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吉亚医疗(06078) - 2024 - 年度财报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公司收入为4446120千元,2023年为4076680千元[9] - 2024年公司毛利为1329473千元,毛利率为29.9%;2023年毛利为1286252千元,毛利率为31.6%[9] - 2024年公司经营利润为821144千元,2023年为889104千元[9] - 2024年公司净利润为598332千元,2023年为684948千元[9] - 2024年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0.95元,2023年为1.08元[9] - 2024年公司经调整净利润为602264千元,经调整净利率为13.5%;2023年经调整净利润为713445千元,经调整净利率为17.5%[9]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5亿元,创历史新高,EBITDA达11.1亿元,实现稳健增长[14] - 2024年公司收入为44.461亿元,较去年增加9.1%,就诊人次约为450万人,较去年增加23.8%[20] - 2024年公司医院业务收入为43.226亿元,较去年增加11.1%,门诊服务收入为16.330亿元,较去年增加20.8%[21] - 2024年公司共完成手术96,993例,同比增长15.8%,手术收入较去年增加21.2%[22] - 公司肿瘤相关业务收入从2023年的17.784亿元增加10.4%至2024年的19.630亿元[23] - 2024年肿瘤业务收入19.63亿元,占比44.2%;非肿瘤业务收入24.83亿元,占比55.8%;总计44.46亿元[24] - 2024年医院业务毛利12.78亿元,其他业务毛利0.51亿元,总计13.29亿元;医院业务毛利率29.6% [25] - 公司收入由2023年的40.767亿美元增加9.1%至2024年的44.461亿美元[59] - 公司医院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率为97.2%,由2023年的38.903亿美元增加11.1%至2024年的43.226亿美元[60] - 2024年公司其他业务收入为1.236亿美元,占总收入比率为2.8%[61] - 公司毛利由2023年的12.863亿美元增加3.4%至2024年的13.295亿美元[63]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29.9%[63] - 公司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4.122亿元增加6.1%至2024年的4.373亿元,占总收入比率从10.1%降至9.8%[65] - 2024年公司金融资产减值损失为5760万元[67] - 公司其他收入从2023年的5070万元减少3.6%至2024年的4890万元[68] - 公司其他收益从2023年的1490万元变为2024年亏损890万元,合计减少2380万元,主要因汇兑净收益减少1250万元[69] - 公司财务收入从2023年的1020万元降至2024年的150万元,财务成本从4320万元增至7180万元,财务成本净额增加3730万元[70][71] - 公司所得税开支从2023年的1.711亿元减少10.9%至2024年的1.525亿元[72] - 公司净利润从2023年的6.849亿元减少12.6%至2024年的5.983亿元,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净利润从7.134亿元减少15.6%至6.023亿元[73] - 2024年公司向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收益总额的1.4%(2023年:2.7%),向单一最大客户销售额占收益总额的0.5%(2023年:1.3%)[150] - 2024年公司向五大供应商购买额占总购买额的15.4%(2023年:32.8%),向单一最大供应商购买额占总购买额的3.6%(2023年:11.1%)[15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销售成本由2023年的27.904亿美元增加11.7%至2024年的31.166亿美元[62] - 2024年公司销售开支为0.534亿美元,占总收入比率为1.2%[64] - 2024年行政开支占公司总收入的比率由2023年的10.1%下降0.3个百分点至9.8%[2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管理或经营十六家以肿瘤科为核心的医院,遍布中国八个省的十三个城市[1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管理或经营16家以肿瘤业务为核心的医院,其中三级医院4家,二级医院12家,还有2家在建的三级规模医院[18] - 2024年全年服务就诊人次453万,同比增长23.8%,患者满意度提升至97.03%[14] - 2024年公司共完成手术96,993例,同比增长15.8%,手术收入较去年增加21.2%[22] - 2024年临床重点专科数量创新高,涉及长安医院、重庆海吉亚医院等多家医院多个学科[27][28][29][30]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有7607名医疗专业人员,较2023年增加124人;高级职称人才1236人,较2023年增加48人[31] - 2024年791名医疗专业人员晋升职称[31] - 公司现有高层次人才86人次,含5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31] - 旗下医院专家发表学术论文796篇,承接科研项目,获批多项专利[33] - 贺州广济医院承担科研项目并通过验收,承办继续教育培训班[33] - 单县海吉亚医院举办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提升培训班[33] - 重庆海吉亚医院签约近20家保险公司成保险理赔定点医院并逐步开通直赔服务[36] - 集团互联网医院挂号量近23万人次[37] - 集团旗下多家医院积极开设医养中心,提供老年疾病一站式诊疗及医护康养一体化服务[36] - 长安医院2024年三四级手术例数突破1万例,同比增长38%;RW≥2病例数占比达4.92% [43] - 长安医院加入集团一年多新增陕西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个,西安市临床重点专科1个,西安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个 [43] - 长安医院报告期内新引进9位高级职称的学科带头人和19名高级职称的专家 [43] - 宜兴海吉亚医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9项,2025年1月通过二级甲等医院复评 [43] 各地区表现 无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创始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十八次增持公司股票,合计超过300万股 [48] - 公司自2020年上市累计派发股息约人民币1.7亿元 [48] - 公司2022年回购并注销股票127.58万股,2024年9月至2025年1月累计回购1302.52万股 [48] - 2025年3月,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人民币30元和人民币5元[51] - 2024年3月,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人民币30元[52] - 到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目标达到46.6%[52] - 2023年10月,国家多部门印发方案确立至2030年癌症防治相关目标[52] - 2023年7月,国家多部门出台28条具体措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52] - 公司建立健全劳动保障等制度,设立教学研究院,采取“双通道晋升”机制[49] - 公司通过矩阵式管理模式监督旗下医院资源使用,设定2030年环境相关目标[49] - 公司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下设提名、审核及薪酬委员会[50] - 公司制定并执行“反腐倡廉承诺书”等制度,建有多种举报途径[50] - 国家多项政策支持社会办医,社会办医各方面指标稳步增长[51][53] - 德州海吉亚医院2024年通过三级综合医院验收并启用,计划设置床位1000张 [41] - 开远解化医院二期项目规划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计划新增床位约500张 [41] - 公司拥有约1200亩医疗卫生用地及约94万平方米医疗用房,在建及扩建项目全部投用后床位规模将突破16000张[41] - 董事会决议暂不宣派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任何末期股息[100] - 2025年3月27日,程欢女士辞去公司联席首席执行官一职,留任执行董事并获委任为董事会秘书;任爱先生获委任为公司联席首席执行官并辞去董事会秘书一职[178] - 2025年3月27日,任爱先生不再担任提名委员会成员,程欢女士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成员[178]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中国肿瘤医疗服务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达7687亿元,2022 - 2026年复合增长率为11.6%[56] - 中国民营肿瘤医疗服务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达1092亿元,2022 - 2026年复合增长率为19.8%[56] - 集团贸易应收款项向公共医疗保险机构报销可能需耗时1 - 12个月,对应放疗中心及托管医院款项授予0 - 90日信用期[97] - 集团通过密切监控财务状况管理流动资金风险,旨在保持充足现金及现金等价物[99] - 集团旗下医院雇员无工会代表,截至报告日期未遭遇重大罢工或劳动纠纷[102] - 集团雇员一般订立标准雇佣合约,旗下医院独立招聘并签约,为雇员提供内外部培训[103] - 2024年12月31日之后,公司于联交所回购192.8万股股份,总金额为2557.8484万港元,截至报告日期已注销[104] - 朱义文先生62岁,负责集团旗下医院中长期发展策略及学科规划[106] - 任爱先生40岁,2025年3月获委任为公司联席首席执行官,负责集团日常运营等事务[109] - 程欢欢女士41岁,2019年6月3日获委任为董事,9月18日调任执行董事,2025年3月获委任为董事会秘书[111] - 张文山先生43岁,2020年1月20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自2014年1月起担任集团研发及制造总监[112] - 姜蕙女士49岁,2020年12月23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自2015年1月起担任集团放疗部总监[115] - 刘彦群先生68岁,2019年9月1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临床实践及研究近40年[117] - 赵淳先生72岁,2022年5月6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医院管理逾23年,现于宏力医疗管理集团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19] - 叶长青先生54岁,2019年9月2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专业会计等领域逾30年经验[121] - 叶先生曾在泸州银行、世纪互联集团、NWTN Inc.等多家公司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22] - 程女士、张先生、姜女士、刘先生在紧接本年报日期前三年内无上市公司董事任职经历[111][112][115][117] - 赵先生除宏力医疗管理集团外,紧接本年报日期前三年内无其他上市公司董事任职经历[121] - 叶先生除已披露公司外,紧接本年报日期前三年内无其他上市公司董事任职经历[123] - 集团主要在中国经营民营营利性医院及其他业务[130] - 集团经营业绩受多个因素影响,包括监管改革、医保付款拖延、定价管控等[133] - 集团须遵守环保相关法律法规,报告期内业务在重大方面均合规[136] - 集团在重大方面遵守对业务及运营有重大影响的相关法律法规,报告期内无严重违规情况[139] - 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业绩载于年报合并财务报表[140] - 集团积极与患者、员工、投资者等持份者沟通交流,重视其建议和反馈[143] - 集团认识到保护股东权益和有效沟通的重要性,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与股东沟通[144] - 集团视员工为宝贵资产,为员工提供薪酬、晋升机会和培训,提升人才团队水平[14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与持份者之间概无重要及重大之纠纷[148] - 各董事与公司已订立服务合约或委任函,初步期限为自各自委任日期起计三年或直至各自委任日期起计公司第三次股东周年大会[162] - 公司已根据上市规则收到每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就其独立性作出的年度确认函,认为该等董事于报告期内皆为独立人士[16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概无董事或其联系人从事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或可能构成竞争的业务,或于其中拥有权益[167] - 除年报披露者外,报告期内,概无董事于对集团业务有重大影响的交易、安排或合约中直接或间接拥有重大权益[16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621,771,200股[171][179] - 朱先生、程欢女士、任爱先生、张文山先生、姜蕙女士根据购股权计划持有的相关股份数目分别为280,000股、80,000股、120,000股、60,000股、60,000股,持股百分比分别为0.05%、0.01%、0.02%、0.01%、0.01%[171] - 2024年9月30日,朱先生及朱女士成立的家族信托透过相关公司持有合共279,736,818股股份[171] - 朱先生在海吉亚医院管理、可变权益实体医院、托管医院的概约持股百分比分别为100%、30%、30%;任爱先生在上述相联法团的概约持股百分比与朱先生相同[172] - 朱先生及其女儿朱女士分别持有向上投资的40%及60%股权,向上投资持有海吉亚医院管理的100%股权[174] - 海吉亚医院管理持有各可变权益实体医院的30%股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