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实现收入4.843亿元,较2023年的5.429亿元下降10.8%[15] - 公司2024年全面收益总额为1680万元,2023年全面亏损总额为3.586亿元[15] - 2024年公司收入为4.843亿元,较2023年的5.429亿元下降10.8%[89] - 碧生源保健四茶2024年收入为2.566亿元,较2023年的2.894亿元下降11.3%,常润茶和常菁茶销量分别增长2.2%和8.7%,销售额分别下降22%和9%[89] - 减肥药品2024年收入为1.48亿元,较2023年的1.618亿元下降8.5%,销售量较2023年下降6%[89] - 其他保健食品2024年收入为6950万元,较2023年的8170万元下降14.9%[89] - 2024年销售成本为1.585亿元,较2023年的1.967亿元下降19.4%,毛利率为67.3%,较2023年的63.8%上升3.5个百分点[90] - 2024年其他收入为1180万元(2023年:1100万元),包括应收贷款及其他利息收入670万元(2023年:420万元),政府补贴310万元(2023年:440万元)[91] - 2024年销售及市场营销开支为1.994亿元,较2023年的3.207亿元下降37.8%[92] - 2024年行政开支为8950万元,较2023年的1.531亿元下降41.5%[97] - 2024年研究及开发成本为2940万元,较2023年的3490万元下降15.8%[101] - 2024年其他溢利净额为640万元(2023年:70万元)[102] - 2024年应占使用权益法核算的投资溢利为510万元(2023年:100万元)[103]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1270万元,2023年为940万元[104] - 2024年全面收益总额为1680万元(2023年:全面亏损总额为3.586亿元)[105]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1050万元(2023年:现金流出净额为3300万元)[107]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的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5940万元(2023年:6680万元)[107]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的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1.038亿元(2023年:9490万元)[107] - 2024年12月31日按公允值通過損益計量的金融資產為7940萬元,2023年12月31日為9010萬元[108] - 2024年12月31日銀行結餘及現金為1.478億元,2023年12月31日為2.885億元[110] - 2024年資本開支為500萬元,2023年為680萬元[114] - 2024年存貨總計2.6411億元,2023年為2.3569億元;2024年存貨周轉天數為58天,2023年為123天[116] - 2024年12月31日資產負債率為15.2%,2023年12月31日為21.4%[121] - 2024年12月31日已訂但未產生的物業、廠房及設備資本性承諾為20萬元,2023年12月31日為240萬元[123] - 2024年公司無銀行借款,2023年也無[1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無任何資產抵押,2023年12月31日也無[113] - 2024年公司概無有關附屬公司、聯營公司和合營公司的重大收購及出售事項[1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並無重大或然負債及擔保,2023年12月31日也無[12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内地及香港有128名雇员,2023年12月31日为179名[12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成本(包括董事薪酬)为人民币5690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2.109亿元[12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底,公司线下销售业务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的近30万家OTC药房及医药第三终端[6] - 公司在18个电商平台开设63个店铺进行产品销售[6] - 事业合伙人机制于2023年9月启动,2024年在电商和OTC业务板块以及IT服务支持和后勤服务部门全面推行[16] - 电商事业合伙人转变经营理念,培育出抖音、快手新业务线[16] - OTC事业合伙人加强与终端店、连锁总部及代理商的合作,优化商业关系[16] - 2024年公司优化代理产品结构和品种,代理产品品种和规格大幅减少,运营质量提升[40] - 2024年是合伙人体制改革正式运行第一年,事业合伙人机制在多板块推行并取得满意经营成果[41] - 线下业务覆盖全国30万家药店及医药第三终端[42] - 2024年电商组建三家代运营公司,以盈利为目标精细化运营[45] - 2024年非药线拼多多部门合并到非药零售经营单元[45] - 拼多多平台双十一天猫日销售突破5w +[45] - 碧生源保健食品旗舰店单月销售额从9 - 10月的80多万到11 - 12月突破100w +[45] - 天猫超市超链项目经一年培养成月销百万宝贝,同比增长约100%[46] - 天猫药品新产品奥利司他6粒装销量突破100万盒[47] - 2024年4月跨境自有品牌产品Besunyen代谢小丸子上线[49] - 11月12日抖音自播首播日单场销售额突破2.7万,首月直播销售突破43万,累计直播时长突破180小时[51] - 碧生源官方直播间配备四个主播三个中控,每天直播15小时以上,大促期间日不落直播[51] - 2024年京东双十一活动中,京东碧生源旗舰店获减肥塑身类目销售第1名[46] - 2024年公司将京东药品业务从自营模式切换为POP模式[47] - 2024年4月跨境电商业务调整模式,转向品牌化运营[4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4年9月起公司推动和完善合伙人机制,强化以利润为核心的薪酬激励体系[17] - 2025年公司将继续完善合伙人机制,推进降本增效,优化产品和业务布局[17] - 2025年公司将坚持以盈利和正现金流为目标,优化产品结构[76] - 公司将发挥线上运营优势,与线下深度合作,扩大业务发展,加大经销商渠道和第三终端开发[78] - 发挥合伙人自治能力,成立自主管理组织,管控渠道和价格体系[80] - 持续推进抖音、快手等新零售和跨境业务,扩大新兴营销平台市场份额[81] - 2025年公司将推进工艺改进、技术革新和新产品开发,降低产品单耗成本,拓展新产品和新渠道[83]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拥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保健食品批文25项,拥有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技术117项,其中发明专利21项[6] - 公司四茶生产基地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厂房和生产流程符合国家GMP标准[5] - 公司“碧生源及图”商标于2013年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碧生源品牌连续五届被评为中国保健品十大公信力品牌[6] - “十二五”(2011 - 2015年)首次将“营养与保健食品制造业”列入国家发展规划[28] - 2017年6月国务院印发《国民营养计划(2017 - 2030年)》,提出发展新型营养健康食品[28] - 2022年发布《“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提倡大力发展中药保健品[28] - 2023年8月31日三部委发布《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非营养素补充剂(2023年版)》及配套文件[30] - 2023年12月2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开征求《在产在售“双无”保健食品集中换证审查要点(征求意见稿)》意见[31] - 2024年11月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在产在售“无有效期和无产品技术要求”保健食品集中换证审查要点》,换证过渡期为2023年8月31日起五年内[31] - 预计到2025年中国消费者保健品行业规模有望达624.01亿美元,且保持超6%的增长[32] - 公司有保健功能的保健食品批准文号25个,其中茶剂13个,颗粒剂7个,胶囊剂5个[39] - 公司拥有十八条全球最先先进的意大利IMA - C24型全自动茶包机保健茶生产线[39] - 2024年公司全力构建品牌传播矩阵,关注年轻一代消费者习性,创新传播内容和方式,扩展传播平台[56] - 公司制作多部品牌宣传片,如利润篇、钓鱼篇等,以“你以为减不了的,其实都能减”为主题制作创意短片带动产品销售[57] - 2024年11月中旬公司建立小红书部门,构建7 + 1框架,小红书平台运营取得阶段性成果[57] - 公司继续推进“一排一控,减肥加速”年度主题活动,在全国开展近千场培训[57] - 2024年公司作为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承担单位,完成多个示范研究室平台搭建[60] - 2024年公司围绕“一竖两横”产品开发战略,推进新品开发项目立项,完成多个保健新品安全性评价研究和注册检验[61] - 公司完成保健食品碧生源牌灵芝人参颗粒、碧生源牌灵芝枸杞茯苓茶技术升级和落地转化,延续“碧生源牌灵芝枸杞茯苓茶”批文有效期[62] - 市场监管总局换发保健食品批文过渡期为2023年8月31日起五年内,公司已做好集中换证准备工作[62] - 2024年公司申请发明专利2项,获得3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62] - 2024年7月研发部在核心期刊发表2篇减肥咀嚼片保健新品学术文章[65] - 自2017年起公司累计捐赠超350万用于设立保护野生生物专项基金[71] - 2023年公司与上海慈善基金合作成立专项公益基金[71] - 2024年公司参与房山等地对口帮扶及文物保护等公益活动[71] - 公司持续推进现代化生产管理,对产品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65] - 自动化智能生产车间采用数字化和工业互联网技术实时监控生产[66] - 公司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参数,建立质量档案进行管控分析[67] - 集团对BI系统进行功能优化和性能升级,强化数据安全[67] - 市场部在营销推广中广泛应用AI和虚拟人技术[67] - 董事长赵一弘现年58岁,拥有35年中国食品饮料行业经验[128] - 副董事长高雁现年56岁,自2000年起担任北京澳特舒尔副董事长[129] - 常务副总裁于洪江现年60岁,拥有逾34年金融业经验[130] - 独立非执行董事何愿平现年58岁,自2016年10月起获委任[131] - 独立非执行董事石向欣现年68岁,自2023年5月起获委任[132] - 冯兵现年57岁,2023年10月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逾31年企业管理及咨询经验[133] - 林如海现年56岁,2012年9月加入集团,有逾35年传媒及健康产业经验[136] - 刘建现年57岁,2018年8月加入集团,有逾32年药品生产与企业管理经验[137] - 杨明现年52岁,2000年加入集团,2023年4月再次加入,有逾21年市场营销及企业管理经验[137] - ESG报告根据联交所主板证券上市规则附录C2所载《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及相关规定编制[138] - ESG报告范围包括碧生源控股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139] - ESG报告编制程序包括识别重要利益相关方、排列重要ESG议题、决定汇报范围、收集数据等[141] - 集团ESG管理实行由上而下方针,分决策、统筹、执行三个层级[144] - ESG领导小组成员由首席执行官、首席运营官等担任,负责统筹工作并定期向董事会汇报[144] - 董事会每年审阅及批准ESG报告,确保公平呈现重大ESG事宜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145] - 公司通过股东周年大会等多种渠道与股东及投资者沟通,关注投资回报等方面[146] - 公司通过满意度调查等方式与客户与供应商沟通,关注产品及服务质量等方面[146] - 公司通过定期会议等形式与雇员沟通,关注薪金及福利等方面[146] - 公司通过公司网站等途径与消费者沟通,关注产品质量等方面[146] - 公司通过咨询及访问等方式与政府沟通,关注遵守法律法规等方面[146] - 公司通过公司网站等与媒体沟通,关注企业管治制度等方面[146] - 公司ESG领导小组及执行层面主要职能员工参与编制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148] - 公司通过识别、排序、确认三步评估环境、社会及管治层面的重要性及重大性[149] - 公司根据持份者调查评分结果得出五大重要议题,包括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管理等[153] - 公司持续推进“精益生生产”及“清洁生产”计划,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降低排放量[157] - 2024年氮氧化物排放量为108.09千克,较2023年的112.67千克有所下降;硫氧化物排放量为2.82千克,较2023年的2.94千克下降;工业废气排放量为784,552.00立方米,较2023年的820,933.00立方米下降[161] - 2024年工业废气密度为1,619.97立方米╱每百万元收益,2023年为1,512.13立方米╱每百万元收益,公司2023年和2024年收益分别为5.429亿元和4.843亿元[161] - 2024年范围一温室
碧生源(00926)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