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先锋精科(688605) - 2024 Q4 - 年度财报
先锋精科先锋精科(SH:688605)2025-04-28 19:4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1.35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3.65%[24]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3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6.52%[24]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13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7.88%[24]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48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95%[24]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1.38元/股,同比增长160.38%[25]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4.97%,同比增加13.42个百分点[25]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64%,同比下降0.87个百分点[25] - 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3,577.41万元,同比增长103.65%[3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1,394.62万元,同比增长166.52%[35] - 研发投入金额6,408.32万元,同比增长76.49%,占营业收入比重5.64%[36] - 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为1,135,774,130.09元,同比增长103.65%[86][8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3,946,186.64元,同比增长166.52%[8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13,732,721.73元,同比增长167.88%[86] - 研发费用64,083,194.59元,同比增长76.49%[8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4,842,745.83元,同比下降22.95%[8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23,962,970.53元,主要由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88][89]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2.31%至664.17万元,管理费用同比增长34.21%至4,871.63万元[108][109] - 财务费用同比减少74.94%至-105.20万元,主要因汇兑收益减少[108][109]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6.49%,主要因研发人员及任务量增加[10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2.95%至10,484.27万元[111]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3,140.89万元,主要因固定资产投入增加[111]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52,396.30万元,主要因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11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半导体行业收入1,096,042,859.05元,同比增长125.88%,毛利率34.33%,同比增加1.31个百分点[91][92] - 工艺部件收入819,062,640.44元,同比增长120.89%,毛利率35.81%,同比减少0.23个百分点[92] - 结构部件收入226,632,203.84元,同比增长135.30%,毛利率31.88%,同比增加7.33个百分点[92] - 工艺部件生产量同比增长227.44%至128,392件,销售量同比增长176.04%至119,725件[95] - 结构部件生产量同比增长166.72%至289,696件,销售量同比增长103.62%至273,688件[95] - 其他部件生产量同比下降91.19%至3,669件,销售量同比下降55.99%至17,070件[95] - 模组销售量同比增长203.85%至474件,库存量同比下降51.35%至18件[95] - 半导体行业直接材料成本同比增长133.19%至3.54亿元,占总成本49.12%[98] - 半导体行业制造费用同比增长121.22%至2.60亿元,占总成本36.15%[98] - 工艺部件直接材料成本同比增长127.53%至2.38亿元,占总成本45.18%[98] - 模组产品总成本同比增长202.80%至3,490.80万元[98]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大陆地区收入1,108,275,139.71元,同比增长106.08%,毛利率33.99%,同比增加3.46个百分点[92] - 境外资产规模为10,558,348.74元,占总资产比例为0.53%[11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4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0元(含税),总股本202,379,856股,合计派发现金红利40,475,971.20元(含税)[7] - 公司2024年度不实施包括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送红股在内的其他形式的分配[7]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受益于下游半导体设备市场重新步入上行周期及国产化进程持续推进[26]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减少22.95%,主要因业务规模扩大导致采购支出、员工工资及税费支付增加[26] - 2024年研发费用较上年度增长76.49%,但因营业收入增长更快,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有所下降[26] - 公司抓住全球半导体市场复苏机遇,半导体领域核心产品销售持续增长,带动利润提升[34] - 公司计划扩大产品线广度,向模组装配产品和医疗装备零部件领域拓展[124] 研发与技术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获批专利102项,其中发明专利32项、实用新型70项[36]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申请42项,包括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34项[39] - 公司是国内少数已量产供应7nm及以下国产刻蚀设备关键零部件的制造商[54] - 公司具备高精度控制技术:平面度≤2μm,粗糙度Ra0.02μm,密封面满足超高真空要求[57] - 柔性制造技术使装夹次数减少50%,加工效率提升20%[57] - 微孔加工技术实现千万级微孔孔径公差≤5μm[57] - 公司已获得授权专利102项,其中发明专利32项,实用新型专利70项[62] - 报告期内新增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62] - 2024年研发投入总额为64,083,194.59元,同比增长76.49%[65]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64%,较上年减少0.87个百分点[65] - 公司通过FSW搅拌摩擦焊接技术使内衬在高腐蚀环境下的使用寿命提高三倍以上[59] - 公司是国内少数实现量产金属晶圆加热器的供应商[60] - 半导体设备关键部件精密机械制造工艺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7,412.00万元,本期投入3,582.60万元,累计投入3,952.36万元[68] - 先进制程关键零部件表面处理工艺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4,826.00万元,本期投入1,063.85万元,累计投入1,337.24万元[68] - 集成电路制造设备核心模块焊接工艺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1,235.00万元,本期投入575.32万元,累计投入824.47万元[68] - 面向芯片先进制程的高端器件设计及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2,110.00万元,本期投入913.60万元,累计投入1,249.95万元[68] - 医疗设备精密零部件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270.00万元,本期投入272.96万元,累计投入273.27万元[68]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57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3.01%,研发人员薪酬合计2,484.45万元,平均薪酬15.82万元[71] - 研发人员学历结构中本科占比最高,为96人,硕士研究生2人,专科56人,高中及以下3人[71]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中30岁以下72人,30-40岁79人,40-50岁6人[71] - 公司产品已批量应用在国际最先进5nm芯片生产线及下一代更先进生产线上[73] - 公司在刻蚀设备领域实现7nm及以下关键零部件量产,为国产替代进程作出贡献[190] - 公司通过五大核心技术平台(精密机械制造、表面处理等)加强技术更迭,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191] 客户与供应商 - 公司客户包括中微公司(688012.SH)、北方华创(002371.SZ)、中芯国际(688981.SH)等知名半导体企业[13] - 公司与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等头部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41]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83.94%,其中最大客户占比36.50%[103]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占年度采购总额40.90%[104]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总额为27,937.13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40.90%[106] 风险因素 - 报告期内不存在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的特别重大风险[4] - 公司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行业技术密集型,需紧跟芯片制程升级,研发能力要求高[76] - 技术人才流失与核心技术泄密风险可能影响公司竞争力[76][77] - 半导体设备金属精密零部件市场空间可能被其他材质替代,影响公司毛利率[78] - 客户集中度较高,主要客户生产经营恶化或行业景气度下降可能影响订单数量[79] - 公司规模扩大可能带来管理和内控风险,管理能力需匹配经营规模增长[79] - 半导体领域产品种类相对集中,与行业龙头在经营规模和产品种类上有差距[79] - 存货余额及存货跌价准备上升可能影响营运资金周转[80] - 应收账款余额增加可能导致流动资金周转问题[81] - 行业周期性风险,半导体行业下行时可能削减资本性支出,影响订单[82] - 原材料价格波动可能影响营业成本和毛利率[83][84]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5]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6] - 公司负责人游利、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杨丽华及会计机构负责人朱冰清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6] -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的情况为否[4] - 公司子公司包括靖江先捷航空零部件有限公司、无锡先研新材科技有限公司等[12] - 报告期指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13] - 公司2024年12月12日上市,此前股东大会决议未涉及信息披露[129] - 公司董事会下设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127]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4次股东大会、6次董事会和6次监事会,所有决议均合法有效[127] - 董事长游利持有32,424,341股,年度内无增减变动,税前报酬总额为230.60万元[132] - 董事兼副总经理XU ZIMING持有8,121,706股,年度内无增减变动,税前报酬总额为194.60万元[132] - 监事李镝年度内通过二级市场增持1,000股,年末持股1,000股[132] - 首席财务官杨丽华税前报酬总额为97.07万元[132] - 核心技术人员的股权激励情况:周红旗持有54.29万股,贾坤良持有52.09万股[133]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的股权激励总额为40,546,047股,其中40,547,047股为限制性股票,1,000股为流通股[133]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的股权激励总额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901.97万股[133]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795.60万元[140] - 报告期末核心技术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629.24万元[140] - 第一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于2024年5月5日召开,审议通过了包括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调整等多项议案[141] - 第一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24年6月6日召开,审议通过了2023年度财务决算报告、2024年度财务预算方案等议案[142] - 第一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24年9月11日召开,审议通过了股权激励计划、科创板上市战略配售方案等议案[142] - 第一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24年12月27日召开,审议通过了调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金额、使用闲置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等议案[142] - 年内召开董事会会议次数为6次,全部为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144] - 审计委员会成员包括沈培刚、杨翰、于赟[145]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成员包括沈培刚、杨翰、XU ZIMING[145] - 战略委员会成员包括游利、XU ZIMING、于赟[145]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财务报表及相关报告已审议通过[147] - 公司2023年度财务决算报告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13,946,186.64元[160] - 公司2024年度现金分红金额为40,475,971.20元,占合并报表净利润的18.92%[160] - 公司2023年度母公司报表未分配利润为318,708,214.53元[162]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方案已通过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议[165] - 公司2024年未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164] 员工与人力资源 - 公司及子公司员工总人数为1,207人,2024年招聘应届毕业生50余人[38] - 公司员工总数为1,207人,其中生产人员占比77.4%(934人)[153] - 公司劳务外包支付的报酬总额为820.89万元[156] - 公司研发人员占比12.9%(156人)[153] - 公司专科以下学历员工占比34.5%(416人)[153] - 员工持股人数为48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3.98%[198] - 员工持股数量为1932.75万股,占总股本的9.55%[199] 环境与社会责任 - 报告期内投入环保资金539.47万元[172] - 公司被列入《江苏省2024年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2024年污染物均达标排放[173] - 公司通过ISO14001:2015环境体系认证,构建完整的环境保护生产体系[168] - 公司建立完善的ESG管理体系,涵盖安全生产、技术创新等九大管理共识[168] - 公司子公司不属于环境监管重点单位或重点排污单位[173] - 2024年度公司电力使用量为1,357.34万千瓦时,蒸汽使用量为6,179.1吨,水的使用量为97,728吨[183] - 2024年度公司危险废物产生量约为325.35吨,一般工业固废产生量约为741.76吨[184] - 公司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自蒸汽、电能使用及交通运输车辆排放,未使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182] - 公司通过节能项目减少碳排放,包括使用电动叉车替代柴油叉车、厂区照明改用LED灯、固废分类回收利用[187] - 公司建立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制定《污水控制程序》《大气控制程序》等环保管理制度[188] - 子公司靖江先捷于2024年10月20日取得排污许可证,有效期至2029年10月19日[176] - 公司2024年度未因环境问题受到行政处罚[179] - 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设备效率等措施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189] - 公司对外捐赠资金为206万元人民币[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