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曼恩斯特(301325) - 2024 Q4 - 年度财报
曼恩斯特曼恩斯特(SZ:301325)2025-04-28 22:5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69.92万元,同比下降91.01%[8]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6.99亿元,同比增长113.70%[3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23.29万元,同比下降102.31%[3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0亿元,同比下降39.08%[32]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5%,同比下降16.51个百分点[32] - 2024年末资产总额为46.16亿元,同比增长23.63%[32]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8.94亿元,同比下降3.41%[32] - 2024年第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2亿元,较前三季度大幅改善[34]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为3793.21万元,主要包括政府补助1489.41万元和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3373.20万元[39][41]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69,896.25万元,同比增长113.70%[83]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69.92万元,同比下降91.01%[83] - 2024年营业收入合计1,698,962,514.26元,同比增长113.70%[92] - 能源系统类营业收入1,216,777,278.77元,占营业收入比重71.62%,同比增长80,962.02%[92] - 涂布应用类营业收入471,270,251.98元,占营业收入比重27.74%,同比减少40.08%[94] - 境内营业收入1,674,032,384.04元,占营业收入比重98.53%,同比增长110.91%[94] - 涂布应用类产品营业收入为7.87亿元,同比增长61.63%,毛利率为68.40%[98] - 其他产品营业收入为699.75万元,同比增长276.50%,毛利率为67.12%[98] - 境内营业收入为7.94亿元,同比增长64.87%,毛利率为68.03%[98] - 销售量同比增长55.42%至128,822件,生产量同比增长57.44%至139,530件[100] - 库存量同比增长141.53%至18,274件[100] - 专用设备制造业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18.38%至13.20亿元[107] - 能源系统类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8,484.28%,达到1,090,234,274.65元,占营业成本比82.59%[108] - 涂布应用类营业成本同比下降8.58%,为227,197,145.21元,占营业成本比17.21%[108]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91.82%至102,232,036.14元,主要因销售规模扩大[116]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08.27%至92,225,055.73元,主要因经营规模增长[116]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1.22%至120,093,307.02元,主要因研发项目增加[11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从2023年的460,761,776.17元增加到2024年的1,801,025,179.23元,同比增长290.88%[12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从2023年的539,789,425.61元增加到2024年的1,910,934,142.76元,同比增长254.01%[12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9,908,963.53元,同比下降39.08%[13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5,457,489.76元,同比改善86.08%[13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4,381,794.69元,同比下降95.81%[13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02,033,742.08元,同比下降129.97%[130] - 研发人员数量从2023年的442人增加到2024年的501人,同比增长13.35%[125] - 研发投入金额从2023年的70,138,673.39元增加到2024年的120,093,307.02元,同比增长71.23%[126]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从2023年的8.82%下降到2024年的7.07%[126] - 报告期投资额为182,396,642.87元,上年同期为81,660,800.00元,同比增长123.36%[15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锂电核心部件及智能装备业务受供需结构错配影响收入明显承压,储能业务实现技术突破并初步打开市场[6] - 泛半导体业务订单持续增加,储能系统业务收入快速放量[8] - 公司正处于由锂电向泛半导体、氢能、储能等多领域实施平台化战略转型的关键期[6] - 新业务尚处培育阶段,毛利率较低,品牌影响力与规模效应尚未形成[6] - 公司以涂布平台型技术为核心,深耕新能源领域,构建起差异化竞争优势[8]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高精密狭缝式涂布模头,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涂布等领域[23] - 公司涉及锂电行业,涵盖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关键材料[24] - 能源系统类收入占比71.62%,涂布应用类收入占比27.74%[84] - 储能业务中标项目包括中核阿拉尔250MW/1000Mwh项目(合同金额67,600万元含税)和察北管理区300MW/1.2GWh项目(合同金额41,400万元含税)[84] - 公司涂布模头产品已实现进口替代并持续迭代多款新产品,应用于锂电池正负极片涂布工序[58] - 公司氢能系统解决方案已开发20Nm³/h至300Nm³/h的PEM电解槽和制氢系统[58] - 公司储能电池PACK产线重点工序自动化率可达100%[73] - 公司储能系统产品覆盖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全应用场景,并远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58][70] - 公司干法制膜系统适用于固态电池和高能量密度电池(如4680电池)的规模化生产[58] - 公司智能装备系列包含平板涂布系统,可实现涂布程序多段式可调节和自动化清洗[58] - 专用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为7.95亿元,营业成本为2.55亿元,毛利率为67.97%[98] - 能源系统类产品营业收入为150.10万元,营业成本为381.41万元,毛利率为-154.10%[98]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169,896.25万元,其中能源系统类收入121,677.73万元,占比71.62%[111] - 储能业务新增订单超20亿元,包括中核阿拉尔项目(6.76亿元)、察北管理区项目(4.14亿元和4.05亿元)[111] - 锂电池领域合作客户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81] - 泛半导体领域合作客户包括京东方、康佳光电、天合光能等[81] - 储能系统领域合作客户包括中核汇能、中国电建、葛洲坝集团等[81] - 储能电站项目储能成套设备合同金额为40,500万元(含税),报告期内公司累计获得超20亿元的新增订单[85] - 泛半导体板块报告期内累计获得超1亿元的新增订单[86] - 公司业务涵盖新能源、泛半导体、储能、氢能、机器人等领域[186][187] - 公司在锂电领域重点投入固态电池干/湿法制备工艺技术、新一代智能化涂层工艺装备等[187] - 公司在泛半导体领域深化微米级和纳米级精细化涂层工艺关键装备开发[187] - 2024年公司锂电业务规模降低,储能业务规模快速壮大[190] - 公司持续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拓展泛半导体、储能、氢能等非锂电板块商业化应用[192] - 公司储能业务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需投入更多资源进行管理和培育[196] 研发与技术进展 - 公司研发模式坚持工艺引领装备,通过工程中心和实验室深度研究产品制程工艺[62][69] - 公司拥有412项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49项,实用新型专利329项(含德国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82项[78] - 公司储能电池PACK产线重点工序自动化率达100%[79] - 涂布模头等核心部件产品市场份额连续多年排名国内第一[80] - 公司研发投入12,009.33万元,同比增长71.22%,研发人员501人,占总人数比例超30%[87] - 公司共拥有412项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49项,实用新型专利329项(德国专利7项)[88] - 已完成初代高性能制浆设备开发并持续迭代,实现去金属化的规模连续制浆,提升制浆及涂布效率与品质[119] - 氢能涂布实验设备开发进行中,旨在确保催化剂涂层厚度的高精度可控,支撑氢能源PEM/AEM电解水膜电极及燃料电池膜电极技术发展[119] - 真空镀膜设备已完成初代开发并持续迭代,实现纳米量级的精细化涂层技术布局,适用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氢燃料电池等领域[119] - 锂电前段新技术工艺设备研发已完成初代开发并持续迭代,开发适配固态电池生产的前段工艺装备,完善"湿法+干法"双线布局[121] - 自动化生产线开发已完成初代开发(智慧工厂试验线)并持续迭代,采用高效一体化配料、浆料智能调度等技术,提升电芯制程智能化水平[121] - 新型陶瓷材料已完成初代开发并持续迭代,具有高强、高耐磨、耐腐蚀特性,解决金属碎屑混入浆料的痛点[121] - 柔性钙钛矿涂布技术成膜均匀性≤3%[123] 市场与行业趋势 - 锂电行业短期内面临供需结构性失衡、产能扩张节奏放缓、市场竞争白热化等多重挑战[8] - 2024年锂电设备行业市场规模预计降至750亿元左右,动力电池产能利用率可能低于60%[45] - 2024年中国钙钛矿电池新增产能预计达2GW,2030年将达到161GW,渗透率有望达到30%[48] - 2030年全球钙钛矿组件市场空间预计达1816亿元,2024-2030年CAGR约108%[48] - 2030年全球钙钛矿设备新增市场空间预计达830.6亿元,2024-2030年CAGR约80%[48] - 国内面板龙头投资630亿元建设8.6代AMOLED生产线,另一面板大厂投资550亿元建设第8.6代AMOLED生产线[49] - 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总销售额预计达1090亿美元,同比增长3.4%,2025年有望达1280亿美元[50] - 2023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市场份额达34%[50] - 2023年全球先进封装营收为378亿美元,占半导体封装市场的44%,2029年有望增长到695亿美元,CAGR达10.7%[50] - 2024年中国氢气总产能突破4000万吨/年,计划2025年绿氢产能占比提升至10%以上[52] - 2024年中国风电光伏新增装机356.5GW,同比增长21.8%[53] - 2024年中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109.8GWh,同比增长136%[53] - 储能行业面临激烈市场竞争,受原材料价格、客户订单价格及设备验收周期影响[194] - 公司锂电设备业务受下游锂电池产业政策、应用场景及市场需求影响较大[19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2] - 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不存在重大风险[9]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模式组织生产,结合MES系统提升生产管理水平[66][73] - 公司营销模式采用"增量扩张+存量替换"双轮驱动,定制化服务解决客户工艺痛点[63][70] - 公司采购模式严格管理供应商,确保原材料质量及按需交付[65][72] - 公司合计派发现金8,980.63万元(含税),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共计2,389.266万股[90] - 公司计划2025年根据海外市场需求加大出海投资,推进全球化体系建设[189] - 公司2024年启动两期股份回购方案(首期已完成,二期实施中),用于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191] - 公司计划完善长效激励机制,统筹考虑发展、业绩增长与股东回报的动态平衡[191] - 公司募投项目投产后产能快速扩大,但存在市场需求变化导致销售未达预期风险[200]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股票简称为曼恩斯特,股票代码为301325[27]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深圳市坪山区龙田街道竹坑社区第三工业区C区3号厂房101~201[27]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唐雪姣[27] - 公司外文名称为Shenzhen Manst Technology Co., Ltd.,缩写为Manst[27] - 公司网址为www.manst.com,电子信箱为manst-ir@manst.cn[27] - 董事会秘书为彭亚林,证券事务代表为陈诚、徐必玖[28] - 公司联系电话为0755-89369620,传真为0755-89369869[29] - 报告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23]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1,276,874,430.60元,占年度销售总额75.16%[112][114]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合计1,029,300,358.31元,占年度采购总额56.58%[113] - 合并范围新增24家子公司,其中6家为三级以上子公司[109][110] - 公司锂电核心业务市场占有率保持领先,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188] - 公司在德国、日本、中国香港设有全资子公司,德国子公司具备核心部件生产及交付能力[188] - 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68,375.50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4.81%[199] - 公司应收账款金额较高,主要客户为行业龙头企业,信用风险较低[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