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立方数科(300344) - 2023 Q4 - 年度财报(更正)
立方数科立方数科(SZ:300344)2025-04-29 02:4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营业收入1.88亿元,较2022年的3.75亿元下降49.90%[22]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1.27亿元,较2022年的 - 1.40亿元增长9.78%[22]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 1.24亿元,较2022年的 - 1.54亿元增长19.49%[22]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336.97万元,较2022年的 - 5178.03万元增长93.49%[22] - 2023年末资产总额为5.25亿元,较2022年末的7.24亿元下降27.53%[22]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79亿元,较2022年末的5.03亿元下降24.78%[22]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 28.70%,较2022年的 - 24.66%下降4.04%[22]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 - 0.20元/股,较2022年的 - 0.22元/股增长9.09%[22] - 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44,894,309.21元、47,206,837.19元、44,695,818.93元、51,292,757.40元[25] - 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 -13,064,471.97元、 -24,921,580.41元、 -21,733,946.55元、 -66,791,281.90元[25] - 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 -13,110,313.40元、 -24,980,252.93元、 -18,426,132.08元、 -67,828,008.79元[25] - 第一至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 -5,734,078.53元、 -14,337,177.58元、11,193,338.10元、5,508,187.42元[25] - 2023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分别为 -2,166,573.63元、14,226,989.41元、34,505,854.70元[30]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总收入为18,808.97万元,扣除后收入为18,834.89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3.39%[52] - 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24,727,871.31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为 -131,322,890.50元,同比亏损有所减少[52] - 2023年各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4489430元、4720683元、4469581元、5129275元,对应占比9.21%、7.19%、8.93%、7.40%;2022年各季度分别为5614690元、1311073元、5804715元、1300994元,对应占比0.24%、92.56%、8.17%、15.69%[63] - 2023年各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306447元、2492158元、2173394元、6679128元,对应占比1.97%、0.41%、6.55%、1.90%;2022年各季度分别为2446185元、2537921元、3518106元、5520152元,对应占比9.99%、8.65%、1.66%、3.83%[63] - 智能软硬件业务营业收入176505815.47元,营业成本154285967.80元,毛利率12.59%,营业收入同比-47.84%,营业成本同比-50.62%,毛利率同比4.92%[65] - 数字化智能服务营业收入11843060.19元,营业成本6038548.05元,毛利率49.01%,营业收入同比-68.18%,营业成本同比-79.57%,毛利率同比28.40%[65] - 2023年太空板销售及安装成本824771.62元,占比0.51%,2022年257775.98元,占比0.08%,同比219.96%[68][69] - 2023年智能硬件产品成本69821204.82元,占比43.33%,2022年231774771.63元,占比67.68%,同比-69.88%[68][69] - 2023年智能软件产品成本84464762.98元,占比52.41%,2022年80678619.08元,占比23.56%,同比4.69%[68][69] - 2023年主营业务成本合计161149287.47元,2022年342431639.05元,同比-52.94%[68] - 销售费用从30,955,650.19元降至18,873,810.07元,降幅为39.03%[75] - 管理费用从73,716,792.14元降至58,055,916.62元,降幅为21.24%[75] - 财务费用从10,217,781.75元降至3,431,458.78元,降幅为66.42%[75] - 研发费用从3,088,584.48元增至10,674,501.81元,增幅为245.61%[75] - 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为30人,较2022年的55人减少45.45%;占比为24.19%,较2022年的33.13%下降8.94%[78] - 2023年本科研发人员17人,较2022年的44人减少61.36%;硕士1人,较2022年的4人减少75.00%;其他学历12人,较2022年的7人增加71.43%[78] - 2023年30岁以下研发人员12人,较2022年的22人减少45.45%;30 - 40岁11人,较2022年的28人减少60.71%;其他年龄段7人,较2022年的5人增加40.00%[78] - 2023年研发投入金额为12,019,415.43元,2022年为14,728,029.05元,2021年为9,091,952.52元[79] - 2023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39%,2022年为3.92%,2021年为1.71%[79] - 2023年研发支出资本化的金额为1,344,913.62元,2022年为11,639,444.57元,2021年为2,943,994.78元[79] - 2023年资本化研发支出占研发投入的比例为11.19%,2022年为79.03%,2021年为32.38%[79] - 2023年资本化研发支出占当期净利润的比重为 - 1.06%,2022年为 - 8.62%,2021年为11.84%[79]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023年为529,239,936.94元,2022年为763,872,844.54元,同比减少30.72%[8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3年为 - 3,369,730.59元,2022年为 - 51,780,314.93元,同比增加93.49%,主要因智能硬件业务现金净流量增加[8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3年为 - 4,811,329.87元,2022年为4,751,306.33元,同比减少201.26%,主要因报告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入减少[8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3年为 - 10,046,849.91元,2022年为 - 39,145,823.00元,同比增加74.33%,主要是上期偿还到期借款后未再续期[8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2023年为 - 18,220,310.86元,2022年为 - 86,143,105.40元,同比增加78.85%[82] - 投资收益为363,473.94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 - 0.27%,形成原因为资金使用利息,不具可持续性[85] - 应收账款2023年末金额为165,432,921.00元,占总资产比例31.53%,较年初占比下降9.95%,主要系收回客户到期货款[87] - 存货2023年末金额为70,616,412.48元,占总资产比例13.46%,较年初占比上升3.16%[8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确立全新发展战略与定位,以智能软硬件业务、数字化智能服务为主线开展业务[40][41] - 智能软硬件业务板块有4款产品进入安徽省自主工业化软件推广目录,6款自主产品通过安徽省信创产品认证[42] - 2023年底公司成立超立方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发展自主品牌服务器业务[42] - 数字化交付业务在港珠澳大桥等标杆项目深入应用[43] - 公司通过2023年度六安市大数据企业认定[43] - 公司自主研发的立方云PAI和立方运维管理平台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43] - 公司建立统一营销管理平台,实现客户服务全流程信息化管理[45] - 公司研发机构设产品研发中心和项目开发中心,前者研究关键核心技术,后者针对单个项目开发解决方案[45] - 公司多年自主研发投入形成169项软件著作权以及40项专利[47] - 公司为近500项大型工程提供BIM服务[49] - 公司推出BIMGO设计云工作站,在多家知名汽车制造企业中取代传统IT设备[53] - 公司推出高性能VDI专业解决方案助力VDI国产化[53] - 公司将BIMGO产品推出标准版、专业版,原有版本升级为旗舰版[54] - 公司发布全新版本的BIMGO云协同管理平台,采用最新微服务和前后端分离技术[54] - BIMGO云协同管理平台基于10余年研发经验、400余个项目服务经验打造[55] - BIMGO云协同管理平台应用于生产过程管理、工程项目管理、企业文档管理等领域[55] - 子公司北京互联立方续签招商蛇口深圳区域2023 - 2024年度BIM技术咨询服务战略合作协议[56] - 公司与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腾讯云计算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56] - 智能硬件产品2023年营收77,736,393.04元,占比41.33%,2022年营收244,286,637.48元,占比65.07%,同比减少68.18%[62] - 智能软件产品2023年营收98,769,422.43元,占比52.51%,2022年营收94,128,413.98元,占比25.07%,同比增长4.93%[62] - 公司“数政通”项目已完成运维、定制开发和安全3个子项目的研发及产品化[76] - “云数据”项目完成云数据协同、云存储和云安全3个子项目的研发工作及产品化,且达到规定的技术参数和指标[77] 各地区表现 - 华北地区2023年营收73,063,219.34元,占比38.84%,2022年营收211,153,572.60元,占比56.25%,同比减少65.40%[62] - 华中地区2023年营收30,727,713.36元,占比16.34%,2022年营收13,380,753.85元,占比3.56%,同比增长129.64%[6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业绩亏损,原因是市场拓展等受外部环境不利影响致毛利下降,战略调整使期间费用增加[4] - 公司确立新型数字基础建设的数字科技云服务商的战略规划[100] - 公司将加强研发投入,深化产业布局[101] - 自主服务器和代工业务以数据中心整体解决方案业务为主要拓展方向[101] - 公司将稳步推进云平台业务发展,建设专业领域上云和能耗双碳平台[102] - 公司将打造软硬兼备的产品,融合云产品与超立方服务器[102] - 2024年公司将完善人才引进与激励机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102] - 公司将持续优化公司治理,落实投资者为本的理念[103] - 公司将落实开源节流,推进提质降本增效[103]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7]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境外与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26][27] -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30] - 公司不存在将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31] - 2012 - 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超45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21.6%提升至39.8%[34] -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投入占总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