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为9.11亿元,同比下降3.44%[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6亿元,同比下降29.66%[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6亿元,同比下降28.62%[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14.45万元,同比下降95.96%[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1.1148元/股,同比下降29.70%[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69%,同比减少2.20个百分点[22]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3.81%,同比增加2.38个百分点[22] - 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63.63%,主营业务收入为90,970.7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43%[163]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2.77%至224,557,949.57元,主要因人力增长导致薪酬福利增加[161]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28%至216,959,935.55元,主要因加大研发投入及新增项目样品费用[161]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67%至332,037,497.22元,与营业收入下降趋势一致[161] - 机器视觉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43%至9.097亿元,毛利率63.63%,同比减少0.66个百分点[166] - 境外销售毛利率76.91%,同比增加1.5个百分点,但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0.32%至6161万元[166] - 直接材料成本占比83.70%,同比下降0.62个百分点至2.769亿元,直接人工成本同比增长9.94%至1517万元[169] - 机器视觉核心部件毛利率65.08%,同比下降0.61个百分点,配件毛利率53.73%同比下降2.04个百分点[16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半导体业务板块收入同比增长44.08%,增加1554.57万元[23] - 锂电行业收入同比下降19.72%,3C收入同比增长0.74%[23] - 3C行业营收58,478万元,同比增长0.74%[35] - 锂电行业营收20,908万元,同比下降19.72%[35] - 半导体行业营收5,081万元,同比增长44.08%[36] - 汽车行业营收3,210万元,同比增长89.95%[36] - 光源生产量同比增长15.53%至223,988个,销售量同比增长9.88%至214,591个,库存量同比增长31.81%至38,935个[165] - 相机生产量同比大幅增长411.61%至27,100台,销售量同比增长317.28%至21,928台,库存量激增1012.13%至5,683台[165] 各地区表现 - 境外销售毛利率76.91%,同比增加1.5个百分点,但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0.32%至6161万元[166] - 公司持续拓展海外市场,在欧洲、东亚、东南亚等地布局,对标国际竞争对手[53] - 境外资产规模为49,437,277.13元,占总资产比例1.55%[187] - 公司新增1家越南全资孙公司和1家持股80%的东莞智能传感科技子公司[170] - 积极开拓欧洲、东亚、东南亚等海外市场[19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5年度营业收入增长率目标不低于20%[61] - 公司计划2025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营业收入增长率[61] - 公司来自大客户的业务收入保持良好增长[58] - 公司已着手研发面向人形机器人等新型终端的视觉模组和解决方案[59] - 公司认为机器视觉在各行业的渗透率将继续提高[62] - 公司计划2025年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完善全球营销与服务网络[66] - 公司认为工业AI技术的持续迭代将不断赋能机器视觉产品升级[64] - 公司计划通过提供优质服务和解决方案,提升单客业绩贡献[63] - 2025年度营业收入增长率目标不低于20%[196] - 2025年净利润增长率目标不低于营业收入增长率[196] - 重点发展工业AI技术、3D处理与分析技术等视觉前沿技术[197] - 拓展至工业传感器产品线、运动部件产品线[198] - 巩固3C电子、锂电领域市场地位并拓展汽车、半导体等行业[194] - 采用直销模式服务大客户,经销模式覆盖中小客户[199] - 依托工业AI技术推动多场景应用方案落地[199] - 持续优化人才结构并引进专业技术人才[200] 研发与技术进展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3.81%,同比增加2.38个百分点[22] - 公司成功推出七大系列工业传感器产品,构建全面传感器产品矩阵[42] - 公司推出两款基于AI的工业视觉软件DeepVision3和Web版AI平台,提升稳定性和易用性[44] - 工业AI技术推动机器视觉应用拓展至识别分类、精确测量等新领域,超越传统缺陷检测[45] - 公司重点推进标准方案和标准产品销售,提升工业相机、智能读码器、3D传感器等核心部件能力[50] - 公司拥有完整的机器视觉核心软硬件产品,覆盖算法、光学、硬件设计及系统集成等全链条[69] - 公司坚持基础研发、产品研发与前瞻性研发并重[71] - 公司产品线覆盖视觉算法库、智能视觉平台、工业AI等11类核心软硬件[75][81] - 公司报告期内研发投入达21,695.99万元,同比增长7.28%[109] - 近3年研发投入分别为19,102.18万元、20,224.50万元、21,695.9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6.74%、21.43%、23.81%[137]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获发明专利130项、实用新型专利469项、外观设计专利41项,软件著作权124项[13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研发人员1,034人,占公司总人数39.50%[139] - 自主产品线覆盖视觉算法库、智能视觉平台、工业AI、光源、光源控制器等全产业链[140] 市场与行业趋势 - 2023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达185.12亿元,同比增长8.49%[80] - 预计至2028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将超过395亿元[80] - 2023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185.12亿元,同比增长8.49%[192] - 预测至2028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将超过395亿元[192] - 公司在3C电子、半导体、汽车制造等领域实现国产替代,进入头部客户产线[56] - 公司实施大客户战略,组建专门团队跟踪重点客户需求,获得稳定大体量业务[57] - 公司产品应用于3C电子、锂电、汽车、半导体、光伏等领域[81] - 机器视觉行业技术门槛高,需持续研发投入成像、算法、传感器等技术[80] - 工业传感器产品线初具规模,但仍处于起步阶段[81] 分红与股东信息 - 公司2024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0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30,473,172.00元(含税),加上中期现金红利15,890,609.15元,本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46,363,781.15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34.03%[5] - 公司总股本为122,235,455股,扣除回购专用账户中股份数342,767股后,实际分红基数为121,892,688股[5]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卢治临、卢盛林兄弟,一致行动人为许学亮及宁波千智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13] - 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已通过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6] 资产与负债情况 - 2024年末总资产为31.86亿元,同比增长4.57%[21] - 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73,412.91万元,占当期总资产的比例为23.04%[155] - 报告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14,435.02万元,占当期总资产的比例为4.53%[156] - 货币资金期末数为237,746,486.41元,占总资产比例7.46%,较上期下降63.64%[185]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数为126,108,159.95元,占总资产比例3.96%,较上期增长115.36%[185] - 固定资产期末数为527,803,184.84元,占总资产比例16.56%,较上期增长95.73%[185] - 在建工程期末数为227,520.57元,占总资产比例0.01%,较上期下降99.87%[185] - 应付账款期末数为160,649,568.04元,占总资产比例5.04%,较上期增长43.12%[185] - 应交税费期末数为11,523,347.33元,占总资产比例0.36%,较上期增长575.97%[185] 客户与供应商信息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比27.20%达2.475亿元,其中客户五为新增客户[172][174][175]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占比23.46%达8036万元,供应商二、三为新增供应商[176][178][179]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注册地址于2023年3月28日变更为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长安兴发南路66号之一[15] - 公司审计报告由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4] - 公司未出现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或违规对外担保情况[8][9] - 公司控股子公司OPT Vision Limited净利润为-1,080.81万元[190] - 公司主营业务为机器视觉技术,涵盖硬件(如传感器、镜头)及软件(算法、机器学习)解决方案[13]
奥普特(688686)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