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圣湘生物(688289) - 2024 Q4 - 年度财报
圣湘生物圣湘生物(SH:688289)2025-04-29 00:2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4.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78%[2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23%[2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2.25%[2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0.34%[22]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47元/股,同比下降24.19%[23]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34元/股,同比增长183.33%[23] - 营业收入为1,458,061,552.96元,同比增长44.78%[108][110] - 营业成本为322,054,954.12元,同比增长12.35%[108][110] - 销售费用为499,820,112.75元,同比增长39.45%[108] - 研发费用为277,685,929.66元,同比增长41.48%[10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4,447,856.11元,同比增长530.34%[108] - 体外诊断行业营业收入为1,423,921,050.90元,毛利率78.58%,同比增长43.67%[112] - 诊断试剂营业收入为1,274,220,439.77元,毛利率88.02%,同比增长62.69%[112] - 境内营业收入为1,360,806,190.24元,毛利率79.21%,同比增长47.63%[112] - 核酸检测试剂销售量为116,352,313人份,同比增长50.87%[115] - 直销模式营业收入为178,702,207.95元,毛利率80.37%,同比增长19.14%[113] - 诊断试剂直接材料成本本期金额为128,362,732.91元,占总成本比例84.10%,同比增长80.03%[118] - 诊断试剂其他费用本期金额为15,327,889.00元,占总成本比例10.04%,同比增长45.35%[118] - 诊断仪器直接材料成本本期金额为90,791,328.45元,占总成本比例92.16%,同比下降21.45%[11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HPV产品发货人份数同比增长近50%[35] - 公司收购中山海济100%股权,布局生长激素领域[39] - 在欧洲市场整合法国代理商业务及团队,增强西欧市场竞争力[40] - 在非洲自主研发的猴痘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取得进展[40] - 公司自主研发传染病防控、妇幼健康等产品1,000余种,可提供检测服务2,200余项[93] - 化学发光技术平台配套试剂13,000.00万元,层析平台配套试剂3,891.02万元[88] - 高通量基因测序仪SansureSeq 1000于2025年1月获得三类医疗器械证书[73] - 电化学发光平台心肌、炎症和性激素等系列产品已进入市场销售[75] - 单人份化学发光仪器及60余种发光试剂获得CE证书,已在国外多个国家销售[76] - 公司在呼吸道感染、肝炎防控领域的产品市场占有率领先[101] 各地区表现 - 公司产品和方案已服务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97] - 公司海外子公司覆盖印尼、法国、英国、菲律宾、美国、加拿大等重点国家[97] - 境外资产规模为266,931,674.70元,占总资产比例3.10%[136] - 公司在塞拉利昂启动国家级宫颈癌HPV筛查项目填补当地高精度筛查空白[4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自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10次总金额超22亿元并计划未来三年每年分红不低于3亿元[48] - 公司累计注销已回购股份907万余股以提升每股收益[48] - 公司实控人累计增持股份约1.5亿元[48] - 公司2024年引入海内外知名院校博士近20名强化人才队伍[43] - 公司严格遵循《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构建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相互制衡的治理体系[156] - 公司持续优化库存周转率,强化供应链全链条管理[154] - 公司通过股权激励计划实施,累计向董事及高管授予股份超过200,000股[160] - 圣湘生物将深入推进"二次创业",夯实"诊疗一体化"战略布局,努力在1-3个细分领域做到全球前三[150] - 公司计划在2025年聚焦七大工作重点,包括数智平台建设、国内业务、国际业务、研发创新和生态打造[151][152][153] 研发投入与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4.79%,同比增加1.39个百分点[23]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9037.31万元人民币[26] - 2024年度研发总投入36,138.49万元,同比增长53.36%,占营业收入比例达24.79%[34] - 报告期内新获国内外注册准入证书200余项,累计已取得1,600余项[34]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581人,占总人数比例24.77%,研发人员薪酬合计11,790.93万元,平均薪酬20.29万元[90] - 研发投入总额为361,384,880.77元,同比增长53.36%,占营业收入比例达24.79%[79][80] - 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23.16%,同比增加6.45个百分点[79][82] - 报告期内新增发明专利30个,累计发明专利139个[78] - 新增实用新型专利110个,累计实用新型专利287个[78] - 新增软件著作权35个,累计软件著作权90个[78] - 隐私计算技术可在1秒内完成一条蛋白质序列分类任务,获2024年iDASH国际隐私计算竞赛全球第一名[73] - 公司2015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77] - 公司获批国家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等10余个国家和省级重大创新平台[92] - 公司承担国家级和省级重大项目60余项,填补国内行业多项空白[92] 社会责任与公益 - 公司累计捐赠4亿余元现金及物资用于国内外公共卫生事件、民生工程等公益慈善活动[47] - 公司向全国300余家医疗机构捐赠超10万人份HPV检测试剂助力宫颈癌早筛[47] 行业趋势与市场分析 - 全球47%人口缺乏关键诊断检测,81%低收入国家人口无法获得简单诊断检测[60] - 中国拥有PCR实验室的医疗机构超1.3万家,核酸检测基础能力建设已成规模[67] - 2024年末中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9.2万个,其中医院3.9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04.0万个[69] - 中国健康管理市场规模已超过2万亿,预计2028年将突破3万亿[70] - 分子诊断成为IVD增速最快的细分领域,在精准医疗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67] - AI人工智能技术可用于体外诊断的多个环节,如样本分析、数据处理、诊断结果预测等[68] - 分子POCT产品具有集成化、小型化等优点,应用场景极为丰富,包括基层医疗机构和大医院[70] - 国内企业进口替代提速,生产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成为国内IVD发展新趋势[66] - 2024年全国流行性感冒发病数达150.98万人,全球呼吸道病原体诊断市场规模2019年为719.2亿元人民币,预计2026年增至1,294.3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8.76%[84] - 2024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达13.4亿人次,同比增长15.9%[84] - 2024年全球血液筛查市场规模约为182.1亿元人民币,预计2032年达213.2亿元人民币[85] - 中国血液核酸筛查市场规模已接近85.5亿元人民币,年增长率约3.5%[85] - 2024年中国全年手术量达7,000万次,血液透析患者超220万人次,内镜检测近1.2亿人次[85] - 血源传染病核酸检测潜在市场规模超170亿元人民币[85] - 2024年中国宫颈癌新发病例约13.5万例,HPV检测适龄筛查人群超4亿人,潜在市场规模超70亿元[85] - 中国计划2025年适龄妇女HPV筛查率达50%,2030年达70%[85] - 中国生殖道感染相关病原体核酸检测潜在市场空间超60亿元人民币[86] - 中国一般人群乙肝流行率约为6.1%,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约8600万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3000万例[86] - 2024年全球乙肝诊断率约为3%,治疗率约为17%,与"健康中国2030"目标的诊断率90%和治疗率80%存在较大差距[86] - 2024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约为1169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6年增长至2907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19.1%[86] - 2024年中国基因测序市场规模约为175亿元人民币,占全球市场的10.13%,预计到2026年增长至300亿元人民币,CAGR为21.6%[86] - 中国提取及自动化系列产品市场规模达30-40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30年可达到90-100亿元人民币[87] - 中国每年恶性肿瘤所致的医疗花费超过2200亿元人民币[87] - 2024年中国癌症早筛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85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30年增长至5000亿元人民币,CAGR为36%[87] - 2024年全球药物基因组学技术/治疗诊断/伴随诊断市场规模约为1200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3000亿元人民币[87] - 2024年中国药物基因组学技术/治疗诊断/伴随诊断市场规模约为175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420亿元人民币[87] - 2023年我国免疫诊断市场规模达30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