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集团本年度收益总额约8190万港元,其他收入及收益约70万港元,合共约826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7400万港元或47.3%[8] - 集团本年度综合亏损约2.127亿港元,2023年约1.765亿港元,股东应占亏损约1.977亿港元,2023年约1.401亿港元[8] - 本年度亏损主要因投资物业未变现公平值亏损约9820万港元、应收孖展贷款减值亏损约3550万港元等因素[8] - 集团本年度其他全面开支约9750万港元,2023年为其他全面收入1340万港元[9] - 本年度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20.91港仙,去年为14.82港仙[9] - 集团业务分部收益约531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约6550万港元减少18.9%[12] - 业务分部溢利由上一年度约4990万港元下跌至本年度约1210万港元[12] - 本年度集团整体收益约为8.19亿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3.15亿港元或27.8%[20] - 本年度资产管理服务收入跌至约180万港元,2023年约为370万港元[13] - 本年度孖展贷款利息收入跌至约4550万港元,2023年约为5320万港元,下半年利率由8%降至2%[13] - 本年度企业融资顾问服务收益减少至约470万港元,2023年约为760万港元[13] - 本年度信贷及借贷服务分部收益从约7300万港元减至约320万港元,分部溢利从约7170万港元降至约260万港元[15] - 本年度其他金融服务分部收益约为1490万港元,2023年约为1270万港元,分部溢利约为340万港元,2023年约为160万港元[16] - 本年度物业投资及租赁分部收益约为1050万港元,2023年约为1200万港元,分部亏损约为1.039亿港元,2023年约为1070万港元[16] - 本年度战术及策略投资分部亏损约为8680万港元,2023年约为2.322亿港元[17] - 本年度综合亏损约2.127亿港元,2023年约1.765亿港元;其他全面开支约9750万港元,2023年为其他全面收入约1340万港元;全面开支约3.102亿港元,2023年约1.631亿港元[2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6月集团申请第3类受规管活动牌照,7月获接受,管理层预计2025年内收到正式书面批准[12] - 本年度资产管理服务收入跌至约180万港元,2023年约为370万港元[13] - 本年度孖展贷款利息收入跌至约4550万港元,2023年约为5320万港元,下半年利率由8%降至2%[13] - 本年度企业融资顾问服务收益减少至约470万港元,2023年约为760万港元[13] - 本年度信贷及借贷服务分部收益从约7300万港元减至约320万港元,分部溢利从约7170万港元降至约260万港元[15] - 本年度末应收贷款及利息结余约为1.823亿港元,较2023年末的约1.331亿港元增加[15] - 本年度末就未偿还应收贷款计提减值亏损拨备约100万港元,2023年末约为90万港元[15] - 本年度其他金融服务分部收益约为1490万港元,2023年约为1270万港元,分部溢利约为340万港元,2023年约为160万港元[16] - 本年度物业投资及租赁分部收益约为1050万港元,2023年约为1200万港元,分部亏损约为1.039亿港元,2023年约为1070万港元[16] - 本年度战术及策略投资分部亏损约为8680万港元,2023年约为2.322亿港元[1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4年6月集团申请第3类受规管活动牌照,7月获接受,管理层预计2025年内收到正式书面批准[12] 股息政策 - 董事会决定不建议派付2024年度末期股息,2023年也无,两年度均无宣派中期股息[10] - 董事会于2018年11月30日采纳股息政策,2019年1月1日生效[104] - 公司将定期检讨股息政策以符合法规[105] 企业管治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采纳并遵守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C1第2部企业管治守则;董事及有关雇员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3证券交易标准守则[36][37] - 报告日期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包括4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及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逾三分之一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46] - 2024年12月31日,庄友衡博士为董事会主席,张廷基先生为董事会副主席,公司未委任行政总裁[47] - 非执行董事委任须至少每三年轮值告退一次并于股东周年大会上膺选连任[48] - 本年度董事会遵守上市规则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人数三分之一)的规定,其中两名具备适当专业资格或会计或相关财务管理专长[49] - 公司已采纳并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第2部项下企业管治守则所载的守则条文[42]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载列之《标准守则》作为集团董事及有关雇员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各董事2024年均遵守规定标准[43] - 2025年3月26日提名委员会会议认为董事会架构、人数、组成及多元化均属适当,已达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可量度目标且符合《上市规则》规定[51] - 2013年8月26日公司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2018年11月30日修订并于2019年1月1日生效[58] - 2014年3月13日董事会采纳董事提名政策,2018年11月30日修订并于2019年1月1日生效[58] - 提名委员会负责至少每年检讨董事会的架构、规模及组成,并就建议变动向董事会提出建议[60] - 提名委员会本年度工作包括检讨提名委员会的职权范围、董事会组成及提名政策[61] - 董事会授权提名委员会根据董事会多元化政策物色合适人选及评估潜在人选[62] - 2025年3月26日薪酬委员会会议讨论、审阅及批准集团2025年薪酬政策等事项[68][69] - 董事会定期会议一般每年召开四次,每季一次,特别董事会会议按需召开[71] - 董事会辖下委员会成员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会议处理事务[71] - 2025年3月26日董事会会议处理检讨公司企业管治政策与常规等事项[73] - 公司旨在向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员工提供奖励以促使其发挥最佳表现[67] - 董事薪酬考虑市场及经济状况、通胀等因素[67] - 公司为董事提供有关法规更新内部简报及持续专业发展安排讲座,费用公司承担[75] - 公司为董事购买适当保险保障其承受的法律诉讼[77] - 董事负责编制集团账目及财务报告,确保按持续经营基准反映公司财务状况,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不知悉导致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重大不确定因素[78] - 管理层每月向董事会提供最新财务资料[78] - 董事会负责建立、维持及营运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预期每年检讨一次[81][82] - 集团委聘独立外部内部监控顾问评估本年度整体内部监控并提供建议[81] - 2024年审核委员会举行了两次会议[107] - 审核委员会审阅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并建议董事会批准[107] - 审核委员会审阅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并建议董事会批准[107] - 审核委员会审阅2024年中期报告及2024年年报并考虑重大财务汇报判断事项[107] - 审核委员会审阅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成效,涉及财务、营运及合规监控等[109] 员工管理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33名工作人员为集团服务[39] - 集团薪酬政策根据业务需要及行业惯例确定,考虑市场等多因素,还提供其他员工福利及设立酌情购股计划[39] - 报告期集团共有33名雇员,其中男性16名,女性17名,员工性别比例约为男性48%、女性52%[5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总数为33人,较2023年的36人有所减少[126][127] - 报告期内,集团雇员流失率为29.0%,离职雇员总数为10人,其中男性3人(流失率18.8%),女性7人(流失率37.8%)[127] - 按年龄划分,18 - 30岁离职3人(流失率120.0%),31 - 40岁离职3人(流失率46.2%),40 - 60岁离职4人(流失率17.4%),60岁以上离职0人(流失率0.0%)[127] - 2024年受训雇员总数为8人,较2023年的17人减少,受训雇员总百分比为23.2%,低于2023年的42%[131] - 按性别划分,2024年男性受训4人(占比50.0%),女性受训4人(占比50.0%),男性人均培训时数4.3小时,女性人均培训时数4.3小时[131] - 按雇佣类型划分,2024年普通雇员受训4人(占比50.0%),中级管理层受训3人(占比37.5%),高级管理层受训1人(占比12.5%)[131] - 过去三年,集团无雇员因工伤或身亡,或因工伤损失工作日[130] - 集团已遵守《雇佣条例》及薪酬、解雇、招聘等相关法律及规例[126] - 集团已遵守提供安全工作环境及保护雇员免受职业危害的相关法律及规例[129] - 集团已遵守防止童工及强制劳工的相关法律及规例[131]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 公司通过采用环保管理实务等达成环境、社会及管治策略,遵守适用环保法律法规[38]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集团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相关内容[113]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开展重要性评估诊断重要性议题[115]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披露计算相关数据采用的标准、方法及假设[115]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编制与往年基本一致,对披露范围及计算方式变化数据进行说明[115] - 报告期内公司排放50.6吨温室气体,密度为每名雇员1.53吨,范围1排放量为零,目标是2030年前从2021年基准年减少45%[119] - 公司目标是2030年前将无害废弃物从2021年基准年减少50%[120] - 报告期内公司共消耗70,360.0千瓦小时电力,每名员工平均消耗2,132.1千瓦小时能源,目标是2030年前从2021年基准年减少20%[122] - 报告期内公司两办公室共消耗零立方米水,目标是2030年前从2021年基准年减少10%[122] - 公司2024财年进行年度重要性评估活动,确定雇员薪酬等10项为高度重要的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118] - 公司核心业务运营未产生有害废弃物,无害废弃物极少[119] - 公司核心业务运营未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采取多项措施监察管理环境影响[120] - 公司通过向雇员分发资料等方式提高环保意识,推行低碳办公室和绿色工作环境[121] - 公司计划转用节能设备,控制空调温度和运行时间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121] - 公司鼓励电话或互联网会议,避免不必要商务出差[121] - 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50.6吨二氧化碳当量,2023年为106.7吨[136] - 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为1.53吨二氧化碳当量/雇员,2023年为2.96吨[136] - 2024年无害废弃物总量为12.4吨,2023年为10.3吨[136] - 2024年无害废弃物密度为0.37吨/雇员,2023年为0.22吨[136] - 2024年总耗电量为70,360.0千瓦时,2023年为147,912.0千瓦时[137] - 2024年能源消耗密度为2,143.1千瓦时/雇员,2023年为4,108.7千瓦时[137] - 2024年总耗水量为0.0立方米,2023年为39.0立方米[137] 股东权益 - 持有Green River Marshall已发行股本总额约47.8%,2024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约1.704亿港元,占集团总资产约9.1%;本年度应占亏损约4290万港元,2023年约2050万港元[30] - 持有HEC Securities已发行股本总数约33.0%,2024年12月31日投资账面价值约7660万港元,占集团资产总值约4.1%;本年度应占亏损约310万港元,2023年约160万港元;其他全面开支分担约2500万港元,2023年无[3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Future Capital Group Limited持有628,263,64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的66.45% [19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罗琪茵女士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628,263,640股,占已发行股本的66.45%,实益拥有5,271,800股,占0.56%,总计占67.01% [196] 股份计划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因行使根据购股权计划将授出的所有购股可发行股份总数为93,352,767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9.9%[181][184] - 购股计划有效期至2025年5月20日,该年度无授出购股且截至2024年12月31日无尚未行使购股[188] - 股份奖励计划于2020年5月8日采纳,为期十年,将于2030
梧桐国际(00613)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