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陆航空科技控股(00232) - 2024 - 年度财报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公司集团收入为18.05382亿港元,2023年为18.30186亿港元;毛利为4.76703亿港元,2023年为5.67574亿港元;本年溢利为5601万港元,2023年为1.62209亿港元[7][11]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60港仙,2023年为1.74港仙;股本回报率为1.9%,2023年为5.4%[9][12] - 2024年通用航空飞机总交付额为312亿美元,较2023年增加13.3%;活塞式飞机总交付量达1772架,较2023年增加4.2%[16][1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年内,公司行政管理费用为296300000港元(2023年:311185000港元)[38][4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雇员工资及薪金为2.63077亿港元,2023年为2.4152亿港元[57][5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美国附属公司完成蓝色金枪鱼项目后,安装两个新的曲轴箱加工中心且预生产批准程序完成;德国附属公司安装多个设备简化制造流程[20][23] - 大陆航空科技学院在2024年EAA航空展览期间亮相,提供多种级别航空维修培训,合格参与者最多可获40学时培训[29][31] - 西锐飞机公司SR系列飞机第10000架成功交付,推出G7系列SR22和SR22T飞机[33] - 泰克南飞机公司P2012短距起降飞机跨大西洋交付至加勒比群岛,并获EASA认证可实现高达10°的大角度进场[33] - 集团提供功率180至195马力不等的燃油喷射Prime IO - 370发动机型号[64][66] - 集团启动Moby项目以扩大和加强全球服务和产品支持网络[60][62] - 集团利用创新技术拓展新的通用航空产品分部和市场,拥有可改装飞机发动机的STC[61][6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4年公司在美国附属公司成功实施新ERP系统,上半年因实施挑战影响交付、收入和利润,后实现系统与业务协调,稳定运营并提升表现[18][21][22] - 公司向欧盟航空安全局提交直升机专用CD - 170R发动机型号认证申请,预计2025年6月获批,此发动机可拓展产品线和新市场[25] - 公司应对地缘政治挑战,拓展全球供应链网络,优化交付时间和成本效率,支持业务可持续增长[26] - 公司向欧盟航空安全局提交CD - 170R发动机型号认证申请,预计2025年6月获批[27] - 集团实施并将继续朝世界级制造(WCM)体系迈进[65][67] 其他重要内容 - 2024年12月31日,德国现金产生单元相关商誉为13080000港元(2023年:13841000港元)[34][3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其他无形资产为1270538000港元(2023年:1340863000港元)[36][40] - 年内,公司录得分占联营公司亏损4370000港元(2023年:4112000港元),视为出售联营公司部分权益之利润10097000港元(2023年:无)[37][4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为1785810000港元(2023年:1741669000港元),流动负债为478660000港元(2023年:506859000港元)[43][4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总值为2979137000港元(2023年:2995461000港元),资本负债率为8.8%(2023年:8.8%)[44][5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2023年也无[5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雇员604名,2023年为567名[57][59] - 集团外汇风险极微[52] - 2024年集团无重大收购或出售[53] - 2024年集团无违反重大相关法律法规事故[56][58] 公司治理相关 - 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循《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的原则、条文及适用的建议最佳常规[94] - 公司采用《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并每年两次提醒董事禁售期[95] - 公司致力于通过强调透明度、问责制和对股东的责任来维持良好的企业管治水平[93] - 公司将定期参考企业管治的最新发展,检讨及改善其企业管治常规[94]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实施并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守则条文及建议最佳常规[97] - 董事会目前由5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所有董事该年度内任职[103][105] - 每次股东周年大会上,三分之一的董事须轮席退任,每位董事至少每三年退任一次[107][109] - 年报日期,董事会由1名女性董事及8名男性董事组成[110][112] - 目前集团员工男女比例约为3:1[111][113] - 公司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以保持竞争优势[110][112] - 提名委员会评估新董事任命、董事重选等候选人资格经验后向董事会提交建议,董事会批准后提交股东大会[108][109] - 公司制定不逊于标准守则的有关雇员证券交易书面指引,未发现违规事件[101][104] - 董事买卖公司证券及衍生工具前需知会行政总裁或主席并获书面确认[96][99] - 董事会负责制定集团整体战略、监控财务表现及监督管理层[1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举行了8次董事会会议[123][125] - 2024年主席与非执行董事举行了1次无执行董事出席的会议[129][130] - 2024年除年度股东大会外还举行了1次特别股东大会[129][130] - 执行董事黄勇峰、焦燕、李培寅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为6/8,于晓东、张志标为8/8[129] - 非执行董事周伟淦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为6/8[129] - 独立非执行董事朱幼麟、李家晖、张平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为6/8[129] - 朱幼麟出席审核委员会会议次数为4/4,李家晖、张平也为4/4[129] - 公司董事长为黄勇峰,首席执行官为于晓东[135] - 公司与周伟淦、张平签订了3年期服务协议[139] - 公司与朱幼麟、李家晖签订的服务协议未指定服务期限[139] - 公司主席为黄勇峰先生,行政总裁为于晓东先生,二者职责区分清晰并书面列明[140][141] - 公司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已收到其年度独立性确认书,符合上市规则独立性准则[142] - 薪酬委员会由一名执行董事于晓东先生和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朱幼麟先生、李家晖先生组成,2024年召开一次会议[144][145][147][148] - 2024年公司管理高层酬金在100万港元至200万港元的有1人[151]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朱幼麟先生、李家晖先生、张平先生组成,2024年召开四次会议[152][154] - 提名委员会由一名执行董事黄勇峰先生和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张平先生、朱幼麟先生组成,2024年召开一次会议[156][157][158] - 行政人员薪酬政策将执行董事待遇与企业目标表现挂钩,2024年薪酬委员会采用获转授责任模式[146][148] - 审核委员会会议记录备存并发送董事会成员,会议事项汇报董事会[153][155] - 提名委员会挑选董事候选人会考虑多元化及其他合适因素[16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核及非审核服务费用分别为410.9万港元及186.9万港元[163][167] - 2024年公司按上市规则规定适时公告及发布财务业绩[165][169] - 2024年公司内部审核部门通过综合风险评估方法评估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报告于2025年3月提交审核[173][17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无重大缺点[173][175] - 股东持有不少于公司当时已缴足股本十分之一且有表决权,可要求董事会召开特别股东大会[179] - 公司已实施企业信息披露政策,规定内幕消息处理和发布程序[176][181] - 公司秘书郭致豪遵守上市规则下所有资历、经验及培训要求[177][182] - 公司最新组织大纲及细则已登载于公司网页及联交所指定网页,2024年无变动[178][184] - 提名委员会推荐新董事会成员或评估现有成员时,要求成员具备高尚道德、商业经验等资格[161][162] - 持有可于公司股东大会投票之已缴足股本不少于十分之一之股东递交呈请书当日,董事会须随即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85] - 若董事会未在呈请人递交呈请书当日起二十一日内召开会议,代表全体呈请人总表决权半数以上之人士可自行召开会议,但不得于递交呈请书当日起计三个月届满后举行[187][190] - 任何股东数目代表不少于呈请书提出当日有权于会议上投票之所有股东之总投票权二十分之一,或不少于一百名股东,可向公司提交书面要求[188][191] - 要求通知决议案之呈请书,须在会议举行前不少于六周递交到注册办事处;其他呈请书须在会议举行前不少于一周递交[189][191] - 股东提名候选董事之程序,可参考公司网站www.cath.com.hk企业管治项下之程序[192][196] - 股东可随时以书面形式通过公司秘书向董事会作出查询,秘书联系地址为香港金钟道95号统一中心15楼B室,传真:(852) 2915 0867,也可在股东大会上查询[193][197] - 公司致力于公平披露、综合及透明的报告,重视与股东的有效沟通[194][198] - 有关集团之资料通过中期及年报、公告以及通函等正式渠道及时向股东发布[194][198] - 公司制定了股东通讯政策并定期检讨以确保成效[195][199] 管理层信息 - 黄勇峰50岁,自2021年1月任执行董事,2022年4月1日起任公司主席,为集团三间附属公司董事长[72] - 焦燕58岁,自2021年8月任执行董事,为集团一间附属公司董事[74] - 于晓东52岁,自2018年8月任执行董事,2022年4月1日起任薪酬委员会成员及行政总裁,为集团九间附属公司董事[76] - 张志标51岁,自2023年4月3日任执行董事,在管理等领域有超25年经验[78] - 李培印38岁,自2022年4月1日任执行董事,有超11年企业财务管理经验,为集团一间附属公司董事[80] - 黄勇峰持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工程硕士学位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高层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72] - 焦燕持有北京大学法学学士学位[74] - 于晓东1997年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硕士学位[76] - 张志标持有南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及江西财经大学学士学位[78] - 李培印2007年获烟台大学会计学学士学位,2010年获厦门大学会计学硕士学位,2015年获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80] - 李培寅38岁,2022年4月1日起出任执行董事,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拥有逾11年经验[81] - 周伟淦77岁,2015年6月出任非执行董事,在项目管理与建筑设计方面有逾40年经验[82][84] - 朱幼麟81岁,1999年5月出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同时担任公司提名、审核及薪酬委员会成员兼审核及薪酬委员会主席[83][85] - 李家暉70岁,2007年12月出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同时担任审核及薪酬委员会成员[86][89] - 张平60岁,2017年5月出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024年9月起出任广东顺控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非独立董事[87][90] - 刘彦希35岁,2024年10月加入集团担任副财务总监,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拥有逾10年经验[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