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致远新能(300985) - 2024 Q4 - 年度财报
致远新能致远新能(SZ:300985)2025-04-28 19:4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1.52亿元,较2023年的17.77亿元减少35.18%[2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1.92亿元,较2023年的0.56亿元减少441.22%[21]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2.49亿元,较2023年的0.73亿元减少439.37%[21] - 2024年末资产总额为22.27亿元,较2023年末的25.37亿元减少12.21%[21]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9.72亿元,较2023年末的12.33亿元减少21.17%[21]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4.24亿元、3.82亿元、1.62亿元、1.84亿元[23]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0.21亿元、0.44亿元、 - 0.19亿元、 - 2.39亿元[23]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 - 2.80亿元、 - 1.65亿元、1.20亿元、0.77亿元[23] - 2024年营业收入扣除金额为4013.00万元,2023年为3096.87万元[21] - 2024年营业收入扣除后金额为11.11亿元,2023年为17.46亿元[21] - 2024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70,641.36元,2023年为393,821.41元,2022年为241,134.68元[27] - 2024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2,809,239.02元,2023年为1,629,733.19元,2022年为14,085,221.80元[27] - 2024年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损益为7,488,045.34元,2023年为218,873.59元,2022年为214,685.76元[27] - 2024年债务重组损益为0元,2023年为130,000.00元,2022年为37,000.00元[28]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8,083,740.74元,2023年为650,816.73元,2022年为11,284,999.57元[28]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162.37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5.18%[119]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19190.97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441.22%[119]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222727.95万元,同比减少12.21%[119] - 车载LNG供气系统2024年销售量40499台,同比减少22.55%;生产量40999台,同比减少29.91%;库存量5841台,同比减少12.66%[122] - 锂电池负极材料营业收入21402526.81元,占比1.86%,较上年减少89.30%[121] - 2024年销售费用为17243611.17元,2023年为13745417.61元,同比增加25.45%[128] - 2024年管理费用为66089433.69元,2023年为49085491.41元,同比增加34.64%[128] - 2024年财务费用为25681186.08元,2023年为23317147.05元,同比增加10.14%[128] - 2024年研发费用为34546287.49元,2023年为45979535.88元,同比减少24.87%[129]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7.52亿元,同比减少51.10%;现金流出10.01亿元,同比减少31.67%;现金流量净额-2.49亿元,同比减少439.37%[134]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3.00亿元,同比增加7410.20%;现金流出3.47亿元,同比增加107.57%;现金流量净额-0.47亿元,同比增加71.42%[134] - 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4.85亿元,同比增加13.58%;现金流出3.86亿元,同比增加147.71%;现金流量净额0.99亿元,同比减少63.55%[134]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1.97亿元,同比减少208.48%[134] - 2024年末货币资金1.3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6.12%,较年初减少7.17%;应收账款2.45亿元,占比10.99%,较年初增加4.26%[138] - 2024年末存货6.4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9.11%,较年初增加3.45%;固定资产7.82亿元,占比35.13%,较年初增加3.26%[138] - 2024年末在建工程1800.79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81%,较年初减少5.52%;短期借款2.10亿元,占比9.42%,较年初增加6.07%[138] - 2024年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1.14亿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740.15万元;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数103.87万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49.98万元[141] - 报告期投资额3.47亿元,上年同期投资额1.67亿元,变动幅度107.57%[14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营车载LNG供气系统业务,市场份额居国内领先地位,但受竞争和扩产影响,收入和毛利同比下降[81] - 公司车载LNG供气系统业务采用研发设计、材料采购、制造、销售一体化方式[63] - 公司研发模式分技术研发和产品研发,技术研发储备新产品和技术,产品研发以客户需求为导向[64] - 公司采购建立严格控制和供应商管理评价制度,已建立稳定原材料供应渠道[66] - 公司生产实行以销定产与库存管理结合模式,各部门协同保障生产[67] - 公司销售采用直销方式,主要客户为国内大型商用车制造企业[69] - 公司进入下游大型汽车整车厂供应商体系需经多道准入程序,稳定性强[70] - 公司LNG动力船燃料系统业务结合船用法规、船东需求及产业链特点开展[71] - 公司生产模式实行订单式和预投式,大部分产品高度定制化[73] - 公司销售模式有与船厂签约和与船东签约两种,售后在供货量大地区设办事处[75] - 公司采购主要包括煅后石油焦原料、石墨坩埚、电力等[77] - 公司锂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产品主要客户为负极材料行业领先企业,销售模式为直销[80] - 主营产品车载液化天然气供气系统的收入和毛利同比下降,募投项目投入使用使期间费用、折旧摊销等成本增加[94][101] - 公司全资子公司苏州致邦在LNG动力船燃料系统等产品上业绩有突破,市场知名度和认可度提升[46] - 公司投入运营车载LNG供气系统模块产品智能化工厂,专业化等水平不断提升[39] - 负极材料行业自2023年以来竞争白热化,2024年仍持续[48] - 未来负极材料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行业集中度将提升[49] - 预计人造石墨出货量持续增长,市场占比维持高位[49] - 2024年全国锂电池总产量1170GWh,同比增长24%,负极材料总产量约200万吨,同比增长超20%[51] - 2023 - 2024年负极材料需求增速从2017 - 2022年的100%降至20% - 30%,市场整体开工率维持在50% - 60%[51] - 2024年负极材料市场价格稳中微降,石墨化代加工价格较报告期初下调1000元/吨,降幅10%,主流成交价8000 - 10000元/吨[52] - 2024年负极材料行业市场竞争白热化,产品价格处于相对低位,总体盈利水平较低[103] - 负极石墨化代加工价格较报告期年初下调1000元/吨,降幅为10%,主流成交价在8000 - 10000元/吨[103] - 全资子公司昊安新能源的锂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业务影响公司经营业绩[158] - 年产5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项目本年度预计效益未达预期[158] - 子公司LNG天然气低温钢瓶等业务注册资本10000,总资产55990.95,净资产 -3082.86,营业收入7892.94,营业利润 -1141.10,净利润 -1027.59[161] - 子公司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销售业务注册资本19500,总资产42662.78,净资产18141.92,营业收入23210.95,营业利润22562.01,净利润22637.27[16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年公司将聚焦主业,提升车载LNG供气系统市场占有率,打造行业第一品牌[174] - 公司坚持自主创新,具备与主机厂同步开发能力,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进步[175] - 2025年以智能制造为核心,推进生产线数字化转型,构建新型制造体系[176] - 公司修订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内控管理,以0事故为安全管理目标[177] - 2025年在多方位推进成本管理,构建质量追溯体系,打造精益智能工厂[179] - 公司把握政策机遇,助力子公司苏州致邦抢占LNG动力船燃料系统业务订单[181] - 2025年锂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业务聘请专家搭建团队,提高产能利用率[182] - 锂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业务完善营销,强化供应链,力争减亏扭亏[182] - 公司紧跟氢能战略,加大氢能源产品开发投入,布局液氢卡车产业链[183] - 公司推进氢能源业务,跟进客户试车验证,申请整车厂供应商资格[183] - 公司把握新能源汽车行业机遇,拓展产品储备,布局新产业方向[184] - 宏观经济和下游市场需求不确定给公司带来潜在风险,公司将关注波动、分析政策、把握趋势、推动创新、开拓市场[186][187] - 行业扩产致市场竞争激烈,公司将加大研发、升级产品、降本增效、抢占LNG船用动力系统市场份额应对[188][189] - 天然气与柴油价差变动或影响公司业绩,公司将掌握动向、调研市场、丰富产品结构、布局新能源车市场[190] - 公司需稳定核心团队、打造人才梯队,将制定培训招聘计划、建设文化、加强培训、优化薪酬绩效体系[191] - 募投项目新增折旧及摊销或影响业绩,公司将分析进度、开拓市场、跟踪行业动态推进项目[192][193]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募投项目“年产8万台液化天然气(LNG)供气系统模块总成智能制造基地”投入运营[3] - 对锂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相关资产组计提减值准备14,071.16万元[5] - 对参股公司申氢宸长期股权投资计提减值准备3,650.69万元[5] - 申氢宸原股东向公司无偿转让10%的股权,确认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为740.15万元[5]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8] - 报告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14] - 上年同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14] - LNG含甲烷96%以上和乙烷4%及少量C3 - C5烷烃[14] - 2023年全年LNG重卡销量为15.2万辆,全年月平均增速高达385%;2024年销量达到17.8万辆,同比增长17.2%[35] - 2023年7月1日实施国家第六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推动天然气重卡市场需求增加[36] - 2023年气价降至3726元/吨,较2022年下降50%,油气价差扩大至3元/公斤[37] - 2025年国家战略西移(中西部基建)或进一步拉动天然气重卡需求[37] - 2018 - 2024年公司车载LNG供气系统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保持国内领先[40] - 国际新造海船使用LNG燃料船舶占一半以上,主力需求为LNG船舶[42] - 主要需求为1000方以上LNG动力船舶订单,500立方以下C型双层罐需求集中在特种工程船等[42] - 苏州致邦可承接300立方以下海船罐制造和系统集成,设计制造能力满足多船级社要求[42] - 国内内河LNG动力系统成熟配套企业有5 - 8家,业内较认可的有中集集团、厚普股份及苏州致邦[46] - 2024年2月多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绿色智能船舶研制及氢能产业链发展[55] - 2024年3月国务院发布通知,提出升级乘用车、商用车能耗标准,支持新能源动力船舶发展[55] - 2024年3月国家能源局发布指导意见,推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绿色清洁液体燃料发展[55] - 2024年5月吉林省发布行动方案,推进新能源“三电”产业链延伸和新一代电池产品产业化[55] - 2024年5月多部门发布指南,推动绿色供应链设计和清洁能源车船应用[55] - 2024年5月多部门发布行动方案,支持老旧货车和船舶淘汰更新,发展新能源运输船舶[55]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车载LNG供气系统、车用贮气筒、LNG动力船燃料系统、低温储罐、撬装设备、锂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及其副产品石墨化增碳剂[59] - 车载LNG供气系统单瓶后背式容积有500L、1000L、1350L、1500L,应用于重型卡车牵引车、市政工程车等车辆[59] - 车载LNG供气系统双瓶后背式有1000L×2、1350L + 1000L、1350L×2、1500L×2等规格,应用于重型卡车牵引车[59] - 公司车载LNG供气系统有集成式侧挂(450L、500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