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4,511,908,803.67元,较2023年调整后增长1.35%[21] - 扣除无关和不具备商业实质收入后,2024年营业收入为12,847,872,654.13元,较2023年调整后增长26.91%[2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6,948,010,578.76元[2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7,323,194,107.57元[21]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571,575,548.82元[21]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510,457,559.38元,较2023年末调整后减少12.41%[21] - 2024年末总资产为41,420,900,479.88元,较2023年末调整后增长34.48%[21]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1.2466元/股,2023年调整后为-1.0719元/股[22]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46.66%,2023年调整后为-83.23%[22]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5.05亿、22.37亿、60.77亿、46.94亿元[23] - 2024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1.11亿元,2023年为5.74亿元,2022年为0.91亿元[25]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5.12亿元,同比增长1.35%[29]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5.12亿元,同比增长1.35%;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69.48亿元,亏损同比增加28.67%;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5.72亿元,同比减少238.05%[74]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4.29亿元,同比增长75.03%;研发费用17.60亿元,同比增长48.50%;其他收益2.16亿元,同比增长120.75%[75] - 新能源汽车营业收入130.63亿元,同比增长26.41%,营业成本149.03亿元,同比增长31.47%,毛利率-14.09%,减少4.39个百分点[77] - 整车营业收入128.48亿元,同比增长26.94%,营业成本147.67亿元,同比增长32.12%,毛利率-14.94%,减少4.51个百分点[77] - 纯电动乘用车生产量90,808辆,同比增长240.76%;销售量113,860辆,同比增长23.53%;库存量4,616辆,同比增长45.98%[78] - 新能源汽车成本本期金额149.03亿元,占总成本比例91.99%,较上年同期增加31.47%[80] - 整车成本本期金额147.67亿元,占总成本比例91.15%,较上年同期增加32.12%[80]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49.94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34.41%;关联方销售额19.55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13.47%[81]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86.59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38.11%;关联方采购额39.17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17.24%[81] - 研发投入合计31.9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21.99%,资本化比重97.04%[8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42.8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75.03%[88]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118.5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8.61%,较上期期末增加102.77%[89] - 应收票据本期期末数46.6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1.26%,较上期期末增加161.24%[89] - 长期股权投资本期期末数3.0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0.73%,较上期期末减少35.08%[89] - 固定资产本期期末数为7,078,772,929.18元,占总资产比例17.09%,较上期期末变动45.24%,主要系在建工程转固所致[91] - 无形资产本期期末数为6,584,186,712.85元,占总资产比例15.90%,较上期期末变动101.72%,主要系开发支出确认为无形资产增加所致[91] - 应付票据本期期末数为8,309,334,012.31元,占总资产比例20.06%,较上期期末变动237.62%,主要系采用票据结算的应付货款较期初增加所致[91] - 长期借款本期期末数为5,388,580,000.00元,占总资产比例13.01%,较上期期末变动203.13%,主要系本期借入银行借款所致[91] - 少数股东权益本期期末数为4,709,571,348.95元,占总资产比例11.37%,较上期期末变动605.19%,主要系本期少数股东持股比例增加所致[91] - 新能源汽车纯电动乘用车本年累计销量113,860辆,去年累计92,172辆,累计同比增减23.53%;本年累计产量90,808辆,去年累计26,649辆,累计同比增减240.76%[97] - 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为1,451,190.88万元[99] - 报告期末,企业对外股权投资余额为30,401.97万元,较年初减少16,426.68万元,同比减少35.08%[10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公司全年实现销量113,860台,同比增长23.53%,极狐品牌销量81,017台,同比增长169.91%[29] - 享界品牌享界S9连续7个月蝉联40万纯电轿车销量第一,2024年末门店总数增至567家[29] - 极狐品牌2024年累计运营门店数量达320家,单店月销量四季度达39台/店,完成9个海外市场签约[30] - BEIJING品牌对公及对私业务均完成业务目标,对私业务超额达成批发及终端目标[31] - 公司完成滑板平台关键技术立项,启动北极星纯电高端旗舰平台升级工作[31] - 公司搭载800V/5C超充系统,10分钟充电超410公里,车云安全智能预警体系检出率和准确率均≥95%,享界高性能电驱CLTC工况效率达92% [32] - 2024年公司入围国内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名单,成为7家入选的乘用车企业之一 [33] - 2024年公司携手华为推出高端品牌“享界”,首款车型享界S9于8月6日上市,拓展40万元以上高端市场 [35] - 2024年公司完成阿尔法T5等多款主力车型开发投产,覆盖10万元至30万元主流消费市场 [35] - 2024年公司累计实施18次OTA升级,达成率225%,各项目PPM指标同比提升20%以上 [35] - 2024年享界超级工厂100%完成订单式生产交付目标,极狐工厂全年100%满足营销交付需求 [36] - 极狐品牌2024年累计运营门店数量达320家,单店月销量四季度达39台/店,完成9个海外市场签约[30] - ARCFOX极狐S5在2024年第三季度新能源中型车质量排行中排名第一,ARCFOX极狐考拉在2024年年度中型及紧凑型MPV质量排行中排名第二 [37] - 极狐品牌2024年累计运营门店数量达320家,单店月销量四季度达39台/店,完成9个海外市场签约[30] - 极狐APP充电地图接入超90万根公共充电桩,覆盖全国除港澳台外31个省级行政区所有地级行政区 [40] - 公司与宁德时代合作确保动力电池供应与成本优势,与华为携手打造高阶智能驾驶场景应用[72] - 公司与百度、小马智行等合作推进Robotaxi产品及智能驾驶领域合作,基于极狐阿尔法T的自动驾驶车型获多地无人驾驶商业化运营许可[72] - 公司与海纳川股份合作形成竞争性降本能力,优化内部资源配置[72] - 蓝谷麦格纳工厂车身连接和涂胶等关键工序实现100%自动化,具备柔性化生产线,应用多种先进工艺技术[71] 各地区表现 无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年中国经济预计增长5%左右,全球经济增长预计3.3%[109] - 2026年起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退坡(减半征收,税额上限1.5万元),2025年“两新”政策将拉动汽车市场增量超410万辆[110] - 360Wh/kg半固态电池进入应用阶段,全固态电池预计2027年装车,钠离子电池逐步商业化[111] - 2025年动力电池利用率预计仅为48%[113] - 未来五年市场结构逐渐向“433”(纯电40%、混动30%、燃油30%)的方向发展[113] - 2025年汽车出口欧盟加征关税35%、美国加征关税100%[113] - 2025年国内汽车销量预计突破3200万辆,同比增长4%,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1600万辆,同比增长30%,市场渗透率将突破50%[114] - 2025年公司将推动极狐品牌知名度提升进入细分市场第二梯队[124] - 2025年享界结合S9增程版等新车型加速品牌推广[124] - 公司构建享界、极狐阿尔法、极狐贝塔三大产品序列并行发展格局[118] - 公司通过双动力技术拓展布局轿车、SUV等多种车型实现目标市场全覆盖[118] - 享界主打高端品牌,以鸿蒙智行渠道拓展市场;极狐主打中高端,扩张渠道强化新媒体营销[119] - 公司短期内进入低壁垒海外市场,再拓展至高法规要求市场[120] - 公司深耕两套制造运营体系,建设四项核心业务能力打造高效生产制造能力[121] - 公司将完善投融资运作能力,巩固传统银行融资并探索创新融资渠道[126]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加剧、成本控制压力、技术迭代挑战等风险[129][130][131] - 公司应对风险策略包括打造质优价低产品、探索降本机会、提升技术水平等[129][130][132]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注册地址于2018年6月12日由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南路四段1号变更为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东环中路5号12幢[16]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对公司剩余募集资金管理及使用情况的持续督导期间为2023年5月26日至2024年12月31日[19] - 2024年公司利润分配预案为不进行利润分配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6]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5次股东大会、13次董事会、11次监事会会议[134][135] - 公司十一届董事会和监事会于2024年11月29日完成换届选举[135] - 2024年4月26日公司十届二十三次董事会审议通过《2023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未发现重大缺陷[135] - 控股股东于2018年1月签署《关于保证上市公司独立性的承诺函》[136] - 控股股东2018年1月签署的《关于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函》过渡期原于2024年8月23日届满,后延长5年[138] - 2024年5月17日召开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通过多项议案[138] - 2024年8月7日召开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通过选举董事、监事及同业竞争承诺延期等议案[138] - 2024年9月18日召开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通过股东向子公司增资等议案[138] - 2024年11月29日召开2024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通过修订规则、续聘审计机构及选举董事、监事等议案[138] - 2024年12月27日召开2024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通过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额度及部分募投项目变更等议案[138]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合计为1706万元[140] - 魏志刚年初和年末持股数均为251735股[140] - 庞新福年初和年末持股数均为20000股[140] - 代康伟年初和年末持股数均为114194股[140]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年初和年末持股总数均为385929股[140] - 张国富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为150万元[139] - 宋军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为154万元[140] - 郑建明、成波、马静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均为12万元[140] - 陈青波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为23万元[140] - 冯帆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为59万元[140] - 刘观桥自2021年5月至今任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142] - 冷炎自2018年11月至今任公司董事[142] - 胡勇自2021年6月至今任公司董事[142] - 宋军自2021年4月至今任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职工董事,同时任公司副经理、财务总监、职工董事[142] - 郑建明自2021年11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142] - 成波自2021年11月起任公司独立董事[142] - 马静自2021年11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142] - 陈青波自2024年7月至今任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监事、监事会主席,自2024年8月至今任公司监事、监事会主席[142] - 王学权自2021年11月至今任公司监事[142] - 姜艳自2024年11月至今任公司监事[142] - 郭剑于2016年12月至今历任公司纪检相关职务,2021年11月至今任公司职工监事[144] - 高建军于2022年11月至今任公司副总经理[144] - 马磊于2024
北汽蓝谷(600733)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