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盈通(00139)

搜索文档
小鱼盈通(00139)上涨10.53%,报0.021元/股
金融界· 2025-07-30 10:16
7月30日,小鱼盈通(00139)盘中上涨10.53%,截至09:58,报0.021元/股,成交216.35万元。 作者:行情君 截至2024年年报,小鱼盈通营业总收入7010.86万元、净利润-7698.63万元。 本文源自:金融界 小鱼盈通控股有限公司主要提供包括证券经纪、资产管理、期货期权等综合金融服务,同时从事放贷服 务和物业投资。公司下属中达证券、期货及资产管理等子公司,拥有多项香港证监会监管牌照,致力于 为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客户提供优质安全的金融解决方案。 ...
中达集团控股(0139.HK)大涨,AI板块新晋龙头呼之欲出
新浪财经· 2025-05-11 17:47
股价表现与市场反应 - 中达集团控股股价在2025年5月9日单日振幅高达19.61%,盘中最高触及0.06港元,市值突破10亿港元 [1] - 自2025年3月以来累计上涨超270%,近2个月累计换手率接近90%,峰值成交额突破七千万港元 [1] - 股价异动与公司持有的AI独角兽GIBO登陆纳斯达克密切相关,市场对其AI生态战略转型深度认可 [1] GIBO上市与中达集团控股关联 - GIBO于2025年5月9日登陆纳斯达克,当日收盘市值达51.48亿美元(约400.45亿港元),远超市场预期 [2] - 中达集团控股持有GIBO股份,10亿港元市值的公司投中400亿港元市值的GIBO,巨额投资收益有望引爆市场情绪 [2] - 中达集团控股与GIBO订立独家公关服务协议,深度参与GIBO品牌建设,整合港股上市经验与AI技术生态 [2] GIBO业务表现与行业地位 - GIBO是亚洲最大AI动画平台,拥有7200万注册用户,月活跃用户2760万,2024年收入1.2亿美元(同比增长280%) [2] - GIBO毛利率达85%,远超行业平均60%的水平,付费用户转化率18%,是TikTok的3.6倍 [2] - GIBO有望成为AI娱乐领域最大SPAC上市案例,后续或引发市场持续关注 [2] 公司未来动向 - 中达集团控股将于2025年5月12日召开董事会审议派发特别股息,市场分析认为与GIBO上市密切相关 [3] - 若出售GIBO股票,巨额投资收益或通过特别股息回馈投资者,GIBO股价表现与特别股息公告是短期关注重点 [3] - GIBO上市后市值超400亿港元,中达集团控股AI战略转型已获市场认可,市场普遍对公司发展持乐观态度 [3]
中达集团控股深化AIGC赛道布局,战略投资GIBO迎来关键催化剂
盈立证券· 2025-05-11 1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达集团控股 2024 年底启动 AI 战略转型,2025 年 3 月与 GIBO 签订公关服务合约从早期财务投资者升级为战略合作伙伴,GIBO 上市是其 AI 战略关键里程碑,有望带来巨额投资收益并提升市场关注度 [7] - 看好 GIBO 估值提升潜力,其增长动能强劲,2025Q4 进军欧美目标获取全球 AIGC 市场 15%份额 [8] - 本次 GIBO 合作对中达集团控股价值提升将随时间显现,有望重塑长期成长曲线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数据 - 收盘价 0.052 港元,52 周最高/最低 0.058/0.011 港元,总市值 10.65 亿港元,流通市值 10.65 亿港元 [3] 股价相对走势 - 1m、3m、12m 绝对表现涨跌幅分别为 44.44%、271.43%、108.00%,相对表现涨跌幅分别为 30.83%、244.86%、88.37% [4] 公司战略转型 - 面对市场不确定性,组建量化交易部门,通过机器学习模型优化投资组合管理,把握 AI 产业链投资机会 [7] 公司与 GIBO 合作 - 2025 年 3 月 14 日签订公关服务合约,从早期财务投资者升级为战略合作伙伴 [7] GIBO 情况 - 深耕 AIGC 动画创作赛道,在亚洲 15 个市场构建用户壁垒,商业生态对接顶级 IP 运营商,日均 AI 内容创作量 25 万条 [7] - 2025 年 5 月 9 日登陆纳斯达克,当日收盘市值 51.48 亿美元约 400.45 亿港元 [7] - 技术架构基于三大 AI 模块构建,专有智能创作引擎提升创作效率 60 倍 [7] - FY24 业务多元增长,收入+280%至 120mn 美元,毛利率 85%,付费转化率 18%,月均 ARPU 8.5 美元 [7] - 虚拟形象交易市场单月 GMV 达 30mn 美元,与全球 Top 20 泛娱乐 IP 中 15 家达成深度合作 [7] - 目标获取全球 AIGC 市场 2027E 2800 亿美元 15%份额,年收入目标 42 亿美元 [7] 投资亮点 - 看好 GIBO 估值提升潜力,全球 AIGC 市场渗透率加速等因素推动 [8] - GIBO 增长动能强劲,2025Q4 进军欧美目标获取全球 AIGC 市场 15%份额 [8] 价值释放路径 - 资本回报:GIBO 上市为中达带来估值重估机会,上市后估值有望进一步提升 [10] - 协同效应:战略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提升中达在新经济投资领域影响力 [10] - 战略升级:GIBO 合作标志中达 AI 战略进入新阶段,加速传统金融向数智化转型 [10]
中达集团控股(00139)投资的GIBO于纳斯达克成功上市
智通财经网· 2025-05-09 20:23
公司股权与上市计划 - 中达集团控股持有GIBO不超过5%的股权 [1] - GIBO普通股预计于2025年5月9日在纳斯达克开始交易 [1] GIBO业务定位与技术平台 - GIBO致力于通过AI变革内容创作及消费方式,定位为综合AIGC动画流媒体平台 [1] - 平台服务于亚洲年轻群体,提供AI生成动画视频的创作、发布、分享及欣赏功能 [1] - 技术平台GIBOai于2023年9月上线,支持自动化任务处理、个性化音讯/图像创建、数据驱动分析及协作创意探索 [2] - 平台采用先进生成式AI技术,专注于动画视频内容创作,并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 [2] 用户与市场数据 - 截至2024年6月30日,GIBO拥有7200万注册用户,覆盖亚洲15个国家/地区 [2] - 平台内容创作者达61万名,平均月活跃用户为2760万人(自2023年9月上线起统计) [2] - 主要市场包括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泰国、缅甸、马来西亚、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孟加拉、印度、柬埔寨、中国香港、新加坡及老挝 [2] 平台功能与生态价值 - GIBOai提供高效互动工具,赋能创作者提升内容流程,同时为观看者提供作品变现渠道 [2] - 平台强调创作者与用户间的互动交流,支持AI生成内容的个性化探索 [2]
中达集团控股(00139)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16:43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公司收入约7570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9020万港元下降,主要因债务资本市场服务收入大幅减少及资产管理规模缩小[12] - 2024年公司除税前亏损约8320万港元,2023年约13380万港元[12] - 2024年公司所得税后净亏损约8320万港元,2023年约13390万港元[13] - 2024年公司基本每股亏损约0.49港仙,2023年约0.80港仙[13] - 2024年证券交易佣金收入约550万港元,2023年约530万港元[23] - 2024年证券保证金利息收入约2510万港元,2023年约920万港元[23] - 2024年债务资本市场服务佣金收入约550万港元[25] - 证券买卖所得佣金收入约55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530万港元),证券保证金融资所得利息收入约251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920万港元)[27] - 本年度参与3项债务发行,总发行规模约为人民币14.079亿元,息票率介乎每年3.58%至4.15%,提供债务资本市场服务录得佣金收入约550万港元[2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Central Wealth Investment Fund SPC管理资产约达2.102亿美元(2023年12月31日:2.343亿美元),本年度管理费收入约为530万港元[33][37] - 本年度公司收入约7570万港元,去年约9020万港元;收入主要包括放贷业务利息约3010万港元、证券保证金利息约2510万港元等[96][101] - 本年度其他全面收益净额约16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其他全面亏损2.217亿港元;主要因股本投资公平值增加约15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减少2.202亿港元[97][101] - 本年度最大客户及五大客户分别占总收益约6.45%(2023年:6.25%)及28.44%(2023年:23.25%)[98][102] - 2024年公司收入为75,708千港元,2023年为90,160千港元,2022年为277,840千港元,2021年为243,841千港元,2020年为669,850千港元[141] - 2024年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83,163千港元,2023年亏损133,756千港元,2022年亏损103,318千港元,2021年亏损369,459千港元,2020年溢利35,385千港元[141] - 2024年公司本年度亏损83,163千港元,2023年亏损133,851千港元,2022年亏损106,056千港元,2021年亏损371,266千港元,2020年溢利27,758千港元[141] - 2024年公司五大客户收益合共占集团总收益28.44%,最大客户占6.45%[148][15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参与3笔债务发行,总发行规模约14.079亿元人民币,票面利率3.58% - 4.15%[25] - 本年度恒生指数从16788点开盘,收于20060点,公司股权和债务投资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未实现收益约为390万港元,处置股权、基金和债务投资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已实现收益约为2万港元[39][4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11笔个人客户未偿还贷款,本金总额约4.069114亿港元,利率介乎5%至7%,及6笔公司客户未偿还贷款,本金总额约1.447亿港元,利率为7%[43][45] - 公司贷款业务现有个人和公司客户共17个,贷款本金总计551,611.4千港元,多数贷款利率为7%[47] - 本年度放债业务利息收入约为3010万港元[88][9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贷款总额约为5.2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386亿港元[88][9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五大应收贷款总额约为3.309亿港元,占应收贷款总额63.5%;2023年12月31日为3.322亿港元,占比75.7%[88][92] - 本年度集团已确认放债业务应收贷款的预期信贷亏损约为206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万港元[89] - 本年度放贷业务应收贷款确认预期信贷亏损约206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万港元[9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大部分现有客户由公司执行董事转介,公司不拒绝符合要求的上门客户[49][52] - 公司对个人和公司客户设定了标准,如无特定行业要求、有三年经营历史等[50][51][53][54][55][56] - 公司成立信贷委员会监察放贷业务的信贷政策及程序,由两名执行董事组成[62] - 放贷前公司会核实潜在客户身份、财务等情况,要求客户提供相关证明[59][63] - 占集团总资产5%或以上的重大借贷交易,需按标准商业惯例进行信贷审查[60][64] - 信贷委员会审查尽职调查结果等确定贷款金额和条款,贷款申请逐案评估[61][64] - 评估信贷风险和确定贷款条款时,除抵押品外还考虑客户是否为常客等因素[66] - 为保障贷款偿还和降低违约风险,现有客户多为业务联系人或董事转介[67] - 贷款申请获批后,财务总监会出具双方商定条款的标准贷款协议[68] - 客户提前还款需提前不少于一个工作日书面通知,并偿还未偿还贷款及应计利息[78][83] - 还款逾期超两天,会计人员上报财务总监,总监口头提醒;超七天,总监发逾期通知;超14天,总监可进一步提醒或采取其他行动[79][84] - 集团可提前不少于一个工作日书面通知客户,要求其在贷款期限内随时偿还贷款及应计利息[80][85] - 若贷款无法收回,信贷委员会可决定采取法律行动或调解;若客户不履行调解协议,可申请强制执行[81][85] - 若所有潜在追索途径用尽,信贷委员会可决定将问题贷款撇销为不良贷款,需经公司董事会批准[82][86] - 公司董事建议不派发2024年度任何股息[131][137]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4年公司多位董事有任职变动,余庆瑞、王劲松、陈毅芬及吴明将于2025年股东大会退任并将参选连任[156] - 2013年9月27日公司采纳2013年购股期权计划并生效,2023年6月8日终止该计划,终止后不再授出购股期权,此前授出的继续有效[176][181] - 2023年6月8日公司根据上市规则第17章采纳2023年购股期权计划,为合格参与者提供激励和回报[177][181] - 2024年1月1日,2023年购股期权计划授权限额及服务提供者分项限额可供授出的购股期权为157,595,046份[178][181] - 2024年公司股东大会上,股东更新及批准计划授权限额,全部购股期权获行使时可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1,723,404,550股[179][181] - 2024年12月31日,2023年购股期权计划授权限额及服务提供者分项限额可供授出的购股期权数目为零[180][182] - 卢绍杰于2024年4月29日获委任,7月31日辞任执行董事;李靖于2024年5月30日辞任执行董事;宋采泥、陈洪金于2024年6月18日退任执行董事;王劲松于2024年12月19日获委任执行董事[160] - 郭志光于2024年7月22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陈毅奋于2024年7月22日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60] - 余庆锐、王劲松、陈毅奋、吴铭须于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均符合资格并愿参选连任[160] - 公司分别与陈晓东、余庆锐、王劲松订立无固定任期服务合约;陈毅奋、吴铭、李美凤按一年固定任期获委任[162] - 董事袍金需在股东大会获股东批准,其他薪酬由董事会参考董事职责、表现及集团业绩厘定[167][17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购股期权总计情况为年初尚未行使19.9693亿份,本年度授出18.80999596亿份,行使5.24499596亿份,失效1.596亿份,年末尚未行使31.9383亿份[184] - 陈晓东年初有1.596亿份购股期权于2024年行使,另有1.6757亿份购股期权年末尚未行使,行使价为0.027港元/股[184] - 余庆锐年初有1.596亿份购股期权于2024年行使,另有1.6757亿份购股期权年末尚未行使,行使价为0.027港元/股[184] - 宋采泥年初的1.596亿份购股期权于2024年失效[184] - 其他雇员年初有11.8299亿份购股期权,年末仍为11.8299亿份,行使价为0.027港元/股[184] - 2024年3月28日授出1.57595046亿份购股期权,行使1.57595046亿份,行使价为0.024港元/股[184] - 2024年10月2日授出17.2340455亿份购股期权,行使4770.455万份,年末尚未行使16.757亿份,行使价为0.021港元/股[18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陈晓东所授出购股期权涉及相关股份1.6757亿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0.97%[18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余庆锐所授出购股期权涉及相关股份1.6757亿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0.97%[189] - 2024年全年,根据2023股份期权计划授出的购股期权可发行股份数除以本年度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为0.2[18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董事或主要行政人员无相关权益或淡仓需按规定披露[191][192] - 本年度内无向董事或其配偶、未成年子女授出相关权利,也无行使该等权利,公司及附属公司无相关安排[193][19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金马香港投资有限公司拥有公司881,971,316股普通股好仓,占已发行股本5.10%[19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来世界控股有限公司拥有公司881,971,316股普通股好仓,占已发行股本5.10%[197] - 金马香港投资有限公司已发行股本由未来世界控股有限公司全资拥有[197][198] - 除上述披露外,截至2024年12月31日,无其他人有公司股份或相关股份权益或淡仓需登记[200] - 年内无单一供应商占集团总采购量的10%或以上[148][15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可供现金分派及实物分派的储备,股份溢价账及资本储备总结存约4,792,550,000港元,可按缴足红股方式分派[147][15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净值约7.33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767亿港元[97][101]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存约134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260万港元[99][103]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透支约1480万港元(2023年:2040万港元)、计息银行借贷约1000万港元(2023年:无)、其他借贷约1.429亿港元(2023年:1.484亿港元)[105][110]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约1.54倍(2023年:3.08倍),流动资产约4.497亿港元(2023年:8.104亿港元),流动负债约2.918亿港元(2023年:2.628亿港元)[106][110] - 2024年12月31日资本与负债比率约22.9%(2023年:21.7%),借贷总额约1.677亿港元(2023年:1.688亿港元)[107][111] - 公司银行结存、借贷及利息付款主要以港元及美元计值,大部分收入以港元及美元结算,外汇风险轻微[108][11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中达基建投资以6000万港元收购目标公司1的100%股权,收购于2025年2月25日完成[113][115][119][120] - 2024年12月31日,中达基建投资以6000万港元收购华人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以6000万港元收购耀彩投资有限公司51%股权[116] - 2024年12月31日,中达基建投资以6000万港元收购目标公司2的51%股权,收购于2025年2月26日完成[119][120][121][12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抵押约4.562亿港元的上市股本投资以担保借贷,2023年12月31日为3.993亿港元[122][125] - 截至
微牛上市即暴涨,下一个投资机会或许在中达集团控股(00139.HK)?
中金在线· 2025-04-17 11:20
文章核心观点 微牛上市表现亮眼,同期采用DE - SPEC模式上市的马来西亚AI公司GIBO即将上市,市场对其表现充满期待,中达集团控股作为GIBO投资者和合作伙伴,可能成为最大受益者之一,GIBO上市后市值增长将给中达集团控股带来多方面积极影响 [1][2] 微牛上市情况 - 4月11日微牛以DE - SPEC模式在纳斯达克上市,上市首日股价涨超10%至每股13.25美元,第二个交易日盘中一度涨超500%,多次触发熔断,最终收涨374.7%,总市值296亿美元 [1] GIBO公司情况 - GIBO是全球领先的AIGC动画流媒体平台,自2019年成立专注AIGC技术研发与应用,核心技术覆盖AI脚本生成、智能语音合成及图像修复,为内容创作者提供全流程解决方案,业绩年增长率超300% [1] - GIBO上市前估值约82.8亿美元,鉴于微牛成功,市场对其上市后表现充满期待,预计可能超预期,先进技术与广阔前景有望推动市值快速增长 [1] 中达集团控股与GIBO关系及影响 - 中达集团控股近年向人工智能赛道全面转型,是港股AI赛道新兴力量,是GIBO投资者并与其开展深度业务合作,深度参与GIBO媒体关系管理与内容生态建设,是其全球化战略重要推手 [1][2] - 随着GIBO上市及市值增长,中达集团控股持有的GIBO股份价值将大幅提升,带来丰厚资本增值收益,增强财务表现、提升资产质量,增强在科技投资领域影响力与竞争力,助力长远发展 [2]
GIBO上市在即 中达集团控股AI布局进入收获期
证券日报网· 2025-04-07 16:48
文章核心观点 Bukit Jalil Global Acquisition 1 Ltd.与GIBO Holdings Limited业务合并进入最终阶段,合并后公司将在纳斯达克上市,折射出中达集团控股在AI领域的深度布局与投资远见,其AI资产组合引发市场对估值体系重估,有望在科技革命中抢占先机 [1][2][3] 业务合并情况 - Bukit Jalil Global Acquisition 1 Ltd.宣布与GIBO Holdings Limited业务合并进入最终阶段,预计4月7日前后完成合并,合并后公司将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估值达82.8亿美元 [1] GIBO公司情况 - GIBO自2019年成立,专注AIGC技术研发与应用,核心技术覆盖AI脚本生成、智能语音合成及图像修复,为内容创作者提供全流程解决方案 [2] - GIBO年增长率超300%,已成为全球故事讲述者与内容生产者重要合作伙伴 [2] - GIBO通过与Bukit Jalil的SPAC合并上市,将加速技术迭代与全球化扩张 [2] - GIBO推出的AI工具链能降低内容生产成本,突破传统创作创意边界,契合全球数字内容产业爆发式增长需求 [2] 中达集团控股情况 - 中达集团控股近年通过“财务优化+科技投资”双轮驱动战略向高成长赛道转型 [2] - 中达集团控股持有GIBO股份,深度参与其媒体关系管理与内容生态建设,是GIBO全球化战略重要推手 [2] - 中达集团控股已布局英伟达、特斯拉等科技巨头,计划在AI领域进一步扩大投资,2024年业绩公告表示未来聚焦AI技术及相关领域 [2] - 随着GIBO估值逐步兑现,中达集团控股股权投资业务有望成为业绩增长核心引擎 [2] - 中达集团控股宣布4月9日召开董事会审议特别股息方案,彰显公司财务稳健性,为股东提供短期回报预期 [3] - 中达集团控股3月以来股价累计涨幅近200%,成交量放大逾十倍,反映资金对其AI战略高度认可 [3] - GIBO上市带来的资本增值、特别股息催化效应及中达集团控股在AI领域持续布局,将形成长期价值支撑 [3]
中达集团控股(00139.HK)拟派特别股息,叠加AI战略推升股价上行空间
中金在线· 2025-03-28 10:27
文章核心观点 - 中达集团控股公告审议特别股息派发方案,叠加AI领域战略布局,引发市场对其估值体系重估预期,公司投资价值体现在短期、中期和长期三方面 [1][2] 公司动态 - 2025年3月27日中达集团控股公告4月9日召开董事会审议特别股息派发方案 [1] - 2024年底公司董事会通过全球AI战略投资计划,拟布局英伟达、特斯拉、Meta等科技巨头 [1] - 3月14日公司公告与全球知名AI内容平台GIBO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持有其不超过5%股份 [2] 市场表现 - 港股市场高股息标的在派息公告后往往获资金追捧,财报季宣派特别股息的公司股价表现更突出,如华润万象生活宣布特别股息当日股价飙升10.75%,联易融科技宣布后盘中涨幅一度超10% [1] - 中达集团控股二级市场呈现量价齐升走势,3月以来累计涨幅达110%,成交量较前期放大超十倍 [2] 合作方情况 - GIBO是亚洲领先的AIGC动画流媒体平台,年收入增长率达300%,AIGC技术广泛应用于影视、游戏领域,正推进美股上市进程,估值达82.8亿美元 [2] 投资价值体现 - 特别股息派发提升短期配置吸引力 [2] - GIBO上市进程及AI投资收益构成中期价值催化 [2] - 通过战略投资构建的AI资产组合有望形成长期竞争壁垒,GIBO上市投资收益或成核心价值支撑 [2]
中达集团控股(00139)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6 21:5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75,708千港元,2023年为90,160千港元,同比下降16.03%[2] - 2024年公司毛利66,151千港元,2023年为72,880千港元,同比下降9.23%[2] - 2024年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83,163千港元,2023年为133,756千港元,亏损幅度收窄37.83%[3] - 2024年公司本年度亏损83,163千港元,2023年为133,851千港元,亏损幅度收窄38.02%[3] - 2024年公司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0.49港仙,2023年为0.80港仙,亏损幅度收窄38.75%[3] - 2024年公司全面亏损总额81,565千港元,2023年为355,539千港元,亏损幅度收窄77.06%[4] - 2024年公司非流动资产总值577,992千港元,2023年为229,577千港元,同比增长151.77%[5] - 2024年公司流动资产总值449,705千港元,2023年为810,447千港元,同比下降44.51%[5] - 2024年公司流动负债总额291,796千港元,2023年为262,812千港元,同比增长10.99%[6] - 2024年公司净资产733,127千港元,2023年为776,684千港元,同比下降5.61%[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外界分类收入为75,708千港元,上一年度为90,160千港元,同比下降16.03%[15][1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除所得税前亏损为83,163千港元,上一年度为133,756千港元,同比收窄37.82%[15][1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年度亏损为83,163千港元,上一年度为133,851千港元,同比收窄38.03%[15][1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资产总值为1,027,697千港元,上一年度为1,040,024千港元,同比下降1.19%[15][1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负债总额为294,570千港元,上一年度为263,340千港元,同比增长11.86%[15][16] - 2024年来自外界客户总收益为75,708千港元,2023年为90,160千港元,其中香港地区2024年为74,949千港元,2023年为78,170千港元,中国地区2024年为759千港元,2023年为11,990千港元[20] - 2024年非流动总资产为577,992千港元,2023年为229,577千港元,其中香港地区2024年为577,796千港元,2023年为211,293千港元,中国地区2024年为196千港元,2023年为18,284千港元[20] - 2024年五大客户收益占总收益约28.44%,2023年为23.25%,最大客户2024年占约6.45%,2023年为6.26%[21] - 2024年财务费用为8,355千港元,2023年为13,495千港元,其中银行借贷利息2024年为399千港元,2023年为1,727千港元[25] - 2024年除所得税前亏损相关折旧为4,181千港元,2023年为4,596千港元;雇员福利开支2024年为46,215千港元,2023年为93,820千港元[26]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0千港元,2023年为95千港元,其中即期香港2023年过往年度超额拨备为(399)千港元,即期中国2023年年度支出为418千港元[28] - 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所用年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024年为17,074,958千股,2023年为16,604,689千股[31] - 于联营公司之投资应占资产净值2024年为132,635千港元,2023年为157,180千港元[31] - 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平值列账之股本投资2024年为4,185千港元,2023年为2,638千港元[32] - 2024年末应收贷款总额约520,970,000港元,2023年为438,619,000港元,年利率介乎5%至7%[34] - 2024年末证券买卖业务产生之应收贸易账款为273,180千港元,2023年为316,456千港元[36] - 2024年末配售及资产管理业务产生之应收贸易账款为1,972千港元,2023年为4,515千港元[40] - 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列账之股本投资2024年为38,844千港元,2023年为25,681千港元[41] - 2024年末本集团托管之已质押上市证券约424,160,000港元,2023年为396,711,000港元已抵押作其他借贷之担保[33] - 2024年证券买卖业务产生之应付贸易账款为107,329千港元,2023年为77,573千港元,按年息0.01%计息[42] - 2024年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以及银行透支总计167,661千港元,2023年为168,800千港元[45] - 2024年集团所持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平值列账之股本投资为4,182千港元,2023年为2,635千港元[47] - 2024年集团所持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列账之股本投资为6,144千港元,2023年为0千港元[47] - 2024年集团托管之已质押上市证券为424,160千港元,2023年为396,711千港元[47] - 2024年法定股本8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172,818千港元;2023年法定股本8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167,573千港元[50] - 2024年行使524,500,000份购股权,发行524,500,000股股份;2023年行使463,400,000份购股权,发行463,400,000股股份[50] - 2024年公司收入约7570万港元,2023年约9020万港元;2024年除税前亏损约8320万港元,2023年约13380万港元[51] - 2024年除所得税后亏损净额约8320万港元,2023年约13390万港元;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亏损约0.49港仙,2023年约0.80港仙[51] - 2024年12月31日,CWIF受管理资产约2.102亿美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343亿美元有所下降;本年度管理费收入约为530万港元[5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11笔个人客户未偿还贷款,本金总额约4.069114亿港元,利率介乎5%至7%;6笔公司客户未偿还贷款,本金总额约1.447亿港元,利率为7%[61] - 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贷款总额约为5.21亿港元,较2023年的4.386亿港元有所增加[78] - 集团应收之五大贷款总额约3.309亿港元,占应收贷款总额63.5%,2023年为3.322亿港元或75.7%[78] - 本年度公司收入约7570万港元,去年约9020万港元[80] - 本年度其他全面收益净额约160万港元,2023年为其他全面亏损2.217亿港元[8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净值约7.331亿港元,2023年为7.767亿港元[80] - 本年度最大客户及五大客户分别占总收益约6.45%(2023年:6.25%)及28.44%(2023年:23.25%)[81]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存约1340万港元,2023年为2260万港元[82]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透支约1480万港元,2023年为2040万港元;计息银行借贷约1000万港元,2023年无;其他借贷约1.429亿港元,2023年为1.484亿港元[82]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约1.54倍,2023年为3.08倍[82] - 2024年12月31日资本与负债比率约22.9%,2023年为21.7%[8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抵押约4.562亿港元上市股本投资(2023年12月31日:3.993亿港元)担保借贷[91] 各业务线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证券买卖佣金收入为5,515千港元,2023年为5,250千港元;配售佣金收入2024年为5,485千港元,2023年为39,539千港元[23] - 2024年放贷款业务利息收入为30,060千港元,2023年为27,403千港元;证券保证金融资利息收入2024年为25,107千港元,2023年为9,248千港元[23] - 2024年放贷款业务应收贷款信贷亏损拨备计提净额为20,572千港元,2023年为123千港元;证券买卖业务应收贸易账款信贷亏损拨备计提/(拨回)净额2024年为3,051千港元,2023年为(5,340)千港元[26] - 2024年提供债务资本市场服务收入约550万港元,2023年约3950万港元[51] - 本年度证券买卖佣金收入约550万港元,较2023年的530万港元有所增长;证券保证金融资利息收入约2510万港元,较2023年的920万港元大幅增长[53] - 本年度参与3项债务发行,总发行规模约为人民币14.079亿元,息票率介乎每年3.58%至4.15%;提供债务资本市场服务佣金收入约550万港元[54] - 本年度放贷业务所得利息收入约为3010万港元[78] - 本年度集团就放贷业务应收贷款确认预期信贷亏损约2060万港元,2023年为10万港元[78] 折旧与拨备相关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294千港元[1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使用权资产折旧为2,887千港元[1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放贷款业务产生的应收贷款的信贷亏损拨备计提净额为20,572千港元[1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证券买卖业务产生的应收贸易账款的信贷亏损拨备计提净额为3,051千港元[17] 资本开支与股息相关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资本开支为2,358千港元[17] - 公司董事2024年未建议派付任何末期股息,2023年也无[28] 投资物业与股权交易相关数据 - 投资物业2023年添置17,034千港元,公平值增加净额703千港元,2024年出售17,737千港元,年末为0[31] - 2023年出售山高控股集团有限公司65,356,000股普通股,总代价约169,272,000港元[33] 公司运营与合规相关数据 - 潜在借款人一般应拥有足以偿还贷款本金的充足资产,经营历史最少三年,无诉讼、清盘、刑事或破产记录[67] - 亿峰对潜在客户进行批核前尽职审查,确定其身份、财务状况及借贷目的[68] - 客户提前还款需提前不少于一个营业日书面通知,偿还未偿还贷款及所有未偿还项[76] - 还款逾期超两天会计上报,超七天发逾期通知,超14天可进一步提醒或采取其他行动[77] - 重大借贷交易占集团总资产5%或以上时,信贷审查按标准商业惯例进行[69] - 2024年12月31日,贷款年利率介于5%至7%,期限为一至三年[7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36名雇员[92] - 公司认为本年度已符合香港联交所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93] - 公司全体董事确认本年度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及本身守则规定[94] - 本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2024年12月31日无库存股份[95] - 公司审核委员会每年至少开会两次,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96] - 中瑞和信确认初步公告数字与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数额相符[97] - 公告日期,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98] 公司收购与合作相关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中达基建投资拟6000万港元收购目标公司1 100%股权,已在2025年2月25日完成[85][87] - 2024年5月8
中达集团控股(00139)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5 16:30
财务表现 - 集团收入为26,06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68.1%[6] - 毛利为18,208千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72.2%[6] - 集团录得虧損13,958千港元,去年同期虧損30,511千港元[6] - 每股基本及攤薄虧損為0.08港仙,去年同期為0.18港仙[6] - 收入大幅下降68.1%至约26,100,000港元[89] - 债務資本市場服務收入大幅下降至約5,400,000港元[89] - 資產管理規模縮小[89] - 除稅前虧損約13,900,000港元[89,90] - 每股基本虧損約0.08港仙[90] 分部表現 - 集團的財務投資及服務收入為13,144千港元,較去年同期下降70.5%[6] - 集團的經紀及佣金收入為9,406千港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4.8%[6] - 集團的諮詢費收入為2,788千港元,較去年同期下降76.6%[6] - 集團的銷售商品及顧問費收入為723千港元,較去年同期下降93.9%[6] - 財務投資及服務分類收入為15,932千港元,分類業績為18,514千港元[33] - 經紀及佣金分類收入為9,406千港元,分類業績為-9,141千港元[33] - 企業及其他分類收入為723千港元,分類業績為-18,053千港元[33] 財務狀況 - 非流動資產總值為527,280千港元[10] - 流動資產總值為569,765千港元[10] - 流動負債總額為320,962千港元[10] - 流動資產淨值為248,803千港元[10] - 資產總值減流動負債為776,083千港元[10] - 權益總額為775,555千港元[10][11] - 本公司權益股東應佔權益為775,527千港元[11] - 非控股權益為28千港元[11] - 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團之資產淨值約為775,600,000港元[136] - 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團之流動比率約為1.78倍[138] - 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團之資本與負債比率約為22.1%[139] 借貸及抵押 - 銀行及其他借貸總額為171,118千港元,其中包括銀行透支11,379千港元、銀行借貸10,000千港元和其他借貸149,739千港元[69] - 本集團已抵押若干上市股本投資約401,100,000港元及於中國的兩處物業約17,400,000港元以擔保其他借貸[143] - 本集團以若干保證金客戶所持已抵押上市股本投資約55,700,000港元以擔保銀行透支及銀行借貸[143] 放貸業務 - 本集團透過間接全資附屬公司億峰財務有限公司進行放貸業務[106] - 於2024年6月30日,本集團有11筆個人客戶未償還貸款,本金總額約4.07億港元,利率介乎5%至7%[107] - 本集團有4筆公司客戶未償還貸款,本金總額約8,270萬港元,利率為7%[107] - 大部分現有客戶乃由本公司執行董事轉介[110] - 億峰對公司客戶及個人客戶均設有相關標準[110] - 億峰設有信貸委員會,由兩名執行董事組成,負責監察放貸業務的信貸政策及程序[111] - 億峰在批准貸款前會進行盡職調查,了解潛在客戶的身份、財務狀況及借款目的[112] - 除提供抵押品外,會考慮借款人是否為常客、其信譽、貸款金額、貸款期限等因素以評估信貸風險及釐定貸款條款[117] - 本集團根據每筆個別貸款的還款日期監控所有貸款的還款情況[127] - 本集團已就放貸業務產生之應收貸款確認預期信貸虧損為零[128] 企業管治 - 公司遵守上市規則附錄C1所載的企業管治守則的所有守則條文[162] - 公司在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報中詳細披露了公司的企業管治實踐[162] - 公司董事已確認於本期間遵守標準守則及公司自身的操守守則[171] - 公司未發現有關員工未遵守公司證券交易的書面指引[173] 其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簡明綜合財務報表所採用的會計政策及計算方法與本集團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綜合財務報表所呈列者相同[24] - 本集團於本中期期間首次應用由香港會計師公會頒佈之經修訂香港財務報告準則[28] - 期內並無就香港利得稅作出撥備,因為本集團並無於香港產生任何應課稅溢利[42][43] - 董事會決定不就本期間派付任何中期股息[44] - 期內並無就購股權作出任何攤薄調整,因為其具反攤薄影響[45][48] - 公司於2023年6月8日終止了2013年購股權計劃,但之前授出的購股權將繼續有效並可根據該計劃予以行使[151] - 公司於2023年6月8日根據上市規則第17章採納了新的2023年購股權計劃[151] - 公司於2024年股東大會上,更新並批准了2023年購股權計劃的計劃授權限額[152]