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远大中国(02789) - 2024 - 年度财报
远大中国远大中国(HK:02789)2025-04-28 19:56

收入和利润同比变化 - 公司2024年收入为人民币22.124亿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25.695亿元下降13.8%[12] - 公司2024年综合净亏损为人民币3.54亿元,而2023年为净利润人民币2530万元[12] - 公司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人民币5.70分,而2023年为每股盈利人民币0.41分[12] - 2024年公司股东应占亏损约为人民币3.54亿元,而2023年盈利为人民币2530万元[21][23][29][31] - 2024年收入和毛利较2023年有所下降[21][23][29][31] - 2024年营业收入2212.3百万元,较2023年2569.5百万元减少357.2百万元或13.9%[42] - 2024年综合净亏损人民币354.0百万元(2023年:净利润人民币25.3百万元)[74][78] 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公司2024年经调整毛利率为11.5%,较2023年的15.4%下降3.9个百分点[12] - 销售成本1780.5百万元,较2023年2054.2百万元减少273.7百万元或13.3%[43][45] - 经调整毛利率11.5%,较2023年15.4%下降3.9个百分点[44][46] - 销售费用为人民币68.2百万元,同比增加人民币8.9百万元或15.0%,占营业收入比例3.1%[52][55] - 行政开支为人民币346.7百万元,同比减少人民币9.7百万元或2.7%,占营业收入比例15.7%[53][56] - 金融及合同资产预期信用损失为人民币176.8百万元,同比增加人民币53.2百万元,占收入比例8.0%[58][63] - 其他亏损为人民币20.1百万元,去年同期为收入人民币0.3百万元[51][54] - 融资成本人民币68.5百万元占营业收入3.1%(2023年融资收益净额人民币43.5百万元占1.7%)[72][76] - 所得税成本人民币105.5百万元(2023年所得税收入人民币5.5百万元)[73][77] 业务线表现 - 2024年新签项目总额约人民币33.26亿元,较去年减少约人民币15.236亿元或45.8%[32] - 2024年新承接工程总值约人民币3326.0百万元,较2023年4849.6百万元减少1523.6百万元或45.8%[33][34] - 未完工合同金额截至2024年末达11404.3百万元,较2023年9857.6百万元增长1546.7百万元或15.7%[35][36] - 2024年获得实用新型专利4项[38][40] 地区表现 - 国内新承接项目73个价值1762.1百万元,海外21个价值1564.0百万元[34] - 国内未完工项目221个价值5454.9百万元,海外85个价值5949.4百万元[36] - 国内收入1016.4百万元(占比45.9%),海外收入1196.0百万元(占比54.1%)[46] - 国内经调整毛利率为17.5%,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海外经调整毛利率为6.3%,同比下降8.1个百分点[50] 资产和债务相关财务数据 - 公司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净现金流入为人民币2.129亿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3.493亿元下降39.0%[1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21.7%至人民币334.1百万元(2023年:人民币274.5百万元)[82] - 银行贷款总额减少2.7%至人民币695.0百万元(2023年:人民币714.0百万元)[83] - 其他借款总额减少21.4%至人民币333.6百万元(2023年:人民币424.4百万元)[84] - 资产负债率升至88.7%(2023年:82.2%)[84] - 流动负债净额人民币75.1百万元(2023年流动资产净值人民币169.4百万元)[80][85]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减少41天至312天,同比下降11.6%[88][89] - 贸易应付款及应付票据周转天数增加4天至433天,同比上升0.9%[88][89] - 存货及合同成本减少1310万元至2.461亿元,同比下降5.1%[91][95] - 资本支出增加960万元至1140万元,同比大幅上升533.3%[92][96] - 用于银行借款抵押的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价值为3.309亿元[100][105] - 为银行票据及信用证质押的定期存款账面价值为1.397亿元[100][105] - 被冻结银行存款账面价值为4620万元[101][105] - 为施工合同履约质押的存款账面价值增加4640万元至1.633亿元[101][105] 应收账款和信用损失 - 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坏账损失约178.1百万元[48] - 贸易应收款及合同资产减值亏损约人民币178.1百万元,用于计算经调整毛利[49] - 截至2024年末贸易应收款及合同资产余额为人民币4,875.0百万元,计提损失准备人民币2,642.1百万元[66] - 应收票据余额为人民币99.6百万元,计提损失准备人民币45.8百万元[67] - 其他应收款损失准备转回人民币1.3百万元,期末损失准备余额为人民币10.3百万元[68] - 预期信用损失计算采用分层模型,违约客户按不良债务加权平均回收率测算[62][64] - 贸易应收款和合同资产未偿余额为人民币4875.0百万元(2023年:人民币5123.7百万元)[69] - 2024年确认预期信用损失人民币172.9百万元(2023年:人民币117.4百万元)[69] 募集资金使用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累计使用20.76亿港元,剩余3.27亿港元拟在1-5年内按计划使用[112] - 研发费用累计使用2.61亿港元,销售网络扩展累计使用2.2亿港元[112] - 全球发售1,708,734,000股新股,每股发售价1.50港元,募集资金净额约2,402.947百万港元[1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使用募集资金2,076百万港元,其中产能扩充633百万港元,偿还银行贷款962百万港元,研发支出261百万港元,扩充营销网络220百万港元[115][119] - 剩余未动用募集资金327百万港元,计划在未来1至5年内用于产能扩充[115][119] - 2024年全年动用募集资金12百万港元,全部用于产能扩充[119] - 产能扩充项目原计划使用募集资金960百万港元,截至2024年底已使用633百万港元,剩余327百万港元[119] - 偿还银行贷款项目原计划使用962百万港元,已全部使用完毕[119] - 研发支出项目原计划使用261百万港元,已全部使用完毕[119] - 扩充营销网络项目原计划使用220百万港元,已全部使用完毕[119] - 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总计2,403百万港元[119] 管理层讨论和战略 - 公司通过单项工程精细化管理加强项目管控效率[18][20][28][30] - 公司深化内部交易机制改革以激发组织活力[18][20][28][30] - 公司完善合同质量标准和动态监控运营风险[18][20][28][30] - 公司采取审慎承接项目的策略应对不利市场环境[21][23][29][31] - 房地产企业整体经营压力与2023年相比未得到显著缓解[18][20][28][30] 宏观经济环境 - 202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约134.91万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5.0%[19][27][30] 汇率影响 - 公司因人民币汇率波动在2024年录得汇兑亏损,而2023年为汇兑收益[21][23][29][31] 股息政策 - 公司2024年及2023年均无建议派发末期股息[12] 员工和人力资源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职员工总数2,451人,较2023年12月31日的2,376人增加75人[120][12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2081名男性员工和370名女性员工,分别占员工总数(包括高级管理人员)的约84.9%和15.1%[176] - 公司目标于2030年前实现女性员工占比至少17.0%[176]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 - 董事会由7名成员组成包括4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54][157]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42.9%即3名成员[154][157] - 执行董事占比57.1%即4名成员[154][157] - 董事会年龄分布为30-40岁1名41-50岁2名51-60岁3名60岁以上1名[159] - 董事经验分布为0-5年4名6-11年1名11年以上2名[159] - 所有7名董事在其他上市公司兼任董事数量为0-1个[159] - 公司已为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购买责任保险[153][156] - 公司完全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条款[148][151] - 董事会负责监督集团ESG整体表现[152][155] - 董事会至少三分之一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符合上市规则要求[178] - 董事长为康宝华先生,首席执行官为赵忠秋先生,两职分离以保持独立性[182] - 提名委员会每年评估独立非执行董事候选人的独立性及现任董事的持续独立性[178] - 公司通过拓展外部选聘资源及增加内部人才储备确保董事继任人选性别多元化目标的实现[175] - 董事会每年至少检讨一次董事会多元化政策的实施情况[172][174] - 执行董事服务合约为期3年,终止需不少于3个月书面通知[186] - 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期为1-3年,终止需不少于1个月书面通知[186] - 董事至少每3年轮值退任1次[187][191] - 定期董事会会议需提前至少14天通知[190][192] - 董事会文件需提前至少3天发送给董事[194] - 董事康宝华2024年出席董事会会议5/5次[200] - 董事杨倩雯2024年出席审计委员会会议2/2次[200] - 董事哈刚2024年出席审计委员会会议2/2次[200] - 董事王宇航2024年出席提名委员会会议2/2次[200] - 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于2024年6月4日召开[199] - 公司已收到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根据上市规则第3.13条提交的年度独立性书面确认[163][166] 关键管理人员背景 - 公司首席财务官田威先生50岁,拥有超过24年财务管理及会计工作经验[141] - 公司秘书余亮晖先生48岁,拥有超过23年企业服务领域经验[139] - 独立非执行董事王宇航先生41岁,于2023年7月13日获委任[131][132] - 独立非执行董事杨倩雯女士32岁,拥有超过10年中国金融、审计及会计经验[134][137] - 独立非执行董事哈刚先生59岁,自2022年11月起任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135][138] - 公司首席执行官赵忠秋先生信息详见执行董事部分[140] - 公司附属公司沈阳远大铝业工程有限公司副总裁张雷先生52岁,拥有逾22年幕墙业经验[130] - 田威先生自2020年6月起担任集团财务部门总经理,负责财务会计规划管理及税务事务[141] - 余亮晖先生自2012年6月起担任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139] - 王宇航先生具有国家高级会计师及高级审计师专业资格[131][132] - 首席财务官田威先生拥有超过24年财务管理经验[143] - 杨倩雯女士于2023年4月1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使董事会实现性别多元化[175] - 哈刚先生于2024年1月17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6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