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94.51亿元,较2023年增长3.43%[20]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6亿元,较2023年下降25.78%[20]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1亿元,较2023年增长41.62%[20] - 2024年末总资产101.60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3.05%[20]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7.02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4.17%[20]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9.60亿元、19.63亿元、18.94亿元、36.34亿元[24] - 2024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 -9.49万元,2023年为98.80万元,2022年为3.15万元[26] - 2024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612.85万元,2023年为532.10万元,2022年为399.48万元[26]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51亿元,同比增长3.43%[57]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6亿元,同比下降25.78%[57]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1亿元,同比上升41.62%[57]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1亿元[57] - 2024全年研发投入5.07亿元[60] - 2024年营业收入94.51亿元,较2023年的91.38亿元增长3.43% [64] - 软件开发及服务收入24.64亿元,同比增长14.78%;集成解决方案收入39.16亿元,同比下降9.91% [64] - 华北地区收入49.17亿元,同比增长12.01%;华东地区收入19.18亿元,同比下降15.81% [64]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9.60亿元、19.63亿元、18.94亿元、36.34亿元 [68]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毛利率12.94%,较上年同期增加0.01% [69] - 软件开发及服务人工成本83.61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10.16%,同比增长10.42% [71] - 集成解决方案项目实施成本361.02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43.88%,同比下降9.59% [71] - 报告期内营业成本较上年同期增加2.72亿元,增幅3.42% [71] - 主营业务成本中人工成本为9.7041695431亿元,占比11.79%,同比增长9.42%;项目实施成本为72.5759869749亿元,占比88.21%,同比增长2.67%[73]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28.4008077738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为30.05%,关联方销售额占比为0%[74]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34.0838580325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为34.45%,关联方采购额占比为0%[74] - 销售费用为2.9586802793亿元,同比下降1.46%;管理费用为1.9862772503亿元,同比下降5.92%;财务费用为0.3402193609亿元,同比增长13.03%;研发费用为4.6656075864亿元,同比增长2.34%[77] - 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6862人,较2023年的6199人增长10.70%,占比77.15%,较2023年的76.50%提升0.65%[80] - 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495,839,706.16元,较2023年的473,009,301.49元增长4.83%,占营业收入比例5.25%,较2023年的5.18%提升0.07%[80] - 2024年研发投入资本化的金额29,278,947.52元,较2023年的17,124,061.33元增长70.98%,资本化研发投入占研发投入的比例5.90%,较2023年的3.62%提升2.28%[80]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1,661,970,122.30元,较2023年的11,548,759,926.60元增长0.98%[84]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23,263,170.31元,较2023年的7,066,030.00元增长3,059.67%,主要因购买结构性存款[84][85] - 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258,986,224.83元,较2023年的1,023,730,747.59元增长22.98%[84]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217,719,706.50元,较2023年的167,739,142.79元增长29.80%[84] - 投资收益 -4,273,521.51元,占利润总额比例 -3.36%,主要是金融资产分红和权益法确认的投资收益,具有可持续性[86]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1,611,568.00元,占利润总额比例9.12%,主要是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不具有可持续性[86] - 信用减值 -57,507,478.19元,占利润总额比例 -45.18%,主要是计提的应收款项类坏账准备,不具有可持续性[86] - 2024年末货币资金29.1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8.68%,较年初比重增加2.43%[89] - 2024年末应收账款18.9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8.70%,较年初比重减少2.88%[89] - 2024年末存货35.3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4.78%,较年初比重减少0.63%[89] - 2024年末短期借款5.7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5.65%,较年初比重增加3.65%[89] - 2024年末合同负债19.4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9.11%,较年初比重减少4.89%[89] - 2024年末长期借款2.2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21%,较年初比重减少5.98%[8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以“金融科技”和“数字化服务”为业务主线,为金融等客户提供服务[29] - 公司客户主赛道为金融行业,以银行业客户为主[37]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金融行业数字化综合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深耕行业近四十年[40] - 公司产品及服务能满足金融行业客户多方面需求,有深刻行业理解和丰富经验[41] - 公司客群基础良好,覆盖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等众多金融机构[41] - 公司依托金融行业优势,在政企数字化服务行业打下基础并向多领域扩张[41] - 公司将紧抓数字经济机遇,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产品,助力金融数字化转型[38] - 公司软件开发及服务客户以金融行业银行业为主,自有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可覆盖银行业前、中、后台业务体系[45] - 公司智能渠道解决方案为金融行业客户提供智慧化、渠道化解决方案,覆盖国内各大中小银行[46] - 公司集成解决方案以数据中心为场景,围绕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开展创新研发,客户涵盖多行业[47] - 公司IT产品销售及产业互联网业务与头部厂商合作,未来将向渠道内企业赋能[48] - 公司创新业务结合新兴技术,在多领域创新迭代,拓展行业应用信创业务[49] - 公司深耕行业近四十年,累计推出软硬件产品和解决方案1000 +,实施信息系统项目60000 +,服务客户超10000 +[50] - 公司在银行核心应用等细分领域拥有领先地位,设有双总部和多地子公司,有覆盖全国的销售及服务体系[50] - 公司以自有核心技术为基础,形成综合服务能力,在多领域为客户提供数字化服务[51] - 公司连续5年入围IDC全球金融科技公司百强前50位,在IDC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和IDC中国金融云(应用)解决方案市场均排名第4位,多个细分领域位列前三[53] - 公司拥有覆盖全国的销售及服务体系120余个[55] - 公司以金融科技和数字化服务为主线,业务覆盖多领域且有区域、人才等优势[53][54][55][56] - 公司与70余家合作伙伴建立合作,累计完成400余项适配认证[61] - 南天新一代全功能金融智能终端项目已完成开发和各项功能测试及样机验证,目标是推出行业领先的新一代金融智能终端[78] - 数字政府大数据服务平台已发布年度版本,目标是建立政府数据共享与开放体系[78] - 智慧网点数字化平台已发布年度版本,旨在提升银行网点运营效率和客户体验[78] - 泛营销业务平台已发布年度版本,可解决传统营销问题,提升营销效果[78] - 分布式数据迁移平台已发布年度版本,能实现数据高效安全迁移及结构优化[78] - 智能数字资产管理平台构建1+5+N总体架构,打造1个智慧园区平台,赋能5类角色主体,扩展N项功能应用[79] - 银政智慧园区平台采集、汇总、分析集成全省开发区、自由贸易实验片区和综合保税区的各类数据[79] - 渠道一体化平台优化升级,适配云原生,统一封装自助与柜面渠道基础能力[79] - 适应多业务场景的AI助手技术底座平台支持多场景智能应用落地,如客服 - 客户查询AI助手等[79] - 企业级文件安全传输平台支持集中式、分布式、实时和定时文件传输[79] - 智能数字资产管理平台实现银行数字资产从分散存储向集中管理转型[79] - 银政智慧园区平台为园区内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推动园区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79] - 渠道一体化平台构建可复用的一体化开发体系与用户中心,助力客户提升渠道协同效率[79] - 适应多业务场景的AI助手技术底座平台支持金融业务场景创新应用解决方案快速实现[79] - 企业级文件安全传输平台解决传统FTP等方式在效率、安全性和监管合规方面的不足[79] 各地区表现 - 华北地区收入49.17亿元,同比增长12.01%;华东地区收入19.18亿元,同比下降15.81% [6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将在数据中心体系等方面寻求“数字云南”及新基建订单[107] - 公司积极拓展非金融市场,重点拓展交通、能源等非金融行业[105] - 公司聚焦深化改革,围绕“科改示范行动”等构建现代企业制度[108]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以393,617,825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9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4] - 公司股票代码为000948,上市于深圳证券交易所[15]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徐宏灿,注册地址邮编为650000,办公地址邮编为650041[15] - 董事会秘书为赵起高,证券事务代表为沈硕、尹保健[16] - 2018年11月8日,工投集团接收南天集团持有的64,367,006股股票(占总股本26.10%)的无偿划转[18] - 2019年2月1日,股份过户完成,工投集团直接持有87,237,219股股份(占总股本35.38%),成为控股股东[19] - 南天集团持有1,914,025股股份(占总股本0.78%)[19] - 公司控股股东由南天集团变为工投集团,实际控制人仍为云南省国资委[19] - 公司需遵守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要求[29] - 2024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左右,数字产业发展显著[36] - 到2027年底基本建成与数字经济发展高度适应的金融体系[35] - 到2027年金融“五篇大文章”发展取得显著成效[35] - 公司连续5年入选IDC全球金融科技公司百强且位列前50,入选《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份额,2023》位居第四,连续19次入选“中国方案商营收百强”位列第11 [42] - 公司深耕行业信息化、数字化近四十年,以“金融科技”和“数字化服务”为业务主线,构建了数字化服务体系[43] - 公司是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获多项资质与认证,技术应用形成业务体系[52] - 公司在国务院国资委专项评估中获“优秀”等级[62] - 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累计接听投资者电话超100次[115] - 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回复投资者互动易问询90余条[115] - 金融信息化领域竞争加剧,公司面临市场竞争风险[110]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人才竞争激烈,公司存在人才流失风险[111] - 新兴技术发展快,公司若技术更新慢可能影响竞争力[112] - 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公司面临经济环境风险[114] - 2024年5月13日通过网络平台与参加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交流公司发展等问题[115] - 公司未发生单独或合并持有有表决权股份总数10%以上股东请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情形,也无因监事会提议召开的股东大会[118] - 董事会下设审计、战略、提名、薪酬与考核、风险与合规管理5个专门委员会[119] - 公司指定《证券时报》等中国证监会指定报纸及巨潮资讯网为刊登公告和披露信息的媒体[121] - 公司治理实际状况与相关规定不存在重大差异[122] - 公司在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等方面与控股股东完全分开,相互独立[123] - 公司拥有独立管理的研发、采购、销售系统和生产经营场所,业务独立[123]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未在控股股东等关联企业任职、领薪,人员独立[123] - 公司与控股股东产权、机构、财务均独立,无违规占用资金等情况[125] - 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5.17%,于2024年2月5日召开,2月6日披露决议[126] - 2023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6.02%,于2024年5月7日召开,5月8日披露决议[126
南天信息(000948)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