度,努力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57][58] - 公司将在目标市场建立本地化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和销售团队,适应需求结构变化,加快区域布局[107][108] - 公司将密切关注行业动态,适时调整生产策略,优化产能布局[101][103] - 公司将提高运营效率、控制成本,提升竞争优势[137] - 公司将通过深化战略协同和技术创新构建核心竞争力,调整国内外市场策略[191] - 公司将深化战略协同与技术创新构建核心竞争力,国内强化与头部央企合作,国际实施“大客户 + 本土化”双轮驱动[194]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截至2024年12月底,公司组件生产能力为10.2GW[13][16] - 公司与西湖大学共同研究钙钛矿技术,共享研究成果[39][42] - 2024年公司以成本潜力为方向,优化生产管理机制,实现研发与生产线有效连接[45] - 2024年全球清洁能源投资超2.0万亿美元,约为化石能源总投资的2倍[60][62] - 报告期内全球和国内光伏新增装机增速放缓,新兴市场需求强劲[61] - 光伏产业链整体呈量增价跌趋势,企业盈利能力面临挑战[61] - 美国、欧盟、印度等传统市场贸易限制增多,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市场潜力渐显[61] - 光伏技术快速迭代,TOPCon占比超70%成为主流,BC、HJT等新技术蓬勃发展[61] - 2024年全球太阳能光伏新增装机总量约599GW,同比增长约34.9%[65][66] - 截至2024年12月底,全球光伏组件年化产能达1322GW,而2024年新增装机总量仅599GW,供需矛盾突出[65][66] - 2024年N型TOPCon技术市场占比达71%,预计2025年将提升至82%[70][72] - 报告期内,美国、欧盟、印度等传统海外光伏市场贸易保护措施密集出台[77][80] - 2024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达277.17GW,同比增长27.8%[78][81] - 截至2024年底,中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78][81] - 截至2024年底,中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8.9亿千瓦,同比增长45.2%[78][81] - 2024年中国上游多晶硅、中游硅片、电池片、组件产量高增长,但产品价格降低[79][81] - 受国内装机需求增长及海外贸易壁垒影响,中企光伏组件产品国内市场出货量占比呈增长趋势[79][81] - 业界预计未来三至四年内,N型TOPCon技术仍将主导全球光伏市场[74][75] - 全球能源相关CO₂排放预计2030年减3%,2050年减51%,G20国家2030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需增至9400GW,2050年增至24900GW[98] - 到2030年全球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望减少3%,到2050年减少51%[100] - 到2030年二十国集团需将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提升至当前的三倍,达9400吉瓦;到2050年在2023年基础上提高七倍,达24900吉瓦[100] - 2024年全球吉瓦级光伏市场数量从2023年的31个增至37个[101][104] - 美国、欧盟、印度等主要经济体出台光伏产业支持和贸易保护政策,全球光伏发展模式或从全球化向区域化布局演变[106][108] - 国家政策驱动下,光伏行业供需关系开始呈现积极边际变化,未来产业链各环节供需关系有望持续改善[101][103] - 公司子公司获400余项国家专利、40余项省市科技奖等多项荣誉,位列2024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第282名等多个榜单[113][114] - 截至2024年12月底,公司各生产基地组件年产能达10.2吉瓦[115][118][119] - 公司自2009年起从事组件生产,专注单晶产品,开发销售N型高效组件等高端产品[116][119] - 公司单晶组件主要制造基地位于江苏盐城,截至2024年12月底产能为8.3吉瓦[117][119] - 组件外部销售主要面向大型国企和国际跨国企业,如国家电投、夏普等[121] - 公司引入夏普40年光伏产品质量保证体系,产品质量稳定可靠[122] - 公司计划2025年增加8英寸集成电路和13 - 15英寸半导体单晶硅研发和生产[129][131] - 每瓦光伏发电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光伏应用在多地达市电平价目标,成中国第二大电源[130][132] - 光伏行业从平价上网走向低价上网,下游光伏装机需求增长,公司升级改造产能设施[130][132] - 公司完成产能及设施全面升级与新增高效产能大幅产出[132] - 2024年中国光伏产业面临挑战,公司因组件产能过剩、竞争加剧致收益减少亏损[134][137] - 2024年中国光伏产业面临挑战,公司因组件产能过剩、竞争加剧致收益减少亏损[134][137] - 预计光伏组件产能过剩放缓、下游需求增长,价格降幅将稳定,公司业绩改善空间大[141][143] - 2024年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品单位售价长时间低于单位成本,行业内许多公司财务表现大幅下滑[186][189] - 2024年10月14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组织召开座谈会,12月5日组织33家企业签署行业“自律公约”[187][189] - 截至年报日期,2024年12月31日后无影响公司的重要事件[19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没有其他影响集团的重要事件[195] - 审核委员会审阅集团会计原则、常规及2024年度综合财务业绩,讨论风险管理等事宜[196] - 公司股东名册将于2025年6月5日至6月10日关闭,期间不办理股份过户[199] - 为获得出席并在公司即将召开的年度股东大会上投票的资格,所有股份转让及相关股票证书须不迟于2025年6月4日下午4:30交至公司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处[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