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皖仪科技(688600) - 2024 Q4 - 年度财报
皖仪科技皖仪科技(SH:688600)2025-04-28 21:3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营业收入为740,319,387.17元,同比下降5.92%[25]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407,283.39元,同比下降67.11%[25]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11元/股,同比下降66.67%[26] - 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284,615,112.51元,占全年收入的38.45%[30] - 2024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090,392.04元,占全年净利润的285.2%[30] - 公司2024年度营业收入为74,031.94万元,同比下降5.92%[88] - 公司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40.73万元,同比下降67.11%[88] - 公司2024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为-197.42万元,同比下降107.95%[88] - 公司2024年度营业收入为7.403亿元,同比下降5.92%[9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40.73万元,同比下降67.11%[9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为-197.42万元,同比下降107.95%[96] - 主营业务收入为6.998亿元,同比下降7.53%,主营业务成本为3.807亿元,同比下降3.84%[102] - 工业检测仪器及解决方案营业收入为4.546亿元,同比下降1.61%,毛利率下降5.11个百分点[102] - 在线监测仪器及解决方案营业收入为1.982亿元,同比下降20.08%,毛利率增加1.63个百分点[10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9.82%,同比下降1.33个百分点[26] - 公司研发投入合计146,766,705.99元,同比下降11.81%,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9.82%[38]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总额为1.467亿元,同比下降11.81%,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9.82%,较上年减少1.33个百分点[74] - 研发投入全部费用化,无资本化研发投入[74] - 工业检测仪器及解决方案的直接材料成本为21,930.96万元,占总成本比例57.60%,较上年同期增长12.38%[106] - 在线监测及解决方案的直接材料成本为9,884.07万元,占总成本比例25.96%,较上年同期下降24.21%[106] - 销售费用为14,236.55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57%[111] - 研发费用为14,676.6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81%[111] 现金流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190,961.43元,同比下降66.96%[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19.1万元,同比下降66.96%[9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19.1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6.96%[113] 分红和回购 - 公司2024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2,532,241.10元(含税),现金分红金额占公司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86.99%[7] - 2024年度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股份金额为103,920,040.77元(不含税费),累计现金分红及股份回购合计116,452,281.87元[8] - 公司总股本134,708,490股,扣除回购专用账户持有股数9,386,079股后为125,322,411股[7] - 2023年度现金分红金额为25,745,452.80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58.76%[178] - 2023年度股份回购金额为47,168,445.30元,与现金分红合计72,913,898.10元[179] - 2024年度拟现金分红12,532,241.10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86.99%[180]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为65,118,805.90元,占年均净利润的184.25%[185]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9.82%,同比下降1.33个百分点[26] - 公司研发投入合计146,766,705.99元,同比下降11.81%,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9.82%[38] - 研发人员410人,占员工总人数35.84%[38] - 新增已获授权专利45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19项,外观设计专利11项[38]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总额为1.467亿元,同比下降11.81%,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9.82%,较上年减少1.33个百分点[74] - 研发投入全部费用化,无资本化研发投入[74] - 研发费用为14,676.6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81%[111]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410人,占总人数比例35.84%,研发人员薪酬合计10,155.83万元[81] - 研发人员学历结构中硕士研究生124人,本科228人,博士研究生17人[81]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30岁以下164人,30-40岁187人,40-50岁51人[81]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研发投入447,411,658.10元,占累计营业收入的20.31%[185] 业务表现 - 海外业务收入20,569,103.70元,同比增长447.23%[43] - 公司已取得超声软组织手术设备及一次性使用超声软组织手术刀头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41] - 公司医疗仪器领域"超声刀"产品外观设计荣获国际工业设计红点奖[44] - 公司"超声刀"产品已取得3mm和5mm刀头注册证及生产许可证,两款产品成功中选广东联盟15省市集采[50] - 公司透析机产品完成正样研制,准备开展注册检测等验证工作[50] - 公司设立泰国办事处,组建海外营销团队,已开拓土耳其、泰国、越南、印尼等市场[51] - 公司所属行业为"C40仪器仪表制造业",专注分析检测仪器研发生产[53] - 公司工业检测仪器业务覆盖新能源、储能、制冷、真空、电力、3C、汽车零部件等领域[49] - 公司在线监测仪器业务形成"天、地、空"一体化综合监测解决方案[49] - 公司实验室分析仪器业务为医药、疾控、环境、食品、农业等行业提供综合解决方案[50] - 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工业检测仪器及解决方案、在线监测仪器及解决方案业务领域[91] - 工业检测仪器重点布局新能源领域,受益于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及储能电池发展[128] - 环境在线监测仪器市场已成为全球最大之一,政策驱动推动行业快速发展[12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将继续探索工业过程监测的增长路径,挖掘数字中国和"双碳"背景下的新兴机会点[129] - 实验室分析仪器领域高端质谱、色谱及光谱仪器主要依赖进口,公司持续推进高端国产仪器发展[129] - 医疗仪器领域国内高端微创手术器械及高值耗材主要由外资厂商主导,预计未来国内厂商市占率将迅速提升[130] - 公司以"产品领先"为核心价值主张,聚焦"国产替代"、"半导体"、"人工智能"等机遇风口[131] - 公司计划2025年加大技术和产品研发投入,深化数智化转型,提升流程效率和数字化水平[133] - 公司将持续优化LTC(从线索到现金)体系,提升销售效能,并构建全球网络营销平台[134][135] - 公司推进ITR(从问题到解决)系统,优化服务质量,提升客户忠诚度与满意度[135] - 公司坚持市场导向,强化团队建设,打造高素质销售队伍并拓展国际市场[136] - 公司计划提升品牌影响力,通过"三新"出击(新展厅、新官网、新宣传片)刷新企业高端形象[136] - 公司将持续优化薪酬绩效管理体系,丰富中长期激励机制,提升组织效能[138] 资产和投资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201,519,886.79元,当期变动-120,056,738.88元,对当期利润影响金额为5,834,234.95元[35]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为20,756,626.90元,当期变动-12,115,483.04元[35] - 货币资金为8,828.43万元,占总资产比例7.35%,较上期期末增长73.45%[115]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20,151.99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6.77%,较上期期末下降37.33%[115] - 在建工程为15,250.63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2.69%,较上期期末增长51.82%[116] - 受限资产总额为31,777,896.69元,其中货币资金3,016,085.32元(含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2,229,120.00元和保函保证金786,965.32元),应收款项融资1,191,330.00元,已背书未到期应收票据26,570,481.37元[117] - 报告期对外投资额54,200,000元,较上年同期8,300,000元增长553.01%,主要投向三家全资子公司:安徽科测检测(出资830万元)、安徽皖仪智能(出资4,590万元)、安徽诺谱新材料(出资270万元)[120]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201,519,886.79元,较期初减少120,056,738.88元(-37.34%),主要因本期出售金额达648,002,660元[122] 子公司表现 - 全资子公司皖仪智能2024年营收6,593.23万元,但净亏损4,899.38万元,因业务转型初期订单转化周期长[124] - 科测检测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为0元,设立目的为配合母公司完善环境领域全产业链布局[125] - 参股公司净然环境(持股48%)2024年实现净利润141.87万元,总资产1,493.60万元[124] 股权激励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授予266.6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13,334.00万股的2.00%,其中首次授予213.38万股(占总股本1.60%,占授予总额80.01%),预留53.30万股(占总股本0.40%,占授予总额19.99%)[186] - 2021年3月15日以6.07元/股向151名激励对象首次授予212.75万股[186] - 2022年3月9日以5.82元/股向83名激励对象授予预留部分52.33万股[187]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经过三次调整:从6.07元/股→5.82元/股→5.62元/股→最终调整为5.42元/股[189][190] - 报告期内完成502,930股限制性股票归属,授予价格为5.42元/股[192] - 截至报告期末已获授予股权激励数量为125,760股(不含已离职人员及已归属部分)[193] - 报告期内股份支付费用确认金额为-254,265.68元[195] - 2025年作废处理125,760股限制性股票,包括29,880股因离职人员及95,880股因未达业绩考核要求[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