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五菱汽车(00305) - 2024 - 年度财报
五菱汽车五菱汽车(HK:00305)2025-04-28 19:57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业务为商用整车、汽车零部件及汽车动力系统的销售及制造,主要制造设施位于柳州、青岛等地[4][5] - 公司聚焦与上汽通用五菱的业务存量深耕,同时开拓外部市场客户业务增量[21][22] 股权结构 - 五菱汽车控股持有五菱新能源60.9%股权,按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部缴足股本计算[7][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及五菱工业分别持有五菱新能源13.36%及12.34%股权,该公司于2022年与广西汽车成立开展新能源汽车业务[156][16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全年收入79.49439亿元,较上年度下跌24.2%,主要因汽车动力系统业务量减少及商用整车业务量减少[14][15] - 2024年公司全年净溢利1.11245亿元,较上年度增加60.2%[17][18]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增至5062.1万元,较上年度增加115.6%[17][18] - 2024年集团总收入79.49439亿元,较去年减少24.2%,主要因车辆电源系统业务量减少和商用车组装部门收入直接减少等[180] - 2024年集团毛利8.60097亿元,较去年减少17.1%,毛利率从去年的9.9%提升至10.8%[181] - 2024年公司总收入为79.49439亿元,较去年减少24.2%[182] - 2024年公司毛利为8.60097亿元,较去年减少17.1%,毛利率从9.9%改善至10.8%[183]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53分,去年为0.71分,每股完全摊薄盈利为1.53分[186][190] - 2024年其他收入合计为2.84624亿元,较去年增加32.7%[187][190] - 2024年其他收益及亏损为净亏损4480.2万元,主要受投资物业公平值减少1528.5万元及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3200万元影响[188][190] - 2024年应占联营公司业绩总净亏损为6314万元,应占合营公司业绩总净亏损为350.8万元[191][192][194][195] - 2024年公司销售及分销成本为8087.3万元,较去年减少42.1%[193][196] - 2024年公司一般及行政开支为4.29816亿元,较去年减少13.7%[198] - 2024年公司研发开支为2.82187亿元,较去年减少7.9%,财务成本为1.15997亿元,较去年减少3.7%[199][200] 零部件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及业务进展 - 公司零部件业务成功获取多款新车型零部件业务,如电动座椅开关及组件[22] - 汽车零部件及其他工业服务分部2024年收入为54.60853亿元,较上年度温和下跌,经营溢利为1.53934亿元,较上年度大幅增加68.3%[26][27] - 公司成为电动座椅开关和组合开关等产品的独家供应商[24] - 公司完成拓建第二条超高强度钢管热气压成型生产线,承接长城、比亚迪等客户订单[24] - 公司承接上汽大通后桥、比亚迪弗迪动力螺伞齿轮等产品[2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汽车零部件及其他工业服务分部总收入54.60853亿元,较去年减少约10.9%[105][108] - 该分部年内经营溢利1.53934亿元,较去年增加约68.3%[106][108] - 五菱工业为上汽通用五菱供应大部分关键汽车配件,对其销售因市场因素略跌但仍贡献重要收入[107][108] - 其他客户销售额稳定维持约23亿元,占分部总收入约42%,比例较上年度温和上升[109][113] - 2024年荆门生产基地实现销售收入7.29173亿元,同比增长超一倍,超50%产品配套新能源车型[110][113] - 年内向五菱新能源销售额逐渐增加至1.10455亿元[111][114] - 微型电动驱桥产销自推出后累计突破150万套件[116][117] - 2020年建成国内首条超高强钢管热气压成型生产线,2024年拓建第二条生产线[118][120] - 公司具备全流程全自主螺旋伞齿轮开发能力,已承接比亚迪螺旋伞齿轮产品[118][120] - 公司综合年生产管理能力超200万台套汽车零部件[119][121] 动力系统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及业务进展 - 动力系统分部铸造件2024年销售约118万件,同比上涨逾25%[32] - 动力系统分部2024年收入为17.37084亿元,较上年度下跌30%,经营亏损为3201.8万元[33][34] - 2024年汽车动力系统分部总收入为17.37084亿元,较去年减少30%[73][77] - 2024年附属公司出售发动机约15.3万台,较去年减少约38.6%[74][77] - 2024年铸件产品销售约117.8万件,较去年增加逾25%[75][78] - 2024年汽车动力系统分部经营亏损3201.8万元,2023年经营溢利2568.6万元[76][78] - 2024年汽车动力系统分部向核心客户上汽通用五菱销售额为6.95037亿元,较去年减少约48%[79][81] - 2024年汽车动力系统分部向其他客户销售额为10.42047亿元,占该分部总收入约60%[80][81] - 2023年建成60万台气缸盖毛坯生产线,为铸件产品扩张奠定基础[75][78] - 新一代H系列超高效发动机、甲醇发动机和氢内燃机完成开发,推动醇氢油汽多燃料发动机平台发展[88][92] - 去年高热效率阿特金森发动机量产,五菱柳机凭借1.0L至2.0L产品及自制铸造部件巩固市场地位[89][92] - M20B高热效率发动机2023年上市,成为主流产品,业务势头将持续[90][92] - 五菱柳机HEV混动总成获客户订单,转型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油耗节省超30%[91][93] - 公司HEV混合动力解决方案上市,成广西地区首家具备混合动力综合能力供应商[95][99] - 发动机智能制造工厂通过国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整合发展试点示范认定,缸体缸盖车间仅需三人[96][100] - 公司有信心汽车动力系统分部未来盈利能力加强,将贯彻“131战略”提升业务潜力[97][101] 商用整车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及业务进展 - 2024年专用车业务中冷藏车、消防车、售货车销量达3032辆,其中冷藏车销量769辆,同比增长6%,年累计细分市场份额约11%[39][40] - 消防车业务拿下约1.5亿元销售订单,车辆类订单约97辆[39][40] - 2024年非道路车业务销量3097辆,高尔夫球车获300台出口埃及订单[40] - 2024年低速无人驾驶专用车辆产品销售40台[40][42] - 2024年商用整车分部收入7.18758亿元,较上年度下跌60.9%,经营溢利7591.9万元,较上年度增加20.9%[42][44] - 2024年商用整车分部总收入7.18758亿元,较去年减少约60.9%,经营溢利7591.9万元[132][136] - 2024年五菱工业售出约7300辆各型号汽车,改装车及其他类型车辆销量分别减至约4200辆及3100辆[135][137] - 2022年底集团新能源汽车业务完成重组,部分生产设施转移至五菱新能源[133][138][140] - 2023年下半年起集团对改装汽车重新定位,更专注于改装服务[133][136] - 商用整车分部配备全面化汽车装配线,可生产多种特别设计汽车[139][140] - 集团设计开发的车型主要以“五菱”为品牌,开发了侧开式微型厢式运输车等新车型[142][144] - 重组前商用整车分部在新能源汽车细分市场取得突破,建立全国经销网络并拓展海外市场[143][145] - 公司认为商用整车业务垂直整合关键汽车零部件可增强行业竞争力[152][154] - 商用整车分部将在其他分部支持下推进新产品研发、技术改进及产能提升工作[153][155] - 多款非道路车升级版获海外市场满意反应,业务潜力大[152][154] 新能源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及业务进展 - 2024年五菱新能源国内销量12060台,同比增长16%,出口803台,同比增长57.8%,整体销量14166台,同比增长41.3%[43][45] - 2024年新能源整车业务营业收入10.20亿元,同比增长29.5%[46][48] - 2024年五菱新能源作为集团联营公司及新能源业务主体开展经营[148] - 2024年五菱新能源总收入10.16937亿元,较2023年的7.85475亿元增加约29.5% [157][160] - 2024年五菱新能源经营净亏损,集团应占亏损约6740.4万元,较2023年的7977.4万元略有减少[157][160] - 2024年五菱新能源销售约14200辆新能源汽车,较去年增长41%,主要因国内新产品推出[158][160] - 2024年五菱新能源在原有车型基础上开发多款新车,实现多车型全覆盖,部分车型销售成绩良好[159][161][163][166] - 2024年五菱新能源050平台左舵微物流车出口韩国,首批G050P纯电动小卡交付日本,未来将拓展东南亚和南美市场[164] - 2024年1月五菱新能源完成3.9亿元募资,公司出资3000万元,三家第三方投资者出资3.6亿元[16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050平台左舵微型物流车出口韩国,首批G050P纯电动小卡交付日本[167] - 五菱新能源将在保持既有海外市场基础上,进一步开拓东南亚、南美等市场[167] - 在菱势工程「131战略」引领下,五菱新能源将拓展「菱势汽车」产品版图,打造为轻微型新能源商用车主导者[168][169] 子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广西威翔由五菱工业拥有50%,2024年总收入5.89465亿元,同比增长16.8%,经营溢利净额增加60.3%至0.1345亿元,集团应占溢利0.06725亿元[170][172] - 佛吉亚座椅由五菱工业拥有50%,2024年总收入5.84609亿元,较去年大幅增加112%,年内经营亏损净额0.30655亿元,集团应占亏损0.15328亿元[171][173] - 佛吉亚内饰由五菱工业拥有50%,2024年总收入3.2467亿元,较去年温和下跌12.2%,经营溢利净额略微改善至0.43664亿元,集团应占溢利0.21832亿元[176][178] - 佛吉亚排气由五菱工业拥有50%,2024年总收入2.96333亿元,减少22.9%,经营溢利净额大幅减少至0.04亿元,集团应占溢利0.02亿元[177][179] 公司战略与管理 - 公司构建以效率和效益为导向的经营管理机制,完善差异化业绩考核和薪酬分配制度[53][55] - 公司持续开展“增收节支、提质增效”专项工作,推进“三降”等资产管理工作,执行并完善“一企一策”扭亏减亏策略[57][58] - 2025年零部件业务持续增强关键新能源零部件研发投入,推出电动桥产品,与北汽福田等新兴市场沟通拓展[61][62] - 2025年动力系统业务推动高热效率发动机及混合动力系统总成研发,发掘优质客户[61][62] - 2025年改装车业务向高附加值细分领域发展,开发冷链、医疗等定制化市场[61][62] - 来年公司加强内部管理,制定降本增效措施与目标,强化预算控制与成本核算管理[64][65] - 来年公司加大“两金”清收力度,推进“三降”工作,加强资金、应收账款等风险管控[64][65] - 公司针对“LINXYS项目”制定“131战略”,加速项目规划,转化科研成果,拓展国内外市场[68] - 公司制定“131战略”,目标成为国家级中小排量节能混合动力系统领先企业[69][83][86] - 公司完成“传统动力技术升级+新能源动力融合发展”的产品布局[83][86] - 公司在产能扩张时注重生产设施的可扩展性[84] - 公司将通过“131战略”目标成为国内轻小型驱动桥和汽车车架领先企业[125] 公司创新与合作 - 2024年3月公司推出“菱云车查查”助力汽车产业链转型升级[46][49] - 公司在香港 inaugurated 创新中心,并与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协议[47] - 公司在香港揭牌成立创新中心,并与香港理工大学等就XR智慧项目签订合作协定[50] 公司荣誉 - 联营公司五菱新能源入选自治区级工业设计中心,附属公司五菱工业获评广西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10强,与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一同入选自治区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52][54] 海外业务情况 - 公司印尼海外生产厂房受客户订单延误影响业务量减少[123][126] - 公司印度生产厂在2024年继续保持盈利[124] - 2024年集团在印度的汽车零部件小规模生产保持盈利[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