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为35.54亿元,同比下降1.28%[18]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710.22万元,同比下降30.04%[18]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965.65万元,同比增长38.96%[18]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48亿元,同比增长7.74%[18]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26元/股,同比下降27.78%[18]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57%,同比下降1.60个百分点[18] - 2024年末总资产为52.84亿元,同比增长4.13%[18]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7.02亿元,同比下降0.95%[18] - 公司拟以377,805,813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3] 季度财务表现 - 公司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6.705亿元,第二季度为9.130亿元,第三季度为10.428亿元,第四季度为9.276亿元[22] - 公司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10万元,第二季度为5372万元,第三季度为4691万元,第四季度亏损2163万元[22] - 公司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028万元,第二季度为-4093万元,第三季度为4.272亿元,第四季度为9107万元[22] 非经常性损益 - 2024年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金额为1745万元,2023年为8146万元,2022年为8087万元[25] - 2024年公司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2505万元,2023年为6996万元,2022年为2484万元[24] 业务线表现 - UPS电源-蓄电池业务收入13.86亿元,占总营收39%,同比增长3.06%[52] - 锂电池及材料业务收入13.45亿元,占总营收37.84%,同比下降7.10%[52] - 燃料电池业务收入2187万元,占总营收0.62%,同比增长0.26%[52] - 公司铅酸电池业务目前为公司提供最大收入[40] - 锂电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大幅下降[40] 地区表现 - 欧洲市场收入10.55亿元,占总营收29.68%,同比增长5.86%[52] - 亚洲市场收入10.92亿元,占总营收30.71%,同比增长6.93%[52] 毛利率表现 - UPS电源-蓄电池业务营业收入为13.86亿元,毛利率为17.15%,同比增长7.14%[53] - 锂电池及材料业务营业收入为13.45亿元,同比下降16.86%,毛利率为22.06%[54] - 欧洲地区营业收入为10.55亿元,同比增长23.00%,毛利率为25.97%[54] - 亚洲地区营业收入为10.92亿元,同比增长27.53%,毛利率为19.24%[54] 客户与供应商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11.04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31.06%[59]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7.24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27.43%[60] 成本与费用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230.61%,主要受汇率变动影响[60] - 电池制造业原材料成本占比82.42%,同比下降1.69个百分点[57] 生产与销售 - 蓄电池销售量同比增长13.15%,生产量同比增长18.10%[56] 子公司与投资 - 公司新增4家子公司,包括深圳市圣瑞新能源有限公司和Vision One GmbH等[58] 技术研发与产品 - 公司推出的348Ah电芯在PACK成组后使20尺标准集装箱的能量密度提高14%,系统成本降低30%[43] - 公司REVO3.0 TPX 600单柜功率密度达到600kw,1.2MW UPS仅需2个柜子,占地面积节省约90%[44] - 公司CTB技术生产效率提升300%,循环寿命>2000次,较同等规格铅酸产品提升1倍[42] - 公司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主要同国内知名车企进行合作,产品涉及公交车、重卡、物流车、环卫车等车型[35] - 公司锂离子电池产品涵盖磷酸铁锂、钴酸锂、锰酸锂三大系列,磷酸铁锂电池项目被列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项目[35] - 公司采用主动均衡技术确保在10年以上的运作中每颗电芯保持最优状态[44] - 公司采用液冷技术确保电池在10C超大电流状态下保持快速充放[44] 氢能业务 - 公司氢锂储能系统氢气存储年损耗低于5%[48] - 纸电堆技术寿命超4000小时,功率密度达6.0kW/L[49] - 氢能重卡百公里氢耗降低30%,每日节省运营成本400元[50] - 商用车快充锂电池放电倍率达10C,循环寿命6000次以上[50]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120,207,204.83元,同比增长3.39%,占营业收入比例3.38%[71] - 研发人员数量131人,占比34.29%,硕士学历人员同比增长6%[71]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下降12.16%至38.19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同比下降14.79%至32.71亿元[7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7.74%至5.48亿元[7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大幅下降98.20%至1337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同比下降75.45%至1.83亿元[75] 资产与负债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微降0.02%至25.94%,金额为13.71亿元[77]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43%至20.17%,金额为10.66亿元[77] - 短期借款占总资产比例显著上升3.75%至13.19%,金额为6.97亿元[77] - 资产减值同比下降41.59%至5794.91万元[76] 投资与募集资金 - 报告期投资额同比增长26.55%至1.16亿元[80] - 受限资产包括银行存款8738.29万元(诉讼冻结)及其他货币资金1.63亿元(保证金)[78] - 固定资产抵押借款账面价值为6097.69万元,占期末账面价值的58.39%[78] 募集资金使用 - 2016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为91,663万元人民币,2020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为63,962.09万元人民币[85][86] - 2016年募集资金中39,970万元用于"10亿瓦时动力锂电池新能源建设项目",已全部使用并结项[85] - 2016年募集资金中10,730万元用于"燃料电池等项目研发中心及能源互联网云平台开发项目",实际使用1,143.51万元[85] - 2016年募集资金变更1,270万元用于"金属双极板燃料电池电堆技术开发项目",累计使用1,017万元并完成验收[85] - 2016年募集资金变更40,000万元用于"深圳雄韬氢燃料电池产业园项目",累计使用9,998.9万元,正在建设中[85] - 2020年募集资金中33,620.27万元用于"武汉雄韬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项目已终止且未使用资金[86] - 2020年募集资金中12,856.70万元用于"深圳雄韬氢燃料电池产业园项目",累计使用917.52万元,正在建设中[86] - 2020年募集资金中5,914.08万元用于"深圳雄韬氢燃料电池电堆研发项目",累计使用5,979.32万元并完成验收[8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2016年非公开发行项目募集资金专用账户余额为16,565.37万元,2020年非公开发行项目余额为13,442.71万元[85][86] - 2020年募集资金变更33,620.27万元至"湖北雄韬新能源锂电池(5GWh)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未使用资金[86] 项目投资进度 - 动力锂电池新能源建设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79.97亿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39.97亿元,投资进度达100%[88] - 燃料电池等项研发中心及能源互联网云平台开发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12亿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14亿元,投资进度达70.15%[88] - 金属双极板燃料电池电堆技术开发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1.27亿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02亿元,投资进度达80.08%[88] - 通信基站储能投资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9.1亿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4.78亿元,投资进度达52.57%[88] - 氢燃料电池产业园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10亿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9.99亿元,投资进度达99.9%[88] - 湖北雄韬锂电池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30亿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8.35亿元,投资进度达61.16%[88] - 动力锂电池新能源建设项目报告期实现效益6.5986亿元,累计实现效益16.2826亿元[88] - 燃料电池等项研发中心及能源互联网云平台开发项目未达到预计效益[88] - 金属双极板燃料电池电堆技术开发项目未达到预计效益[88] - 通信基站储能投资项目未达到预计效益[88] 项目延期与调整 - 深圳雄韬氢燃料电池产业园项目实际投入10,916.42万元,投资进度47.76%,延期至2026年5月14日[90] - 雄韬通信基站储能投资项目实际投入4,783.45万元,投资进度52.57%,延期至2026年11月10日[90] - 湖北雄韬锂电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二期)实际投入18,349.27万元,投资进度61.16%,延期至2027年5月24日[90] - 10亿瓦时动力锂电池新能源建设项目2024年因行业波动及库存跌价导致收益不及预期[90] - 湖北雄韬新能源锂电池(5GWh)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尚未投入,延期至2027年8月15日[90] - 氢燃料电池项目延期主因加氢站建设滞后及示范城市群推进缓慢[90] - 通信基站储能项目延期因铁塔公司组织架构调整及亚运会影响[90] - 锂电项目延期因下游订单保守及产能闲置风险[90] - 公司氢能产业园现有产能已满足需求,降低建设投资增加研发投入[90] - 锂电池行业周期性波动及贸易政策调整影响项目收益[90]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占比33.3%[122] - 公司监事会设监事3名,其中职工监事1名,占比33.3%[123] - 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2.69%[131] - 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3.14%[131] - 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3.00%[131] - 公司董事会下设四个专门委员会,独立董事人数占其他专门委员会委员的比例均达到三分之二[122] - 公司与非控股股东的关联方发生的与日常经营有关的交易均遵循公允市价[127]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未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担任除董事以外的任何职务[128] - 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资产结构,独立享有业务和生产经营必需的土地使用权、房产、机器设备等资产[128] - 公司设立了独立的财务部门,并配备了专门的财务人员,建立了独立的会计核算体系[129] 高管持股 - 董事长张华农持有公司股份19,583,898股,占期初持股数的100%,无增减变动[132] - 董事徐可蓉持有公司股份885,641股,占期初持股数的100%,无增减变动[132]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有股份20,469,539股,占期初持股数的100%,无增减变动[133] 员工情况 - 报告期末公司在职员工总数为3,095人,其中母公司364人,主要子公司2,731人[158] - 员工专业构成中生产人员占比最高,达2,343人(75.7%),研发人员199人(6.4%)[158] - 教育程度显示中专及以下学历员工占比74%,达2,291人,博士及以上仅9人[158] - 薪酬政策采用岗位工资与绩效工资结合,经营层实施年薪制考核[159] - 薪酬分配向一线员工倾斜,并提高执业资格证书奖励标准[160] 监管与合规 - 公司董事长张华农、董事兼总经理唐涛及董事会秘书刘刚因2023年2月13日披露的投资框架协议存在信息披露不准确、不完整问题受到证券监管机构处罚[144] - 公司未披露投资框架协议的失效条款,未客观完整反映计划总投资的构成[144] - 公司未充分提示计划投资项目在投资主体设立、技术储备等方面的风险[144] - 公司董事长张华农因违规减持910,539股雄韬股份股票被深圳证监局出具警示函[145][146]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2023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613.04万元,其中总经理唐涛最高(108.64万元),独立董事冯绍津/冯艳芳最低(各5.36万元)[147][148] 行业与市场 - 2024年全球铅酸蓄电池市场规模约454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约1750亿元人民币[28] - 2024年中国锂电池行业总产量达1170GWh,同比增长24%,其中动力型锂电池产量826GWh(占比70.6%)[30] - 预计2023-2027年全球储能市场新增需求年复合增长率为38.4%,2028年新增需求突破1TWh[31] - 2024年全球氢燃料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约45%,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突破15万辆[32] 竞争对手 - 公司国外主要竞争对手包括ENERSYS公司、EXIDE集团、C&D公司,国内主要竞争对手有光宇国际、南都电源等[111] - 公司报告期内出口量和出口额稳居行业前列[111] 子公司表现 - 雄韬锂电净资产为-48,371,396.63元,净利润为-48,431,429.01元[100] - 湖北雄韬营业收入为878,111,673.60元,净利润为19,897,697.85元[100] - 越南雄韬营业利润为93,146,509.04元,净利润为72,962,282.55元[100] - 香港雄韬营业收入为1,051,113,848.28元,净利润为81,576,196.10元[100] - 深圳氢瑞净资产为-57,656,115.44元,净利润为-23,182,333.43元[100] - 深圳氢雄净资产为-162,447,265.03元,净利润为-41,483,323.14元[100] 未来计划 - 公司计划在深圳建设氢燃料电池研发中心,并扩大武汉、山西大同、广州等生产基地的销售[102] - 公司将继续优化深圳、越南、湖北三大生产基地,提高锂离子电池产能[103] 风险因素 - 铅及铅合金占生产成本60%左右,价格波动对公司利润影响较大[105] - 公司境外销售比例较高,面临人民币升值导致的汇兑损失风险[107]
雄韬股份(002733)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