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阿特斯(688472) - 2024 Q4 - 年度财报
阿特斯阿特斯(SH:688472)2025-04-29 00:2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为461.65亿元,同比下降10.03%[24]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47亿元,同比下降22.60%[24]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30亿元,同比下降70.49%[24]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29.02亿元,同比增长6.93%[24]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61元/股,同比下降28.24%[25]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15%,同比下降7.05个百分点[25]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86%,同比增加0.49个百分点[25] - 公司2024年度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337,135,626.45元,每10股派发0.9341元[6] - 2024年度现金分红和回购金额合计903,338,047.92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40.20%[6] - 2024年度股份回购金额为566,202,421.47元[6]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达到461.6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47亿元,扣非净利润为22.26亿元[35]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2.12亿元[29] - 2024年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20.35亿元,当期变动影响利润1396.98万元[30]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2亿元,主要由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27] 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为392.41亿元,同比下降11.39%[166] - 销售费用为11.07亿元,同比上升22.53%[166] - 研发费用为8.57亿元,同比上升21.67%[166] - 光伏组件直接材料成本为189.72亿元,占总成本比例69.06%,同比下降34.03%[174] - 光伏组件运输费用为22.41亿元,占总成本比例8.16%,同比上升35.46%[174] - 储能系统设备材料成本为57.67亿元,占总成本比例85.64%,同比上升342.40%[175] - 单晶硅片非硅成本同比下降19.8%,拉晶环节电费占硅片全工序成本比例5.5%,切片环节电费占比2.9%[19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光伏组件全球出货量达31.1 GW,储能业务出货量6.5GWh,同比增长超500%[35] - 光伏组件收入为314.83亿元,同比下降25.62%,毛利率减少2.95个百分点[170] - 光伏储能系统收入为97.3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20.76%,毛利率增加13.74个百分点[170] - 组件销售量为31,079MW,同比增长1.17%[172] - 储能销售量为6,578MWh,同比大幅增长496.96%[172] - 光伏行业营业成本为385.85亿元,占总成本比例98.33%,同比下降10.65%[174] - 电池组件境内营业收入98.91万元,境外营业收入2,716.19亿元,境外收入同比增长11.92%[200] - 单晶硅棒产量16.2GW,产能利用率65%;单晶硅电池产量30.9GW,产能利用率64%[195] 各地区表现 - 北美市场光伏出货量同比增长93%,工商业和大规模电站市占率分别提升88%和56%[38] - 欧洲市场出货量保持海外前三,东南亚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83%,工商业渠道销售规模同比上涨147%[38] - 拉美市场户用渠道销售市占率增长46%,日韩市场增长56%,中国市场户用渠道市占率增长170%[38] - 境内收入为96.04亿元,同比下降36.6%,毛利率减少9.02个百分点[171] - 海外销售收入占比长期超过70%[147] - 公司在泰国、美国、越南等国家设有或规划生产基地,境外设有超20家销售公司,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14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预计2025年大型储能业务出货规模将增至11-13GWh[35] - 储能业务已签署合同订单金额达32亿美元,潜在订单储备约79 GWh[4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潜在储能订单储备达79 GWh[148] - 预计2025年末拉棒、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产能将分别达到33吉瓦、37吉瓦、36.2吉瓦和61吉瓦[152] - 公司N型Topcon组件产能爬升不及预期可能影响毛利率[153] - 境外收入受贸易政策、汇率波动等因素影响显著[153] - 光伏行业产能全面过剩,价格恶性竞争导致企业普遍亏损[155] - 主要市场宏观经济或光伏政策变动可能对需求造成重大影响[156] - 原材料价格波动(如硅料、玻璃、胶膜)可能挤压盈利空间[152] 技术研发与创新 - 公司研发投入85,664.73万元(扩展口径195,034.85万元),同比增长21.67%(扩展口径23.16%)[48] - 公司累计申请专利4,890项,维持有效专利2,300项,其中境内发明专利376项,境外发明专利16项[48] - 公司自研储能系统SolBank3.0通过UL9540A测试,功率和能量达2.5MW/5MWh,可利用率提升至98%[44] - TOPCon电池量产效率提升至26.5%,良率超98.3%,研发最高效率达27.45%,组件功率最高可达740W[50] - HJT电池中试平均效率27.1%(研发效率超27.4%),电池良率99%[51] - 钙钛矿与HJT两端叠层电池小面积效率达到32%,正在进行商业化尺寸开发[51] - 切片技术实现48拼棒切割,碳钢28线叠加100微米薄片提升每公斤出片数[50] - 研发人员1,224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7.75%[57] -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31.97万元,同比增长15.2%[145] - 研发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64.3%[145] - 公司维持有效专利2,300项,其中境内专利2,235项[146] - 2024年新增发明专利150个,获得84个,累计发明专利1271个[127] - 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为195,034.85万元,同比增长23.16%[130] - 费用化研发投入856,647,263.53元,同比增长21.67%[131]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1.86%,同比增加0.49个百分点[131] 产品与产能 - 公司光伏组件出货量连续15年全球名列前茅[102] - 公司在中国大陆、东南亚、美国等地设有光伏组件全产业链生产基地[92]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订单生产模式[92] - 公司光伏组件销售网络覆盖逾百个国家[93] - 公司N型TOPCon电池已实现大规模量产,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和组件功率行业领先[103] - 公司国际化团队超3,300人,覆盖12种语言,在8个国家与地区实现产能部署[103] - 公司大型储能系统累计出货突破10GWh,SolBank3.0系统容量达5MWh,能量密度提升60%[104][110] - 公司储能业务具备年产能20GWh能力[92] - 单晶硅棒产量16.2GW,产能利用率65%;单晶硅电池产量30.9GW,产能利用率64%[195] - 晶体硅电池组件量产平均功率TOPCon 210*210片组件670W,研发最高功率733.9W[191] - 晶硅电池量产平均转换效率TOPCon N型26.5%,HJT 27.1%;研发最高转换效率TOPCon N型27.45%,HJT 27.40%[191] 行业与市场环境 - 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达599GW,同比增长35%[98] - 2024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量达277.6GW(交流),同比增长28%[98] - 2024年美国光伏新增装机49.4GW,同比增长32%[98] - 截至2024年末全球硅料、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产能分别达1539GW、1260GW、1310GW和1446GW[99] - 2024年全球新增大型储能装机134GWh,较2023年增长70.1%[101] - 光伏行业产能全面过剩,价格恶性竞争导致企业普遍亏损[155] - 主要市场宏观经济或光伏政策变动可能对需求造成重大影响[156] - 原材料价格波动(如硅料、玻璃、胶膜)可能挤压盈利空间[152] - 美国第三次双反终裁税率中,东南亚四国反倾销税率范围0%-271.28%,反补贴税率范围14.64%-3403.96%[157] - 公司泰国生产基地面临的双反终裁税率高达375.19%[157] - 美国"201"关税从2018年的30%逐年降低,2024年调整为14.25%[159] - 美国"301"关税从25%提高到50%[159] - 特朗普政府对华加征关税从10%调高至20%,后进一步提高至125%[160] - 中国出口至美国的光伏产品可能面临高达200%甚至更高的综合关税[161] - 公司在美国设立的工厂从中国采购的设备可能面临145%的关税[161] - 美国UFLPA法案要求光伏产品提供全产业链溯源证明[161]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Qu(瞿晓铧)先生及其配偶Zhang(张含冰)女士[14] - 控股股东为Canadian Solar Inc.(CSIQ),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14] - 公司中文名称为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阿特斯,外文名称为CSI Solar Co.,Ltd.[18]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XiaohuaQu(瞿晓铧),注册及办公地址均为苏州高新区鹿山路199号[18] - 公司A股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简称为阿特斯,股票代码为688472[21] - 公司董事会秘书为许晓明,证券事务代表为包时清、章理琛,联系方式统一为0512-68966968[19] -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媒体包括《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等五家主流财经媒体[20] -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的状态为"否"[5] -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5] - 公司总股本为3,688,217,324股,扣除回购专户股份79,014,600股后参与分配股数为3,609,202,724股[6] - 2024年召开股东大会3次、董事会6次、监事会5次,发布临时公告85份、定期报告4份[58] - 实施两轮5-10亿股份回购计划以增强投资者信心[59] - 全年接待机构投资者调研300余次,覆盖近2,000家机构投资人[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