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28.4亿元,较2023年的31.33亿元下降9%[21] - 2024年公司毛利5.17亿元,较2023年的5.98亿元下降14%,毛利率从19%降至18% [21] - 2024年公司年内溢利2900万元,较2023年的4000万元下降28% [21] - 2024年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2900万元,较2023年的4200万元下降31% [21] - 2024年住宅及其他非商业物业管理服务收入较2023年上升2% [24] - 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较2023年上升204% [24] - 2024年年度派息比率较2023年上升12个百分点 [24]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28.4亿元,同比下降约9%,主要因主动退出部分低质低效经营项目[36] - 住宅及其他非商业物业管理服务收入占比由约54%提升至约61%,为17.293亿元,同比增长2%[36] - 全年实现毛利5.173亿元,净利润2860万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2890万元,每股基本盈利0.024元[36] - 经营性净现金流为1.156亿元,同比增长2.267亿元[3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收入为28.4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9%[59] - 2024年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为20.83亿元,占总体收入约73%[65] - 2024年社区增值服务收入为4.8925亿元,占比17%;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为2.67772亿元,占比10%[62] - 2024年住宅及其他非商业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为17.29286亿元,占比61%;商写运营及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为3.53721亿元,占比12%[6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来自商写物业管理服务的收入为35370万元,较去年下降约30%[8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社区增值服务收入为48930万元,较去年下降约10%,占公司总体收入约17%[85] - 2024年社区增值服务收入总计489,250千元,其中社区资产增值服务350,690千元占比72%,社区生活服务100,778千元占比21%,物业经纪服务37,782千元占比7%;2023年总计544,404千元[86] - 2024年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为267.8百万元,较去年下降约30%,占集团总体收入约10%[88] - 2024年非业主增值服务交付前服务收入86,631千元占比32%,咨询服务63,143千元占比24%,物业工程服务117,998千元占比44%;2023年交付前服务154,842千元占比40%,咨询服务100,228千元占比26%,物业工程服务127,893千元占比34%[89] - 公司收入从2023年的31.332亿元减少约9%至2024年的28.4亿元,物业管理、社区增值、非业主增值服务分别贡献2024年总收入约73%、17%及10%[94] - 物业管理及商业运营服务收入从2023年的22.058亿元减少约6%至2024年的20.83亿元[95] - 社区增值服务收入从2023年的5.444亿元减少约10%至2024年的4.893亿元[95] - 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从2023年的3.83亿元减少约30%至2024年的2.678亿元[95] - 2024年销售及服务成本为23.227亿元,较2023年的25.355亿元下降约8%[96] - 毛利从2023年的5.977亿元减少约14%至2024年的5.173亿元,2024年整体毛利率为约18%(2023年:19%)[98] - 2024年其他收入为2.02亿元,较2023年减少0.95亿元,且录得其他亏损净额0.27亿元(2023年:其他收益净额1.42亿元)[101]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较2023年的4.21亿元减少约31%至2.89亿元[108] - 2024年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为2.54亿元,较2023年的2.6亿元减少约2%[103] - 2024年录得所得税抵免为1.33亿元(2023年:所得税开支2.37亿元)[107]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10.382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23亿元减少约8%[113] - 2024年资本开支为1390万元,2023年为4630万元[117]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资源总额为7.805亿元,其中约99.9%为人民币,流动比率为1.6倍[119] - 2024年雇员福利开支为8.713亿元,2023年为9.709亿元[126] - 2024年已派付2023年末期股息每股0.0144元人民币(折合0.0159港元)和2024年中期股息每股0.0125元人民币(折合0.0137港元),2024年末期不派息,2024年派息比率为52%(2023年为40%)[16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是综合性物业管理服务提供商,服务分物业管理、社区增值、非业主增值三大板块[52] - 公司物业管理服务包括住宅及其他非商业物业管理、商写物业管理两大业务线[53] - 公司为住宅及其他非商业物业项目提供秩序维护、清洁等一系列物业管理服务[57] - 公司深耕中高端商写服务领域,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商写服务标准体系[44] - 公司持续挖掘绿色低碳特色服务,形成三重价值创造体系[45] - 2024年12月31日,合约物业管理服务全业态项目数量为578个,合约建筑面积为12230万平方米,较2023年下降约10%;在管建筑面积为9250万平方米,较2023年下降约8%[65] - 2024年新增合约建筑面积640万平方米,新增合约建筑面积中来自第三方的占比约为81%[6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住宅及其他非商业物业项目合约建筑面积为113226千平方米,较2023年下降约10%;在管建筑面积为87003千平方米,较2023年下降约8%[79][80] - 2024年公司住宅及其他非商业物业项目合约建筑面积项目数目为502个,较2023年减少21个;在管建筑面积项目数目为453个,较2023年增加15个[8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商写物业管理服务项目合约建筑面积为9039千平方米,较2023年下降约13%;在管建筑面积为5522千平方米,较2023年下降约10%,在管建筑面积中一二线城市占比达99%,年平均物业管理费为10.2元/平方米/月[83] - 2024年公司商写物业管理服务项目合约建筑面积项目数目为76个,较2023年减少8个;在管建筑面积项目数目为65个,较2023年减少3个[83] - 公司决定自2025年起退出两个持续亏损的商业物业服务项目[84] 各地区表现 - 公司业务遍及中国28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的86个城市[10] - 2024年12月31日,按在管建筑面积划分,京津冀区域占比约为30%,环渤海区域占比约为22%,华东区域占比约为17%,华南区域占比约为13%,华中及华西区域占比约为18%[7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项目遍布中国境内28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的86个城市,覆盖5个主要城市群[73] - 公司项目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按在管建筑面积划分,一二线城市占比约为85%[7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物业管理服务项目合约建筑面积为122265千平方米,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其他城市占比分别为15%、27%、32%、26%;在管建筑面积为92525千平方米,占比分别为19%、29%、37%、15%[7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将深化服务品质核心战略,构建全周期管理体系,提升整体服务水平[90] - 公司将坚持落实服务深化、布局优化及资源合理化经营方针,实现社区增值业务转型升级[91] - 公司以核心深耕城市为拓展重点,提高管理覆盖度,发展多业态协同[92] - 公司严控对外拓展标准,优化项目前期评估机制,提升项目整体效益[92] - 公司强化拓展团队人才建设,完善现有体系资质库,提升投标竞争力及效率[92] - 公司完善内部控制和合规管理机制,提升决策质量[93] - 公司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优化公告审核流程与投资者沟通机制[93] - 公司将加强与投资者沟通,在官网发布公开资料,指定专人负责与资本市场定期沟通[148] - 公司计划每年宣派股息两次,总金额不低于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综合溢利的25%[163]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荣膺「2024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第12位)」等多项荣誉[8] - 公司获“2024中国物业服务百强满意度领先企业”等荣誉[48] - 公司获“2024中国上市物业企业第10名”“2024中国上市物业企业最具发展特色十强”等荣誉[48] - 公司获亿翰物研颁发的“2024中国物业服务办公物业服务样本标杆企业”“2024中国物业服务特色物业样本标杆企业 — 高端写字楼”奖项[45] - 2024年公司获得中山远洋城天祺项目、中山远洋城荣域项目2024年中山市物业管理行业“红色物业”小区称号[38] - 2024年公司与远洋之帆公益基金会合作,在全国新设8个小公民成长实践基地[47] - 公司在管项目获LEED铂金级认证3项、WELL健康建筑认证5项、BOMA认证2项[45] - 公司秉持以业主需求为核心的发展理念,深耕社区生活服务、租售服务、美居服务、空间资源四大主力业务领域[42] - 2024年搭建智慧停车管理平台,实现144个项目、242个车场的智能化管理[39] - 公司执行董事包括杨德勇先生、侯敏先生、朱葛颖女士[18] - 公司非执行董事为崔洪杰先生[18]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郭杰博士、何子建先生、梁伟雄先生[18]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Cayman Islands[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合约建筑面积达12230万平方米[9][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在管建筑面积达9250万平方米[9][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的在管物业项目达518个[10] - 公司在管物业项目包括340个住宅社区、65个商写物业及113个其他物业[10][11] - 2024年公司物业费收缴率达84%,满意度87分,获“2024中国物业企业服务力第12名”等多项荣誉[81] - 2024年公司新增8个“远洋小公民成长实践基地”,小公民第一期活动全年累计展开160余场[81] - 公司于2020年12月17日上市,发行2.96亿股新股份,每股5.88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16.917亿港元(约14.263亿元人民币),每股所得款项净额5.72港元(约4.82元人民币)[128] - 原计划约60%(10.15亿港元,约8.558亿元人民币)用于战略投资及收购等;约20%(3.383亿港元,约2.853亿元人民币)用于建设智能化社区;约10%(1.692亿港元,约1.426亿元人民币)用于提升数字化水平;约10%(1.692亿港元,约1.426亿元人民币)用作运营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129] - 更改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5.323亿元人民币的用途,重新分配至扩展增值服务、商业资产运营业务及收购自用办公楼[12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8.79亿元人民币[13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动用4.646亿元人民币,尚未动用8270万元人民币,预计动用后剩余9570万元人民币[130] - 战略投资及收购方面,原计划8.558亿元人民币,已动用6.633亿元人民币,2023年退还8000万元人民币,预期动用时间延至2025年6月30日或之前[130][131] - 建设智能化社区原计划2.853亿元人民币,已动用2830万元人民币[130] - 提升数字化水平原计划1.426亿元人民币,重新分配后计划5980万元人民币,已动用1500万元人民币[130] - 扩展及多元化增值服务重新分配后计划3.755亿元人民币,已动用3.728亿元人民币[130] - 截至报告日期,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为9570万元人民币,存放于内地及香港持牌银行或金融机构[132] - 2024年独立第三方退还集团1500万元诚意金,预计2025年6月30日前动用[133] - 2023年末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270万元,2024年用200万元扩展增值服务,剩余70万元预计2025年6月30日前动用[133] - 约7940万元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用于扩展商业资产运营业务[133] - 约7740万元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重新分配用于收购深圳和北京自用办公楼,其中深圳2840万元,北京490万元[133] - 已收购办公楼重新指定作租赁用途,未来合适时机可能出售[133] - 杨德勇51岁,2020年9月
远洋服务(06677)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