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公司收入约7570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9020万港元下降,主要因债务资本市场服务收入大幅减少及资产管理规模缩小[12] - 2024年公司除税前亏损约8320万港元,2023年约13380万港元[12] - 2024年公司所得税后净亏损约8320万港元,2023年约13390万港元[13] - 2024年公司基本每股亏损约0.49港仙,2023年约0.80港仙[13] - 2024年证券交易佣金收入约550万港元,2023年约530万港元[23] - 2024年证券保证金利息收入约2510万港元,2023年约920万港元[23] - 2024年债务资本市场服务佣金收入约550万港元[25] - 证券买卖所得佣金收入约55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530万港元),证券保证金融资所得利息收入约251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920万港元)[27] - 本年度参与3项债务发行,总发行规模约为人民币14.079亿元,息票率介乎每年3.58%至4.15%,提供债务资本市场服务录得佣金收入约550万港元[2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Central Wealth Investment Fund SPC管理资产约达2.102亿美元(2023年12月31日:2.343亿美元),本年度管理费收入约为530万港元[33][37] - 本年度公司收入约7570万港元,去年约9020万港元;收入主要包括放贷业务利息约3010万港元、证券保证金利息约2510万港元等[96][101] - 本年度其他全面收益净额约16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其他全面亏损2.217亿港元;主要因股本投资公平值增加约15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减少2.202亿港元[97][101] - 本年度最大客户及五大客户分别占总收益约6.45%(2023年:6.25%)及28.44%(2023年:23.25%)[98][102] - 2024年公司收入为75,708千港元,2023年为90,160千港元,2022年为277,840千港元,2021年为243,841千港元,2020年为669,850千港元[141] - 2024年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83,163千港元,2023年亏损133,756千港元,2022年亏损103,318千港元,2021年亏损369,459千港元,2020年溢利35,385千港元[141] - 2024年公司本年度亏损83,163千港元,2023年亏损133,851千港元,2022年亏损106,056千港元,2021年亏损371,266千港元,2020年溢利27,758千港元[141] - 2024年公司五大客户收益合共占集团总收益28.44%,最大客户占6.45%[148][15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参与3笔债务发行,总发行规模约14.079亿元人民币,票面利率3.58% - 4.15%[25] - 本年度恒生指数从16788点开盘,收于20060点,公司股权和债务投资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未实现收益约为390万港元,处置股权、基金和债务投资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已实现收益约为2万港元[39][4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11笔个人客户未偿还贷款,本金总额约4.069114亿港元,利率介乎5%至7%,及6笔公司客户未偿还贷款,本金总额约1.447亿港元,利率为7%[43][45] - 公司贷款业务现有个人和公司客户共17个,贷款本金总计551,611.4千港元,多数贷款利率为7%[47] - 本年度放债业务利息收入约为3010万港元[88][9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贷款总额约为5.2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386亿港元[88][9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五大应收贷款总额约为3.309亿港元,占应收贷款总额63.5%;2023年12月31日为3.322亿港元,占比75.7%[88][92] - 本年度集团已确认放债业务应收贷款的预期信贷亏损约为206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万港元[89] - 本年度放贷业务应收贷款确认预期信贷亏损约206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万港元[9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大部分现有客户由公司执行董事转介,公司不拒绝符合要求的上门客户[49][52] - 公司对个人和公司客户设定了标准,如无特定行业要求、有三年经营历史等[50][51][53][54][55][56] - 公司成立信贷委员会监察放贷业务的信贷政策及程序,由两名执行董事组成[62] - 放贷前公司会核实潜在客户身份、财务等情况,要求客户提供相关证明[59][63] - 占集团总资产5%或以上的重大借贷交易,需按标准商业惯例进行信贷审查[60][64] - 信贷委员会审查尽职调查结果等确定贷款金额和条款,贷款申请逐案评估[61][64] - 评估信贷风险和确定贷款条款时,除抵押品外还考虑客户是否为常客等因素[66] - 为保障贷款偿还和降低违约风险,现有客户多为业务联系人或董事转介[67] - 贷款申请获批后,财务总监会出具双方商定条款的标准贷款协议[68] - 客户提前还款需提前不少于一个工作日书面通知,并偿还未偿还贷款及应计利息[78][83] - 还款逾期超两天,会计人员上报财务总监,总监口头提醒;超七天,总监发逾期通知;超14天,总监可进一步提醒或采取其他行动[79][84] - 集团可提前不少于一个工作日书面通知客户,要求其在贷款期限内随时偿还贷款及应计利息[80][85] - 若贷款无法收回,信贷委员会可决定采取法律行动或调解;若客户不履行调解协议,可申请强制执行[81][85] - 若所有潜在追索途径用尽,信贷委员会可决定将问题贷款撇销为不良贷款,需经公司董事会批准[82][86] - 公司董事建议不派发2024年度任何股息[131][137]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4年公司多位董事有任职变动,余庆瑞、王劲松、陈毅芬及吴明将于2025年股东大会退任并将参选连任[156] - 2013年9月27日公司采纳2013年购股期权计划并生效,2023年6月8日终止该计划,终止后不再授出购股期权,此前授出的继续有效[176][181] - 2023年6月8日公司根据上市规则第17章采纳2023年购股期权计划,为合格参与者提供激励和回报[177][181] - 2024年1月1日,2023年购股期权计划授权限额及服务提供者分项限额可供授出的购股期权为157,595,046份[178][181] - 2024年公司股东大会上,股东更新及批准计划授权限额,全部购股期权获行使时可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1,723,404,550股[179][181] - 2024年12月31日,2023年购股期权计划授权限额及服务提供者分项限额可供授出的购股期权数目为零[180][182] - 卢绍杰于2024年4月29日获委任,7月31日辞任执行董事;李靖于2024年5月30日辞任执行董事;宋采泥、陈洪金于2024年6月18日退任执行董事;王劲松于2024年12月19日获委任执行董事[160] - 郭志光于2024年7月22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陈毅奋于2024年7月22日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60] - 余庆锐、王劲松、陈毅奋、吴铭须于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均符合资格并愿参选连任[160] - 公司分别与陈晓东、余庆锐、王劲松订立无固定任期服务合约;陈毅奋、吴铭、李美凤按一年固定任期获委任[162] - 董事袍金需在股东大会获股东批准,其他薪酬由董事会参考董事职责、表现及集团业绩厘定[167][17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购股期权总计情况为年初尚未行使19.9693亿份,本年度授出18.80999596亿份,行使5.24499596亿份,失效1.596亿份,年末尚未行使31.9383亿份[184] - 陈晓东年初有1.596亿份购股期权于2024年行使,另有1.6757亿份购股期权年末尚未行使,行使价为0.027港元/股[184] - 余庆锐年初有1.596亿份购股期权于2024年行使,另有1.6757亿份购股期权年末尚未行使,行使价为0.027港元/股[184] - 宋采泥年初的1.596亿份购股期权于2024年失效[184] - 其他雇员年初有11.8299亿份购股期权,年末仍为11.8299亿份,行使价为0.027港元/股[184] - 2024年3月28日授出1.57595046亿份购股期权,行使1.57595046亿份,行使价为0.024港元/股[184] - 2024年10月2日授出17.2340455亿份购股期权,行使4770.455万份,年末尚未行使16.757亿份,行使价为0.021港元/股[18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陈晓东所授出购股期权涉及相关股份1.6757亿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0.97%[18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余庆锐所授出购股期权涉及相关股份1.6757亿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0.97%[189] - 2024年全年,根据2023股份期权计划授出的购股期权可发行股份数除以本年度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为0.2[18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董事或主要行政人员无相关权益或淡仓需按规定披露[191][192] - 本年度内无向董事或其配偶、未成年子女授出相关权利,也无行使该等权利,公司及附属公司无相关安排[193][19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金马香港投资有限公司拥有公司881,971,316股普通股好仓,占已发行股本5.10%[19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来世界控股有限公司拥有公司881,971,316股普通股好仓,占已发行股本5.10%[197] - 金马香港投资有限公司已发行股本由未来世界控股有限公司全资拥有[197][198] - 除上述披露外,截至2024年12月31日,无其他人有公司股份或相关股份权益或淡仓需登记[200] - 年内无单一供应商占集团总采购量的10%或以上[148][15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可供现金分派及实物分派的储备,股份溢价账及资本储备总结存约4,792,550,000港元,可按缴足红股方式分派[147][15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净值约7.33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767亿港元[97][101]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存约134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260万港元[99][103]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透支约1480万港元(2023年:2040万港元)、计息银行借贷约1000万港元(2023年:无)、其他借贷约1.429亿港元(2023年:1.484亿港元)[105][110]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约1.54倍(2023年:3.08倍),流动资产约4.497亿港元(2023年:8.104亿港元),流动负债约2.918亿港元(2023年:2.628亿港元)[106][110] - 2024年12月31日资本与负债比率约22.9%(2023年:21.7%),借贷总额约1.677亿港元(2023年:1.688亿港元)[107][111] - 公司银行结存、借贷及利息付款主要以港元及美元计值,大部分收入以港元及美元结算,外汇风险轻微[108][11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中达基建投资以6000万港元收购目标公司1的100%股权,收购于2025年2月25日完成[113][115][119][120] - 2024年12月31日,中达基建投资以6000万港元收购华人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以6000万港元收购耀彩投资有限公司51%股权[116] - 2024年12月31日,中达基建投资以6000万港元收购目标公司2的51%股权,收购于2025年2月26日完成[119][120][121][12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抵押约4.562亿港元的上市股本投资以担保借贷,2023年12月31日为3.993亿港元[122][125] - 截至
中达集团控股(00139)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