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业绩承压,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净利润同比减少[3] - 2024年营业收入118.55亿元,较2023年的166.28亿元减少28.71%[2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6亿元,较2023年的17.75亿元减少83.88%[21]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33.11亿元、24.41亿元、33.59亿元、27.43亿元[23]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5.65亿元、 - 1.05亿元、1.49亿元、 - 3.22亿元[23]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 - 7414.42万元,2023年为5005.62万元,2022年为6174.05万元[28] - 2024年设备制造销售量6564台,较2023年的9094台同比减少27.82%[76] - 2024年设备制造生产量6076台,较2023年的11403台同比减少46.72%[76] - 2024年设备制造原材料成本5597671653.84元,占营业成本比重72.62%,较2023年比重下降6.07%[78] - 2024年销售费用362399441.92元,较2023年的451033391.27元同比减少19.65%[81] - 2024年管理费用1085783606.89元,较2023年的1004674747.97元同比增加8.07%[81] - 2024年财务费用 -12248044.58元,较2023年的 -39418167.53元同比减少68.93%[81] - 2024年研发费用1670731274.71元,较2023年的1675617170.06元同比减少0.29%[81] - 投资收益为 - 1703.62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 - 15.18%;资产减值为 - 5.04亿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 - 449.31%[90] - 营业外收入为2860.31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25.48%;营业外支出为1.23亿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109.94%[90]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20.74亿元,较2023年的166.69亿元减少27.57%[87]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5.67亿元,较2023年的 - 8.63亿元减少81.64%[87]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5.99亿元,较2023年的29.51亿元减少45.80%[87] - 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48.84亿元,较2023年的2.52亿元增加1840.35%[87] - 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为4512人,较2023年的4917人减少8.24%,占比从25.71%提升至30.03%[85] - 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为16.7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4.14%,2023年分别为17.74亿元和10.67%[86] - 2024年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为510.69万元,占研发投入比例为0.30%,2023年分别为9794.80万元和5.52%[8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锂电池智能装备业务营收76.89亿元,同比下降39.18%,毛利率提升至38.94%[62] - 2024年智能物流系统业务营收18.67亿元,同比增加30.49%,毛利率提升至21.05%[62] - 2024年光伏智能装备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7.31%,3C智能装备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5.81%[62] - 锂电池智能装备收入76.89亿元,同比减少39.18%;智能物流系统收入18.67亿元,同比增长30.49% [73] - 设备制造业务毛利率34.98%,同比减少0.62%;锂电池智能装备毛利率38.94%,同比增加0.25% [75] - 智能物流系统毛利率21.05%,同比增加14.17%;出口业务毛利率39.32%,同比增加23.17% [75] 各地区表现 - 华东地区收入37.13亿元,同比减少48.53%;东北地区收入1.71亿元,同比增长4389.93% [7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5年发展战略围绕“卓越运营”“稳步增长”“敏捷创新”三大战略展开 [120] - “卓越运营”要确保产品卓越性,实现价值链高效运作与成本结构优化,在相关领域实现三重领先 [120] - “稳步增长”要强化核心竞争力,明确业务布局,开展相关多元化拓展 [120] - 公司面临宏观经济及产业政策波动、应收账款回款、存货跌价、商誉减值、汇率波动、规模扩张引发的管理、新产品研发等风险[121][122][123][124][125][126][127]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1,554,889,537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6元(含税),送红股0股,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0股[5] - 公司股票简称先导智能,代码300450[17] - 公司法定代表人是王燕清[17] - 公司注册地址为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新锡路20号(经营场所:无锡市新吴区新洲路18号),2020年8月变更[17] - 董事会秘书是姚遥,证券事务代表是朱琦[18]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为深圳证券交易所(http://www.szse.cn)[19]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为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19] -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是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签字会计师为郭海龙、周一惠[20] - 2024年下半年全球锂离子电池智能设备市场反弹至333亿元,环比上半年增长28.0%[31] - 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总体销量达1823.6万辆,同比增长24.4%[32] - 2024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达1051.2GWh,同比增长21.5%,中国动力电池出口量为133.7GWh,同比增长5.0%[32] - 2024年全球钠电池出货量达3.6GWh,同比增长260%[33] - 2024年新增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约101GWh,全国累计装机规模达168GWh,较2023年底增长超130%;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369.8GWh,同比增长64.9%[34] - 2024年全球3C电池出货量66.9GWh,同比增长6.9%;预计2025年超70GWh,同比增长5.8%[35] - 2024年国内光伏发电装机278GW,同比增长28%[36] -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12.2亿部,同比增长7%;笔记本电脑出货量达2.037亿台,同比增长5%;AI智能眼镜销量达152万副,预计2025年达350万副,同比增长230%[37] - 截至2024年12月25日,《氢界》收录地方氢能政策556项,较2023年增加105项;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89个,较2023年增加30个,合计规模1145.4兆瓦;建成运营加氢站540座,较2023年底增加66座[40] - 2024年按订单价值计,公司是全球最大新能源智能装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占全球市场9.1%份额,较2023年增长3.3个百分点[41] - 2024年公司锂电池智能装备占全球市场份额22.4%,占中国市场份额34.1%;锂电池智能物流装备占全球市场份额23.8%[41] - 公司用于光伏组件制造的XBC高速串焊机按出货量在全球光伏智能装备提供商中排名第一[42] - 公司业务涵盖锂电池、光伏、3C等智能装备及智能物流系统、汽车智能产线、氢能装备、激光精密加工装备等领域,能提供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43] - 公司提供锂电池、光伏、3C、智能物流、汽车、氢能、激光精密加工等多领域智能装备及解决方案[44][45][46][47] - 公司研发前与下游客户紧密合作,项目组负责多项工作并积累经验[49] - 公司根据生产计划分批采购物料,核心部件供应商稳定[50]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模式,推进产品标准化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52] - 公司销售模式为订单直销,参加展会开发客户资源[53] - 公司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国际化布局、平台型布局、技术实力等方面[54] - 公司2018年开启全球化步伐,在14个国家或地区设立18家境外分子公司[54] - 公司在欧洲建立技术能力中心、交付中心和物流中心仓[54] - 公司与大众、奔驰等全球知名企业合作并成功交付项目[54] - 公司借助与国内龙头客户的合作,巩固海外市场先发优势[54] - 公司近年来研发投入占营收超10%,报告期内获授权专利技术527项,其中发明专利205项,实用新型专利314项,外观设计专利8项,累计获国家授权专利2830项[56] - 公司坚持自主研发与生产制造双驱动,是具有100%自主知识产权的锂电整线解决方案服务商[56] - 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打造研发体系,独创模块化研发方法缩短产线转换周期[57] - 公司通过改进生产工艺、优化整线方案、推动数智融合实现降本增效[58] - 2024年公司推出全固态整线解决方案,固态及干法电极设备已发货至欧美、日韩并获认可[67] - 光伏组件串焊设备单设备精度达0.02mm、单机产能突破12000pcs/h,TOPCon电池转换效率≥26.5%,整线效率可提升近0.8% [68] - 2024年公司打造的自动化电解槽工厂投产,达产后每年可生产超2GW的PEM电解槽[69] - 公司有机器人自动轨迹规划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低成本高效率燃料电池膜电极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等多个研发项目正在进行中[82] - 公司开发复合铝箔、复合铜箔成套全自动装备,进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83] - 公司开展IBC、HJT、TBC电池串焊装备研发产业化,解决相关技术问题[83] - 公司推进TOPCon高速串焊13500机装备研发产业化,产能将从10000pcs/h提高至13500pcs/h[83] - 公司进行大尺寸、高一致兆瓦级电堆制成装备关键技术研发,突破电堆制造装备技术[83] - 公司实现BC、HJT电池组件封装产业化,占领先发优势,提升品牌溢价[83] - 公司实现TBC电池产业化,解决高成本、低良率问题,促进产业链合作[83] - 公司开展13500片/小时串焊机项目研发生产,丰富产品线[83] - 公司实现大尺寸燃料电池发电用大功率氢燃料电池电堆高效率和高质量生产制造[83] - 公司加大锂电行业投资,开发新品针对新能源汽车市场,代替传统集流体[83] - 公司提升TOPCon电池片焊接成串产能,提高能效比,降低成本[83] - 开发氢燃料电池膜电极精密涂布高端成套设备,促进产业化发展[84] - 研究燃料电池电堆高精度批量化制造工艺与成套装备技术,推动膜电极规模化应用[84] - 开发超高精度MicroOLED异物分层检测设备,实现国产化替代[84] - 开发基于深度学习的通用外观检测平台,推动3C外观质检降本增效[84] - 开发激光高速PCB钻孔设备,实现高端成套PCB钻孔设备国产化替代[84] - 氢燃料电池膜电极精密涂布高端成套装备研发项目结项[84] - 燃料电池电堆高精度批量化制造工艺与成套装备技术项目进行中[84] - 超高精度MicroOLED异物分层检测设备研发项目进行中[84] - 基于深度学习的通用外观检测平台项目进行中[84] - 激光高速PCB钻孔设备项目进行中[84] - 高速分选机(星形轮系统)整线运行节拍从现有项目的150PPM提升至250PPM,低速转盘系统整线运行节拍从75PPM提升至150PPM[85] - 2020年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10亿元,累计使用9.898737亿元,使用比例95.14%,尚未使用5978.89万元[102] - 2021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25亿元,累计使用24.876607亿元,使用比例96.32%,尚未使用1.373365亿元[102] - 截至2024年末,受限货币资金账面余额和账面价值均为8.6926919478亿元,包括票据保证金8.1506453476亿元和司法冻结5420.466002万元[96] - 2019年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将“先导研究院建设项目”10000万元募集资金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0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2019年可转债募投项目实际投资94176.55万元,其中募集资金83318.62万元,自有资金10857.93万元,未使用募集资金5978.89万元[104] - 2020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将“先导高端智能装备华南制造基地项目”40000万元和“自动化设备生产基地能级提升项目”30000万元募集资金变更用途[10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2020年定增募投项目实际投资239603.82万元,其中募集资金225749.93万元,自有资金13853.89万元,未使用募集资金13733.65万元[104] - 2023年公司曾使用最高不超60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共使用19900万元[104] - 2019年可转债“年产2000台电容器、光伏组件、锂电池自动化专机项目”,截至期末投资进度89
先导智能(300450)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