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特能源(01799) - 2024 - 年度财报
新特能源新特能源(HK:01799)2025-04-28 19:29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08年2月20日在中国注册成立,2012年10月16日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H股在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1799[9] - 公司注册办事处、总部及中国主要营业地点均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市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众欣街2249号[8] - 公司核数师为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8] - 公司中国法律法律顾问为新疆天阳律师事务所,香港法律法律顾问为金杜律师事务所[8] - 报告期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14] - 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为2025年4月23日[13] - 内蒙古新特为公司持股82%的附属公司[12] - 公司持有新疆新能源99.49%股权[16] - 特变电工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64.52%股权,为公司控股股东[17] - 新疆众和为特变电工之30%受控公司,是公司关连人士[17] - 新疆特变直接及间接拥有公司6.07%股权,是公司关连人士[17] - 特变电工直接持有新疆天池85.78%的股权[18] - 新疆天池直接持有准东能源51%的股权,公司直接持有49%的股权[19] - 新疆天池直接持有准能投资51%的股权,硅基新材料持有49%的股权[19] 管理层变动 - 杨晓东先生于2024年9月6日获委任为战略委员会主席[7] - 孔营女士于2024年6月18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6月27日获调任为执行董事,2025年3月14日辞任[6] - 王术峰先生于2025年2月14日获委任为监事,曹欢先生于同日获免任[6] 行业环境与政策 - 2024年中国新能源发电累计装机超火电装机规模,但光伏产业链供需失衡,行业制造企业盈利下滑甚至亏损[29] - 2024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到5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达17%,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18.9%左右[31] - 到2025年底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39%左右,“十四五”后两年新上高耗能项目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不得低于20%,2024年底实现绿证核发全覆盖[31] - 2030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15亿吨标煤以上[32] - 2025 - 2027年支撑年均新增2亿千瓦以上新能源合理消纳利用,新能源利用率不低于90%[33] - 2024年中国多晶硅产量为184.51万吨,同比增加25.43%,致密料均价从年初5.81万元/吨降至年底3.65万元/吨[34] - 2024年中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约427GW,同比增长20.63%,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349GW,同比增长14.6%[34] - 2024年中国新能源发电累计装机达1450GW,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34] - 2024年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约277GW,同比增长约28%,累计装机容量约887GW[34] - 2024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约79GW,同比增长约5%,累计装机容量约521GW[34] - 2024 - 2030年,预计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新增超5520GW,到2030年,光伏和风电年新增装机容量预计占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的95%[8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集团主营业务收入212.13亿元,亏损总额40.79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39.05亿元[21] - 2024年集团营业收入212.13亿元,利润总额 -40.79亿元,所得税费用 -0.36亿元,净利润 -40.44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39.05亿元,少数股东损益 -1.39亿元[23]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 -2.73元,2023年为3.04元,2022年为9.31元,2021年为3.92元,2020年为0.53元[23]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2.1298亿元,净亏损40.4374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39.0488亿元,经营业绩同比大幅下滑[3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实现收入212.129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95.3882亿元,降幅31.02% [4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发生成本198.516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8217亿元,降幅3.79% [51] - 2024年风能、光伏电站运营板块成本111095万元,较上年增加19143万元,增幅20.82%;电气设备板块成本240771万元,较上年增加71737万元,增幅42.44%[52] - 2024年集团毛利136136万元,较上年减少875664万元,降幅86.55%;综合毛利率6.42%,较上年下降26.48个百分点[53] - 2024年销售费用68561万元,较上年增加11798万元,增幅20.78%[54] - 2024年管理费用117830万元,较上年增加19059万元,增幅19.30%[55] - 2024年研发费用36703万元,较上年增加9300万元,增幅33.94%[56] - 2024年投资收益76734万元,上年同期亏损675万元[58] - 2024年资产减值损失341598万元,较上年增加188983万元,增幅123.83%[59] - 2024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390488万元,上年同期净利润434503万元[61]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75458万元,较上年减少1261691万元,降幅87.79%[63] - 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549451万元,2023年末为1186723万元;资本负债比率30.55%,2023年末为21.87%[6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长期借款中资产抵押借款金额为162.011亿元,控股股东及公司保证金额为3.66亿元[7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为286.3284亿元,其中货币资金为116.6308亿元,存货及合同资产为70.9494亿元,应收账款等为72.1132亿元,其他为25.8455亿元;流动负债为256.9149亿元,其中应付账款等为184.4035亿元,合同负债为21.6468亿元,其他应付款为4.4062亿元,应交税费为4.2904亿元,短期借款为6.1043亿元[7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净流动资产为29.4134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51.3377亿元;流动比率为111.45%,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22.99个百分点;受限制现金为61.6844亿元[7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多晶硅业务营收77.50亿元,占比36.53%,同比降60.29%;风电、光伏电站建设营收74.57亿元,占比35.15%,同比增18.97%;风电、光伏电站运营营收23.50亿元,占比11.08%,同比增6.18%;电气设备营收30.53亿元,占比14.39%,同比增45.82%;其他业务营收6.03亿元,占比2.84%,同比降8.47%;集团总营收同比降31.02%[22] - 2024年公司对部分多晶硅生产线检修改造和减产控产,通过增资和收购股权持有两个火力发电项目49%股权[24] - 2024年公司加快超5GW新能源项目开工建设,确认收入的光伏及风电建设项目装机规模约3GW,年底并网发电运营电站项目规模达3.5GW[25] - 2024年公司投资建设西安数字化工厂项目,部分逆变器自动生产线联调投产,逆變器产品中标大型央企、国企30余个标段,柔性直流技术首次应用于海上风电项目[25] - 2024年公司多晶硅平均销售价格3.84万元/吨(不含税),较上年同期下降约60%[36] - 2024年公司多晶硅产量19.88万吨,销量19.92万吨[36] - 报告期内公司加快推动超5GW新能源大基地项目开工建设,完成并确认收入的光伏及风电建设项目装机约3GW[37]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实现并网发电的运营电站项目约3.5GW,非限电损失同比降低16%[38] - 2024年公司逆变器产品全年出货量超20GW,其中海外市场出货量超7GW,较上年同期增长超120%[39] - 2024年公司逆变器产品实现大型央企、国企的30余个标段中标入围,中标率和中标容量位居前列[3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多晶硅板块实现收入77.500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17.6812亿元,降幅60.29% [4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风能、光伏电站建设板块实现收入74.572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8916亿元,增幅18.97% [4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多晶硅板块发生成本101.331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3.7871亿元,降幅19.01% [51] 科研与创新成果 - 报告期内公司在多晶硅生产关键环节开展多项科技创新及核心技术攻关,降低成本、提升质量、提高电子二级以上产品占比[41] - 2024年公司获授权专利126件,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拥有国内授权专利880件、国际专利7件,累计参加已发布的标准编制172项,其中国际标准6项,国家标准58项,行业标准49项[43] - 公司参与的《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数智化测试与控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等3个项目获科技奖项[44] - 公司获《创新管理知识产权管理指南(ISO56005)》国际标准3级认证,研发的TB - eCloud光伏智能运维平台获批国家工信部2024年智能光伏试点示范项目[47] 安全生产与环保 - 2024年公司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和环保事故及事件[45] - 报告期公司开展各类安全培训参与人员超十万人次,组织各类应急演练参与人员近五万人次[4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年公司将以工艺技术革新和多元布局应对困境,发挥产业协同优势[26] - 2025年,公司将发挥上下游产业协同优势,强化产品质量及成本管控,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84] - 公司将围绕多晶硅生产提质、降本、增效开展工作,确保产品成本更低、质量更优[87] - 公司将加大光伏、风能资源开发建设及运营规模,提升逆变器等关键设备的市场占有率及盈利能力[88] - 公司将围绕提质、降本、增效推动科研创新项目成果转化,提升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89] - 公司将围绕战略目标及业务规划,提升人才厚度及组织效率,助力各项业务高效开展[90] - 公司将在2025 - 2026年投资建设准东3GW新能源项目[127] 风险提示 - 新能源行业受政府产业政策扶持影响大,若政策重大调整,可能影响公司经营及盈利[91] - 公司面临多晶硅价格持续低于成本、技术及新产品替代、市场竞争加剧、上网电价波动、光伏风电并网消纳、国际化等风险[92][93][94][96] 股权与股息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内资股1,053,829,244股,占比73.69%;H股376,170,756股,占比26.31%,合计1,430,000,000股[12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人民币20,641,591,615.72元[123] - 公司以税后利润派付股息需将相当于税后利润的10%分配至法定公积金[126] - 2024年受光伏产业链影响公司出现较大亏损,董事会建议不宣派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127] - 公司向H股非居民企业股东派末期股息时按10%税率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129] - H股香港或澳门居民等按10%税率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130] - H股与中国签低于10%税率协议国家(地区)居民暂按10%税率代扣,可申请退还多扣税款[130] - H股与中国签高于10%但低于20%税率协议国家(地区)居民按实际税率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130] - 公司派发末期股息时,对H股个人股东按20%税率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对内地个人股东通过港股通投资H股取得的股息红利也按20%税率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131] - 公司将于2025年6月13日至2025年6月1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H股及内资股股东需在2025年6月12日下午四時三十分前办理相关手续[132] 重大交易与投资 - 2024年12月24日公司决定撤回建议发行A股的申请,原计划募资建设准东20万吨多晶硅项目,一期10万吨已在2023年8月建成投产,二期暂无建设计划[98] - 2024年12月6日,公司与新疆天池及准东能源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以15.077258亿元收购准东能源49%股权,2025年2月完成股权交割及工商登记[82] - 2024年6月14日,公司附属公司硅基新材料向准能投资增资4.9亿元,增资后将持有49%股权[171] - 2024年11月21日,公司附属公司新疆新能源及西安电气开展应收账款保理业务,应收账款账面价值约4.296亿元,扣除保理费用后代价合计4.107亿元[172] - 2024年12月6日公司收购准东能源49%股权,代价为15.077亿元[173] - 2024年向特变电工采购产品年度上限15亿元,实际交易9.3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