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德方纳米(300769) - 2024 Q4 - 年度财报
德方纳米德方纳米(SZ:300769)2025-04-29 00:0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孔令涌,股票代码为300769[20] - 公司注册地址为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福光社区留仙大道3370号南山智园崇文园区1号楼1001,于2020年5月18日变更[20] - 董事会秘书为何艳艳,证券事务代表为苗少朋,联系电话均为0755 - 26918296[21]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为深圳证券交易所https://www.szse.cn/[22]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有《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及巨潮资讯网(https://www.cninfo.com.cn)[22]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公司董事会办公室[22] - 报告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1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1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38亿元[4] - 2024年营业收入76.13亿元,较2023年的169.73亿元减少55.15%[24]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38亿元,较2023年的-16.36亿元增长18.25%[24]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3亿元,较2023年的59.93亿元减少97.61%[24] - 2024年末资产总额为178.09亿元,较2023年末的207.35亿元减少14.11%[24]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5.45亿元,较2023年末的71.24亿元减少22.16%[24]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8.92亿元、24.49亿元、21.90亿元、10.83亿元[26] - 2024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1028万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039万元[30] - 2024年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损益为4203万元[30]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扣除金额为2.07亿元,扣除后金额为74.06亿元[24]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1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38亿元,亏损同比缩窄[75] - 2024年营业收入76.13亿元,同比减少55.15%;2023年为169.73亿元[86] - 锂电池材料制造2024年营收74.06亿元,占比97.28%,同比降56.26%;其他行业营收2.07亿元,占比2.72%,同比增379.04%[86] - 磷酸盐系正极材料2024年营收73.61亿元,占比96.69%,同比降56.48%;其他产品营收2.52亿元,占比3.31%,同比增337.81%[86] - 华东区2024年营收21.79亿元,占比28.62%,同比降50.14%;华南区营收5.48亿元,占比7.20%,同比降87.27%;中西部营收48.64亿元,占比63.89%,同比降41.22%;其他地区营收0.22亿元,占比0.29%,同比降10.90%[86]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业务2024年营收73.61亿元,营业成本77.00亿元,毛利率 -4.60%,营收同比降56.48%,成本同比降54.35%,毛利率同比降4.88%[88] - 锂电池材料制造直接材料2024年金额63.69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82.11%,同比降57.91%[92] - 销售费用为3422.166409万元,较上期减少9.98%[96] - 管理费用为3.1641497372亿元,较上期减少26.77%[96] - 财务费用为1.7918999681亿元,较上期减少30.89%[96] - 研发费用为2.4829314157亿元,较上期减少55.05%[96] - 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345人,较2023年的412人减少16.26%,占比8.59%,较2023年的8.51%增加0.08%[98] - 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248,293,141.57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26%;2023年投入552,341,508.31元,占比3.25%;2022年投入432,362,468.12元,占比1.92%[99]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5,845,091,630.67元,较2023年的15,532,293,449.80元减少62.37%[99]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3,079,360.69元,较2023年的5,993,449,336.77元减少97.61%,主要因原材料和产品价格下降致营收下降[99][100]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5,674,697,885.44元,较2023年的3,301,092,719.50元增加71.90%[99] - 2024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50,648,346.19元,较2023年的 - 3,345,907,950.21元增加131.40%,因收回理财产品和减少工程支出[99][100] - 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773,919,707.74元,较2023年的4,518,494,216.34元减少38.61%[99] - 2024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279,614,207.11元,较2023年的 - 2,888,899,854.49元增加55.71%,因偿还借款减少[99][100]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86,138,279.91元,较2023年的 - 241,297,115.28元增加64.30%,因偿还借款较少[99][100] - 投资收益41,953,185.64元,占利润总额 - 2.37%;资产减值 - 670,007,535.08元,占比37.88%等[103] - 2024年末货币资金30.36亿元,占总资产17.05%,较年初比重增加3.24%[105] - 2024年末应收账款15.94亿元,占总资产8.95%,较年初比重减少2.06%[105] - 2024年末存货9.81亿元,占总资产5.51%,较年初比重增加1.43%[105] - 2024年末短期借款17.46亿元,占总资产9.81%,较年初比重增加4.06%[105] - 2024年末长期借款18.10亿元,占总资产10.16%,较年初比重减少4.31%[105] - 报告期内金融资产小计期末数为4.49亿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663.94万元[107] - 报告期投资额43.14亿元,上年同期投资额71.85亿元,变动幅度为-39.96%[111] - 年产11万吨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本报告期投入3.07亿元,累计实际投入25.81亿元,进度95.36%[113] - 年产8万吨纳米磷酸铁锂项目本报告期投入2.23亿元,累计实际投入18.27亿元,进度91.19%[113] - 截至报告期末资产权利受限合计账面价值27.46亿元[109][110] - 境内外股票(天齐锂业)最初投资成本为1016587933.77元,期初账面价值为561532544.16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 - 241712767.59元,报告期损益为17447611.16元,期末账面价值为319819776.57元[116] - 期权初始投资金额为6.7万元,期初金额为6.7万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356.29万元,报告期内购入金额为617.14万元,报告期内售出金额为974.29万元,期末金额为14.27万元,期末投资金额占公司报告期末净资产比例为0.00%[118] - 远期外汇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 - 540.64万元,期末金额为 - 540.64万元,期末投资金额占公司报告期末净资产比例为 - 0.10%[118] - 期货初始投资金额为3119.51万元,期初金额为3119.51万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2730.1万元,报告期内购入金额为176428.01万元,报告期内售出金额为174287.83万元,期末金额为2977.6万元,期末投资金额占公司报告期末净资产比例为0.54%[118] - 衍生品投资合计初始投资金额为3126.21万元,期初金额为3126.21万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2545.75万元,报告期内购入金额为177045.15万元,报告期内售出金额为175262.12万元,期末金额为2451.23万元,期末投资金额占公司报告期末净资产比例为0.44%[118] - 公司报告期内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实际损益为3211.07万元[118] - 2022年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319,999,999.99元,净额316,125,650.47元[122] - 报告期内公司投入募集资金14,367.51万元,累计投入305,528.80万元[122] - 募集资金使用比例为96.65%,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为0,比例为0.00%[122] - 截至报告期末,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为13,555.04万元,存放于专户和用于现金管理[122] - 年产11万吨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承诺投资230000万元,累计投入219011.14万元,投资进度95.22%,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变更为2025年6月[124]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承诺投资86125.65万元,累计投入86517.66万元,投资进度100.46%[124] - 承诺投资项目小计承诺投资316125.65万元,累计投入305528.8万元[124] - 超募资金投向金额为0,投资进度0.00%[124] - 2022年9月20日,公司使用2021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中的599721703.05元置换先期投入的自筹资金[12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尚未使用的2021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余额为13555.04万元,其中12555.04万元存放于监管账户,1000万元为大额存单[12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主要产品磷酸盐系正极材料产量23.66万吨,同比增长15.31%,销量22.57万吨,同比增长5.52%[4] - 公司主要产品为纳米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和补锂增强剂,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等行业[34] - 公司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核心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上游是锂矿等原材料,下游是锂离子电池厂商[44]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锂离子电池制造,最终用于新能源汽车及储能等领域[47] - 公司主要产品为纳米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及补锂增强剂[48] - 公司采用独创“自热蒸发液相合成法”生产纳米磷酸铁锂,产品性能优异,有突出竞争优势[49] - 公司针对动力和储能领域痛点需求,分别推出新型号纳米磷酸铁锂产品[49] - 面向动力领域的纳米磷酸铁锂新产品满足下游客户快充和高容量需求[49] - 面向储能领域的纳米磷酸铁锂新产品可实现万次以上循环寿命,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50] - 2024年中国正极材料出货量335万吨,同比增长35%,磷酸铁锂材料出货246万吨,同比增长49%,占比近74%[41] - 磷酸锰铁锂理论能量密度较磷酸铁锂提升15%-20%,具有高能量密度、优异低温性能、高安全性和低成本优势[51] - 公司采用自主研发工艺解决磷酸锰铁锂产业化难题,产能规模领先且已开启商业化应用[52] - 公司补锂增强剂可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循环性能等多种电化学动力学性能[53] - 公司补锂增强剂具有高适配性、高补锂效率、多功能性和高性价比特点,产品性能和产业化进度领先[55] - 公司纳米磷酸铁锂产能达26.5万吨/年[72] - 公司磷酸锰铁锂产能达11万吨/年,为全球最大[72] - 公司补锂增强剂产能达5000吨/年[72] - 公司建立了较为完整的锂离子电池材料制备技术开发体系,掌握关键工艺技术[65] - 公司纳米磷酸铁锂导电性好、内阻低,产品性能领先,第四代高压实密度产品已批量出货[68] - 公司在磷酸锰铁锂及补锂增强剂材料开发取得突破并产业化量产[68] - 公司与锂离子电池行业领先企业形成长期合作关系,还与下游龙头客户合资建厂[71] - 公司是国内第一家将纳米技术应用于制备磷酸铁锂的企业,补锂增强剂产品是全球首个实现量产的正极补锂材料[72] - 公司主要产品磷酸盐系正极材料产量23.66万吨,同比增长15.31%,销量22.57万吨,同比增长5.52%[75] - 公司11万吨磷酸锰铁锂产能投入使用,第一代产品已批量装车,第二代验证进展顺利,磷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