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为5.064亿元,同比下降54.73%[2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8亿元,同比下降327.99%[21] - 2024年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为4.965亿元,同比下降55.60%[2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357亿元,同比下降422.93%[21]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42.96万元,上年同期为-2.131亿元[21]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9.71亿元,同比下降13.21%[21] - 2024年总资产为21.616亿元,同比增长5.22%[21]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2.29元/股,同比下降239.63%[22]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2.13%,同比下降20.85个百分点[22]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69%,同比增加5.63个百分点[22] - 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31亿元,第二季度增长至1.60亿元,第三季度回落至1.42亿元,第四季度大幅下降至7271.53万元[26] - 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8亿元,同比下降327.99%[35] - 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1.36亿元,同比下降422.93%[35] - 全年营业收入为5.06亿元,同比下降54.73%[35] - 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为-1.05亿元,第四季度改善至1.12亿元[26]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771.89万元,主要包括政府补助541.85万元和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342.94万元[28][29] - 交易性金融资产对当期利润影响金额为395.21万元[31] -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4.73%,从上年同期的11.19亿元降至5.06亿元[123]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50.00%,从上年同期的9.20亿元降至4.60亿元[1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改善,从上年同期的-2.13亿元提升至-0.16亿元[12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81.14%,从上年同期的8.60亿元降至1.62亿元[123] - 管理费用同比上升33.94%,从上年同期的0.41亿元增至0.55亿元[123]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4.35%,从上年同期的0.57亿元降至0.54亿元[1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429,588.04元,上年同期为-213,127,129.78元[14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54,348.27元,上年同期为-590,773,986.86元[14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81.14%[143] 业务线表现 - 公司形成"锂电装备+半导体设备+新能源设备+智能终端"四大产品技术集群[36] - 锂电池制造设备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9.50%,毛利率下降10.32个百分点至7.39%[125][126] - 消费类锂离子电池业务新增,毛利率为19.61%[126] - 公司主营业务为非标自动化智能装配设备、测试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48]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锂离子电池智能装备与消费电子类智能制造设备[48] - 子公司嘉洋电池主营业务为消费类电池pack应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48] - 专用设备制造业成本合计同比下降54.42%,其中直接材料成本下降41.48%,直接人员成本下降89.81%,制造费用下降94.25%[130] - 消费类锂离子电池业务成本合计为34,911,215.76元,占总成本比例7.68%[130] - 锂电池制造设备成本合计同比下降54.31%,其中直接材料成本下降51.83%,直接人员成本下降76.38%,制造费用下降16.50%[130] - 公司收购嘉洋电池60%股权,开展消费类锂离子电池PACK组装业务,拓展3C消费类电子领域[132] 地区表现 - 境内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9.19%,毛利率下降10.63个百分点至7.08%[126] - 境外营业收入新增,毛利率为24.47%[126] - 境外资产规模4552万元,占总资产比例2.11%[147] - 公司拟建立德国技术服务中心,拓展西班牙、匈牙利等国家的本土化服务体系[167] - 同步拓展印尼、泰国、印度等东南亚新兴区域市场[16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4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4] -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3] -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描述可能存在的风险,投资者需注意投资风险[3] - 公司涉及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不构成对投资者的实质性承诺[5] - 截至2025年4月25日,公司在手订单超过13亿元[34] - 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在手订单合计超过人民币13亿元[47] - 公司本期营业收入下降、利润亏损,主要受下游行业需求阶段性放缓影响[46] - 2025年在手订单较同比大幅增加[167] - 2025年募投项目中山基地正式投产[170] - 持续追踪新型电池(如准固态、钠电池、固态电池)的工艺路线及量产进程[169] - 构建"AI+制造"技术平台,注重高效能、高精度、低能耗的设备研发[169] - 海外锂电设备市场是未来5年增速最快的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158] 研发投入与成果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69%,同比增加5.63个百分点[22] - 费用化研发投入本年度为54,122,011.36元,较上年度的56,585,065.63元下降4.35%[87]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本年度为10.69%,较上年度的5.06%增加5.63个百分点[87]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294人,占总人数的25.83%[100]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4306.99万元,平均薪酬为15.35万元[100] - 公司新获专利96项、软件著作权20项,截至2024年底已获授权专利305项(发明专利72项)[8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获授权专利305项(其中发明专利72项)、软件著作权143项[103] - 公司被认定为2024年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锂电池包膜机)[84] - 公司研发团队由近三百名资深工程师组成,设计经验丰富[102] - 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注重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102] 客户与市场 - 公司已接到宁德时代匈牙利厂区、印尼厂区、福特工厂、欣旺达泰国厂区、RIL印度厂区的设备订单[37] - 公司与宁德时代、中创新航、亿纬锂能等国内知名锂电池生产企业保持长期稳定合作关系[39] - 公司前五大客户(含同一控制下企业)的销售占营业收入的68.47%[114] - 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额34,671.40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68.47%[134]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3,187.30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34.65%,其中供应商四为收购嘉洋电池新增的供应商[136][139] - 2024年全球锂离子电池设备市场规模为1331.4亿元,同比下降28.8%[157] - 海外锂电设备市场规模增速仅为7.2%,远低于预期[157] - 预计全球锂电设备市场规模在2030年将达到2987.3亿元[158] - 2024年中国锂电池新增规划项目约60个,较2023年减少37%,规划产能约590GWh,较2023年下降近60%,规划投资总额超1800亿元,较2023年减少68%[70] - 2024年中国固态电池新增规划项目约33个,规划产能约138GWh,规划总投资额约745亿元,同比下降35%[70] - 2024年中国钠电池新增规划项目约27个,规划产能超180GWh,规划总投资额超820亿元,同比下降35%[71] - 2024年中国锂电池及主要材料、钠电池及正负极材料、固态电池共规划投资约4960亿元,同比下降64%[70] 风险因素 - 2024年受动力锂电下游市场产能过剩影响,公司部分客户缩减或取消了产能扩张计划[108] - 公司在电芯制造的中后段装配和检测工序具有技术优势,但面临整线集成能力和性能指标提升的竞争压力[110]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可能对管理运营及研发工作产生不利影响[111] - 公司存在关键技术被侵权的风险,涉及包膜检测、电解液注液等技术[112] - 子公司嘉洋电池的美国客户可能因贸易摩擦削减订单或要求降价[116] - 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较大,动力电池行业客户资金紧张可能增加坏账风险[117] - 公司存货中发出商品账面价值占比较大,面临存货跌价风险[117] 公司治理与人员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4] - 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4] -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4]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6]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7] - 公司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7]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558.36万元[187]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380.01万元[187] - 公司及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总数1,138人,其中母公司592人,子公司546人[198] - 员工专业构成:生产人员518人(45.5%),技术人员294人(25.8%),行政人员261人(22.9%)[198] - 员工教育程度:本科及以上233人(20.5%),专科405人(35.6%),高中及以下500人(43.9%)[198] - 公司从2024年第4季度起制定配套薪酬绩效策略并搭建绩效管理体系[199] - 自2025年第1季度起优化绩效管理方案,通过价值创造、评价、分配激发员工积极性[199] - 公司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并开展节日慰问及团建活动以提升凝聚力[199] - 报告期内系统规划人才培养计划,涵盖岗位技能、新员工、企业文化等培训[200] - 新员工培训包含文化理念融入、专业技能学习及职业技能提升系列课程[200]
誉辰智能(688638)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