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碧生源(00926)
icon
搜索文档
碧生源蓝帽子袋泡茶:传统茶产业工业化升级的探索
经济网· 2025-07-24 16:17
公司产品与定位 - 碧生源常润茶与常菁茶是功能茶市场中的明星产品,荣获"蓝帽子"认证,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 [1] - 产品将茶与中草药有效融合,通过工业化发展路径为传统中国茶产业现代化升级提供可借鉴模式 [1] - 公司自2000年品牌注册以来,致力于茶与药食同源植物成分的结合研发,品牌名寓意"碧绿生命的源泉" [1] - 定位为"东方茶术・功能好茶",运用工业化手段将传统茶方转化为标准化产品 [1] - 常菁茶由原"减肥茶"更名而来,与常润茶配方均根植于传统中草药理论并经现代工艺萃取 [1] 公司运营与改革 - 2023年启动合伙人运营机制,推动组织结构扁平化,实现"组织扁平、结构优化、流程简化" [2] - 将运营人员发展为股东,收入与销售业绩直接挂钩,管理层部分职能下沉以提升授权和效率 [2] - 扁平化改革后总部人员规模精简,业绩呈现"V"字形回升 [2] 产品质量与认证 - 常润茶与常菁茶作为保健食品均获得"蓝帽子"认证,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动物实验、人体实验及专家评审 [2] - 建立严格标准化体系,原料选自国家保健食品名单成分,生产过程严格遵循保健食品管理规定 [2] - 每日生产数据与北京市药监局资料库实时联网,确保产品生产全程可追溯 [2] 文化传承与创新 - 倡议申报"东方茶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认为公司在茶叶工业化革命中走在前列 [3] - 通过袋泡茶形式将中草药与茶相结合,既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又创新产业模式 [3]
“全链路健康化” 碧生源保健茶撬动茶饮市场新增量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4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480.4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1] 营销策略核心框架 - 构建"痛点、笑点、泪点、尿点"四维传播体系,将保健茶从功能饮品升级为健康生活解决方案 [1][6] 痛点策略 - 锚定都市人群健康焦虑(便秘、肥胖、疲劳),通过产品功能(常润茶缓解便秘、常菁茶辅助减肥)与具象化场景传播(如加班族便秘困扰)建立"记忆锚点" [2] - 产品定位为"温和的健康守护者",通过天然成分和草本配方强化情感认同 [2] 笑点策略 - 用幽默内容(趣味漫画、短视频)解构养生严肃性,例如"给肠子洗洗澡"等诙谐表达降低消费者心理距离 [3] - 社交话题如养生人的快乐密码吸引年轻群体,实现品牌年轻化渗透 [3] 泪点策略 - 绑定亲情(子女孝心)、友情(闺蜜互赠)等情感场景,通过真实故事(如"妈妈喝着舒服的茶")建立深层信任 [4] - 产品转化为情感传递媒介,价值超越功能本身 [4] 尿点策略 - 搭建用户分享生态:微信小程序生成"养生日记"、电商平台"评价有礼"机制激发UGC传播 [5] - 真实案例(如小红书"改善便秘"笔记带动销量)验证口碑闭环效应 [5] 销售渠道与技巧 - 全渠道布局:覆盖淘宝、天猫、京东、亚马逊等电商平台,结合QQ/微信拓展私域流量 [5] - 销售话术强调共情(使用"我们"增强亲近感)、适配客户语言节奏(针对不同年龄层调整表达) [5] 行业定位升级 - 保健茶从功能性产品转型为"健康生活方式符号",兼具解决方案(缓解焦虑)、情感媒介(传递温情)、社交话题(分享生活)三重价值 [6]
袋泡茶细分领域领军品牌碧生源 守住一口道地中药复方保健茶
标准化产品形态 - 公司以"中药复方保健茶"为核心定位,通过科学草本配伍与现代化工艺革新,打造兼具功能性与便捷性的产品矩阵 [2] - 明星产品常菁茶采用荷叶、绿茶、金银花、决明子等草本原料科学配比,具有清除肠道垃圾和辅助体重管理功能 [2] - 常润茶以绿茶、土茯苓、番泻叶等成分为主,精准针对肠道蠕动功能较弱人群,实现"一通一养"保健效果 [2] - 采用双囊茶包设计,内层为食品级棉线水手结,外层为环保材料,避免金属污染风险 [3] - 引入冷萃冻干技术实现"快冲快溶"便捷体验,适配现代快节奏生活 [3] - 统一黄色视觉体系传递"天然、健康、时尚"品牌调性,强化消费者认知 [3] 标准化品质管理 - 建立严格供应商管理机制,茶源覆盖福建、云南、蒙顶山、武夷山等优质产区,实施全流程监控 [4] - 在云南普洱产区指导茶农采用有机种植方式,杜绝农药残留 [4] - 中药材原料严格遵循GAP规范,从种子选育到采收干燥执行标准化操作 [4] - 投资千万元建立中心检测实验室,对原辅料进行全项目抽样检测 [4] - 生产环节遵循保健食品GMP要求,并通过ISO9001、ISO22000及HACCP三大国际认证 [4] - 产品出厂合格率常年保持100% [4] - 建立消费者反馈机制,通过电商平台、客服热线等渠道收集用户意见 [5] 标准化价格体系 - 核心产品单盒价格维持在数十元区间,聚焦大众消费市场 [7] - 构建"传统渠道+互联网平台+新零售"三维销售体系,确保价格统一 [8] - 线下与全国数千家药店、商超合作,线上入驻天猫、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 [8] - 在新零售领域采用"借船出海"策略,与第三方合作搭建标准化线上运营流程 [8] - 年轻消费群体渗透率逐年提升,体现"质优价稳"市场定位成效 [8] 行业影响 - 通过"三段式"标准化体系构建袋泡茶领域核心竞争力 [9] - 推动袋泡茶行业向规范化、健康化方向迈进 [9]
碧生源赵一弘:更健康更年轻,传统茶产业加速进入健康新赛道
行业里程碑与转型趋势 - 中国保健协会茶产业与健康分会正式成立,碧生源董事长赵一弘当选首任会长,标志着茶产业与健康领域深度融合[1] - 茶产业从"饮品"向"健康解决方案"转型,从"传统文化符号"向"国潮消费新宠"蜕变,形成"更健康更年轻"的行业共识[1] - 分会在中国国际保健博览会上获"优秀参展企业"称号,为传统茶产业注入发展动力[1] 茶产业的健康价值基础 - 茶叶天然成分(茶多酚、蛋白质、生物碱)构成健康属性核心,茶多酚抗氧化能力显著,儿茶素对器官肿瘤有预防抑制作用[2] - 黑木耳多糖与茶多酚协同可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症状,推动茶从传统饮品升级为功能性健康产品[2] - 中药与茶结合开创"茶剂型"保健路径,如川芎茶调散治疗头痛,碧生源常润茶专为肺癌康复患者设计[3] - 中国已发掘110多种药食同源中药材,支撑"中药材+茶叶"创新模式发展[3] 茶文化的精神与商业价值 - 泡茶仪式感、品茶专注度及茶香愉悦感构成精神疗愈价值,契合年轻人追求的"情绪价值"[3] - 茶文化赋予产业文化厚度与情感温度,超越物质属性成为精神寄托[3] 企业战略升级与产品创新 - 碧生源品牌定位从"功能茶专家"升级为"体重管理、肠道管理等综合健康管理专家",构建"产品+服务"生态[4] - 打造覆盖"保健食品+普通食品+药品"的全品类矩阵,纵向深耕功能(如常菁茶、纤纤茶),横向拓展场景(如红糖姜茶、OTC药品)[5] - 通过私域社群和专业咨询服务实现从"卖产品"到"卖解决方案"的跨越[4] 渠道变革与营销创新 - 线下覆盖29万家药店,线上快速入驻阿里、京东并跻身医药保健品前列,同步深耕抖音、快手直播电商[6] - 启动集团合伙人改制,构建"职业经理人+合伙人"共生模式激活营销系统[6] 行业发展驱动力 - 消费端对"健康"与"国潮"的双重需求创造市场空间,政策端大健康产业扶持推动规范化,技术端茶叶活性成分研究释放功能性价值[7] - 碧生源通过品牌升级、产品创新、营销变革探索"健康+年轻"的产业破圈路径[7]
碧生源(00926)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16:3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实现收入4.843亿元,较2023年的5.429亿元下降10.8%[15] - 公司2024年全面收益总额为1680万元,2023年全面亏损总额为3.586亿元[15] - 2024年公司收入为4.843亿元,较2023年的5.429亿元下降10.8%[89] - 碧生源保健四茶2024年收入为2.566亿元,较2023年的2.894亿元下降11.3%,常润茶和常菁茶销量分别增长2.2%和8.7%,销售额分别下降22%和9%[89] - 减肥药品2024年收入为1.48亿元,较2023年的1.618亿元下降8.5%,销售量较2023年下降6%[89] - 其他保健食品2024年收入为6950万元,较2023年的8170万元下降14.9%[89] - 2024年销售成本为1.585亿元,较2023年的1.967亿元下降19.4%,毛利率为67.3%,较2023年的63.8%上升3.5个百分点[90] - 2024年其他收入为1180万元(2023年:1100万元),包括应收贷款及其他利息收入670万元(2023年:420万元),政府补贴310万元(2023年:440万元)[91] - 2024年销售及市场营销开支为1.994亿元,较2023年的3.207亿元下降37.8%[92] - 2024年行政开支为8950万元,较2023年的1.531亿元下降41.5%[97] - 2024年研究及开发成本为2940万元,较2023年的3490万元下降15.8%[101] - 2024年其他溢利净额为640万元(2023年:70万元)[102] - 2024年应占使用权益法核算的投资溢利为510万元(2023年:100万元)[103]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1270万元,2023年为940万元[104] - 2024年全面收益总额为1680万元(2023年:全面亏损总额为3.586亿元)[105]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1050万元(2023年:现金流出净额为3300万元)[107]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的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5940万元(2023年:6680万元)[107]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的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1.038亿元(2023年:9490万元)[107] - 2024年12月31日按公允值通過損益計量的金融資產為7940萬元,2023年12月31日為9010萬元[108] - 2024年12月31日銀行結餘及現金為1.478億元,2023年12月31日為2.885億元[110] - 2024年資本開支為500萬元,2023年為680萬元[114] - 2024年存貨總計2.6411億元,2023年為2.3569億元;2024年存貨周轉天數為58天,2023年為123天[116] - 2024年12月31日資產負債率為15.2%,2023年12月31日為21.4%[121] - 2024年12月31日已訂但未產生的物業、廠房及設備資本性承諾為20萬元,2023年12月31日為240萬元[123] - 2024年公司無銀行借款,2023年也無[1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無任何資產抵押,2023年12月31日也無[113] - 2024年公司概無有關附屬公司、聯營公司和合營公司的重大收購及出售事項[1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並無重大或然負債及擔保,2023年12月31日也無[12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内地及香港有128名雇员,2023年12月31日为179名[12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成本(包括董事薪酬)为人民币5690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2.109亿元[12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底,公司线下销售业务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的近30万家OTC药房及医药第三终端[6] - 公司在18个电商平台开设63个店铺进行产品销售[6] - 事业合伙人机制于2023年9月启动,2024年在电商和OTC业务板块以及IT服务支持和后勤服务部门全面推行[16] - 电商事业合伙人转变经营理念,培育出抖音、快手新业务线[16] - OTC事业合伙人加强与终端店、连锁总部及代理商的合作,优化商业关系[16] - 2024年公司优化代理产品结构和品种,代理产品品种和规格大幅减少,运营质量提升[40] - 2024年是合伙人体制改革正式运行第一年,事业合伙人机制在多板块推行并取得满意经营成果[41] - 线下业务覆盖全国30万家药店及医药第三终端[42] - 2024年电商组建三家代运营公司,以盈利为目标精细化运营[45] - 2024年非药线拼多多部门合并到非药零售经营单元[45] - 拼多多平台双十一天猫日销售突破5w +[45] - 碧生源保健食品旗舰店单月销售额从9 - 10月的80多万到11 - 12月突破100w +[45] - 天猫超市超链项目经一年培养成月销百万宝贝,同比增长约100%[46] - 天猫药品新产品奥利司他6粒装销量突破100万盒[47] - 2024年4月跨境自有品牌产品Besunyen代谢小丸子上线[49] - 11月12日抖音自播首播日单场销售额突破2.7万,首月直播销售突破43万,累计直播时长突破180小时[51] - 碧生源官方直播间配备四个主播三个中控,每天直播15小时以上,大促期间日不落直播[51] - 2024年京东双十一活动中,京东碧生源旗舰店获减肥塑身类目销售第1名[46] - 2024年公司将京东药品业务从自营模式切换为POP模式[47] - 2024年4月跨境电商业务调整模式,转向品牌化运营[4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4年9月起公司推动和完善合伙人机制,强化以利润为核心的薪酬激励体系[17] - 2025年公司将继续完善合伙人机制,推进降本增效,优化产品和业务布局[17] - 2025年公司将坚持以盈利和正现金流为目标,优化产品结构[76] - 公司将发挥线上运营优势,与线下深度合作,扩大业务发展,加大经销商渠道和第三终端开发[78] - 发挥合伙人自治能力,成立自主管理组织,管控渠道和价格体系[80] - 持续推进抖音、快手等新零售和跨境业务,扩大新兴营销平台市场份额[81] - 2025年公司将推进工艺改进、技术革新和新产品开发,降低产品单耗成本,拓展新产品和新渠道[83]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拥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保健食品批文25项,拥有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技术117项,其中发明专利21项[6] - 公司四茶生产基地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厂房和生产流程符合国家GMP标准[5] - 公司“碧生源及图”商标于2013年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碧生源品牌连续五届被评为中国保健品十大公信力品牌[6] - “十二五”(2011 - 2015年)首次将“营养与保健食品制造业”列入国家发展规划[28] - 2017年6月国务院印发《国民营养计划(2017 - 2030年)》,提出发展新型营养健康食品[28] - 2022年发布《“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提倡大力发展中药保健品[28] - 2023年8月31日三部委发布《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非营养素补充剂(2023年版)》及配套文件[30] - 2023年12月2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开征求《在产在售“双无”保健食品集中换证审查要点(征求意见稿)》意见[31] - 2024年11月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在产在售“无有效期和无产品技术要求”保健食品集中换证审查要点》,换证过渡期为2023年8月31日起五年内[31] - 预计到2025年中国消费者保健品行业规模有望达624.01亿美元,且保持超6%的增长[32] - 公司有保健功能的保健食品批准文号25个,其中茶剂13个,颗粒剂7个,胶囊剂5个[39] - 公司拥有十八条全球最先先进的意大利IMA - C24型全自动茶包机保健茶生产线[39] - 2024年公司全力构建品牌传播矩阵,关注年轻一代消费者习性,创新传播内容和方式,扩展传播平台[56] - 公司制作多部品牌宣传片,如利润篇、钓鱼篇等,以“你以为减不了的,其实都能减”为主题制作创意短片带动产品销售[57] - 2024年11月中旬公司建立小红书部门,构建7 + 1框架,小红书平台运营取得阶段性成果[57] - 公司继续推进“一排一控,减肥加速”年度主题活动,在全国开展近千场培训[57] - 2024年公司作为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承担单位,完成多个示范研究室平台搭建[60] - 2024年公司围绕“一竖两横”产品开发战略,推进新品开发项目立项,完成多个保健新品安全性评价研究和注册检验[61] - 公司完成保健食品碧生源牌灵芝人参颗粒、碧生源牌灵芝枸杞茯苓茶技术升级和落地转化,延续“碧生源牌灵芝枸杞茯苓茶”批文有效期[62] - 市场监管总局换发保健食品批文过渡期为2023年8月31日起五年内,公司已做好集中换证准备工作[62] - 2024年公司申请发明专利2项,获得3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62] - 2024年7月研发部在核心期刊发表2篇减肥咀嚼片保健新品学术文章[65] - 自2017年起公司累计捐赠超350万用于设立保护野生生物专项基金[71] - 2023年公司与上海慈善基金合作成立专项公益基金[71] - 2024年公司参与房山等地对口帮扶及文物保护等公益活动[71] - 公司持续推进现代化生产管理,对产品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65] - 自动化智能生产车间采用数字化和工业互联网技术实时监控生产[66] - 公司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参数,建立质量档案进行管控分析[67] - 集团对BI系统进行功能优化和性能升级,强化数据安全[67] - 市场部在营销推广中广泛应用AI和虚拟人技术[67] - 董事长赵一弘现年58岁,拥有35年中国食品饮料行业经验[128] - 副董事长高雁现年56岁,自2000年起担任北京澳特舒尔副董事长[129] - 常务副总裁于洪江现年60岁,拥有逾34年金融业经验[130] - 独立非执行董事何愿平现年58岁,自2016年10月起获委任[131] - 独立非执行董事石向欣现年68岁,自2023年5月起获委任[132] - 冯兵现年57岁,2023年10月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逾31年企业管理及咨询经验[133] - 林如海现年56岁,2012年9月加入集团,有逾35年传媒及健康产业经验[136] - 刘建现年57岁,2018年8月加入集团,有逾32年药品生产与企业管理经验[137] - 杨明现年52岁,2000年加入集团,2023年4月再次加入,有逾21年市场营销及企业管理经验[137] - ESG报告根据联交所主板证券上市规则附录C2所载《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及相关规定编制[138] - ESG报告范围包括碧生源控股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139] - ESG报告编制程序包括识别重要利益相关方、排列重要ESG议题、决定汇报范围、收集数据等[141] - 集团ESG管理实行由上而下方针,分决策、统筹、执行三个层级[144] - ESG领导小组成员由首席执行官、首席运营官等担任,负责统筹工作并定期向董事会汇报[144] - 董事会每年审阅及批准ESG报告,确保公平呈现重大ESG事宜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145] - 公司通过股东周年大会等多种渠道与股东及投资者沟通,关注投资回报等方面[146] - 公司通过满意度调查等方式与客户与供应商沟通,关注产品及服务质量等方面[146] - 公司通过定期会议等形式与雇员沟通,关注薪金及福利等方面[146] - 公司通过公司网站等途径与消费者沟通,关注产品质量等方面[146] - 公司通过咨询及访问等方式与政府沟通,关注遵守法律法规等方面[146] - 公司通过公司网站等与媒体沟通,关注企业管治制度等方面[146] - 公司ESG领导小组及执行层面主要职能员工参与编制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148] - 公司通过识别、排序、确认三步评估环境、社会及管治层面的重要性及重大性[149] - 公司根据持份者调查评分结果得出五大重要议题,包括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管理等[153] - 公司持续推进“精益生生产”及“清洁生产”计划,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降低排放量[157] - 2024年氮氧化物排放量为108.09千克,较2023年的112.67千克有所下降;硫氧化物排放量为2.82千克,较2023年的2.94千克下降;工业废气排放量为784,552.00立方米,较2023年的820,933.00立方米下降[161] - 2024年工业废气密度为1,619.97立方米╱每百万元收益,2023年为1,512.13立方米╱每百万元收益,公司2023年和2024年收益分别为5.429亿元和4.843亿元[161] - 2024年范围一温室
碧生源(00926)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31 22:18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集团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4.843亿元,较2023年的5.429亿元减少10.8%[3] - 2024年集团持续经营业务毛利为3.258亿元,较2023年的3.462亿元减少5.9%[3] - 2024年集团持续经营业务毛利率为67.3%,较2023年的63.8%上升3.5个百分点[3] - 2024年集团持续经营业务的运营开支总额为3.182亿元,较2023年的5.087亿元减少37.4%[3] - 2024年集团录得全面收益总额为1680万元,2023年为全面亏损总额3.586亿元[4]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收益总额为1680万元,2023年为全面亏损总额3.004亿元[4]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收益均为0.12元,2023年为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2.45元[4]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年内溢利为1480.4万元,2023年为亏损1.591亿元[6] - 2024年已终止经营业务年内亏损为0,2023年为亏损1.984亿元[7] - 2024年末资产总额为560,693千元,较2023年末的704,943千元下降20.46%[9] - 2024年末负债总额为85,317千元,较2023年末的150,973千元下降43.5%[10] - 2024年末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475,376千元,较2023年末的553,970千元下降14.19%[10] - 2024年集团总收入为484,301千元,较2023年的542,876千元下降10.79%[22] - 2024年公司总收入484,301千元,较2023年的542,876千元下降10.79%[24][25] - 2024年公司运营溢利21,551千元,而2023年运营亏损150,287千元[24][25] - 2024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年内溢利14,804千元,2023年为亏损159,105千元[24][25] - 2024年其他溢利净额6,413千元,2023年为675千元[27] - 2024年所得税开支12,717千元,2023年为9,424千元[33]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总额14,804千元,2023年亏损299,243千元;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0.12元,2023年亏损2.45元[37] - 2024年末按公允值通过损益计量的金融资产中,非流动资产79,434千元,2023年末为90,077千元[39]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在“其他收益净额”中确认的已实现公允价值收益2,721千元,2023年为2,864千元[39] - 2024年未实现公允价值亏损1,749千元,2023年收益501千元[39] - 2024年末理财及结构性存款预期年收益率2.14% - 2.90%,2023年为1.00% - 3.21%,年末均无余额[43] - 2024年末贸易应收款项20,592千元,2023年末为48,195千元[44]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3156千元,2023年为16547千元[53] - 公司2024年实现收入4.843亿元,较2023年的5.429亿元下降10.8%[64] - 公司2024年全面收益总额为1680万元,2023年全面亏损总额为3.586亿元[64] - 2024年公司收入为4.843亿元,较2023年的5.429亿元下降10.8%[123][124] - 2024年销售成本为1.585亿元,较2023年的1.967亿元下降19.4%,毛利率为67.3%,较2023年的63.8%上升3.5个百分点[125] - 2024年其他收入为1180万元,2023年为1100万元[126] - 2024年销售及市场营销开支为1.994亿元,较2023年的3.207亿元下降37.8%[127][128] - 2024年行政开支为8950万元,较2023年的1.531亿元下降41.5%[129] - 2024年研发成本为2940万元,较2023年的3490万元下降15.8%,占收入百分比从6.4%降至6.1%[132] - 2024年其他溢利净额为640万元,2023年为70万元,其中按公允值通过损益计量的投资收益270万元(2023年:290万元),捐赠支出80万元(2023年:210万元)[134] - 2024年应占使用权益法核算的投资溢利为510万元,2023年为100万元,主要来自合营企业权益产生的溢利530万元[135]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1270万元,2023年为940万元,增加因附属公司股息分配应税事项所致[137] - 2024年全面收益总额为1680万元,2023年为全面亏损总额35860万元,变动因2023年出售附属公司及合作伙伴模式提升运营质量[138]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1050万元,2023年为流出3300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5940万元,2023年为6680万元;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10380万元,2023年为9490万元[140] - 2024年12月31日按公允值通过损益计量的金融资产为7940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9010万元[141]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结余及现金为14780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28850万元[144] - 2024年资本开支为500万元,2023年为680万元[146] - 2024年存货总计26,411千元,其中原材料及包装材料3,743千元、在制品1,648千元、成品21,020千元;2023年存货总计23,569千元,其中原材料及包装材料5,111千元、在制品1,765千元、成品16,693千元;2024年存货周转天数为58天,2023年为123天[147] - 2024年资产负债率为15.2%,2023年为21.4%[152] - 2024年已订但未产生的物业、厂房及设备资本性承诺为人民币0.2百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2.4百万元[154] - 2024年内地及香港雇员有128名,2023年为179名;2024年员工成本为人民币56.9百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210.9百万元[157]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建议宣派及派发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10港仙,总额约为1222.7万港元[5] - 2024年已付中期股息99624千元,每股0.9港元[53] - 董事会建议宣派2024年度末期股息每股10港分,共派12227000港元[54] - 董事会建议宣派及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10港仙,总额约为12,227,000港元[158]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茶产品分部收入为326,183千元,较2023年的371,119千元下降12.11%[22] - 2024年减肥及其他药品分部收入为158,118千元,较2023年的171,757千元下降7.94%[22] - 碧生源保健四茶2024年收入为2.566亿元,较2023年的2.894亿元下降11.3%,常润茶和常菁茶销量分别增长2.2%和8.7%,销售额分别下降22%和9%[124] - 减肥药品2024年收入为1.48亿元,较2023年的1.618亿元下降8.5%,销售量下降6%[124] - 其他保健食品2024年收入为6950万元,较2023年的8170万元下降14.9%[124] 外部销售平台收入情况 - 2023年来自一外部线上销售平台收入约56,724,000元,占集团总收入10.4%[23] 会计准则生效情况 - 国际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于2025年1月1日生效[19]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于2026年1月1日生效[19]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于2027年1月1日生效,预计对集团财务报表列报和披露有一定影响[19] 公司投资情况 - 2023年10月公司以91,747,000元认购6号基金全部参与股份[28] - 2023年11月6号基金向非上市医药公司投资1,800,000美元[32] - 2024年8月,公司附属公司北京澳特舒尔向源星投资1340万元获16.067%权益[40] - 2023年10月公司向6号基金投资约91747000元[55] - 2025年3月公司对6号基金发出赎回通知,现金赎回约11074000元,实物赎回约12921000元[55] - 第三方公司以约71981000元对价收购6号基金剩余权益[5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贷款金额为7000万港元(折合人民币约6482.3万元),账面价值为人民币6979.3万元,包含应计利息人民币489.9万元[58] - 2024年12月31日,基金持有的优先股投资金额为人民币1294.7万元,初始投资成本为180万美元[60] - 公司于2023年10月以1亿港元认购六号基金100,000股基金份额[171] - 2025年3月3日董事会授权推动赎回六号基金投资,3月26日发出书面赎回通知[171] - 现金及股权赎回方面,基金管理人将偿付1200万港元现金,并转让价值1409.49万港元的3,318,470股C - 1类优先股[171] - 资产置换方面,公司以价值约7800万港元的剩余基金份额与独立第三方置换对等价值股份[172] 公司股权出售情况 - 2024年4月出售康百納100%股权完成,产生净亏损约32.6万元[45] - 出售康百納现金代价总额为3000千元,净亏损326千元,净现金流出339千元[46][47] - 2023年出售万汉与万远51%股权,总现金代价137700千元,已终止经营业务年内亏损175772千元,出售所得款项净额86373千元[48][49][50] - 2023年出售河南雪樱花100%股权,现金对价14800千元,产生净亏损约16743千元,出售所得款项净额14798千元[51][52] 公司财务报表审计意见 - 核数师对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发出保留意见[56] 公司经营管理举措 - 事业合伙人机制于2023年9月启动,2024年在电商和OTC业务板块等全面推行[65] - 2024年9月起,集团进一步推动和完善合伙人机制,强化以利润为核心目标的合伙人薪酬激励体系[65] - 集团管理层延续蹲点基层支持业务部门做法,副总裁对口帮扶OTC业务单元[65] - 集团总部和生产部门优化精简人员,降本增效成果显著[65] - 电商业务通过转变经营理念等取得组建以来最佳经营成果[65] - 2024年是合伙人体制改革正式运行第一年,在多业务板块和部门推行并取得经营成果[77] - 线下业务通过四个合伙人组建的营销公司运营,覆盖全国29万家药店及医药第三终端[78] - 2024年电商组建三家代运营公司,以盈利为目标精细化运营[80] - 2024年非药线拼多多部门合并,业务调整后双十一期间拼多多平台日销突破5w+[81] - 碧生源保健食品旗舰店单月销售额从9 - 10月的80多万元到11 - 12月突破100w+[81] - 2024年天猫超市超链培养成月销百万宝贝,同比增长约100%[81] - 2024年京东双十一大促中,京东碧生源旗舰店获减肥塑身类目销售第1名[82] - 天猫药品重启新产品奥利司他6粒装,单品销量突破100万盒以上[83] - 2024年公司将京东药品业务从自营模式切换为POP模式,实现两种模式共同运营[83] - 2024年4月跨境自有品牌产品Besunyen代谢小丸子上线,跨境电商转向品牌化运营[85] - 抖音自播业务11月12日首播日单场销售额突破2.7万,首月直播销售突破43万,累计直播时长突破180小时[86] - 抖音自播间配备四个主播三个中控,每天直播15小时以上,大促期间日不落直播[86] - 2024年公司通过与国内百强连锁合作拓展和升级渠道,推出年度活动提升品牌关注度[88] - 2024年是公司合伙人体制改革完整运行第一年,董事长推动合伙人薪酬机制改革[89] - 2024年度公司全力构建品牌传播矩阵,开展场景化营销[92] - 公司制定从
碧生源(00926)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8-28 16:48
公司资质与业务覆盖情况 - 公司拥有保健食品批文26项,专利技术114项,其中发明专利20项[2] - 2024年上半年线下业务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近290,000家OTC药房及医药第三终端[2] - 2024年上半年线上电商业务在18个电商平台开设63个店铺[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线下销售业务通过新事业合作伙伴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的近29万家OTC药房及医药第三终端[2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线上电商业务在18个电商平台开设63个店铺进行产品销售[2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2.543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3.428亿元减少25.8%[2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毛利为1.734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2.226亿元减少22.1%[2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毛利率为68.2%,较2023年同期的64.9%上升3.3个百分点[2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的运营开支总额为1.693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2.188亿元减少22.6%[2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录得全面收益总额为850万元,2023年同期为全面亏损总额1.745亿元[2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全面收益总额为850万元,2023年同期为510万元,增长66.7%[24][2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均为0.0639元,2023年上半年为0.0913元[2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2.543亿元,同比下降25.8%,其中四茶收入为1.354亿元,同比下降17.1%,减肥药收入为8210万元,同比下降29.3%[2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2.543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3.428亿元下降25.8%[48] - 2024年上半年四茶收入1.354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1.633亿元下降17.1%[48] - 2024年上半年减肥药品收入8210万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1.162亿元下降29.3%[48] - 2024年上半年其他保健食品收入3220万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5440万元下降40.8%[48] - 2024年上半年其他药品收入460万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900万元下降48.9%[48] - 2024年上半年销售成本8090万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1.202亿元下降32.7%[48] - 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为68.2%,较2023年上半年的64.9%上升3.3个百分点[48] - 2024年上半年销售及市场营销开支1.1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1.62亿元下降32.1%[49] - 2024年上半年市场营销及促销开支较2023年上半年增加550万元,广告开支增加430万元,雇员福利开支减少4820万元[50] - 2024年上半年行政开支为4340万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3820万元上升13.6%,主要因专业及咨询服务费增加[50] - 2024年上半年研究及开发成本为1600万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1860万元下降260万元,主要是委外研发活动减少[52] - 2024年上半年应占使用权益法核算的投资溢利为110万元,来自合营公司股权[53]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530万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600万元下降70万元,因使用以前年度未确认可抵扣亏损增加[54] - 2024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850万元,2023年同期为全面亏损总额1.745亿元[5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全面收益总额为850万元,2023年同期为510万元[5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均为6.39分,2023年上半年为9.13分[54] - 2024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1240万元,2023年同期为4430万元,因营运活动减少[56] - 2024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560万元,2023年同期为7650万元;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240万元,2023年同期为8510万元[56] - 2024年6月30日按公允值通過損益計量的金融資產為7980萬元,2023年12月31日為9.01億元[57] - 2024年6月30日銀行結餘及現金為2.481億元,2023年12月31日為2.885億元[58] - 2024年上半年資本開支為60萬元,2023年同期為310萬元[59] - 2024年6月30日存貨總額為1985.8萬元,2023年12月31日為2356.9萬元[60] - 2024年6月30日資產負債率為16.9%,2023年12月31日為21.4%[63] - 2024年6月30日已訂但未產生物業、廠房及設備資本開支為20萬元,2023年12月31日為240萬元[63] - 2024年6月30日已訂但未產生的合營公司資本承擔為10萬元,2023年12月31日無[63] - 2024年上半年無銀行借款,2023年12月31日無[58] - 2024年上半年無資產抵押,2023年12月31日無[58] - 2024年上半年無重大收購或出售事項[62]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在中国内地及香港有151名雇员,2023年12月31日为179名[6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的员工成本为2450万元,2023年同期为8160万元[66] - 2024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2.54286亿元,2023年同期为3.42828亿元[69] - 2024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毛利为1.73435亿元,2023年同期为2.22579亿元[69] - 2024年上半年运营溢利为1165.5万元,2023年同期为1355万元[69] - 2024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1312.5万元,2023年同期为1116万元[69] - 2024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期内溢利为781.3万元,2023年同期为513万元[69] - 2024年上半年已终止经营业务期内税后亏损为0,2023年同期为1.7962亿元[69]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781.3万元,2023年同期亏损1.7449亿元[69] - 2024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每股基本盈利为6.39分,2023年同期为9.13分[70]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329,479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77,073千元增长18.91%[71]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为347,204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27,870千元下降18.85%[71]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额为676,683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04,943千元下降3.99%[71]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4,781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312千元下降9.99%[72]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109,467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45,661千元下降24.85%[72] - 2024年6月30日负债总额为114,248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50,973千元下降24.32%[72]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12,354千元,2023年为88,197千元[74]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5,574千元,2023年为18,013千元[74]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2,414千元,2023年为71,313千元[74]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84,518千元,较2023年的264,961千元下降30.36%[75] - 2024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2.54286亿元,其中茶产品分部1.67576亿元,减肥及其他药品分部8671万元[90] - 2024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毛利1.73435亿元,其中茶产品分部1.28364亿元,减肥及其他药品分部4507.1万元[90] - 2024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运营溢利1165.5万元,除所得税前溢利1312.5万元,持续经营业务期内溢利781.3万元[90] - 2023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3.42828亿元,其中茶产品分部2.17694亿元,减肥及其他药品分部1.25134亿元[92] - 2023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毛利2.22579亿元,其中茶产品分部1.6143亿元,减肥及其他药品分部6114.9万元[92] - 2023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运营溢利1355万元,除所得税前溢利1116万元,持续经营业务期内溢利513万元[91][93] - 2024年上半年约2706.4万元收入来自合营公司江西碧生源商贸,占总收入10.6%,主要来自茶产品分部[93] - 2023年上半年约6274.7万元收入来自电商平台客户A,占总收入18.3%,主要来自减肥及其他药品分部[94] - 2024年上半年按性质划分开支总额2.5043亿元,2023年上半年为3.39053亿元[95]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溢利净额154.6万元,2023年上半年为463.8万元[97] - 2024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当期所得税为29.6万元,2023年同期为9.4万元;递延所得税为501.6万元,2023年同期为593.6万元;所得税开支为531.2万元,2023年同期为603万元[9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781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亏损116219千元人民币[109] - 2024年和2023年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分别为122265585股和56164008股[109]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6.39分人民币,2023年为亏损206.93分人民币[10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为111500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17216千元人民币[11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无形资产账面净值为1938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2799千元人民币[11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其他非流动资产总计8052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9268千元人民币[1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合营公司投资账面值为15888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4788千元人民币[1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中债券投资为10659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21130千元人民币[1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中对私营公司的股权投资为32707千元人民币,基金投资为36442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32618千元人民币和36329千元人民币[1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处置一项固定利率债券,本金总额为1494000美元(相当于人民币10523000元),实现相关收益人民币128000元[1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按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为66,145千元,该资产主要为GOSP6认购的私人贷款,固定年利率8%[118][119] - 2024年6月30日存货中原材料及包装材料4,016千元、在制品1,064千元、成品14,778千元,减值拨备19,858千元;2023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5,111千元、1,765千元、16,693千元、23,569千元[120]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减信用减值损失)为34,396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48,195千元;2024年6月30日无应收票据,2023年12月31日应收票据为4,864,000元[121] - 2024年6月30日按金、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为34,198千元,2023年12月31
碧生源(00926)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09 22:49
财务业绩 - 2024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2.543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3.428亿元减少25.8%[1] - 2024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毛利为1.734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2.226亿元减少22.1%[1] - 2024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毛利率为68.2%,较2023年同期的64.9%上升[1] - 2024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运营开支总额为1.693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2.188亿元减少22.6%[1] - 2024年上半年录得全面收益总额为850万元,2023年同期为全面亏损总额1.745亿元[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全面收益总额为850万元,2023年同期为510万元[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均为6.39分,2023年上半年均为9.13分[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为254,286千元,其中茶产品分部收入167,576千元,减肥及其他药品分部收入86,710千元[1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成本为80,851千元,毛利为173,435千元[1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运营溢利为11,655千元,持续经营业务期内溢利为7,813千元[14]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溢利净额154.6万元,2023年同期为463.8万元[19]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531.2万元,2023年同期为603万元[20] - 2024年和2023年6月30日,持续经营业务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分别为781.3万元和513万元,已终止经营业务分别为0和 - 1.21349亿元[30] - 2024年和2023年6月30日,持续经营业务每股基本盈利分别为6.39分和9.13分,已终止经营业务分别为0和 - 216.06分[30]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收入2.543亿元,同比下降25.8%;四茶收入1.354亿元,同比下降17.1%;减肥药收入8210万元,同比下降29.3%[40] - 2024年上半年集团全面收益总额850万元,较2023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全面收益总额510万元增长66.7%[4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2.543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3.428亿元下降25.8%[62] - 2024年上半年四茶收入1.354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1.633亿元下降17.1%;减肥药品收入8210万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1.162亿元下降29.3%;其他保健食品收入3220万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5440万元下降40.8%;其他药品收入460万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900万元下降48.9%[63] - 2024年上半年销售成本8090万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1.202亿元下降32.7%,毛利率为68.2%,较2023年上半年的64.9%上升3.3个百分点[63] - 2024年上半年销售及市场营销开支1.1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1.62亿元下降32.1%[64] - 2024年上半年市场营销及促销开支较2023年上半年增加550万元,主要是电商平台代运营服务费增加所致[65] - 2024年上半年广告开支较2023年上半年增加430万元,主要是广告投放费用增加所致[65] - 2024年上半年雇员福利开支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4820万元,主要是销售人员数目减少所致[65] - 2024年上半年行政开支4340万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3820万元上升13.6%,主要是专业及咨询服务费增加所致[66] - 2024年上半年研究及开发成本1600万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1860万元下降260万元,主要是公司委外研发活动减少所致[6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应占使用权益法核算的投资溢利为110万元[68]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530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600万元下降70万元[69] - 2024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850万元,2023年同期为全面亏损总额1.745亿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全面收益总额为850万元,2023年同期为510万元[6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均为6.39分,2023年上半年为9.13分[69] - 2024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1240万元,2023年同期为4430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560万元,2023年同期为7650万元;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240万元,2023年同期为8510万元[71] - 2024年上半年资本开支为60万元,2023年同期为310万元[76] 股息分配 - 董事会建议自股份溢价账中宣派及派发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每股0.9港元,总额为1.100390265亿港元[2] - 董事会建议宣派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每股0.9港元,总额1.100390265亿港元,待股东批准后于9月23日或前后派发[39] - 董事会建议自股份溢价账中宣派及派发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每股0.9港元,总额为110,039,026.5港元[91] - 确定收取中期股息的资格的记录日期为2024年9月9日,公司将在该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91] 资产负债情况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额为6.76683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7.04943亿元[5]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为3.47204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4.2787亿元[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562,435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53,970千元有所增长[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为114,248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50,973千元有所下降[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债券投资为1065.9万元,较2023年的2113万元减少;对私营公司股权投资为3270.7万元,较2023年的3261.8万元略增;基金投资为3644.2万元,较2023年的3632.9万元略增[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按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为6614.5万元,主要为中州龙腾环球机会基金6号认购的私人贷款,固定年利率8%[36]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3446.6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828.6万元减少;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208.5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654.7万元减少[37][38] - 2024年6月30日按公允价值通过损益计量的金融资产为7980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9010万元[7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基金的净资产价值约为9270万元,占集团资产总额约13.7%;公司就该基金拥有变现的收益12.8万元及未变现的收益227.3万元[73] - 2024年6月30日银行结余及现金为2.481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2.885亿元[74] - 2024年6月30日存货总额为1985.8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2356.9万元[77] - 2024年6月30日资产负债率为16.9%,2023年12月31日为21.4%[8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及担保[8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订但未产生的物业、厂房及设备资本开支为人民币0.2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4百万元减少[8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订但未产生的合营公司资本承担为人民币0.1百万元,2023年12月31日无此项[82] 会计政策 - 公司自2024年1月1日起采用三项经修订准则,对会计政策及财务资料列报无重大影响[10] - 已公布的部分经修订准则在2024年6月30日报告期非强制性,公司未提前采用,预计对集团无重大影响[11][12] 业务结构 - 公司主要业务为生产及销售功能保健茶产品和销售减肥及其他药品[7] - 公司主要营运决策者将茶产品和减肥及其他药品确认为独立可呈报分部[13] - 主要营运决策者根据可呈报分部的收入、毛利及经营业绩评估表现,未对资产及负债进行评估以分配资源[13] - 2023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3.43亿人民币,其中茶产品分部2.18亿,减肥及其他药品分部1.25亿[15] - 2024年上半年约2706.4万元收入来自合营公司江西碧生源商贸,占总收入10.6%,主要来自茶产品分部[16] - 2023年上半年约6274.7万元收入来自电商平台客户A,占总收入18.3%,主要来自减肥及其他药品分部[18] 业务出售 - 2024年4月10日出售康百纳完成,产生净亏损约32.6万元,现金流出净额33.9万元[24][25] - 2023年5月5日千瑞万福有条件同意出售目标公司51%股权,总代价1.377亿元[25] - 目标公司期内损益在中期简明综合收益表中列为已终止经营业务[26] - 本公司拥有人及非控股权益应占目标公司已终止经营业务期内亏损分别为1175.01万元和582.71万元[27] - 2023年6月30日完成目标公司出售,期内亏损1.67225亿元,出售净亏损854.7万元,出售所得款项净额8637.3万元[28] - 2023年9月8日签订协议,以1480万元现金对价转让河南雪樱花100%股权,9月19日完成出售,产生净亏损约1674万元[29][30] 业务运营 - 2024年上半年线下销售业务通过新事业合作伙伴覆盖全国31个省市近29万家OTC药房及医药第三终端[40] - 2024年上半年线上电商业务在18个电商平台开设63个店铺销售产品[40] - 线下渠道通过新事业合作伙伴代理模式,联合连锁药店打造培训体系,开展营销活动,加强价格管理[41][42][43] - 2024年上半年电商代运营模式完善,运营成本降低,费用投放精准[44][45] - 2024年上半年重启并优化跨境业务,推出海外品牌,进口产品销量破万瓶,常润茶出口美国上万盒[46] - 2024年上半年尝试构建短视频共享机制,与抖音达人合作,提升品牌曝光与美誉[47] - 2024年上半年药品电商新增6粒装小规格低价产品,重获天猫平台奥利司他销量第一[45] - 2024年上半年非药电商以四茶为核心,在体重管理赛道发力,调整平台运营模式降本增效[45] - 三八妇女节期间与快手头部主播合作,单场销售GMV达2000W+[48] - 2024年上半年结合平台数据等开发多款新品,形成抖音、快手新经营模式[48] - 2024年上半年紧跟短剧营销热点,联合制作并推广短剧实现品牌大量曝光[49] - 2024年上半年携手高铁传媒,实现全国范围海量客流广泛覆盖[50] - 2024年上半年携手梯影传媒,精准覆盖商务减肥市场[51] - 2024年上半年与喜屏电梯广告合作,喜屏在全国209个城市布局三四线市场[52] 研发情况 - 2024年上半年与高校联合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围绕减肥保健新品开展相关工作[56] - 2024年上半年开展产品功能药理研究并发表2篇学术论文[57] - 2024年上半年获得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在植物活性成分提取及应用领域新获2项发明专利授权[57] 未来规划 - 2024年下半年将通过多种手段应对市场变化,巩固改革成果[59] 股份登记与报告 - 确定出席股东特别大会的资格的记录日期为2024年9月2日,公司将在2024年8月28日至9月2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9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或出售库存股份,公司无库存股份[90]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予股东并登载于公司网站及联交所网站[94] 人员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在中国内地及香港有151名雇员,较2023年12月31日的179名减少[8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持续经营业务的员工成本为人民币24.5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81.6百万元减少[86] 合规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而对集团有重大影响的情况[83] 公司管理层 - 公告日期公司执行董事为赵一弘、高雁及于洪江[94] - 公告日期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何愿平、石向欣及冯兵[94]
碧生源(00926)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16 17:01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成立于2009年,主要从事功能保健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 - 公司在2023年年初提出了“穩經營、調結構、降成本、提質效”的经营原则,通过多项措施优化经营质量和资产质量[10] - 公司2024年将持续推动品牌建设和年轻化,利用多渠道营销策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13] - 公司将继续推动产品创新和提高消费者体验,加大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反馈,开发新产品或改良现有产品[13] - 公司将优化线上购物体验、客户服务、售后支持等,发挥新事业合作伙伴的灵活性和优势,加强与商业公司、NKA、LKA的深度战略合作与服务[13] - 公司2024年将提升运营管理效率,做好职能转变和服务保障工作,加强员工培训和素质提升,完善管理部门的绩效管理体系[15] - 公司将继续开拓发展O2O业务、B2C业务、直播、短视频、兴趣电商等电商新模式,以适应消费者购买场景的变化[13] 公司财务状况 -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为人民币542.9百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2.2%[10] - 公司2023年全面亏损358.6百万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243.5%[11] - 公司2023年全面亏损人民币300.4百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03.1%[11] - 公司2023年全年总值超过126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2%,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发展向好,但仍面临困难和挑战[11] - 公司2023年剥离了部分业务板块,聚焦业务主线,激发组织和员工活力,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12] - 公司2023年所处行业主要从事保健食品的生产及食品和药品的销售业务[17] 公司产品与生产管理 - 公司拥有18条全球最先进的意大利IMA-C24型全自动茶包机保健茶生产线和最大的生产能力[25] - 公司自2023年10月开始进行经营体制变革,大量员工转变身份投资组建新公司,成为公司的事业合作伙伴[37] - 公司重塑运营模式,原有线下销售人员走出公司成为产品代理商,线上电商团队成立公司成为电商业务运营服务商[38] - 公司优化组织管理体系,通过精简人员合并部门、优化业务流程提高效率和灵活性[39] - 公司对产品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从工艺路线设计到产品存储运输都进行严格管控,保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54] - 公司持续完善智能技术路线,采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和工业互联网技术,实时监控生产全过程,确保产品质量[55] 公司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 - 公司将以消费者健康需求为创新驱动,深耕減肥及體重管理和潤腸通便與胃腸道健康领域[65] - 公司将继续坚持品牌理念,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产品和服务,为大健康产业发展提供智慧[74] - 公司将持续推进新零售业务,加大抖音、快手等新兴营销平台投入力度,扩大市场份额[69] 公司环境与社会责任 - 公司严格遵守ESG管理政策,定期向董事会汇报ESG管理现状[134] - 公司通过与持份者保持有效沟通,了解他们对环境、社会和管治因素的需求和期望,制定长远发展方针和战略[135] - 公司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持份者的期望,包括股东投资回报、产品和服务质量、员工待遇等方面[136] - 公司通过识别重大议题、持份者参与和确认重要议题的步骤,评估环境、社会和管治层面的重要性和重大性[137] - 公司根据ESG报告指引,汇报所有关键环境、社会和管治议题及关键绩效指标[138]
碧生源(00926)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08 22:31
财务表现 - 本集团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人民币542.9百万元,较去年减少32.2%[1] - 本集团持续经营业务毛利为人民币346.2百万元,毛利率为63.8%,较去年上升2.3个百分点[2] - 本集团持续经营业务的运营开支总额为人民币508.7百万元,较去年减少3.7%[3] - 本集团全年录得全面亏损总额为人民币358.6百万元,较去年增加254.2百万元[4] - 公司在2023年度的收入为人民币542.9百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2.2%[49] - 公司在2023年度录得全面虧損總額为人民幣358.6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43.5%[49] - 公司在2023年度的全面虧損總額为人民幣300.4百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03.1%[49] - 二零二三年收入为人民币542.9百万元,较二零二二年下降32.2%[118] - 二零二三年毛利率为63.8%,较二零二二年上升2.3个百分点[120] - 二零二三年全面亏损总额为人民币358.6百万元,较二零二二年增加254.2百万元[132]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要业务为生产及销售功能保健茶产品和销售减肥及其他药品[14] - 公司进行了战略调整,与新公司签订了服务/分销协议,共同设立合资公司[15] - 公司出售了目标公司的股权,产生了约8.55百万人民币的净亏损[16] - 公司认购中州龙腾环球机会基金6号100%的股份,以实现财务管理意图[18] - 公司的綜合財務報表根据所有适用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香港公司条例编制[19] - 公司主要營運決策者将业务划分为茶产品分部和减肥及其他药品分部,根据可呈报分部的收入、毛利和经营业绩评估表现[23] - 公司在2023年度没有发生需要披露的重大事项[47] - 公司在2023年度进行了经营管理战略上的调整,以适应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改革发展[50] - 公司在2023年初提出了“稳经营、调结构、降成本、提质效”的经营原则[51] - 公司在2023年九月开始对经营体制、运营模式及组织管理体系实施了改革[52] - 公司将在2024年继续推动品牌建设和年轻化,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53] - 公司将持续推动产品创新和提高消费者体验,加大在研发方面的投入[53] - 公司在2023年初对四茶类产品的包装进行了全面更新,赢得了更多年轻消费者的青睐[73] - 公司在新业务领域继续探索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运营合作模式,形成有效的运营方法与市场策略[74] - 公司通过与国内百强连锁的紧密合作,实现了渠道的拓展和升级,推出大型年度活动聚焦减肥市场,提升了品牌在市场上的关注度[75] - 公司从经营体制、运营模式到组织管理体系进行全面调整和改革,激发组织和人员活力[76] - 公司自2023年10月开始,一大批员工从集团走出去,转换身份投资组建新公司,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模式,将其应用到更多的业务领域[77] - 公司重塑了运营模式,原有线下销售人员走出公司成为产品代理商,原有线上电商团队成立公司成为电商业务运营服务商[78] - 公司优化了组织管理体系,通过精简人员合并部门、优化业务流程,提高效率和灵活性,更好地适应业务发展[79] - 公司建立了完整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通过ISO9001、ISO22000、HACCP等认证,为高品质产品提供保障,增强市场竞争力[81] 社会责任 - 碧生源与北京市慈善基金会合作成立了"碧生源慈善专项基金",用于开展社会救助活动,为困难群众提供慈善援助[100] - 碧生源与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等环保公益机构合作,累计捐赠350余万元,设立"打击濒危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专项基金",提升公众对野生生物保护意识[101] - 碧生源与"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合作,捐赠80万元,开展青年创业创意类赛事、技能培训等公益活动,提高青年尤其是高校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