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益为166,181千港元,归属公司拥有人之亏损为34,726千港元[15] - 2023年公司收益为64,989千港元,归属公司拥有人之溢利为2,313千港元[15] - 2024财年公司总收益约1.66181亿港元,较2023财年的6498.9万港元增长[53][56] - 2024财年公司年度亏损约3480.1万港元,2023财年为溢利252.3万港元[53][56] - 2024财年借贷及金融咨询业务静态收益约2416.5万港元,分部溢利约3437.7万港元[53][56][58] - 2024财年长 寿科学业务贡献收益约1.42016亿港元,分部亏损约1755.9万港元[53][56] - 2024财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约为4.15港仙,2023财年为每股盈利0.15港仙[54][57] - 2024财年,长寿科学业务收入约为1.42016亿港元(2023财年:3132.6万港元),其中诊断咨询和医学检测收入约3960.5万港元,长寿生物产品销售贡献约1.02411亿港元[77] - 2024财年长寿科学业务收入约1.42016亿港元,2023财年为3132.6万港元,其中诊断咨询及医学检测约3960.5万港元,销售长寿生物制品约1.02411亿港元[80] - 2024财年长寿科学业务亏损约1755.9万港元,2023财年亏损2401.6万港元[81][82] - 2024财年物业投资业务无收益,录得亏损约255.4万港元,2023财年为盈利107万港元[85][8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的联交所上市股本证券公平值约313.4万港元,2023财年为584.7万港元[84][88] - 2024财年,集团出售3546.2万股华融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0.41%,总销售所得款约931.8623万港元,平均售价约0.2628港元[84][8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净资产约3.72047亿港元,2023年为2.50127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4784.2万港元,2023年为8107.5万港元[99][102] - 2024财年,公司法定及已发行股本增加,2024年12月31日,每股面值0.01港元的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为5.46529549亿股,2023年为4.55441291亿股[100][103] - 2024财年,五大客户(按利息收入)占总收益约97%,2023财年为23%;单一最大客户占总收益约45%,2023财年为14%[106][108] - 2024年12月31日,最大客户及五大客户(按应收贷款结余)分别占应收贷款结余总额65%及92%,2023年为36%及81%[106][10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2.9%,2023年12月31日为2.1%[165][172] - 2024年12月31日,有546,529,549股已发行普通股,2024财年公司已配發及发行额外91,088,258股股份[176][179] - 2024年5月30日,公司股份收市价为每股0.214港元,净认购价估计约为每股0.213港元[181] - 2024年6月6日,公司根据一般授权成功发行91,088,258股新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940万港元[182][18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认购所得款项净额已按拟定用途悉数动用[183][185][18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约有55名雇员,2023年12月31日为33名;2024财年雇员福利开支约15,000,000港元,2023财年为12,600,000港元,较2023财年增加约19%[161] - 2024财年公司员工福利开支(不包括董事酬金)约为1500万港元,2023财年为1260万港元[158] - 2024财年员工福利开支较2023财年增加约19%,原因是员工数量增加[15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长寿生物制品销售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长寿科学业务收入持续增长且潜力大[22][25][27][31] - 2024年公司主要附属公司天行纪元(北京)财务顾问有限公司的借贷和金融咨询业务从P2P贷款过渡阶段恢复,但受市场约束[35] - 2024年公司中国附属公司天行放款及财务顾问业务从P2P贷款转型中走出并稳步复苏,但房地产交易低迷限制有抵押房屋贷款需求[38] - 2024财年借贷及金融咨询业务静态收益约2416.5万港元,分部溢利约3437.7万港元[53][56][58] - 2024财年长 寿科学业务贡献收益约1.42016亿港元,分部亏损约1755.9万港元[53][56] - 集团长寿科学业务因一次性成本、NMN产品状态变化、疫情后运营环境困难等,2024财年业绩不佳[75][76] - 深圳长寿科学附属公司为NMN膳食补充品营销产生约900万港元成本,2025财年不再产生此类一次性大额开支[83] - 2024财年物业投资业务无收益,录得亏损约255.4万港元,2023财年为盈利107万港元[85][89] - 战略伙伴业务模式和企业及个人借款人业务模式在目标客户、客户来源、收益确认等方面存在差异[135][137][138][139] - 企业及个人借款人业务模式目标客户为有贷款融资需求的企业和电商平台供应商,战略伙伴业务模式目标客户为住房贷款或小额有抵押个人借款人[138] - 企业及个人借款人业务模式客户来源为宝欣等公司销售团队,战略伙伴业务模式客户来源为集团附属公司金融咨询业务经纪团队及第三方经纪公司[139] - 企业及个人借款人业务模式收益确认包括应计利息收入和应收贷款及利息,战略伙伴业务模式收益确认包括应计利息、转介及贷款发放费等[139] - 企业及个人借款人业务模式下部分贷款早于2023年之前已减值,公司已对部分或全部减值贷款采取收债行动[134][13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战略伙伴贷款资产减值前约为1.72917亿港元,净账面价值约为1.26749亿港元[12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战略伙伴业务模式下五大借款人占公司其他应收款总额约12.917%[126][12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五大借款人抵押品价值杠杆比率在26.74% - 54.05%[126] - 公司通过战略伙伴模式有3597名有抵押(住宅)担保贷款的个人借款人[127] - 战略伙伴模式下累计有3597名抵押品(住房)保证贷款的个人借款人[128] - 2024年12月31日,战略伙伴贷款资产未计减值前约为1.72917亿港元,账面价值约为1.26749亿港元,五大借款人占全部其他应收款项总额约12.917%,抵押品贷款杠杆比率介乎26.74%至54.05%[128] - 企业及个人借款人业务模式下管理超14项贷款,贷款本金规模从约4790万港元到约6440万港元不等,利率介乎6%至18%[130][132] - 2024年12月31日,企业及个人借款人业务贷款资产未计减值前约为8.22279亿港元,账面价值约为1.85568亿港元,五大借款人占全部应收贷款及利息总额约89.19%,抵押品贷款杠杆比率介乎31.79%至74.69%[134][136] - 企业及个人借款人业务下五大借款人中,借款人A贷款本金2.98亿港元,集中比率36.36%;借款人B贷款本金1.63003亿港元,集中比率19.89%;借款人C贷款本金1.28亿人民币,集中比率17.19%;借款人D贷款本金3500万港元,集中比率4.27%;借款人E贷款本金2450万人民币,集中比率3.29%[13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4年公司深化专注长寿科学领域,推进战略计划[20] - 2024年公司确保放债业务增值,拓展长寿科学业务[21] - 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细胞医学全产业链领先平台[21] - 2025年公司将迈向“全球长寿科学领航者”目标,会加强核心业务、加大研发投入[28] - 2025年公司将推动AI与长寿技术融合,建立联合实验室提供更优服务[29] - 公司未来将以价值为导向强化核心业务,巩固现有运营[28] - 2024年公司开展以长寿管理为主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提升运营品质和效率[24][26] - 公司在长寿管理领域与高端财富管理机构合作,加快全球长寿管理中心建设[23][25] - 2024年集团多元化发展长寿医疗业务提升财务表现,提供多种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45][48] - 2024财年是集团疫情后正常运营第二年,公司致力于建立长寿科学转化应用平台[46][48] - 公司将认购所得款项净额的60.0%用于扩张现有长寿科学业务及新生物医药产品贸易业务[182][183] - 公司将认购所得款项净额的40.0%分配至一般营运资金,用于支付人力成本、租赁费用以及法律及专业费用[182][183]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王宁先生于2024年7月10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务[9][12] - 黄江先生于2024年7月1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务[10][12] - 2022年2月北京警方调查天行纪元前员工个人赌博活动与公司无关,2023年6月天行纪元恢复业务合作和银行授权运营[36] - 公司自2022年底专注多元化,成为亚洲首家一站式健康长寿中心[34][37] - 2024年公司财务状况稳健,通过成本控制和资源优化确保业务开展[27][31] - 2023年11 - 12月公司因未用国产X光机被香港卫生署和医管局吊销牌照并起诉,2025年2月法院判公司无罪[47] - 2024年1月公司被迫搬离铜锣湾办公地,损失租金、装修投资和资本支出[47] - 2022 - 2024年中国中央政府政策变动(银保监办发(2022)37号、银发(2022)252号)推延公司追缴进度,政策提供至少6个月宽限期等[39][42] - 安排一下战略伙伴贷款(外经贸信托、陕西国信投)公司提供100%贷款本金,2023年4月下旬聘东卫律所追款,2024年8月服务合约延期36个月[40][43] - 安排二下战略伙伴贷款(海尔云贷、泛华)公司提供20% - 30%初始贷款本金,由公司团队独立处理[41][44] - 2024年9月至11月底,公司团队与董事就变现部分或全部贷款组合与泛华及海尔云贷进行磋商[61][63] - 2024年11月底,东卫律师团队整理约49名债务人案件材料,代表天行附属公司追讨外贸信托债务[60][63]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宝欣列出36笔先前已减值贷款,未偿还总额约为10.76亿港元[64][67] - 2022年8月至2024年6月30日,独立追缴委员会从36笔减值贷款中的4笔贷款的2名借款人实体收回所得款项总额6714.032877万港元,追缴行动产生一次性法律及服务费约2040万港元[65][68] - 2024财年,宝欣未从应收贷款及利息获得任何利息收入(2023财年:无)[65][68] - 天行在中国的借贷和金融咨询业务需符合中国政府P2P互联网金融政策法律变化[66][68] - 2024财年末及2025财年初,公司与稀有网络(南京)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运营“掌上律师平台”,专业律师事务所及法律顾问确定的法律服务费一般为案件标的资产价值或索赔货币价值的18% - 25%,平台收取该费用的50% - 60%作为“平台安排费”[69][70][72] - 公司附属公司天行向案件客户提供特定资金用途贷款,收取12% - 15%的年利率及对“平台安排费”收取50%的案件成功奖励[74][78] - 公司授权塞班岛律师事务所采取法律行动,收回塞班岛租赁权益拥有权[90] - 2024年8月,塞班岛律师事务所向法院起诉,要求判定非法转让和伪造文件无效[92] - 2024年8月,北马里亚纳群岛商务部接受塞班岛律师事务所的整改文件,删除伪造记录[93] - 公司董事长闫立登记为Keen State Global BVI唯一董事及Keen State Global Saipan经理,自2023年3月15日起生效[93] - 截至年报日期,塞班岛律师事务所等候最高法院定下审判时间表及判决[94][9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已订约但未于财务报表计提拨备的资本开支,2023年12月31日同样无[167][17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2023年12月31日同样无[168][175] - 2024财年,无持有重大投资、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及联属公司[169][17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未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抵押任何资产,也未向任何实体作出任何公司担保,2023年12月31日同样无[163][170] - 集团业务交易主要以港元及人民币计值,目前未实行
中基长寿科学(00767)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