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绿地博大绿泽(01253) - 2024 - 年度财报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收益为18,396千元,较2023年的26,908千元减少8,512千元,降幅31.6%[13] - 2024年毛利为10,885千元,较2023年的12,387千元减少1,502千元,降幅12.1%[13] - 2024年除税前亏损为177,301千元,较2023年的516,700千元减少339,399千元,减幅65.7%[13] - 2024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纯损为145,755千元,较2023年的535,918千元减少390,163千元,减幅72.8%[13] - 2024年毛利率为59.2%,较2023年的46.0%有所提升[15] - 2024年纯损率为 - 792.3%,较2023年的 - 1,991.7%有所收窄[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实现总收益约1.84千万元,年内毛利约1.09千万元,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458亿元,毛利率为59.2%,纯亏损率为792.3%[27] - 2024年公司实现总收益1840万元,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1.46亿元[47] - 2024年公司毛利率59.2%,较去年同期上升13.2个百分点[47] 其他财务数据(同比环比) - 2024年总资产为2,051,581千元,较2023年的2,126,038千元减少74,457千元,降幅3.5%[13] - 2024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额为116,640千元,较2023年的57,293千元增加59,347千元,增幅103.6%[13] - 2024年资产回报率为 - 7.1%,较2023年的 - 25.2%有所改善[15] - 2024年资产负债率为93%,较2023年的96.5%有所下降[15] 业务发展动态 - 2024年集团完成重大股权重组,转型为国资混合所有制上市集团的控股公司[3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宣布收购ZDX Energy International Co., Ltd 51%的股权,包括其从事水力发电站全面运维服务的全资附属公司四川国能泰瑞机电有限公司[31] - 2024年集团成立新能源合资公司——上海绿能致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31] 业务战略规划 - 集团采取稳健发展策略,优化现有项目运营效率,加强合规性管理,审慎拓展新项目[28] - 集团优化资本结构、强化成本控制、提升运营效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28] - 集团将发展光伏、风电和水力发电等领域的施工、总承包及营运管理,推动新能源业务多元化发展[31] - 公司将依托绿地集团,重点布局光伏、风电、储能等新能源领域,整合国能泰瑞优势开拓能源服务新领域[34] - 公司持续以“把生态建设主业做专,把环境修复、文旅运营做优”为工作方针,提供“一站式”服务解决方案[43] - 公司业务战略布局为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全产业链发展[52] 项目进展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广安临港经开区官盛湖生态湿地PPP等4个项目处于停工状态,后续将根据沟通结果复工或结算[45] - 广安临港经开区官盛湖生态湿地PPP项目剩余合约价值4.04亿元,因需当地政府取得土地用途转换内部批准而停工[45] - 绵竹市政旅游建设PPP项目剩余合约价值13.92亿元,因需取得相关乡镇/委员会办事处合规审批而停工[45] - 开封市祥符区惠济河湿地公园PPP项目剩余合约价值2.38亿元,正与地方政府磋商已完成工程结算价款[45] - 泉州植物园项目剩余合约价值1.71亿元,因未取得砍伐许可证及当地政府未与村民达成和解方案而停工[45] 绿地集团合作 - 绿地集团助力集团优化存量债务,在集团出现短期经营缺口时给予资金支持[30] - 绿地集团为集团注入发展动力,提升策略经营能力、资源整合效率,优化治理结构[30] - 绿地集团旗下绿化项目逐步向集团内部转移[30] 行业市场情况 - 预计到2028年中国园林行业市场规模将达数千亿元,未来几年平均增速保持较高水平[38] 企业管治架构 - 董事会目前由五名成员组成,包括两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1] - 董事会主席为裴刚先生,行政总裁为林光青先生[62] - 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戴国强先生、金荷仙博士、杨元广先生[62] - 董事会设审核、薪酬、提名三个委员会,均有书面职权范围[74] - 审核委员会现有三名成员,主席为杨元广先生[75] - 薪酬委员会现有三名成员,主席为金荷仙博士[78] - 提名委员会有三名成员,戴国强为主席[80][81] 企业管治运作 - 报告期内,所有董事均提供培训记录并由公司保管[71] - 报告期内,审核委员会与外聘核数师在无执行董事出席情况下开会两次[76] - 报告期内,薪酬委员会召开会议一次[79] - 报告期内,董事接受持续专业发展培训,执行和独立非执行董事均有A、B两类培训[72] - 新委任董事入职培训包括考察中国分支机构和与高管会面[70] - 报告期内,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在无其他执行董事出席情况下举行一次会议[111] - 报告期内,审计内部每季度召开一次总结大会[155] - 审核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专门会议[155] 董事相关政策 - 公司于2014年8月28日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提名委员会每年审阅确保其有效[82][85] - 董事提名政策明确董事提名及委任准则和程序,确保董事会具备所需技能和多元观点[87] - 评估和挑选董事候选人需考虑品格、资格、多元化目标等多项标准[89] - 若董事会拟选举或重选董事,会按要求披露候选人资料[92] 企业管治沟通与信息披露 - 公司拟在股东大会上就各项个别重大问题提呈独立决议案,所有决议案将以投票方式表决,结果将登载于公司及联交所网站[109] - 公司全体董事均可就企业管治及董事会常规及事务取得联席公司秘书的意见及服务[107] - 公司通讯将适时于联交所网站发布,股东可选择语言和收取方式[132] - 公司应根据上市规则在联交所网站发布公告及其他文件[133] - 公司在联交所网站发布的资料也会在公司网站发布[134] - 公司鼓励股东参与股东大会,无法出席可委任代表投票[135] - 股东关于持股事项可向卓佳证券登记有限公司查询[137] - 股东关于企业管治或其他事项可电邮至ir@broad - greenstate.cn或邮寄至指定地址[138] - 公司中期及年度业绩简报会可通过网络广播[139] 风险管理 - 公司风险管理包括目标制定、事项识别及应对、风险评估等[117] - 公司严格执行多项会计准则保证资产安全和财务状况正确反映[117] 股息政策 - 公司2018年11月13日采纳股息政策,实行持续、稳定的利润分配政策[141] ESG报告编制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ESG管理方针、策略相关资料[147]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根据联交所主板证券上市规则附录C2所载之“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编制[150] - 公司在报告期内进行重要性评估以识别重大议题,并将其作为ESG报告编制重点[152] - 计算关键绩效指标数据所使用的标准和方法以及适用假设均在注释补充[152] - 除非另有说明,ESG报告编制方法与上年度一致以便比较[152] ESG管治架构 - 公司ESG管治由董事会领导,ESG工作小组至少由一名执行董事和两名成员组成,成员每年检讨一次[154] ESG风险评估与管理 - 公司从确定业务范围、选择指标、评估分公司等五方面评估ESG事宜风险[158] - 公司将ESG理念融入日常运营,建立一体化数据管理平台和数据跟踪评估反馈体系[159] - 公司通过建设性沟通采纳持份者意见,各部门检讨运作识别ESG事宜[161] - 公司从ESG事项对经济等的冲击及对持份者的影响两方面评估重要性[165] ESG运营表现 - 2024年氮氧化物排放14.58千克,2023年为12.41千克;硫氧化物排放0.97千克,2023年为1.02千克;颗粒物排放1.31千克,2023年为1.09千克[172] - 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密度较2023年减少约11.9%[173] - 2024年自有车辆直接排放温室气体10.82吨二氧化碳当量,2023年为13.28吨;外购电力能源间接排放70.07吨二氧化碳当量,2023年为98.55吨[175] - 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80.89吨二氧化碳当量,2023年为111.83吨[175] - 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密度为1.26吨二氧化碳当量/雇员,2023年为1.43吨二氧化碳当量/雇员[175] - 2024年博大綠澤總部及下屬項目辦公室人均耗電量對比2023年減少約17.7%[185] - 2024年無鉛汽油耗量35,029.86千瓦時,2023年為42,447.76千瓦時[185] - 2024年液化石油氣耗量4,375.97千瓦時,2023年為10,920.84千瓦時[185] - 2024年外購電力耗量79,238.98千瓦時,2023年為122,320.12千瓦時[185] - 2024年能源總耗量118,644.81千瓦時,2023年為175,688.72千瓦時[185] - 2024年能源總耗量密度1,853.83千瓦時/僱員,2023年為2,252.42千瓦時/僱員[185] - 2024年水總耗量5,509.68噸,2023年為6,802.08噸[191] - 2024年水總耗量密度86.09噸/僱員,2023年為87.21噸/僱員[191] - 2024年水總耗量密度較2023年減少約1.29%[191] ESG研发与应对措施 - 公司完成盐碱地区域改良、防盐排盐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工程实施的研发项目[195] - 公司完成人工湿地水环境生态修复与污染水域生态治理关键技术等研发项目[196] - 公司采取措施防治扬尘、噪声、水污染,如合理安排清洗车辆及洒水等[197] - 公司将气候风险纳入ESG风险管理体系,修订《生态与环境保护制度 — 气候变化政策》[199] - 公司定期检查维护排水设施,组织员工参加安全教育活动[199] - 公司备有替代采购方案,确保供应链稳定[199] 外部环境与应对 - 生态建设行业转型,市场对绿色建筑需求增加,交易所加强披露要求[200] - 公司监控监管环境和产品市场,确保产品和服务满足需求[200] - 公司关注商业环境和国家政策变化,调整业务运营方式[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